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霞
目的:探讨麻醉前补偿性扩容对手术患者血气分析及酸碱电解质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择期进行手术的麻醉分级(ASA)为I-III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的CVE方式为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的CVE方式为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CVE前、后血气情况以及酸碱电解质平衡状况。结果两组患者CVE前后pH、PaO2、HCO3-以及Lac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 CVE前后两组患者的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82%)低于对照组(31.4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患者手术麻醉诱导前为其静脉滴注8 ml/kg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补偿性扩容,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麻醉诱导期的安全性。
作者:赖肖梅;王玉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在麻醉复苏期间血气分析患者中进行护理干预对其疼痛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麻醉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在麻醉复苏期间进行血气分析,根据其手术时间对患者进行小组划分,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将疼痛护理应用于干预组患者中。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穿刺成功率均比对照组患者高,另外其痛感比对照组低,将上述三种对比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证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结论对于麻醉复苏期间血气分析患者,进行疼痛护理能够减轻其痛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穿刺成功率。
作者:冯智彬 刊期: 2016年第27期
2型糖尿病和恶性肿瘤存在相关性,糖尿病导致肿瘤的机制包括两种共同发病因素和糖尿病本身及降糖药物的影响。
作者:钱娟;圈启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全部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过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达到再通标准的患者38例,再通成功率为76.0%;未满足再通标准的患者12例,发病后6 h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再通成功率显著高于6~12 h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再通成功率(<0.05)。结论临床中在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静脉溶栓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姗姗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甲硝唑治疗,观察组采取奥硝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及临床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推广应用。
作者:杨昌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现代化高速工具的使用,意外事故的发生,导致截肢的手术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车祸的发生所导致的截肢手术十分普遍。因截肢多为突发事件,不仅造成肢体的疼痛不适,更使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其精神、心理的创伤远远超过器官功能的损伤[1]。我科对2011~2012年12例不同部位的创伤截肢术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及跟踪随访,效果明显。
作者:罗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复发性卵巢癌调强放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4~9月我科收治的5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行全身化疗同时针对复发转移病灶行盆腹腔调强放疗,分析5例患者临床资料及近期疗效。结果随访12个月,随访率100%;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3例,进展1例。5例患者均有玉或域级胃肠道不良反应,域或芋级骨髓抑制。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能缓解,患者均可耐受不良反应,完成放疗计划。结论盆腹腔调强放疗对复发性卵巢癌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急性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侯友翔;古丽娜·库尔班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成人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甲减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措施,A组用药护理干预,B组患者自我药疗,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是显著高于B组患者:第一次用药率是100%,用药依从性之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人甲状腺功能受损患者的用药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用药和治疗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何志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总结通过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使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的治疗,同时给予科学系统的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效果。结果23例患者全部治疗康复出院。结论使用微量泵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改善患者预后,减少住院天数,提高疗效。
作者:罗素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选取7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单独治疗,治疗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疗法,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好转情况以及药物功效结果。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停止时间以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分别是(2.80±0.24)d、(6.38±1.32)d以及(6.18±1.04)d,对照组退热时间、咳嗽停止时间以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分别是(3.97±1.05)d、(8.44±1.32)d以及(7.93±1.15)d,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疗法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退热时间,及早止咳,消除肺部啰音,充分发挥药物功效,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肖白梁 刊期: 2016年第27期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的以右心室室壁被脂肪或(和)纤维组织进行性浸润为特征的心肌疾病[1],又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临床上表现为快速的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进行性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以及猝死,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而以猝死为首发表现,是青少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运动性猝死[2]。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肌病学协会(WHO/ISFC)将其正式命名为ARVC,与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并列为原发性心肌病。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在心肌病分类上进一步将其归属为遗传性原发性心肌病[3]。本文将结合近些年相关的文献对ARVC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基层医生对ARVC的认识。
