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

张平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优质化护理服务,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15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这15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组患者均为76例。对照组只通过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提供更为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在连续护理1个月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经过一个月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过程中提供更为优质化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院前急救对眩晕的诊断分析及治疗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眩晕的诊断分析及治疗,提高院前急救时对眩晕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院前急救对180例眩晕症患者进行密切的临床观察,通过头部CT、头部彩色多普勒(栽悦阅)及心脏彩超等检查,进行病因分析的临床资料。结果前庭中枢性眩晕139例,其中包括后循环缺血(PCI)者128例[其中椎动脉近段者(椎动脉入颅到小脑后下动脉处)59例;椎动脉中段者(小脑后下动脉至小脑上动脉)41例;基底动脉尖(小脑上动脉以远)者15例;合并颈椎骨质增生13例],药物中毒性眩晕4例,脑干梗死3例,小脑出血2例,小脑梗死2例,占,77豫;前庭周围性眩晕34例(其中梅尼埃病29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5例),占19%;非前庭系统性眩晕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4例)占4豫。结论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院前急救时不能单纯注意这种症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加以综合分析,做出相应的诊断,并且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相应的治疗。

    作者:许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肱骨近端骨折是中老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骨折疾病,在老年人疾病中发生率比较高,采用传统的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容易发生固定部位滑动且影响预后。本研究主要探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为指导临床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提供参考。

    作者:玉山江·阿布都克里木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住院及门诊的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手术方法(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40例,传统手术组40例),在其安全性、术式优越性及疗效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疼痛评分等方面,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明显优于传统包皮环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术后不需要换药、切口愈合良好,外观美观,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进行包皮环切术,手术更为简单、方便与安全,并发症少,效果更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聂军;罗卫平;胡孝庆;宋健康;蒋科;史涛;杭震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剖腹产术腹部横切口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腹部横切口在妇产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0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剖腹产腹部切口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60例,取腹部横切口,对照组460例,取腹部纵切口。结果腹部横切口在开腹、胎儿娩出及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切口延裂,线结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切口平均愈合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和疤痕情况均显著低于纵切口,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新式腹部横切口剖腹产术明显优于传统腹部纵切口剖腹产术。

    作者:张宝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腹股沟疝不同麻醉方式及术式的临床应用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婴幼儿及老年多见,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但方法繁多,不同年龄阶段亦可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及不同手术方式。既往麻醉方式及手术方式均很单一,我们设计并成功施行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麻醉方式及手术方式80例,儿童组予全麻下腹腔镜下疝高位结扎术,青壮年组予全麻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老年组予局麻下无张力修补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廖彦宁;赖鹏华;钟伦力;钟智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缬沙坦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缬沙坦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对照组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 w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6.67%VS 70.00%,<0.05);观察组的降压效果,在收缩压与舒张压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确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许志刚;左正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观察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对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使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有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各52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利尿、强心和必要的扩血管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进行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能够有效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刘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老年科7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本院老年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其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老年科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发生多重耐药感染的患者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医院感染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4株病原菌中,有70株多重耐药菌株,<占52.2%;134株阳性病原体中有94株属于医院感染,占70.1%;64株常见病原体中有40株属于医院感染,占62.5%;70株多重耐药菌中有46株属于医院感染,占65.7%。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多发生与老年人,死亡率高,应引起重视,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监管与护理干预。

    作者:越小丽;罗仕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单纯修补、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比照观察

    目的:分析观察单纯修补、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取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单纯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复发率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跃0.05;实验组其他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急性胃穿孔患者采取单纯修补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

    作者:吕天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并评价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呼吸内科治疗的72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86.1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缓解。

    作者:杨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对麻醉复苏期间血气分析疼痛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麻醉复苏期间血气分析患者中进行护理干预对其疼痛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麻醉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在麻醉复苏期间进行血气分析,根据其手术时间对患者进行小组划分,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将疼痛护理应用于干预组患者中。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穿刺成功率均比对照组患者高,另外其痛感比对照组低,将上述三种对比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证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结论对于麻醉复苏期间血气分析患者,进行疼痛护理能够减轻其痛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穿刺成功率。

