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尼罗病毒E蛋白的结构和应用进展

谭小艳;朱天川;蒋昭芳;覃淑萍;龙军

关键词:西尼罗病毒, 病毒E蛋白, 结构, 疫苗, 检测
摘要:西尼罗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属黄病毒科,主要通过库蚊传播,能引起西尼罗热及神经侵袭性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等.近年来,该病毒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间广泛流行,给发病国家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目前对于西尼罗病毒尚未有可用于人类的疫苗上市,也没有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可用,因此加强病毒监测、研发新的疫苗及掌握实验室诊断方法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西尼罗病毒E蛋白的结构、疫苗及检测方法的新进展加以探讨,为研发西尼罗病毒疫苗及诊断试剂盒提供理论依据.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市闵行区社区糖尿病人群抑郁、焦虑倾向筛查

    目的 为了解糖尿病人群的抑郁、焦虑情绪现状,探索糖尿病人群的社区心理干预模式,提高糖尿病人的服药依从性,降低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方法:在社区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3个村、居委,在健康档案系统中调取这13个村、居委糖尿病人2782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抑郁、焦虑情绪问卷调查,完成问卷2525份.结果:糖尿病合并抑郁倾向160例(阳性率6.33%),合并焦虑倾向85例(阳性率3.37%);病程(5-10年、10-20年、20年以上)、轻度运动对糖尿病伴发抑郁倾向有预测作用;病程(5-10年、10-20年、20年以上)轻度运动对伴发焦虑倾向有预测作用.结论:糖尿病病程越长,抑郁、焦虑情绪越严重;糖尿病患者轻度运动较不运动、中度运动伴发抑郁和焦虑倾向可能性低.因此,我们需要对糖尿病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作者:蒋怡华;季建林;范建红;康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2014-2016年昆明市手足口病非EV-A71、非CV-A16肠道病毒流行情况及基因特征

    目的 探讨2014-2016年昆明市引起手足口病的非EV-A71、非CV-A16肠道病毒的病原构成及优势型别基因特征,从而为本地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16年昆明市手足口病病例标本3 767份,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非EV-A71、非CV-A16肠道病毒并用RT-PCR方法扩增其阳性分离株的VP1基因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利用序列结果进行型别鉴定,分别与各型代表株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比较,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2014-2016年共检测标本3 676份,检出908份非EV-A71、非CV-A16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病例标本,其中CV-A6型545例,CV-A10型158例,未分型205例.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流行特征一致,非EV-A71、非CV-A16肠道病毒高发季节为4-7月;发病人群以6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1~3岁儿童发病率高;男、女病例比例为1.65∶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进化分析显示,昆明市CV-A6型和CV-A10型肠道病毒的VP1序列与其各自的原型株同源性相对较低,与国内分离株有较高同源性.结论 2014-2016年昆明市的非EV-A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型别多样,优势型别主要是CV-A6型,处于F4亚分支;其次是CV-A10型,为C基因型.

    作者:李文龙;简千棋;刘艳艳;马丽波;刘如锦;侯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遗传毒性致癌物NNK致癌强度T25的推导

    目的 采用简单易行的T25来表达NNK的致癌强度,使量化风险评估易于操作.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收集国内外1988-2018年间公开发表的关于NNK慢性毒性的研究文献,筛选证据清晰的文献资料,对文献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临界剂量,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推导出实验动物的T25,并通过系数转换为人的HT25.结果 适合于评估NNK的HT25有两篇关键文献,其HT25分别是0.02 mg/(kg·d)和0.004 mg/(kg·d),选择相对保守的0.004mg/(kg·d).结论 T25作为遗传毒性致癌物的致癌强度更为简单易行.

