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精神科临床面临很多风险如用药的风险,管理风险,合并躯体疾病的风险,和少见的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误诊的风险。本病例通过1例夜急诊个案,提醒我们夜急诊相关情况不明时进行处理的医疗风险,警惕内分泌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在做精神科检查时要注意体格方面的检查,注意医疗安全,规避医疗风险。
作者:龚云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手术室家属等候区人性化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2012年手术家属等候区中抽取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管理进行评价,针对其中的问题于2013年加强人性化管理,并再次随机抽取52例患者家属进行评价,对比2次的评价结果。结果2013年手术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显著高与2012年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手术家属等候区采取人性化管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龙彬;甘秋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卵巢肿瘤120例患者进行调查,评价整体护理干预在卵巢肿瘤护理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进行手术的卵巢肿瘤12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整体护理干预,为实验组;另一组行普通护理干预,为对照组。待患者完成治疗后,统计患者术后2d及出院前的下床活动能力、患者总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花费的总金额,同时在患者离院前请患者填写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术后2d及离院前下床活动能力都强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较短,住院总金额较少,<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7%,且<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肿瘤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康复,减少患者花销和住院时间,有利于协调医患关系,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满意度。
作者:华肖红;邢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治疗疾病和挽救患者生命过程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既减轻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血管损伤,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容易被护理人员和患者接受,现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本文现将国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刘爱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使用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显效率、有效率及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3年1月在我科室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术后降压及康复等常规治疗;高压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简写成GCS)分值及治疗后各组显效率及有效率。结果高压氧组治疗4w后及出院时,患者GC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0.05);且高压氧组的显效率、有效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高压氧能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显效率及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吕洪志;董玉林;张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造成肝细胞坏死、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晚期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常见的病因有病毒性肝炎、长期大量酗酒、脂肪肝等。我国肝硬化患者发病年龄在35~50岁,男女比例约为4:1~8:1[1]。我科自2011~2013年共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50例,通过临床护理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许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ICU护士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一环境隔离、患者病情重、工作量大,这些特点就要求护士有较高的护理水平。国内目前在护理队伍的建设上尚不完善,主要体现为护士数量不足,护士学历不高,知识储备量不够,技能掌握水平参差不一。通过相关的资料表明,原本按照规定,ICU的床护比应为1:3~3.5,但是目前国内的床护比通常是1:1~2。通过调查重庆地区的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ICU护理人员配置,了解到该院的22个ICU护患比仅仅只有1个达到1:2,其余大部分ICU配置都在1:1以下。此外,护士没有经过正式进入ICU前的培训,且进人ICU后的培训也没有实现正规化与系统化,使得ICU护士无法完成ICU的护理工作。所以,培养合格的ICU护士就必须提高护士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便胜任ICU的护理。
作者:王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综合分析36例法洛氏三联征病例护理关键,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住院行手术治疗患者36例,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3岁3个月~18岁,平均年龄(10±2.8)岁,均手术治疗。结果术后肺部感染6例,经过积极治疗,肺炎治愈4例,2例因肺部严重感染死亡;1例因术后心衰死亡,1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自动出院。结论经过术前护理分析,术后相应的护理措施,合理健康指导,可以提高出院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芳芳;王新新;胡晓佳;任利培;石艳丽;王琼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眼科疾病。随着白内障手术由复明手术向屈光手术的转变,排除术后并发症及其他眼部病变的情况,影响术后视觉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角膜散光,因其发生率较高,引起了国内外临床研究的广泛重视。本文首先介绍造成白内障术后患者角膜散光的形成,角膜散光是由于入射光线在角膜各经线上显现不等折射而造成的。然后阐述造成白内障术后患者角膜散光的因素,包括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切口的大小、位置、形状,缝合方式及力度。后介绍白内障术后患者角膜散光的控制及矫正,包括术中的控制及治疗与术后的控制及治疗。通过对白内障术后患者角膜散光的临床研究,对有效治疗白内障以及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孟艳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烧伤是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于人体所致的组织伤害,主要是热力、电能、激光、放射线、化学物质引起。大面积烧伤患者病情重、疗效差,失去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采取高质量的护理,对患者的痊愈和日后相关功能的恢复相当重要。本研究选择我院自2009年~2012年期间大面积烧伤患者34例,采用舒适护理方案,实施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秀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1病理病因扩张型心肌病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引起心肌损害的终结果。感染或非感染性心肌炎、酒精中毒、代谢等多种因素均可能与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有关。短暂的原发性心肌损伤(如接触毒性物质)对某些心肌细胞来说可能是致死性的,但残存的心肌细胞会因此而增加负荷,发生代偿性肥厚。这种代偿性变化在早期尚能维持心脏的整体功能,但终将表现为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心肌炎既有不可逆的心肌细胞死亡,又有由细胞因子所介导的可逆性心肌抑制[1]。
