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萍
肱骨近端骨折是中老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骨折疾病,在老年人疾病中发生率比较高,采用传统的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容易发生固定部位滑动且影响预后。本研究主要探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为指导临床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提供参考。
作者:玉山江·阿布都克里木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对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两种方式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差异性。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别采用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两种方式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患者在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合并巧克力囊肿、合并子宫肌瘤3项上的诊断符合率。观察在两种方式诊断时患者子宫动脉血流情况。结果阴道超声方式诊断各项指标均优于腹部超声诊断,<0.05。结论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更宜采用阴道超声方式,能够提升诊断敏感性与符合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栋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情绪评分、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舒适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改善预后效果,促进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的康复。
作者:龙月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于2014年8月~2015年6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增加(跃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也无明显差异(跃0.05)。结论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术后各项效果差异不明显,但由其可通过一次手术同时解决胆囊、阑尾的病变,有效地节省疾病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余恒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小儿气管异物对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常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为小儿的呼吸能力和循环代偿能力均较弱,在麻醉时极易出现应激反应,严重的时候会致使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的症状。所以,科学的麻醉药物与有效的麻醉方法,对小儿麻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蓝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在门诊使用自助排队叫号系统对科室工作的影响。方法我院门诊部过去一直实施人工叫号法,于2015年1月开始全面应用自助排队叫号系统。2015年1月~2016年1选取同时段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380例,分别为一般组190例与改革组190例。观察患者满意情况。结果改革组患者主诉满意度较高,<0.05。一般组对门诊服务质量评分不高。结论相比于传统护理人员进行人工叫号模式,新型自助排队叫号系统的应用大大改善了门诊就诊环境,改善传统叫号工作模式不足之处,为广大患者提供方便,为其节省排队时间,患者对自助排队叫号系统应用感到满意,对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感到满意。
作者:李桂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大部分肝性脑病是由各型肝硬化引起,比例可达70%。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肝性脑病的前驱症状和昏迷前期的表现,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有效的护理,可以避免诱发肝性脑病的发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预后尚好。所以患者家属及医院护理工作者应该加强注重对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冷杨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掌握烧伤整形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病原菌的耐药性,为更好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2015年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患者,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细菌与真菌;用纸片扩散KB法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进行分析。结果从烧伤整形术后感染患者分泌物中分离出156株细菌,其中包括革兰阴性菌86株(构成比55.1%),革兰氏阳性菌69株(构成比44.2%),真菌1株(构成比0.7%),为白色念珠菌。排名前五位的细菌依次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3株(24.8%)、大肠埃希菌16株(12.0%)、铜绿假单胞菌10株(7.5%)、奇异变形杆菌9株(6.8%)和鲍曼不动杆菌8株(6.0%)。2014年前排名前五位的细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23株,占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71.9%,葡萄球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50%以上。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及碳青烯类抗菌药物比较敏感,对亚胺培南100%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率达10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在85%以上,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达62.5%。结论导致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致病菌大多都具有耐药性,因此,预防控制烧伤整形发生术后感染是必要的干预措施。
作者:李挺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病特点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8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发病机制、发作特点及临床护理要点。结果研究显示,其中发作时间在9∶00~12∶00的发生率高,其次是13∶00~16∶00时间段,在1∶00~4∶00和21∶00~24∶00这两个时间段内的发生率低;护理后患者的HR明显降低,QTc增高,且QTd显著减小,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作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发作时段强化临床护理工作,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评价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舒适组与常规组各纳入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43例,分别给予舒适护理以及常规护理。结果舒适组疼痛峰值(3.5±1.1)分、睡眠评分(1.5±0.4)分低于对照组(4.9±2.0)分、(2.4±0.8)分,舒适组主动要求用药镇痛剂4例,低于常规组1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感受,降低镇痛药物用量。
