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IL-2、TNF-α表达水平与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查的相关性分析

李海龙;姚慧娟

关键词:癫痫, 脑电图,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2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与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2例癫痫患者发作1 h和24 h时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并采用脑电图仪予以检测,同期选择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及脑电图检查结果,同时还比较脑电图异常不同程度患者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结果癫痫组发作1 h、24 h时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及脑电图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随着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测结果逐渐加重,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也呈明显升高趋势(<0.05)。结论血清TNF-α、IL-2是影响癫痫患者病情的重要介质细胞因子,且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可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西帕依固龈液防治牙龈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西帕依固龈液防治牙龈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牙龈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泰含漱液治疗,两组在使用药物30min内均不再使用清水漱口、饮水及进食,10d后复查并记录龈沟出血(SBI)、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龈沟出血、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的效果比对照组效果显著(<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有效率为82.00%,两组比较差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中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西帕依固龈液防治龈沟出血现象效果显著,降低龈沟出血指数,预防牙龈炎及促进牙龈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姜彤;王凯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接收治疗的隐裂牙牙髓病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48颗牙)作为本研究病例,所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两组,对照组24例(24颗),研究组24例(24颗),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研究组接受冠修复和根管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5.83%比对照组79.17%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0.05)。比较两组患者无痛发生率,研究组62.5%比对照组33.33%明显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治疗隐裂牙牙髓病可考虑将冠修复和根管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方式,此治疗方式疗效明显,具有一定安全性和可靠性,且疼痛程度低,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韩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观察及护理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1976年由芬兰的LuuKainen教授发明,目前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用于避孕,是有效的避孕措施之一。其主要组成是一个T型骨架,主干是释放药物的圆柱形储药筒,内含52mg左炔诺孕酮,每24h释放20μg左炔诺孕酮,随着曼月乐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非避孕作用越来越引起临床关注,曼月乐对一些妇科疾病的防治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如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等。本文主要介绍曼月乐在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作用。我院自2008年1月~2015年3月,对6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曼月乐宫内节育器后,痛经程度显著减轻(<0.01)、月经量显著减少(<0.01),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德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对脑性瘫痪患儿进行综合康复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用于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促进脑修复的药物进行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症状给予综合康复疗法,疗程结束,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康复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改善脑瘫患儿肌张力有一定效果,能有效减轻其肢体运动障碍,降低残疾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蔡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试论腹腔镜下宫角妊娠部位楔形切除修补术应用在宫角妊娠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试论腹腔镜下宫角妊娠部位楔形切除修补术应用在宫角妊娠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接收并行腹腔镜宫角妊娠楔形切除修补治疗的宫角妊娠患者30例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观察患者术中总出血量、血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的情况以及宫内妊娠、异位妊娠情况等,总结腹腔镜宫角妊娠楔形切除修补手术对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进行明确的诊断与手术,在术中与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且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手术后48h直至术后第5d,血HCG值均显著下降且恢复正常,总妊娠率达到90.0%。结论腹腔镜宫角妊娠部位楔形切除修补手术能够大幅度降低手术创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以及再次妊娠率高等优点,临床治疗效果极为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查建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小组式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借鉴小组式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以小组的形式贯穿于患者透析期间,由责任护士对在我科透析的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跌倒预防知识、行为干预,并组织患者全面开展预防跌倒的各种活动。结果显示,小组式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透析患者的跌倒预防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有效地降低了跌倒的发生率和伤害程度。

    作者:张容;喻光辉;蔡翔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重金属暴露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某些金属能够在缺乏雌二醇时激活雌激素受体,具有类雌激素的作用,可称之为金属雌激素。金属雌激素分为两类:金属/类金属阴离子和二价阳离子金属。前者包括亚砷酸盐,亚硝酸盐,亚硒酸盐,钒酸盐等复合物,后者包括镉,钙,钴,铜,镍,铬,铅,汞和锡等金属。金属雌激素中研究多的是重金属镉,它是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但其具体生理功能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目前镉及二价阳离子金属激活雌激素受体α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镉在体内外的雌激素样作用及其引发乳腺癌的潜在危险。