    作者:尚平平;李翔;华辰凤;乔梁峻;谢复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2017年云南省剑川县新发疫点动物间鼠疫疫情调查

    目的 对2017年剑川县一起动物间鼠疫疫情进行调查.方法 以距离鹤庆县疫点马厂近的大庆自然村为中心进行调查,搜集自毙鼠、用鼠笼和自制的油条为诱饵捕鼠,解剖采集鼠类组织和血清,并采集调查地区的狗血清.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鼠疫F1抗体,对采集到的鼠组织和蚤样本进行鼠疫细菌学检测和鼠疫F1抗原检测,分离到的鼠疫菌进行噬菌体裂解试验鉴定.结果 共捕获鼠222只,捡获自毙鼠14只.齐氏姬鼠占38.14% (90/236),大绒鼠占32.63% (77/236),黄胸鼠占12.71% (30/236),其它鼠种占16.53%(39/236).鼠染蚤率为47.03%(111/236).共获蚤345匹,其中棕形额蚤占54.78%(189/345),特新蚤指名亚种占22.61% (78/345),方叶栉眼蚤占21.45% (74/345),其它蚤种占1.16%(4/345).以上样本经细菌学检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从一只自毙黄胸鼠分离到鼠疫菌1株,鼠疫F1抗原阳性.并从该自毙鼠捡获的棕形额蚤和一只捕获的齐氏姬鼠染带的特新蚤指名亚种中各分离到鼠疫菌1株.共采集狗血清52份,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鼠疫F1抗体阳性率57.69% (3/52).采集鼠血清69份,鼠疫F1抗体阳性率72.46%(5/69).结论 在剑川县大庆自然村确定了动物鼠疫流行,提示我们应进一步加强鼠疫监测及防控工作.

    作者:洪梅;郭英;高子厚;张四祥;张镜兰;余杰;杨刘佳;谢华敏;赵桂华;张海鹏;段存娟;李寿芹;郭新芝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2006-2016年南宁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本文通过描述性分析2006-2016年南宁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狂犬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16年南宁市狂犬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6-2016年全市报告狂犬病例177例,年均发病率0.23/10万,发病呈下降趋势(P <0.001).狂犬病例分布于12个县(区),有病例报告的县(区)数呈下降趋势(P<0.001).上林县、横县、宾阳县累计病例报告数位居前3;城区发病率比县低(P<0.001).全年发病主要集中在4-9月份.18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01).病例以农民居多(占79.10%).伤人动物犬占87.01%,未接种疫苗动物占93.40%,Ⅲ级暴露占88.75%.暴露后采取伤口处置措施占25.99%,接种狂犬疫苗的病人占6.78%,疫苗联合免疫球蛋白预防占2.82%.结论 2006-2016年南宁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表现为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男性农民是高危人群,主要由犬伤引起,其发病主要与未采取规范的暴露后预防措施、动物疫苗接种率低和暴露程度高有关.

    作者:陈海滨;斯淑婷;梁灵芝;唐金芳;甘文烨;姜岳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佩戴时长和空气质量对口罩细菌污染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究佩戴时长和空气质量对口罩细菌污染的影响,同时调查普通人群口罩佩戴情况,为人们正确使用口罩提供参考.方法 招募45名健康志愿者,分组佩戴不同类型口罩及佩戴天数,记录每日气温及空气质量指数,检测口罩大肠菌群和细菌菌落总数.在成都市两个地铁站口观察并访谈路人,了解人群口罩佩戴情况.结果 共检测口罩51只(45只实验口罩+6只空白口罩),均未检出大肠菌群;3种口罩细菌数量随佩戴天数增加而增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4、0.899、0.943,P<0.05);细菌总数较高的口罩,佩戴过程中的平均空气质量指数较高;口罩细菌菌落总数与气温无明显相关.共计观察了489人口罩佩戴情况,正确使用者占29.45%,随机访谈的100名口罩佩戴者中,94人有访谈所提及的口罩使用不当或认知错误.结论 人们在口罩的佩戴、保存方式及使用时长上缺乏足够认识,正确使用率不高;选择合理的佩戴时长有助于减少口罩细菌污染;空气质量可能是口罩上细菌滋生的影响因素.