作者:丁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孕产妇系统管理,有效提高孕产妇产前产后保健的质量,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保证母婴健康和安全。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太原市某社区服务中心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本辖区内居住的孕产妇的早孕建卡、规范五次以上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产后访视情况进行分析,并查阅妇幼年报表及孕产妇保健手册结案情况,将所得资料进行汇总统计。结果2013年全年共建围产保健册1156本,其中户籍孕产妇1069例,早孕建卡率98.87%、产前检查率91.20%、产后访视率97.84%、产后42 d复查率98.2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9.99%。非户籍孕产妇87例,早孕建卡率95.40%、产前检查率79.31%、产后访视率97.70%、产后42 d复查率98.8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是75.86%。结论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的降低。非户籍与户籍相比孕产妇早孕建卡晚、规范产检次数少、流动性大失访严重,是导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低的重要原因[1],也是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杜银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肛肠术后肛缘水肿的原因以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肛肠病术后肛缘水肿患者,根据患者临床治疗进行肛缘水肿原因分析,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B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度、焦虑抑郁度以及康复时间。结果护理后B组的疼痛、SAS、SDS评分以及康复时间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肛肠术后肛缘水肿发生原因呈多样性,了解发病原因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秀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逆行胆囊切除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6例由于胆囊三角区结构模糊不容易进行分离,从而把进行逆行切除胆囊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次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顺行胆囊切除术,而观察组患者采用逆行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转开腹手术患者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中对于胆囊三角区模糊的患者采用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加安全可靠,治疗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曹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满足程度。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百色市两家三甲医院共136名急诊危重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4.12%的家属对患者病情不了解;93.38%家属对治疗方案不满意;而仅7.35%家属从医生方面了解患者病情。结论急诊医护人员在抢救患者的同时应重视家属这一群体的心理需求的满足,以维护其身心健康,帮助其度过心理难关,从而有利于医患纠纷的防范。
作者:陈艳;何兰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上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2010年0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通过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测定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评价临床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疗效。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在抑郁和焦虑两方面的得分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经过临床护理,两组患者的的以上两个指标上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上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具有十分现在的疗效,能显著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尹移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肝癌患者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7例肝癌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137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护理,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和并发症护理。实施护理15d后,观察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15d后,两组SDS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术后,且护理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肝癌患者切除术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疼痛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荣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历来都是高校的中心问题之一。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校园安全通常指的是校园内的水、电、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师生的人生安全,但对活体动物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安全问题一般重视程度不够。为加强我校大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结合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的特点[1],谈谈我们在动物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安全防护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
作者:芮馨;钱大青;柴智明;张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评价健康教育路径表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前1~2d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测评两组患者对乳腺癌健康知识、健康技能掌握情况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0.05)。结论科学化、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临床护士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动态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满足了患者和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有利于乳腺癌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茅惠丽;龚群芳;庄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多频振动治疗仪(体外振动排痰机)与药物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按性别、年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给予常规抗生素、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原有常规治疗和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多频振动治疗仪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多频振动治疗仪与药物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护士为患儿提供合理优质服务,促进患儿早期康复。
作者:朱会坤;陈淑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