    作者:毕月;郑燕芳;蔡睿;张积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用于盆腔淋巴结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WB-DWI)对盆腔正常与异常淋巴结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分别采用MR常规平扫和WB-DWI对盆腔淋巴结进行观测,比较检出情况。结果转移淋巴结上,MR常规平扫检出71个(63.39%),DWI检出87个(77.68%);b值=1000×10原3mm2/s时,可获得佳的融合图像。结论 WB-DWI能迅速检出异常淋巴结,对临床诊断盆腔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皮金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与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正确护理措施。方法分析90例患儿在使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期间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处理措施。结果90例患儿中2例发生留置针脱管事件,1例发生穿刺点周围小面积皮肤感染,2例出现医用透明敷料覆盖处皮肤过敏现象,1例存在外导管压伤局部皮肤,静脉炎以及全身感染为0例。留置时间1~7d,平均3~5d。结论护士应规范化实施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及留置针护理。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谈微信企业号在医院的应用

    结合项目实践,介绍医院在管理中引入微信企业号建立移动办公服务平台的开发背景,从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和项目运营等方面探讨医院建设基于微信企业号的移动办公服务平台的可行性及建设内容。

    作者:刘浩景;黄少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儿童及青少年意外跌落伤害的健康教育

    儿童及青少年意外跌落伤害已成为我国儿童及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儿童青少年意外跌落伤害并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采取综合性措施可有效地减少其发生,其中,加强儿童及青少年意外低落伤害健康教育是减少发生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窦静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液灌流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度中毒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灌流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度中毒的护理要点。方法以2014年6月~2015年12月到我院接受血液灌流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35例重度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重点。结果35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抢救成功,终治愈出院,另有1例患者因病情过重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在对重度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过程中,需严密监视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将抗凝血作为护理重点,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蓉;廖燕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品管圈在入院护理评估单书写问题及对策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入院护理评估单书写问题及对策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入院护理评估单书写问题及对策的应用为活动主题,把握现状,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入院护理评估单书写缺陷由活动前的36.66%下降到10.00%,目标达标率96.59%,改善幅度72.6%。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护理书写水平及质量,避免因护理记录不当引起的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团对的整体素质,使护士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作者:龚霞玲;吴淑琴;朱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肝脏恶性病灶与血管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

    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恶性度高,预后差,死亡率高,早期不易察觉。而肝血管瘤为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内部回声强弱不一,血流速度慢。本文通过对超声诊断肝脏恶性病灶与良性血管瘤的鉴别诊断的分析,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邵凤侠;欧阳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护理措施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昏迷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并且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显著(<0.05)。观察组的死亡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17.8%,差异显著(<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差异显著(<0.05)。结论急诊护理措施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具有十分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预后。

    作者:黄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清Tau蛋白、P-tau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清Tau蛋白、P-tau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脑复康片治疗,治疗组在口服脑复康片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配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同时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au蛋白(Tau)、磷酸化Tau(P-tau)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MMSE评分较对照组患者高(<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au蛋白、P-tau水平均较治疗前低(<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且可降低患者血清Tau蛋白、P-tau水平,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诊治价值。

    作者:余佳欣;李建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胃癌临床X线诊断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胃癌临床X线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1月院收治的76例疑似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目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38例患者给予术后活检,实验组38例患者给予胃精细钡气造影X线检查,对两组胃癌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38例疑似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81.6%,参照组38例疑似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86.8%,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不显著(>0.05)。结论胃癌诊断中使用X线诊断,可显著提高检出率,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胃癌提供重要的参考结果。

    作者:张宏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的观察及相关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规律的降糖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治疗4 w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血β2微球蛋白(β2-M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尿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结果左卡尼汀干预治4 w后,治疗组患者UAER、mALB、β2-MG、MDA、ROS、8-OHdG水平较对照组降低(<0.05),SOD(<0.05)升高,余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卡尼汀口服液具有调节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作用,并能改善患者肾功能。

    作者:熊丹;胡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工程中仅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行康复护理。采用生活质量评定表(SF-36)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我院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能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更能提高生活质量,帮助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刘莉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射频热凝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靶点射频热凝联合小针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靶点射频热凝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不同,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分别为94.34%、77.36%,前者高于后者(<0.001)。结论射频热凝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且疗效优于单纯靶点射频热凝治疗,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和晓峰;杜龙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