    作者:金岚菲;吴晨瑶;周旎;董新燕;陈梦曦;张遵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2013-2016年广东省登革病毒血清Ⅰ型分布特征

    目的 对2013-2016年广东的登革病毒血清Ⅰ型序列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研究血清Ⅰ型登革病毒在广东省的流行特征.方法 分离获得2013-2016年登革病毒血清Ⅰ型序列,建立全球登革病毒血清Ⅰ大似然树,预测第2簇病毒的进化速率、共祖位置;使用PAML软件计算选择压力.结果 2013-2016年的广东序列分别聚类在11簇分支中,其中8簇为基因Ⅰ型毒株、1簇基因Ⅳ型毒株、2簇基因Ⅴ型毒株,且与东南亚国家分离的序列聚类在一起.第2簇病毒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大置信树以及时空动态图显示这簇株系早是由泰国传入广州,之后又在广东地区流行.第2簇病毒的相对进化速率要比文献报道的DENV-1基因Ⅰ型的进化速率要大,但该簇病毒的序列不存在正选择压力.结论 广东地区流行的登革病毒主要是从东南亚国家输入,同时发现一簇疑似本地化的株系,具有部分本地化的特征,包括:跨年传播、独立成簇,但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去判定登革热是否已形成本地化.

    作者:廖沣;潘悦炀;谢杰良;张欢;张欣;胡丁文;劳梓钊;刘小虹;吴建国;李耿;吴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深圳市坪山区白纹伊蚊抗药性及机制初步研究

    目的 了解坪山区白纹伊蚊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并初步探索其代谢抗性机制,为调整抗药性治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成蚊接触筒法测定坪山种群和敏感品系对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同时测定其非特异酯酶(NSE)、多功能氧化酶(MFO)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结果 坪山种群白纹伊蚊接触0.4%高效氯氰菊酯、3%氯菊酯、0.1%溴氰菊酯药膜1h后,24h死亡率分别为54.65%、59.22%、65.92%,表现为抗性;对0.5%高效氯氟氰菊酯、1.4%顺式氯氰菊酯、0.2%杀螟硫磷、0.5%马拉硫磷,24h死亡率分别为93.50%、94.85%、88.05%、95.60%,表现为可疑抗性;对0.05%残杀威敏感,24h死亡率为99.08%.坪山种群白纹伊蚊MFO和GST活力相比敏感品系均提高,分别为敏感品系的1.14和1.43倍(P<0.05).结论 坪山区白纹伊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程度高,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抗性低或相对敏感.MFO和GST活力升高可能是坪山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高抗的原因.

    作者:刘晓娜;王德全;曾杜娟;陈伟文;吴崧霖;吴能简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姜黄素对H2O2诱导A549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究姜黄素对H2O2诱导A549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H2 O2对A549细胞进行不同时长的刺激,使用CCK-8法筛选A549细胞存活率约为50%时的H2O2浓度及刺激时间作为建模条件;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及Western blot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分为模型组(Model)、VC组(VC)和姜黄素组(CCM);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法对凋亡及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采用600 μmoL/L的H2O2对A549细胞进行24h刺激,其存活率为56.45±5.33%,Hoechst 33258染色及Western blot结果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VC组和CCM组细胞的凋亡率与Model组相比均降低(P <0.05,P<0.01),且CCM组降低更加明显(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Model组相比,VC组和CCM组Bax、Caspase-3和Keap1表达降低,Bcl-2和Nr2表达升高,且CCM组较VC组改变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姜黄素对H2O2诱导的A549细胞急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激活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熊存全;胡君;周红成;刘红霞;许兴俊;吴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免费医学生职业认同问卷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目的 编制免费医学生职业认同问卷.方法 在查阅文献、前期访谈基础上编制调查问卷.进行2次方便取样,第一次调查380名免费医学生用于初步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问卷信、效度检测.第二次调查49名免费医学生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为效标,并进行重测.结果 形成的问卷共19个题目,包括价值认同、行为认同、专业认同、环境认同和态度认同5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所得模型拟合度可接受(x2/df=2.291,GFI=0.922,AGFI =0.896,CFI =0.903,NFI=0.843,RMSEA=0.058),总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总量表为0.841,各因子α为0.619-0.788;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787,各因子重测信度为0.684-0.758.结论 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作者:郑亚楠;胡雯;龚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2016年南方5省150份青辣椒农药残留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南方5省市售青辣椒中农药残留情况,为辣椒产业的良性发展和维护消费者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随机采集市售青辣椒样品150份(每省30份),按照国家标准GB/T 20769-2008检测啶虫脒等14种农药残留,依据国家标准GB 2763-2016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结果 150份样品中农药残留检出率为58.0%,不合格率为47.3%.啶虫脒具有高的检出率(30.0%)和不合格率(30.0%);海南具有高的农药检出率(96.7%)和不合格率(86.7%)和农药多残留率(40.0%样品含有≥2种农药残留),样品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检出未在我国辣椒上登记使用的农药.结论 我国南方5省150份青辣椒中未登记农药检出率非常高,尤其是啶虫脒和吡虫啉.