    作者:冯智彬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分析营养护理对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营养护理对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1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I组7例,Ⅱ组8例,I组患者予以血液透析常规护理,Ⅱ组患者在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同时强化营养护理。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和血透副反应情况。结果护理后Ⅱ组各项指标均优于I组,P<0.05。结论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血透副反应,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武新阿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出院后护理干预对提高不孕症患者术后自然受孕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出院后护理干预对提高不孕症患者术后自然受孕率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60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微创手术治疗。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对照组在患者术后出院未进行护理干预,只是常规进行出院指导,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出院后均实施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自然受孕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实验组总宫内受孕为197例,总受孕率为65.7%,平均受孕时间为(4.1±0.8)个月;对照组宫内受孕为134例,总受孕率为44.7%,平均受孕时间为(5.7±1.1)个月,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在术后出院继续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自然受孕率,能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受孕,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和现实意义。

    作者:成叶红;万小琴;程艳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使用自助排队叫号系统提高门诊患者满意度

    目的:研究在门诊使用自助排队叫号系统对科室工作的影响。方法我院门诊部过去一直实施人工叫号法,于2015年1月开始全面应用自助排队叫号系统。2015年1月~2016年1选取同时段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380例,分别为一般组190例与改革组190例。观察患者满意情况。结果改革组患者主诉满意度较高,<0.05。一般组对门诊服务质量评分不高。结论相比于传统护理人员进行人工叫号模式,新型自助排队叫号系统的应用大大改善了门诊就诊环境,改善传统叫号工作模式不足之处,为广大患者提供方便,为其节省排队时间,患者对自助排队叫号系统应用感到满意,对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感到满意。

    作者:李桂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成人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甲减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措施,A组用药护理干预,B组患者自我药疗,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是显著高于B组患者:第一次用药率是100%,用药依从性之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人甲状腺功能受损患者的用药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用药和治疗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何志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2型糖尿病伴发肿瘤发病机制

    2型糖尿病和恶性肿瘤存在相关性,糖尿病导致肿瘤的机制包括两种共同发病因素和糖尿病本身及降糖药物的影响。

    作者:钱娟;圈启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武汉市远城区地下水源质量和安全状况调查和水质发展趋势分析

    目的:本研究调查武汉市远城区的地下水情况。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对水源性的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对目前短期处理规划和未来城市的公民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包括现场调查井的类型,供水人口,以及井与附近的潜在污染源之间的距离测量等。每个村水样本的收集分别在2008年,2010年和2012年开展。结果调查发现武汉市远城区的居民生活饮用水主要是三中方式院处理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没有被城市供水系的覆盖的村高达59豫。使用多的水源是地下水。调查发现有三种井的类型大口水井,手压井和电泵井。手压井型使用率为82豫,供应的人群高达63豫。三次理化和微生物指标检测的结果变化在各地区有所不同。蔡甸和新州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率增加,2012年除新州外,其它三区的理化指标不合格率增加。结论结果表明理化指标不合格率和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率都很高。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率显示出与水井潜在的污染源之间的距离的负相关关系,但根本原因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作者:卢冰;张帆;孙言风;刘俊玲;张启生;何振宇;陈应乾;余春平;周晓东;罗长春;熊思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07年1月~2015年1月收治肱骨小头骨折患者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组和螺钉固定组。就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和肘关节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组肘关节优良率高于螺钉固定组,统计处理呈<0.05。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组患者愈合时间少于螺钉固定组,统计处理呈<0.05。结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可加速骨折愈合,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鲁海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118例晕厥患者临床病因分析及治疗转归

    目的:探讨晕厥患者常见病因,分析其临床特点,以便及时得到预防和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因晕厥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电话随访。结果118例晕厥患者病因中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占第一59/118例(50%),以女性患者为多33/59例(55.93%),心源性晕厥占第二37/118例(31.36%),以心律失常引起的晕厥为主27/37例(72.97%),在心源性晕厥中老年人占较大比例26/37(70.27%),而神经介导的反身性晕厥则以中青年为主39/59例(66.10%)。结论晕厥病因纷杂,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必要检查,尽快明确晕厥的病因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致死致伤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任晓楠;刘芙蓉;赵霞;韩献华;王明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奥洛他定滴眼液和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并分析奥洛他定滴眼液和依美斯汀滴眼液对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78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伊美斯汀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洛他定滴眼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敏性结膜炎患者进行治疗,为患者采用奥洛他定滴眼液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患者的早期治疗效果更好,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祁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