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春;崔玉美;刘庆兰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深静脉置管穿刺局部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深静脉穿刺点局部感染率为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基本步骤,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感染发生率。结果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使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感染发生率由8.4%降至3.6%。结论通过品管圈,圈员们在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同时还降低了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感染发生率。品管圈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能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管理,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戴芳;张洁;王雪梅;徐花芹;卢小英;纪鹏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院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种趋势之下,优质护理的观念应运而生。“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优质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许多医院都开展了优质护理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现阶段优质护理开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促进优质护理的开展。
作者:常淑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后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1年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50例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后恢复的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产妇患者在产后身体各方面的素质恢复较快,产后肛门的平均排气时间、平均下床时间、平均尿管拔出的时间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效果对比差异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以加大的提升产妇产后身体素质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稳定患者的情绪,深受患者的满意。
作者:夏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胃镜检查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探讨相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中,择取于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诊治的150例高龄胃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75例患者,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检查,实验组在对患者实施全面分析之后,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前者相较于后者具有突出优势,满足<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高龄患者实施胃镜检查时必须对其进行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
作者:甘伟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28例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单纯进行穿孔修复手术的患者为治疗组14例,对患者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手术的是对照组1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采用单纯进行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修复手术的患者比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治疗组缩短了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其肠功能恢复更快;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上对患有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患者采取单纯穿孔修补术相比普通的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更具优越性,对提高患者术后疗效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周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诊手术中的麻醉方法,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10年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患者手术麻醉情况,对目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麻醉现状进行概括和总结。结果近年来有大量文献对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手术进行了报道,但应用的麻醉技术有固定模式。结论随着人口老龄化,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目前术前麻醉手段模式单一,研究具有扎堆现象,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诊手术麻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王有春;崔玉美;刘庆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术进行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整体过程安全可靠。
作者:刘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下尿路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于我院行下尿路术后发生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患者共7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后痉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痉挛3(7.69%),对照组患者发生痉挛11(28.2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13%;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5.38%。结论尿路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护理非常重要,在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这样会减少痉挛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
作者:杨建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黄体酮胶囊在治疗先兆流产中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9月诊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并且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研究组采用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黄体酮针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保胎成功情况和出血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保胎成功36例,对照组患者保胎成功25例,研究组的出血天数和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口服黄体酮胶囊能够明显的提升保胎成功率,并且口服药物治疗方便,安全性较高,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作者:李英;陈清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心内科病房住院患者的大小便检验标本送检率的影响,提高医疗护理安全质量。方法我科设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影响大小便标本送检率的现状问题调查进行要素分析,建立并落实相应质量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留取大小便标本的及时率和送检率,从而降低医疗纠纷和差错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余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骨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骨折的患者,部位为肋骨、盆骨、股骨、胫骨等,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加用针对性护理以减轻疼痛。对比①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于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结果①两组护理前疼痛评分无差异(>0.05);两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有差异(<0.05)。②两组护理前焦虑评分无差异(>0.05);两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有差异(<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减轻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减轻焦虑情绪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花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2%葡萄糖洗必泰擦浴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预防的应用,研究不同皮肤准备方式对骨科术后感染发生的影响,论证骨科术前简化备皮方式的可行性。方法将纳入标准的患者160例,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20例,再按每组4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实验A手术日晨+术前连续二晚皮肤准备;实验B手术日晨+术前晚皮肤准备;实验C手术日晨皮肤准备;观察组40例采用传统剃毛备皮法。结果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7.5%)发生皮疹4例(10%),实验组未发生切口感染及皮疹.两组的切口感染率及皮疹的比较(<0.0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感染及皮疹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细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术前2%葡萄糖洗必泰日晨擦浴在清除细菌,提高患者满意度等均优于传统骨科备皮法,骨科患者手术采用2%葡萄糖洗必泰沐浴完全可以替代传统剃毛备皮法,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作者:李会霞;任达;魏寒松;任菊祥;崔艳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搭桥术(eCABG)的临床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文献组10例,本组20例)eCABG患者的相关资料及文献。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15例,急性心包填塞1例,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发作14例。冠状动脉造影均提示左主干+三支病变。结果经严密积极地围术期处理,30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eCABG术,术后全部生存。结论 eCABG术患者病情危急,合理选择eCABG适应症,是手术成功关键,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誉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部收治心律失常患者共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以药物普罗帕酮嗪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以药物胺碘酮进行治疗。结果连续2w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4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28/40),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变异参数改善较对照组效果更佳。而在药物治疗安全性上,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但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保障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结论以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临床效果优于普罗帕酮,但本次调查耗时间较短,未能对患者长期用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陈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测结果分为DKD组和非DKD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之间在性别、年龄、病程、BMI指数和血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生化指标方面,两组在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在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总胆红素是DKD的保护因素,HbA1c是DKD的危险因素。结论体内总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可以作为指标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用。
作者:王娜;佟凤芝;陈莹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门诊注射输液室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有效率。方法成立PDCA循环质量改进小组(CQI),对门诊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有效率低的问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并实施,检查执行计划的效果。结果统计显示改进后的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有效率从72%提高到95%,较前提高了23%。结论应用PDCA循环质量改进方法能有效提高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效果。
作者:娄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评估单书写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活动小组,选定活动主题,对我科护理评估单书写现状进行调查,制定流程图,收集资料,分析护理评估单书写不正确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书写合格率52.4%,活动后合格率提高到91.7%。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评估单书写合格率中效果显著。
作者:陈玖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建立复方鱼腥草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鱼腥草、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在TLC中均能检出鱼腥草,黄芩,且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在0.10255~2.04491μg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4%(n=6),RSD=1.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以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邬秋萍;宁火华;吴燕红;许妍;钟瑞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临床科研通过对临床数据的收集整理来验证假设、回答临床问题,终服务于临床,因此高质量的临床数据是临床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是临床研究的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加强数据管理,并且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
作者:段显琳;张慧;徐建丽;曹海洲;陈刚;曲建华;海龙;江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九味镇心颗粒治疗更年期焦虑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更年期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单纯采用心理治疗)和治疗组(n=37,采用九味镇心颗粒联合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PRL、E2改变情况进行评比。结果结束8w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2%、86.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差异不明显(>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1%,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2%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PRL、E2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0.05)。结论九味镇心颗粒治疗更年期焦虑症疗效确切,与常规心理疗法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低,同时还能显著改善催乳素、雌二醇水平。
作者:王魁元;谢秀东;申璎;胡群英;谢光平;邹幸;刘旺林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