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中药的安全性评价

张雯艳;陈文雅

关键词:毒理研究, 质量标准, 安全性评价
摘要: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是药物临床上应用的一大前提,而中药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临床应用基础,但其的配伍使用,一锅煮的方法还是得不到国际的认可,对其用于人类身体的安全性存在有着质疑.本文从中药的质量控制及其毒理研究对中药的安全进行阐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沙尼亚·胡沙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弯头切吸器联合自制带吸引器电凝在腺样体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口70°内镜下应用弯头切吸器联合自制带吸引器电凝在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对74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采用弯头切吸器手术切除并用自制带吸引器电凝止血.结果 74例腺样体肥大患者无术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弯头切吸器切除腺样体优于传统腺样体刮除手术,自制电凝止血器在腺样体切除术中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汪志坚;巫荣辉;龚志龙;周新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48例为观察组,单纯糖尿病患者68例为对照组,均作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等检测,进行两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均较对照组高,其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为显著,P<0.05.结论 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可作为糖尿病并发症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测指标,特别是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可作为预测T2DM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作者:王维莲;张达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的6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是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护理的30例患者,观察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30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进食时间(6.25±0.24)h、下床活动时间(1.02±0.32)d、首次排气时间(1.82±0.36)d、住院天数(6.53±1.13)d、住院费用(2.95±0.23)万元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3.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且P>0.05.结论 通过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避免和减少并发症事件,适合临床借鉴及推广.

    作者:王江英;唐芝翔;王莉;刘敏;薛蓓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论加强医学生数学教育的必要性

    文章论述了数学与医学的关系,指明了当前医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数学学习对医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

    作者:张明慧;卢振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五维赖氨酸颗粒对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小儿厌食症患者,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运用以往的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采用常规疗法的同时加用五维赖氨酸颗粒.结果 对照组的43例患者中仅有32例疗效显著,占74.42%的份额.实验组的44例患者中有42例起到了显著疗效,所占份额为95.45%.实验组的满意度(97.73%)也远远高于对照组(81.4%),且实验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差异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维赖氨酸颗粒在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实践中起到了显著效果.

    作者:韩晓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临床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ADR)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常见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报告的85例运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归纳总结分析.结果 85例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临床表现以过敏性反应(31.76%)、泌尿系统反应(10.71%)、血液系统性反应(9.41%)、消化系统反应(13.84%)、神经系统(22.35%)、免疫系统(14.11%);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中,因饮食引发的不良反应23例,情绪导致的不良反应16例,使用药物期间饮酒引起的不良反应32例,患者自身素质差异性导致的不良反应7例,年龄导致的不良反应9例.结论 临床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范围和禁忌症,临床使用时根据患者个人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密切观察药物使用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效防止和避免其造成的伤害.

    作者:钟良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热敷对于降低氯化钾液体输入导致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热敷对于降低氯化钾液体导致血管刺激的效果.方法 80例同速度输入同浓度氯化钾液体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外周血管正常输入该液体,观察组输入液体时热敷,评估两组的疼痛评分,观察热敷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 热敷能够缓解输注氯化钾液体导致疼痛.

    作者:张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性肺炎治疗效果和佳护理方法.方法 对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提供佳的护理.结果 通过精心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300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加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观察和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的痛苦,降低复发率.

    作者:林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瘢痕子宫孕妇孕中期引产的相关问题

    瘢痕子宫是指既往有子宫手术史、经过组织修复过程形成瘢痕的子宫.常见于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子宫畸形矫正术等手术后,以剖宫产术为常见.瘢痕子宫妊娠后,行引产、催产时易发生子宫破裂、大出血,甚至子宫切除等,以往对瘢痕子宫孕中期终止妊娠的措施主要是剖宫取胎术[1],但对患者造成的身体损伤较大,孕中期不能继续妊娠的孕妇对此手术不易接受.因此瘢痕子宫的孕中期引产已不再是临床禁忌证,与剖宫取胎术相比,其副损伤相对较小,因此越来越被临床广泛应用.但需要进行引产前风险评估,并选择恰当的引产方法.在引产过程中应严密监护,当出现子宫先兆破裂征象时,随时手术剖宫取胎.

    作者:雷凤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疼痛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方法.方法 对35例行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包括:疼痛评估、心理护理、安抚与抚触、暗示疗法、特殊体位护理、对症护理等.结果 35例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疼痛感受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 及时的疼痛评估并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的疼痛,促进康复.