作者:左春芝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探讨射频治疗肝脏肿瘤方法及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肝脏肿瘤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射频治疗,并完善患者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各项护理,并总结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射频治疗的同时又对患者进行了精心的护理,减少了射频术后的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手术治疗过程中虽然有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且无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肝脏肿瘤患者经射频治疗及各项护理后,其生存时间有所延长,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作者:冯引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本院老年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其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老年科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发生多重耐药感染的患者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医院感染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4株病原菌中,有70株多重耐药菌株,<占52.2%;134株阳性病原体中有94株属于医院感染,占70.1%;64株常见病原体中有40株属于医院感染,占62.5%;70株多重耐药菌中有46株属于医院感染,占65.7%。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多发生与老年人,死亡率高,应引起重视,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监管与护理干预。
作者:越小丽;罗仕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我国妇幼保健工作与计划生育工作内容有很多相似点,分属于不同的管理系统,在对共同资源整合方面还没有完善的衔接,导致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为提高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简化部门结构,对实现资源优化配合,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作用。行政机构加强对资源整合的重视度和监督力度,制定完善的规划和实施政策,进行相关培训活动,将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部门进行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妇幼保健工作与计划生育工作向可持续化、创新化发展。
作者:刘玉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综合治疗及健康指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医院2015年3月~9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多种药物综合治疗,并辅以积极的健康教育,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糖相关指标进行检测,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SBP、DBP、FPG、2hPG、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治疗有效率为85.0%(51/6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综合治疗及健康指导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肖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晕厥患者常见病因,分析其临床特点,以便及时得到预防和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因晕厥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电话随访。结果118例晕厥患者病因中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占第一59/118例(50%),以女性患者为多33/59例(55.93%),心源性晕厥占第二37/118例(31.36%),以心律失常引起的晕厥为主27/37例(72.97%),在心源性晕厥中老年人占较大比例26/37(70.27%),而神经介导的反身性晕厥则以中青年为主39/59例(66.10%)。结论晕厥病因纷杂,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必要检查,尽快明确晕厥的病因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致死致伤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任晓楠;刘芙蓉;赵霞;韩献华;王明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外科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0例骨外科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两个小组,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的患者仅仅接受常规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高达91.33%,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为82.0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外科的临床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能够使患者的满意程度提高,而且护理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李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产科护理新模式对分娩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诊治的52例产妇,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6例产妇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的26例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以及分娩时间等。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的26例产妇中,21例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率为80.77%,对照组患者中,15例自然分娩,分娩率为57.69%;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1小时内分娩率为69.23%,对照组为30.77%,两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前及分娩中实施新型护理模式能够提升产妇分娩的信心及自然分娩的几率,给予产妇必须的鼓励和心理安慰,能够有效缩短产妇分娩时间,提升分娩质量。
作者:李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实行视频探视系统后的效果。探讨既满足家属的需求又杜绝了病房内交叉感染的新型ICU探视与管理模式。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我院于2012年7月1日正式采用实行视频探视系统。现将2014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入室探视方式,将2014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视频探视方式;比较两个期间监护室空气,物品表面及探视人员手的细菌数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监护室空气培养、物体表面细菌数及探视人员手采样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探视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86,<0.01)。结论实行ICU视频探视系统及针对行的实施探视制度的宣教后,对于医护人员普遍关心的由于频繁探视导致的交叉感染问题得以解决,更加满足患者及家属对探视的心理需求,缓解了家属的焦虑情绪,充分发挥了患者家庭及社会支持的作用。应用视频探视效果好,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芦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掌握烧伤整形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病原菌的耐药性,为更好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2015年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患者,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细菌与真菌;用纸片扩散KB法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进行分析。结果从烧伤整形术后感染患者分泌物中分离出156株细菌,其中包括革兰阴性菌86株(构成比55.1%),革兰氏阳性菌69株(构成比44.2%),真菌1株(构成比0.7%),为白色念珠菌。排名前五位的细菌依次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3株(24.8%)、大肠埃希菌16株(12.0%)、铜绿假单胞菌10株(7.5%)、奇异变形杆菌9株(6.8%)和鲍曼不动杆菌8株(6.0%)。2014年前排名前五位的细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23株,占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71.9%,葡萄球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50%以上。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及碳青烯类抗菌药物比较敏感,对亚胺培南100%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率达10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在85%以上,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达62.5%。结论导致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致病菌大多都具有耐药性,因此,预防控制烧伤整形发生术后感染是必要的干预措施。
作者:李挺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