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江·阿布都克里木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合并疾病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为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5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心悸、腹泻、无痛心肌梗死、腹痛和双肺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左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生存率为82.69%,对照组为94.23%,观察组明显对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种类多,并发症也多,预后差等特点,临床治疗较困难,采用血糖调节、病情调控等工作,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作者:罗红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本文主要分析主要分析黄芪的免疫药理、抑菌剂抑制病毒、内分泌调节、抗衰老、抗疲劳、抑瘤方面药理作用,并且对黄芪在循环系统(心肌炎、心衰、肺心病)、消化系统(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泌尿系统(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的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共134例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后对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在后期对患者的问卷调查中患者对医院的服务态度基本都很满意,在患者心中塑造了一个有爱心的、负责人的形象,在和医生的配合度上也明显改善了很多。结论在泌尿外科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十分必要,而且还应该延伸到手术室。
作者:李其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血糖控制情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糖尿病(DM)患者急性加重频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设单纯COPD组(34例)及COPD合并DM组(48例),其中血糖控制理想组26例(糖化血红蛋白<7%),血糖控制不理想组22例(糖化血红蛋白≥7%),对上述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COPD急性加重频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的影响。结果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组COPD急性发作频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均高于糖尿病血糖控制理想组及单纯COPD组,糖化血红蛋白≥7是COPD合并DM患者年急性加重频率≥2次的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控制血糖,保证糖化血红蛋白<7可减少COPD合并DM患者的年急性加重频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有利于缓减病情进展,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改善生命质量。
作者:王宝林;庞玉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陨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3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陨期肿瘤切除吻合术的病例,术中行有效的肠管减压及结肠灌洗。结果53例患者经肠管减压及结肠灌洗后陨期肠切除吻合术,术后并发切口感染9例,吻合口漏4例,肺部感染3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在有效的肠管减压及结肠灌洗情况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行陨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任宏凯;郭广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在治疗婴儿听力障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听力障碍患儿103例,随机分为两组院针刺组53例,常规组5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疗法,并配合药物治疗和听力训练康复治疗,常规组采用听力训练康复治疗、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针并配合高压氧的常规康复治疗方法。临床观察指标院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评估。结果针刺组有效率95.0%,常规组有效率72.0%,对比具有统计意义(2=15.14,<0.01)。结论针刺疗法能更有效地促进婴儿听力障碍的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曹务莲;张康;高建平;李有;邓顺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的以右心室室壁被脂肪或(和)纤维组织进行性浸润为特征的心肌疾病[1],又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临床上表现为快速的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进行性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以及猝死,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而以猝死为首发表现,是青少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运动性猝死[2]。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肌病学协会(WHO/ISFC)将其正式命名为ARVC,与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并列为原发性心肌病。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在心肌病分类上进一步将其归属为遗传性原发性心肌病[3]。本文将结合近些年相关的文献对ARVC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基层医生对ARVC的认识。
作者:左春芝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及代谢异常疗效,并了解二甲双胍疗程长短对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5年汕头市区三级医院51例符合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并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所有患者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糖胰比值、胰岛素抵抗指数稳态模型评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estimate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黑棘皮症患病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肥胖率及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异常)患病率。其中26例患者二甲双胍使用疗程≤6个月,25例二甲双胍疗程>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差异。结果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后患者的糖胰比、HOMA-IR、空腹胰岛素水平、黑棘皮症患病率、糖尿病前期患病率、BMI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二甲双胍使用时间长于半年的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糖胰比)改善更明显(<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作为治疗PCOS胰岛素抵抗的一线药物,并可有效控制及预防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曾晓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对乳腺恶性肿块的超声误诊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我院门诊890例乳腺实质性肿块病例进行检查,结合病理及随诊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在890例受检者中,发现乳腺肿块163例,占18.3%。超声检查良性肿块147例,占90.8%,怀疑乳腺恶性肿瘤15例,占9.2%。误诊2例,误诊率1.2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过程中,应结合临床及家族病史,随时复诊,降低误诊率。
