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中的应用

蒋学文

关键词:跨文化护理理论, 临床肿瘤护理,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跨文化护理理论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将80例外籍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跨文化护理理论指导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跨文化护理理论指导工作,从医院、日常工作生活、治疗、出院等全过程,根据不同形式的文化背景开展相应的人性化特设服务,能够避免肿瘤患者对医院的距离感,加快医患交流,保障其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择期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择期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情况,使患者得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择期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应用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与护理

    急性支气管炎(acute bronchitis)或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treacheo broncitis)在婴幼儿时期发病较多,较重,常并发或继发于上下呼吸道感染,并为麻疹,百日咳、伤寒及其它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发生支气管炎时,气管大多同时发炎,如果涉及毛细支气管,则其病理与症状均与肺炎相仿。

    作者:张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胎膜早破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我院收治住院孕妇1856例,胎膜早破76例,现将临床护理注意事项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2103年12月,住院孕妇1856例,发生胎膜早破76例,占总住院人数4.09%,其中妊娠37w以上57例,占胎膜早破总人数的75%;妊娠36w以下19例,占胎膜早破总人数的26%,其中2例孕32~34w胎膜早破者安胎至37w,年龄21~37岁,平均29岁。18例给予保胎、抗炎治疗,12例宫缩抑制无效自然分娩,7例经抗炎、抑制宫缩、促胎肺成熟、绝对卧床休息等保胎治疗措施,在妊娠36w及37w以上结束分娩。

    作者:黄同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改良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研究组采用改良灌肠方法,即免煎中药充分溶解后装入输液瓶中连接一次性输液器,剪去过滤网接18号导尿管保留灌肠,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3豫,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9.23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付艳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调强放疗加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宫颈癌进行调强放疗(IMRT)加腔内治疗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185例(ⅡB郁A)首治宫颈癌,采取全盆腔IMRT 27~29次,对盆腔内直肠、膀胱、小肠、股骨头及盆骨进行必要的保护,宫颈肿瘤组织的总量院59.4~63.8Gy(2.2Gy/次);主要淋巴引流区总量院48.6~53.2Gy(1.8Gy/次)。盆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灶总量63.8~64.4Gy(2.2~2.3Gy/次)。盆腔IMRT后再行3~4次的腔内治疗,A点总量达78~82Gy(调强放疗+腔内治疗)。结果放疗后近期效果达CR为98.92%。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院99.26%、88.24%及83.33%;无病生存率为院91.85%、84.71%及81.25%;盆腔未控率为4.44%、5.88%及8.33%。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分别为3.78%~4.65%;0%~2.33%。结论 IMRT+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盆腔控制率好,肠道及直肠膀胱放射的损伤及并发症低。

    作者:丁云霞;陈宏;曹学武;康保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外科手术后DVT的发病率为30%~50%[1]。有资料表明妇科肿瘤术后,特别是恶性肿瘤术后DVT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由于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致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亦升高。故术前做好健康教育,术后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12月,我院子宫切除手术患者260例,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6例,占手术例数的2.3%。其中全子宫切除术后2例,子宫肌瘤挖除2例,广泛性子宫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后2例。手术时间3~6 h。发病年龄38~58岁。发病时间术后5~9 d。发病部位左下肢3例,右下肢3例。临床症状与体征:患肢皮肤肿胀、疼痛,站立和行走时疼痛加剧,伴有低热。

    作者:朱化英;田光玲;裴春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进行健康教育后,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善,且在体育锻炼方面为突出,建立率为96.15%,改善率为84.21%;患者在出院半年后生活治疗各项指标也得到显著提升,均<0.05,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教育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两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目的:评价两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方法的特点。方法用美国DIGENE公司生产的Hybrid Capture-I HBV DNA试剂(HC-I )和深圳匹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BV DNA定量荧光PCR检测试剂(PG),定量检测HBs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结果 HC-I 试剂的HBV DNA检测阳性率达98.6豫,PG试剂达到94.6豫,两者的符合率为93.2豫。用系列稀释的患者血清,测定两种定量检测方法的灵敏度,PG试剂略高于GC-I 试剂。HC-I 在HBV DNA浓度较高时的定量关系精度较好,而在HBV DNA低滴度时,两者的定量误差均加大。用两种方法检测HBV DNA定量监测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所测定的HBV DNA滴度呈相同变化趋势。结论两种HBV DNA定量检测方法均较高的灵敏度,在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晓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声法评价右颈内静脉走向的体表搏动目测法的准确性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评价右颈内静脉走向的体表搏动目测法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手术患者64例,首先在自主呼吸下目测右颈内静脉搏动然后用标记笔描绘颈内静脉的走向和内径并标记拟穿刺点,然后使用超声颈内静脉的走向和内径并验证拟穿刺点的位置,测量拟穿刺点距离超声引导下穿刺点(颈内静脉投影的体表中心)的距离;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的状态下重复上述测量。结果平卧清醒下目测法与超声下静脉走向对比:平卧清醒下目测法与B超可视静脉走向对比:无法目测率25.0%;完全一致率43.8%;基本一致率15.6%,自主呼吸时目测法与超声法穿刺点距离为(0.44±0.32)cm。给肌松药气管插管后,目测法与B超可视下颈内静脉走向对比:无法目测率9.4%;完全一致率71.8%;基本一致率15.6%;机械通气状态下两者之间的距离相差(0.26±0.12)cm。提示大部分患者能准确目测颈静脉搏动及其走向,且穿刺均成功,而机械通气状态下目测法的准确性更高,但是如果患者无法目测到颈内静脉搏动,必须改用其他方法行静脉穿刺。结论目测颈内静脉搏动法不能完全准确的定位颈内静脉穿刺点,但是在能够观察到颈内静脉搏动时目测法是一种相对简便和准确的方法。

