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芳;杨艳芳;张秀;邵琳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的60例低血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低血糖患者选择常规性护理方案,观察组低血糖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护理干预方案。结果观察组低血糖患者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低血糖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艳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为预防疾病,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摸清该纺织厂生产场所健康有害因素状况,为企业进行健康有害因素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我们对该纺织厂工作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现状进行了调查、监测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作者:徐长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支气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71.13%(<0.05);观察组患儿咳嗽、肺部啰音、气促及发热明显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帮助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页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心内科病房住院患者的大小便检验标本送检率的影响,提高医疗护理安全质量。方法我科设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影响大小便标本送检率的现状问题调查进行要素分析,建立并落实相应质量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留取大小便标本的及时率和送检率,从而降低医疗纠纷和差错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余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估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哮喘的联系。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50例哮喘儿童(3~12岁)和50例健康同龄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维生素D、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等。分析25(OH)维生素D均值与哮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哮喘儿童血清25(OH)维生素D浓度显著降低(20.34±2.8vs25.39±4.1ng/mL,95%CI:1.46-3.86,=0.01)。哮喘儿童中,20%患者维生素D水平较合适,24%患者维生素D水平不足,56%患者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哮喘儿童总IgE显著增加(132.4±20.1IU/ml,95%CI:1.38-3.75,=0.03)。结论结果表明,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可能与儿童哮喘发病率呈正相关。
作者:郭广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鼾症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54例鼾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除常规生活护理之外不采取其他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则根据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鼾症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总结护理要点。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同时,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鼾症中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作者:刘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隐匿性肾炎起病隐匿,病程迁延,呈间期性或时轻时重,临床多表现为蛋白尿或(和)血尿,也有出现肢体浮肿,腰膝酸痛等不适[1]。在临床治疗本病时,采取分期辨证论治,观察隐匿性肾炎的发展规律,判断预后,同时在改善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延缓肾损害方面,有很好效果。
作者:安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清金降火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采用清金降火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清金降火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症状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以往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林武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研究人性化服务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骨科病房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实施骨科护理常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评估两组专科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入院护理、住院期间护理以及出院护理得分更优,护理满意率明显更高,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理念融入骨科日常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
作者:吴海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有前驱感染比例较高,50例患者有36例有近期感染史,占72.00%,其中腹泻4例,上呼吸道感染9例,腹泻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者1例,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患者疗效确切。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免疫球蛋白可作为重型患者首选治疗。
作者:杨慧;李洪滨;侯丽淳;陈伟达;关雪莲;王丽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通过检测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肺癌患者、肺良性病患者及健康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Livin对于诊断肺癌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32例肺癌患者、15例肺良性病患者、15名正常健康人血清Livin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肺癌组血清Livin水平表达高,明显高于肺良性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三组间具有显著差异(<0.05)。血清Livin浓度与肺癌的分期成正相关,Ⅲ~Ⅳ期肺癌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0.05)。结论血清Livin水平对肺癌的诊断及判断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能成为肺癌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安素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联合应用达立通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5年1月~12月所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选取6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达立通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联合应用达立通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有效改善溃疡症状。结论联合应用达立通颗粒适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舒畅;郑松柏;段珂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生大黄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胀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胀患者82例,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生大黄联合芒硝外敷方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生大黄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胀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肠鸣音恢复,缓解腹胀,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明玉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生化指标与甲状腺功能标的变化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3.11~2015.11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选出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4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5例及甲状腺癌患者39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人4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4组生化指标与内分泌指标,探讨上述指标变化意义。结果甲状腺疾病组内分泌指标、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0.05),内分泌指标甲亢组异常。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导致患者新陈代谢受到影响,这一现象密切关联于甲状腺内分泌异常。
作者:齐铁莉;王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与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2例癫痫患者发作1 h和24 h时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并采用脑电图仪予以检测,同期选择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及脑电图检查结果,同时还比较脑电图异常不同程度患者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结果癫痫组发作1 h、24 h时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及脑电图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随着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测结果逐渐加重,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也呈明显升高趋势(<0.05)。结论血清TNF-α、IL-2是影响癫痫患者病情的重要介质细胞因子,且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可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李海龙;姚慧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颈源性眩晕属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颈椎及相关软组织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该病以眩晕和颈椎疼痛为主要特征,尤其在扭转头部时头晕加重,可伴有恶心、呕吐、耳呜、眼球震颤等;笔者近年采用毫火针+颈胸小关节微调治疗颈源性眩晕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云秀;陈先芝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价健康促进对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在银湖社康中心登记管理的40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管理,干预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予以健康促进干预,为期1年,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视力、眼底、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结束,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指标优于对照组,视力和眼底病变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社区健康促进干预有助于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视力、缓解病情,在今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工作中,应重视社区资源的利用。
作者:郭丽花;杨智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统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部位,分析斑块性质及相应管腔狭窄程度。结果对133例患者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部位299处进行统计,分别为:颈内动脉虹吸部132处,颈内动脉起始部80处,颈总动脉分叉部54处,颈总动脉主干33处;斑块性质:硬斑块136处,混合斑块91处,软斑块72处;相应管腔狭窄程度:正常占45.5%(136/299),轻度狭窄占38.5%(115/299),中度狭窄占8.7%(26/299),重度狭窄占4.0%(12/299),闭塞占3.3%(10/299)。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以虹吸部硬斑块为主,狭窄程度以颈内动脉起始部轻度狭窄为主,MSCTA能够准确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评估管腔狭窄程度,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因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更瑞;方华盛;梁萍;邓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诊手术中的麻醉方法,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10年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患者手术麻醉情况,对目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麻醉现状进行概括和总结。结果近年来有大量文献对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手术进行了报道,但应用的麻醉技术有固定模式。结论随着人口老龄化,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目前术前麻醉手段模式单一,研究具有扎堆现象,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诊手术麻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王有春;崔玉美;刘庆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胃癌发生的年龄、性别、发生部位、形态类型等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北某县医院两年内通过电子胃镜确诊的53例胃癌患者的发病情况。结果53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11例,男女发病比例为3.8:1;胃癌发生部位分别为胃窦部26例(49.1%),胃体部12例(22.6%),贲门部7例(13.2%),胃底部6例(11.3%),其他2例(3.8%);形态分型溃疡型21例(39.6%),隆起型14例(26.4%),浸润型4例(7.5%),其他形态14例(26.4%);结论胃癌发病男性多于女性,高发于胃窦部,形态以溃疡型为主。
作者:夏杰;王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