刘畅;李晓颖;吴欣;于黔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老年人手术后常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不仅影响病情恢复,而且增加了住院时间,严重者有可能导致长期的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导致痴呆。以往的研究表明炎性症反应在POCD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而术中炎症反应可能加重老年人POCD的发展,但是炎症反应又是手术麻醉当中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我们探讨炎症反应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对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杨峻岭;王志发;郝在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男女护士小组排班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ICU护士学历、职称、各岗位工作内容要求以及个人工作能力,将护士分为男女搭档小组、女护士搭档小组,进行前后夜的轮班,对比两种排班小组在值夜班时发生不良事件与护理缺陷的情况。结果男女搭档小组值班期间组内矛盾、不良事件及护理缺陷发生率比女护士搭档小组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ICU进行男女搭配值班充分发挥了男女护士各自的优点,达到互补的目的,不仅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而且ICU护理质量也不断提高。
作者:蒋亚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据调查,全世界每年因溺死导致死亡的人数达3.5/10万,从水中打捞上来的尸体多数是属于意外溺水死亡,但有可能为自杀或者他杀,也不排除死后抛尸入水伪造意外溺水身亡,因此水中尸体可能与刑事案件有关。随着法医学对溺亡和死后入水鉴别的研究的日渐深入,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的进展。本文综合介绍了溺亡和死后入水在法医学中鉴别进展,并对其未来更深一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张胜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患男,65岁,寒战高热,体温38.7℃,10h前无明显诱因弥漫性上腹部疼痛,持续性钝痛,进行性加重,6h前转移至右下腹痛,进而转为合并肝区疼痛。查体: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结肠充气试验阳性,腰大肌试验阴性,闭孔内肌试验阴性。实验室检查:WBC:17.3X109/L,NEUT%:85.04%。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
作者:罗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干预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总结精神分裂症患者易患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据此自编筛查表并对入院患者进行筛查,将存在易发因素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常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按精神病护理常规[1]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对两组患者饮食控制率、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率及糖尿病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均<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可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控制饮食与治疗的依从性,控制疾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龚有红;吴春秀;许梅娟;万碧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此次调研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进行妇产科诊疗的10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将常规方案护理组与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组作对比。结果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组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均高于常规方案护理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方案护理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妇产科护理中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的痛苦,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护理质量,对临床护理工作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和肾衰竭的发生引起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常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目前我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3亿人,其中高血压患者就占其中的87%左右。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有350万人,其中50%以上发病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一杀手。高血压也是一种与行为方式有密切关系的疾病,服药,膳食,运动等行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高血压病的防治研究、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综述了我国社区高血压人群发病的主要可干预危险因素,并综述了相关的干预研究进展,为有效进行高血压防控提供依据和建议。
作者:黄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替米沙坦(平克亚欣茵R)联合格列美脲片(力贻萍茵R)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替米沙坦/格列美脲组)和对照组(氨氯地平/格列齐特片),试验组根据血压和血糖水平每日早餐前30min给予替米沙坦片/格列美脲片40mg/(2~4)mg,1次/d;对照组同样每日早餐前给予氨氯地平片/格列齐特片2.5mg/(40~80)mg,1次/d。分析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FPG、2hPG、HbA1c等水平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患者的HOMA-IR下降明显、HOMA-β功能升高显著(<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出现低血糖和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均较少(跃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刚;梅勇;杨莉;罗磊;江燕;唐检珍;游媛;蔡茂;许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进行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人工流产患者,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为前者提供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后者同时提供心理护理措施,跟踪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数据,以此对比分析两种护理实际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疼痛感知程度、不良情绪的消除及人工流产反应综合症(RAAS)发生机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的开展对于有效减轻患者心理痛苦、降低其疼痛敏感程度及减少RAAS发生机率方面十分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择期手术的患者92例,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达到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差异明显(P<0.05)。结论手术室开展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唐海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术后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予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相比较。