    作者:李昀泽;罗姗姗;杨春艳;李卓琼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瘘手术护理中的科普实践

    目的 总结科普实践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瘘手术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高护理科普水平,使患者减轻痛苦,减少、预防发生并发症.方法 总结多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瘘手术围手术期的健康问题:出血、伤口愈合不良、感染、血栓形成、血管狭窄、饮食不合理等,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普宣教方案,应用于本组2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患者和家属知晓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及内瘘的相关疾病和护理知识,学会自我护理,从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结果 科普宣教后20例患者顺利渡过术后康复期,内瘘全部成熟,未发生感染、闭塞、血栓形成及狭窄等并发症,患者的生活习惯得到改善,并发症显著降低.结论 在护理实施科普宣教,提高了这类患者的护理能力,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容;张力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麻醉患者的作用分析

    目的 对心理护理干预在手术麻醉患者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0例手术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及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CPSS水平及满意度.结果 经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手术麻醉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其心理压力,降低应激性反应发生风险,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晨;蒋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谈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医学教育存在的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创新能力不足、人文教育薄弱等缺点,对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期望能够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完善中国特色医学教育体系,提高医学人才质量,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医师.

    作者:杨晓波;梁骏;姚继红;刘克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急诊PCI中以单根JL3.5指引导管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和PCI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评估急诊PCI中以单根JL 3.5指引导管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和PCI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2012年10月~2015年10月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156例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69例入治疗组,初始选择JL 3.5指引导管行急诊冠脉造影及PCI.87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急诊冠脉造影及PCI.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PCI情况以及术后30d内的MACE事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临床资料、导管相关并发症、30d内MACE事件相似,试验组桡动脉痉挛例数、D2B时间、C2B时间、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以及造影剂用量小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急诊PCI中以JL 3.5指引导管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和PCI安全有效,可以缩短D2B、C2B、手术及X线曝光时间,减少桡动脉痉挛及造影剂用量.

    作者:史东;韩丽;李玉亮;段文涛;张峰;任自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患者与医护人员对男护士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患者与医护人员对男护士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本院188名医护人员及222例患者,主要调查患者和医护人员对男护士的接受程度(包括接受、无所谓、排斥)和态度(包括轻视、正常、尊重),以及对排斥男护士职业的原因,了解患者和医护人员对男护士的认知情况.结果 大多数患者和医护人员均能接受男护士,仅有少数排斥男护士,尤其是医护人员.大多数患者和医护人员都能与女护士同等对待,少数人能够尊重男护士,另有少数轻视男护士.另外比较发现,男护士职业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前三位因素为社会舆论、传统观念、职业成就感低.百分比高于50%的除了上述三者还有性别偏见、不喜欢受女上司指挥等.结论 目前患者和医护人员已经逐渐能接受并认可男护士,随着社会护理需求的提高,医院应鼓励男护士求职,社会也应鼓励男性从事护理行业.

    作者:廖兆丰;杨晓康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目的 对临床尿常规检验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尿常规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对我院门诊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采集的1200份尿常规检测标本进行观察,从标本的采集到检测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相关影响因素,明确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 1200份标本中有188份属于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率为15.67%.经过分析总结发现,主要影响因素与患者采集方式不当、标本污染、容器污染、保存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通过加强质量监督、给患者讲解尿液采集、提高检查操作技能、做好标本的保存等措施可以降低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论 尿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影响疾病的诊断,所以明确影响因素,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诊断失误、标本不合格情况,提高检测质量.

    作者:杨开智;余雄力;向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女性盆腔因素不孕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女性不孕的诊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宫、腹腔镜子术治疗的女性不孕患者共40例,做为研究组,并与同时期40例子宫输卵管通液治疗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其子宫输卵管等盆腔病变情况,术后输卵管复通率及妊娠率.结果 研究组输卵管复通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输卵管积液并盆腔粘连以及宫腔内异常影像两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宫腹腔镜手术对子宫、输卵管等盆腔疾患引起的不孕可以明确诊断,并提高输卵管阻塞的复通率及妊娠率,对女性不孕症有积极的诊治意义.

    作者:杨海燕;张莉;马立荣;丁媛;李晓颖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自拟中药外敷配合热敏灸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12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热敏灸加中药外敷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比与针刺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1例,治疗组先行热敏灸后中药外敷,与针刺治疗组作对照,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36%,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16%,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72.13%,优于对照组愈显率为55.74%,P<0.05.结论 热敏灸加中药外敷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作者:刘章凯;余昳萍;肖琴琴;刘静;刘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医院药房管理的探讨与对策建议

    医院药房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医院精神面貌的展示窗口,更是患者安全用药的保障.因此,加强药房药品管理,提升药学人员的责任感和专业水平、不断优化药学服务流程与质量,对于医院药房减少用药隐患,提升医院药房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售药交待是药房药学服务关键的部分,向患者作出适宜的用药交待,将对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毒副反应发生等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巧黎;赵宏;刘培海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