作者:庞珺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绩效管理具体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12名护士纳入本次研究,均在绩效管理中实施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策略。结果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绩效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策略后,护士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同时工作质量也显著提升。与未实施绩效考核策略前相比,实施绩效考核策略后的临床满意度显著提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绩效管理过程中实施绩效考核策略,有助于护士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同时使临床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进而确保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作者:顾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研究儿童青少年发生脊柱弯曲的情况以及对于这种情况的预防。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三年时间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普查的3542例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脊柱检查,统计儿童发生脊柱弯曲的人数,计算发生率,并且通过调查研究,探究出现脊柱弯曲的原因,并且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研究表明,对3542例儿童体检后发现,有162例儿童存在脊柱弯曲异常,发病率为4.57豫;162例存在脊柱弯曲异常儿童中女性93例,占57.4豫,男性69例,占42.6豫;其中全部存在异常患者中<7岁儿童45例,7~14岁儿童85例,>14岁儿童32例。结论通过研究表明,脊柱弯曲是儿童期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应该及时加强患者的矫正,及时预防,保证儿童的发育。
作者:龚明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肱骨髁上骨折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采取西医的治疗方案疾病恢复时间偏长,中医在治疗骨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本研究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通过对60例肱骨髁上骨折住院患者进行分为三组,每组20例患者,分别为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进行试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院中西医结合组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疾病恢复速度快、治疗效果佳、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库尔班江·阿布拉;斯地克·麦麦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究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炎的临床症状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治疗过程,得出结论。结果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2~12 d。结论做好临床观察,及时确诊,辅以有效的护理,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严冬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结果评定为异常的300例血样标本为研究对象并归入研究组,为了便于互相对比研究,选择同期血常规检验结果评定为正常的300例血样标本归入对照组,两组的血样标本均实施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比两组的各项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中发现假阳性率为32%(96/300),对照组经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后发现假阴性率为4.3%(13/300),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血液细胞形态学同时检测后发现阳性率为33%(100/300)。结论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血常规检验相比单纯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诊断结果更为准确,因此在进行血常规的检验时应该同时结合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
作者:马晨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幼儿急疹的发病特征及临床过程,寻找早期诊断线索。方法对198例幼儿急疹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儿以发热起病,大多稽留高热(135例),17例出现高热惊厥,腹泻114例,合并脱水及电解质紊乱3例,伴浅表淋巴结肿大113例。全部患者在热退后出现皮疹,精神状态良好。结论幼儿急疹多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有持续高热,热退后疹出,发病期间精神状态良好,白细胞多正常或降低。
作者:顾京元;张艳秋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自体腘绳肌腱,解剖双束重建的前交叉韧带更接近于患者损伤前的形态,应用越发广泛。如何做好关节镜下解剖双束前交韧带叉(ACL)重建手术的康复指导,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尽可能恢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38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于关节镜下行自体腘肌绳肌腱解剖双束前交韧带叉重建术,术后与手术医生共同制订护理康复计划并实施,针对每位患者,个性化督促并指导患者按计划进行肢体肌力训练,关节的主动、被动活动、调整卡盘式支具外固定等。术后第一次功能锻炼指导由手术医生担任,消除患者不敢动,惧怕疼痛,随意锻炼等心理,取得患者密切配合,出院后,每人发放一份由医生制订的护理康复计划,便于患者家中练习,定期电话随访及定期门诊由手术医生复查,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4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解剖双束重建术正确及尽早行术后康复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对于手术疗效尤为重要。
作者:马淑云;杨成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藏医腹泻疗法治疗培根赛保(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培根赛保(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藏医腹泻疗法治疗,观察临床患者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中痊愈32例,占53.33%;有效26例,占43.33%;未愈2例,占3.33%,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腹痛、反酸、饱胀、恶心、呕吐)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藏医腹泻疗法治疗培根赛保(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并且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多杰太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麻醉前补偿性扩容对手术患者血气分析及酸碱电解质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择期进行手术的麻醉分级(ASA)为I-III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的CVE方式为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的CVE方式为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CVE前、后血气情况以及酸碱电解质平衡状况。结果两组患者CVE前后pH、PaO2、HCO3-以及Lac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 CVE前后两组患者的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82%)低于对照组(31.4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患者手术麻醉诱导前为其静脉滴注8 ml/kg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补偿性扩容,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麻醉诱导期的安全性。
作者:赖肖梅;王玉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胃溃疡伴抑郁症状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9例和35例,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方案有效率分别为94.9%,8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梁丹;陈嘉升;罗嘉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进入21世纪,公共卫生备受关注,食品安全、环境质量、生物恐怖、SARS、禽流感等,带给政府和全社会更多的思考。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的改革与发展步伐正在加快,使卫生应急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指导实施突发公共事业预防控制与应急处置等,是卫生应急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将以阿克苏地区为例对卫生应急管理的作用、问题以及建议进行探讨分析,为科学有效处置突发卫生事件提供一点参考。
作者:王鲜芬;赵亮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