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射频热凝联合臭氧组)40例,治疗组(术后配合电脑三维牵引),分别采用VAS评分及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及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手术操作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及不良反应发生,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0.05)。结论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术后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采用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郭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跨文化护理理论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将80例外籍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跨文化护理理论指导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跨文化护理理论指导工作,从医院、日常工作生活、治疗、出院等全过程,根据不同形式的文化背景开展相应的人性化特设服务,能够避免肿瘤患者对医院的距离感,加快医患交流,保障其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蒋学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人使用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50例患者在血压得到控制后,剖宫产27例,自然分娩23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出院后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妊高症患者中采用具有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减少剖宫产率,减少产后抑郁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宋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验证和评价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系统人附睾蛋白4项目的分析性能。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对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测定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的精密度、准确度、分析灵敏度、分析测量范围、生物参考区间5大分析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价,并将实验结果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或公认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测定均值为100.66pmol/L的质控样本,验证后S批内为0.827,S总为1.679;测定均值为1296.60pmol/L的质控样本,验证后S批内为6.077,S总为5.596。S批内≤1/4TEa,S总≤1/3TEa(CLIA'88)。准确度在±1%以内,低于卫生部允许的偏差范围;分析灵敏度<5 pmol/L;线性范围为60.65pmol/L~1364.50 pmol/L;生物参考区间在0.00pmol/L~104.00 pmol/L,均与厂商提供的参数接近。结论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检测HE4的主要分析性能均与厂商声明一致。本系统检测性能符合CAP要求。
作者:匡颖;袁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屈指肌腱断裂实施修复后的康复护理措施,大限度的降低肌腱出现粘连现象。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诊治的100例手部屈指肌腱断裂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屈曲位固定,进行早期制动,经过3w的固定后嘱咐患者自行对患指进行活动;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修复措施后进行详细的康复护理计划。通过评定伤指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伤指功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其中26例为优,18例为良,优良率达到了88.0%,对照组患者中10例为优,14例为良,优良率为48.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屈指肌腱断裂的患者经过修复措施后实施积极的康复护理措施,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大限度的降低肌腱粘连,促进手功能的恢复情况。
作者:曾赛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的肺保护作用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病房和重症ICU病房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 PaO2/FiO2)的变化和静脉血中不同时间点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3d后,治疗组患者PaO2、RR、PaO2/FiO2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治疗后的第3d、第6d、第10d及第14d,两组间TNF-α、IL-6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TNF-α、IL-6的检测值均呈下降趋势。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肺损伤,有利于抑制炎性因子,减轻急性肺损伤过度炎症反应引起的损伤。
作者:李作兴;聂容荣;赵树琦;刘汉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利塞膦酸钠治疗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9例激素治疗所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利塞膦酸钠治疗6个月,观察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粗隆骨密度变化,检测肝肾功能、白细胞、血钙、PTH的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反应。结果应用利塞膦酸钠治疗6个月后患者骨密度较前升高(<0.05),肝肾功能、白细胞、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0.05),PTH明显下降(<0.05)。结论利塞膦酸钠能显著的改善激素治疗患者的骨密度,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可以有效预防和纠正激素治疗引起的骨质疏松,降低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可以预防骨质疏松骨折危险。
作者:沈勤华;王友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血液透析是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可延续患者的生命,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国内外对此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理疗可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柳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骨髓抑制期合并感染时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测定我科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时合并感染时降钙素原值共102例,同时选取化疗后未发生感染患儿50例作为对照,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102例感染患儿按照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50例)与非细菌感染组(52例),按照易感程度分为低危感染组(27例)与高危感染组(75例)分别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抑制合并细菌感染时降钙素原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而非细菌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危险程度对于降钙素原无影响。结论降钙素原可以作为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合并感染时判断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
作者:杜超;郝国平;邱运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痤疮易反复发作,治疗周期长,维持治疗控制微粉刺的形成,预防和减少痤疮复发。单用阿达帕林、他扎罗汀或联合应用过氧化苯甲酰是维持治疗的首选药物,其有效性、耐受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实。如何提高治疗医从性是维持治疗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作者:胡红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