    作者:郇志博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国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中国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共纳入全国150个县级单位,450个村级或社区单位60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7 174人,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农村男性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得分为(9.9±4.0)分,女性为(7.4±4.4)分.在男性中,增龄、患慢性病数量多、IADL功能下降、抑郁是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高、BMI指数高、有经济活动是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在女性老年人中,增龄、离异/丧偶/分居/未婚、患慢性病数量多、IADL功能下降、抑郁是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高、BMI指数高、睡眠6~8小时是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结论 在中国农村老年人中,男性的认知功能好于女性.不同性别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应对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认知功能下降的健康教育内容.

    作者:张兰;韩业坤;石寿森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陕西省市售食用油植物性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状况及暴露评估

    目的 了解2012-2016年陕西省市售植物性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状况,评估通过摄人植物性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的膳食暴露量,对陕西省居民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从陕西省十个地市按照分层随机采样,以当地品牌为主.侧重二级、三级油,均为塑料桶包装,共采集287份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植物性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进行检测.结果 287份植物性食用油中18种塑化剂,总检出率为64.46%,总超标率为37.63%.检出率较高的是DBP、DEHP、DIBP和DMP,分别为59.58%、58.54%、33.10%、15.33%.DBP的超标率为37.28%,大值为15.6 mg/kg,比限值高出52倍.DEHP的超标率为0.70%,大值为1.67 mg/kg.结论 从评估结果显示,DEHP和DBP的平均日暴露值分别为0.000174 mg/kg和0.000603 mg/kg,健康风险指数(HI)分别为0.00348和0.0603.表明摄入陕西市售植物性食用油对成人健康的风险较低.

    作者:田丽;胡佳薇;王玮;郭蓉;王敏娟;梁晓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海南省女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研究

    目的 了解海南省各市、县女性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为临床医师指导育龄妇女个体化的叶酸补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海南省23 457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定量PCR仪对MTHFR67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检测,将检测结果与已报道的省份进行比较;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在不同民族与年龄之间的差异.结果 海南省女性TT基因型频率为4.66%(1 093/23 457);省内市、县以海口市女性TT基因型频率高,为6.56% (187/2852);城市与县城女性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1% (733/14 356)和4.00% (360/9 10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黎族女性人群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52% (962/17 428)和1.74% (96/5 5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分布上,TT基因型发生频率以45岁以上年龄组女性人群高,为7.61%(29/381).结论 海南省女性人群MTHFR677位点的TT基因型发生频率处于较低水平,具有区域特异性.

    作者:莫亚虹;许琼军;李立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凉山州部分居民慢性病相关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调查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和汉族成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为慢性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4年7月-2016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凉山州18岁以上的3 188名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分析3 127人,875例罹患慢性病,患病率为29%;凉山州调查对象的现在吸烟率为33.9%,彝族为34.5%,汉族为33.0%;被动吸烟率为73.1%,彝族为72.2%,汉族为74.5%;饮酒率为52.0%,彝族为51.1%,汉族为53.7%;有害饮酒率为11.0%,彝族为10.1%,汉族为12.5%.汉族居民每天进餐≥3次、经常吃早餐、经常吃宵夜、经常吃火锅的比例高于彝族居民,彝族居民经常喝肉汤、经常吃冷食的比例高于汉族,汉族居民体育锻炼率高于彝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凉山州彝族和汉族成年人慢性病相关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吸烟、饮酒问题突出,严重缺乏体育锻炼,膳食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生活行为方式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李爽境;黄闪闪;刘熹润;边绍勇;张容;刘娅;贾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鼠伤寒沙门菌代谢组学中淬灭条件的优化研究