    作者:陈太新;李志鹏;柳垂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狭部入路显微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护理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4年3月经狭部入路显微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98例,进行效果分析。结果经狭部入路显微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取得较好效果。结论现将我院经狭部入路显微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护理经验介绍于下。

    作者:郭奇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中期(13~20w)产妇血清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风险预测

    目的:为了检验妇女在妊娠中期血清中高β-HCG水平发展为PIH的高危风险。方法从2011年7月~2012年8月随机选择200例13~20w的妊娠妇女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测定血清β-HCG水平。中位数通过怀孕周期表计算。随访至分娩,妊娠结局和结果通过卡方检验和Z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在200例受试者中,178例(89%)进行终评估。其中22例有PIH。如果>2MOM,β-HCG被认为是升高的。24例β-HCG>2MOM中有2例发展为PIH,而154例β-HCG≤2MOM中有2例(<0.001)。β-HCG水平较高与PIH严重性相关(<0.01)。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为97.44%,阳性预测值为83.33%。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妊娠中期(13~20w)血清β-HCG水平可很好地预测PIH,且β-HCG水平较高与PIH严重性相关。

    作者:翟会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

    目的:通过一定的方法总结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护理措施、疗效和注意事项。方法抽取60例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结合皮下胰岛素注射;观察组采用安装上胰岛素泵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0.01)。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平衡下降,有效纠正代谢紊乱。治疗安全可靠,操作简单。

    作者:王艳梅;王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ICU综合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ICU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3例出现ICU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在护理全过程中,进行科学、精心的心理护理。结果所有ICU综合征患者精神状况良好,均顺利转出ICU。结论在护理全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能改善ICU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帮助其摆脱困难。

    作者:黎丽珊;杨丹;洗来欢;陆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整合学科优势,建立多维化病生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实验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形式。我们整合病理生理学与生理科学的学科资源,以实验课为基础,辅以多方位的技能培养,对建立多维化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多种尝试。

    作者:周艳芳;李明勇;李彬彬;孔霞;王槐高;郭向华;申志华;何志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5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我们对2012年~2014我院收治的进行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2例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包括院知识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体位护理等。结果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X线复查,其中治愈效果优的37例,良好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结论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完善的护理方案,有利于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消除不良情绪。提高康复速度和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素芳;董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与组织胶治疗术后护理

    目的:探究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与组织胶治疗术后护理相关问题。方法本文选取了院内从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计60例进行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与组织胶治疗的患者,针对性的采取术后护理。结果在60例患者当中,有5例为急诊胃镜下行套扎术以及组织胶治疗,并且终成功完成了止血。剩余的55例患者为择期治疗。在整个过程当中,60例患者没有出现心痛、心律异常等并发症,同时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保持平稳状态。在后期随访中,总的有效率水平高达97.31%。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与组织胶治疗术后护理效果好,有效的保障患者术后病情的康复,提升护理水平和治疗效果。

    作者:戚思华;江淑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以腹部为首发表现的儿内科急危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目的:探讨以腹部为首发表现的儿内科急危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5例以腹部为首发表现的儿内科急危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65例以腹部为首发表现的儿内科急危症患儿中,30例患儿明确诊断为腹型过敏性紫癜,25例患儿明确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0例患儿明确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给予相应治疗后腹型过敏性紫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30/30),死亡率为0%(0/3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总有效率为92%(23/25),死亡率为8%(2/25)。暴发性心肌炎的总有效率为80%(8/10),死亡率为20%(2/10)。结论临床应根据以腹部为首发表现的儿内科急危症的临床特点来给予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学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ICL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是一种放置在眼球后房内虹膜后面晶状体之前固定在睫状沟的屈光性晶状体,主要由Ⅵ型胶原制成,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且机械强度高、亲水性及光学性能好。ICL以其良好的可预测性、矫正范围广及保留眼睛原有调节力等优点,在眼屈光手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符合理想屈光手术的多种特点,已成为矫正屈光不正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矫治高度近视、远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本文就ICL的优势及其局限性、并发症作一阐述。

    作者:陶思思;王华;罗栋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肾肿瘤腹腔镜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们共收治50例肾肿瘤患者,经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切除,通过精心的护理,效果令人满意。现将肾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9~65岁,平均42岁。29例肿瘤位于左侧,20例位于右侧,1例位于双侧。1.2方法全身麻醉,内镜下暴露肿瘤的位置,腹腔镜需要腹部打4~5个孔,在腹腔镜下,打开侧腹膜和肾周筋膜,暴露肾蒂和肾肿瘤,放置无创伤钳,钳肾蒂,切除可疑病例组织活检,标本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肾蒂钳用于切口缝合,肾蒂钳无损伤组织,术后无出血,病理报告阴性,缝合肾周筋膜后,肾周皮管引流及手术结束。

    作者:黄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电动吸奶器用于母婴分离产妇促进泌乳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电动吸奶器用于母婴分离产妇促进泌乳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因各种原因转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接受治疗的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后第1d行常规健康教育及乳房护理;试验组产后在常规健康教育及乳房护理基础上,使用电动吸奶器进行乳房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泌乳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不同时期泌乳人数及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使用电动吸乳器进行乳房干预可促进乳腺管通畅,减少乳房肿胀增加泌乳量,减轻产后护理的工作量。

    作者:鞠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