作者:丁婵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成人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甲减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措施,A组用药护理干预,B组患者自我药疗,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是显著高于B组患者:第一次用药率是100%,用药依从性之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人甲状腺功能受损患者的用药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用药和治疗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何志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全部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过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达到再通标准的患者38例,再通成功率为76.0%;未满足再通标准的患者12例,发病后6 h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再通成功率显著高于6~12 h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再通成功率(<0.05)。结论临床中在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静脉溶栓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姗姗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15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这15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组患者均为76例。对照组只通过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提供更为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在连续护理1个月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经过一个月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过程中提供更为优质化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究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通过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取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疗效、症状缓解和消失的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院93.33%、68.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者腰腿疼痛的症状缓解、消失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曾文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通过对改良袖带,改良矿泉水瓶及改良一次性纸杯用于唇裂患儿术后肘部制动的效果对比分析,选择合适的肘部<束用具。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8月~2013年8月的180例唇裂术后患儿先后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及实验组。对照组1选用改良矿泉水瓶作为唇裂患儿术后肘部<束用具,对照组2选用改良一次性纸杯作为唇裂患儿术后肘部<束用具,实验组选用改良袖带作为唇裂患儿术后肘部<束用具。对三种<束用具在肘部制动有效性,患儿舒适性及家属满意程度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并对比。结果综合患儿肘部制动有效性、患儿舒适度及患儿家属满意度三方面对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结论使用改良袖带对唇裂术后患儿实行肘部<束,不但可以达到良好的肘部制动效果,且可增加患儿舒适度,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率。
作者:刘洁;刘晓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共160例作为该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研究组按照是否用药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包含无痛胃镜检查和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各40例。对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的疼痛情况以及入镜时间等进行研究。结果对照组的疼痛发生率、平均心率以及平均入镜时间均高于观察组(t=2.454,t=2.432,t=2.444,t=2.501,P均<0.05;t=2.689,t=2.799,P<0.0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呼吸频率在用药前为(22.05±1.78)次/min,该数值高于患者用药后的平均心率为(14.01±2.75)次/min。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护理干预对于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痛苦都有一定的作用,可从一定程度上提高胃肠镜检查的成功率。
作者:许双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髌骨置换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拟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髌骨置换组(实验组)与非髌骨置换组(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2、3、6个月后的髌骨评分与膝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实验组12个月后的髌骨评分与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中进行髌骨置换,能够大幅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术后膝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麻醉前补偿性扩容对手术患者血气分析及酸碱电解质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择期进行手术的麻醉分级(ASA)为I-III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的CVE方式为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的CVE方式为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CVE前、后血气情况以及酸碱电解质平衡状况。结果两组患者CVE前后pH、PaO2、HCO3-以及Lac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 CVE前后两组患者的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82%)低于对照组(31.4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患者手术麻醉诱导前为其静脉滴注8 ml/kg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补偿性扩容,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麻醉诱导期的安全性。
作者:赖肖梅;王玉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非典型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从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典型性脑膜瘤患者病历中选出61例,对患者病历进行研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特点,并分析其影像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疗法,整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病灶多位于凸面、大脑镰旁,临床表现主要以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为主,少部分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以及语言障碍等。在CT检查下患者肿瘤形状无规则性,内部回声具有不均匀加强情况,在肿瘤周围的脑组织出现明显水肿;在磁共振检查下T1WI信号为低混、T2WI为高混,肿瘤边界模糊不清。利用手术治疗后1年内复发率为19.67%(12/61),2年内复发率为37.70%(23/61),两年内死亡率为3.28%(2/61)。结论非典型性脑膜瘤患者术后容易复发,且临床检查无明显特异性,因此需要提高对该类病症的重视程度。
作者:杨威;陈崇毅;吴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眩晕的诊断分析及治疗,提高院前急救时对眩晕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院前急救对180例眩晕症患者进行密切的临床观察,通过头部CT、头部彩色多普勒(栽悦阅)及心脏彩超等检查,进行病因分析的临床资料。结果前庭中枢性眩晕139例,其中包括后循环缺血(PCI)者128例[其中椎动脉近段者(椎动脉入颅到小脑后下动脉处)59例;椎动脉中段者(小脑后下动脉至小脑上动脉)41例;基底动脉尖(小脑上动脉以远)者15例;合并颈椎骨质增生13例],药物中毒性眩晕4例,脑干梗死3例,小脑出血2例,小脑梗死2例,占,77豫;前庭周围性眩晕34例(其中梅尼埃病29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5例),占19%;非前庭系统性眩晕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4例)占4豫。结论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院前急救时不能单纯注意这种症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加以综合分析,做出相应的诊断,并且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相应的治疗。
作者:许森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