    目的 建立针对鼠伤寒沙门菌的佳淬灭方案,为应用代谢组学研究鼠伤寒沙门菌代谢调控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LC-MS/MS),分析不同浓度甲醇作为淬灭剂以及不同离心收获条件对鼠伤寒沙门菌胞内代谢物的泄漏影响;测定不同淬灭条件下DNA和蛋白质的渗出浓度,利用光密度回收率评估细胞完整性,确定鼠伤寒沙门菌的佳淬灭方案.结果 鼠伤寒沙门菌淬灭后以3 000 g/min离心15分钟收获菌体,胞内代谢物泄漏种类及浓度少,DNA和蛋白质渗出浓度低,细胞完整性好;鼠伤寒沙门菌胞内代谢物的泄漏程度及DNA和蛋白质渗出水平随甲醇浓度升高而减缓,-40℃ 100%甲醇淬灭效果好.结论 使用-40℃ 100%甲醇淬灭细胞并以3 000 g/min离心15分钟收集菌体,胞内代谢物得到大保留.

    作者:李泳榆;武紫叶;高慧菡;田思成;唐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黄芪多糖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是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预处理组(n=10).不同剂量药物干预10d后,利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之后采集大鼠血清测定其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α-羟丁酸脱氢酶的含量.并对大鼠左心室组织进行HE染色.以上述5项心肌酶含量及分析心肌细胞形态学的方法评价黄芪多糖的效果.结果 黄芪多糖预处理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并可使心肌酶指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形态学分析,黄芪多糖预处理组还能改善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组织.结论 黄芪多糖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被损伤的心肌.

    作者:贺帅;刘欣媛;齐琦;马曌子;姜佳慧;贾傲;刘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文版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多中心信效度分析和验证

    目的 对中文版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SASE-CHI)进行多中心信效度分析,以检测其在多地区是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7个地区的2551例老年人进行调查,运用SPSS21.0和AMO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ASE-CHI平均得分为61.65±8.52;Cronbach's α为0.863,重测信度各条目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88~0.99(均P<0.001),总分ICC为0.99 (95%CI:0.99~1.00,P<0.001).各条目-总分相关系为0.267 ~0.784(均P<0.001).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8;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为72.69%,各条目共同度为0.60~0.92;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得到各拟合指标卡方/自由度(x2/df)为1.76、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1、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为0.87、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R)为0.02、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为0.06、标准拟合指数(NFI)为0.93、增值拟合指数(IFI)为0.97、非规范拟合指数(TLI)为0.96、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7.结论 SASE-CHI在多个地区测量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广泛用于评价我国老年人自护能力状况.

    作者:郭丽娜;赵杰;李砺锋;朱义如;刘堃;刘延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2008-2017年郑州市淋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郑州市淋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2017年郑州市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淋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7年郑州市共报告淋病9890例,年均发病率12.43/10万;2008-2017年淋病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趋势;淋病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期;病例主要集中在老城区,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管城区等四个老城区的累计报告数和年均发病率位居前四位;男女发病率比为12.66∶1,淋病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20~ 49岁年龄组,占全部报告病例的82.84%;职业类型以商业服务(25.26%)、家务及待业(21.32%)、农民(20.26%)为主.结论 近十年来郑州市淋病疫情较为稳定,建议加大防治知识的的宣传,以期有效降低淋病的发病率.

    作者:李喜英;刘征;郭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2015-2016年常州市游泳池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用CJ/T 244-2016《游泳池水质标准》对常州市游泳池水质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 池边快检加实验室送检.选择浑浊度、pH、尿素、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游离性余氯、化合性余氯、水温、氧化还原电位(ORP)、氰尿酸、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三溴甲烷14项为检测指标.结果 没有一个泳池以上指标同时满足CJ/T 244-2016的要求.指标合格率从高到底依次为,氰尿酸(室外)100.0%、三氯甲烷98.8%、总大肠菌群94.5%、、化合性余氯78.8%、氰尿酸(室内)77.0%、尿素67.3%、水温60.0%、pH55.8%、菌落总数53.3%、浊度52.7%、游离性余氯37.6%、ORP7.7%.结论 泳池水质较差,应加强游泳池水的卫生监督监测.

    作者:王珮;王国强;范姝兴;袁树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