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目的:总结分析剖宫产手术中发生大出血的护理抢救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对55例出血量在800ml以上的剖宫产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方法。结果经全面抢救,无1例死亡病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任何手术后的并发症。结论通过手术前的准备,术中及时的病情观察,熟练的医护配合,手术室护士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剖宫产大出血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羊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患者在《基础护理学》课程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护理本科学生7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实验组(n=35)。对实验组实施学生标准化患者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采用技能考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技能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3.521,<0.05),标准化患者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结论学生标准化患者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者:王璋琳;王凤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我国互联网医疗经历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10年漫长的探索期,从2011年起步入了市场启动期,在国家政策利好、技术进步、用户需求强劲等因素的刺激下,我国互联网医疗在2016年迎来高速增长期,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空间巨大、增长迅速,但同时竞争也十分激烈。
作者:邢成亮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产科阴道分娩后42d的初产妇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以及健康教育,实施了100d后,进行盆底肌综合肌测定,尿失禁程序及子宫缩变情况的评定,并对结果进行66较。结果观察组在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后,盆底肌综合肌力情况、尿失禁发生率以及子宫缩变情况均比对照组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能明显促进产后盆底组织器官功能的恢复,预防或降低因产伤引起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作者:赖丽珍;班莉婵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分层级培训模式的设计,制定工作人员培训目标,方式和方法,以达到佳的培训效果。方法采用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分层级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进行理论、操作技能的考核及器械清洗质量的检测,评价分层级培训的效果。结果通过对培训前后,工作人员的理论、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及器械清洗质量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层级培训后以上三项指标都有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设计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分层级培训模式,具有很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许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WB-DWI)对盆腔正常与异常淋巴结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分别采用MR常规平扫和WB-DWI对盆腔淋巴结进行观测,比较检出情况。结果转移淋巴结上,MR常规平扫检出71个(63.39%),DWI检出87个(77.68%);b值=1000×10原3mm2/s时,可获得佳的融合图像。结论 WB-DWI能迅速检出异常淋巴结,对临床诊断盆腔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皮金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支气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71.13%(<0.05);观察组患儿咳嗽、肺部啰音、气促及发热明显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帮助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页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术进行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整体过程安全可靠。
作者:刘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如何培养提高手外科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方法通过对132例手外伤显微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需求及需求方式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护士进行多方面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结果手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意识,履行健康教育职责,缩短了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磨合期,成为临床一线的骨干力量。结论加强手外科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杨美华;宋伟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估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哮喘的联系。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50例哮喘儿童(3~12岁)和50例健康同龄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维生素D、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等。分析25(OH)维生素D均值与哮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哮喘儿童血清25(OH)维生素D浓度显著降低(20.34±2.8vs25.39±4.1ng/mL,95%CI:1.46-3.86,=0.01)。哮喘儿童中,20%患者维生素D水平较合适,24%患者维生素D水平不足,56%患者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哮喘儿童总IgE显著增加(132.4±20.1IU/ml,95%CI:1.38-3.75,=0.03)。结论结果表明,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可能与儿童哮喘发病率呈正相关。
作者:郭广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18例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矽肺患者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SDS评分及SAS评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矽肺患者的改善率为94.92%(112/118),护理满意率为100.00%(118/118)。结论矽肺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缓解或消除了其不良心理,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胡青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建立复方鱼腥草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鱼腥草、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在TLC中均能检出鱼腥草,黄芩,且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在0.10255~2.04491μg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4%(n=6),RSD=1.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以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邬秋萍;宁火华;吴燕红;许妍;钟瑞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为相关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入院后的足部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护理措施及注意问题进行总结,并观察所有患者进行相关护理措施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作为研究对象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中,53例糖尿病足患者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被治愈出院,5例患者足部溃疡面积明显缩小,2例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导致截肢。结论60例糖尿病足患者经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后,通过对其进行彻底清创,及时换药包扎,并联合一定的胰岛素注射及抗生素药物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治愈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有效治疗糖尿病足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慧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语言交流是护士和患者沟通基本的方式,是护士与患者思想感情联系的重要媒介,护患交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护士可以通过交流来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患者可以通过交流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护士应掌握护患交流的技巧,以使交流更顺利、更有效。
作者:韩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影响因素及中西医结合饮食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54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饮食护理,对两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体重下降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维持正常体重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0.05),但两组患者体重增加比例相比,差异不明显(>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饮食护理可显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治疗及护理质量,促使其早日康复。
作者:徐新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研究人性化服务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骨科病房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实施骨科护理常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评估两组专科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入院护理、住院期间护理以及出院护理得分更优,护理满意率明显更高,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理念融入骨科日常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
作者:吴海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肠道实热型慢传输型便秘(STC)与部分神经递质的关系。方法纳入肠道实热证STC患者30例,另随机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VIP、SP水平。结果肠道实热证STC患者血清VI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肠道实热证STC患者血清S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本研究为肠道实热型STC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资料,同时也证实VIP、SP与STC中医证型存在关联性。
作者:查德华;王建民;汪伟;王乐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严重眼表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羊膜移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收治疗的严重眼表疾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羊膜移植对30例患者实施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感染出现,没有排斥反应出现,患者眼表重建良好,经3~9个月的随访,1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3%,其余患者恢复较为良好,患者视力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结论应用羊膜移植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促进眼表病变组织的重建,使患者视力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陟;王达夫;吕维娜;梁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是威胁人群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1]。由于老年人呼吸道功能减弱,抵抗力降低,因此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老年CAP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容易反复,炎症吸收缓慢等特点,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老年人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可导致肺炎的迁延难愈,预后不佳。D-二聚体是血液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特征产物,在肺炎患者中,因不同程度的缺氧,机体出现病理生理变化,血液重新分布。内皮细胞损伤,使内、外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而导致凝血功能亢进,微血栓形成,从而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浆D-二聚体含量增高。目前有研究发现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CAP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呈正相关,通过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判断CAP的危险程度,以便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2]。现将血浆D-二聚体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张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开展内科护理学课程改革,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今年28个护理专业的内科护理学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学科,全面改革课程教学模式,考试模式等等,教学任务完成后统一考试,其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课程改革后28个班级的学生平均综合成绩(80.1±9.08),去年26个班级的内科护理学成绩综合成绩为(70.73±10.04),检验为4.32,<0.05。结论开展内科护理学课程改革,教学成效显著,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班级平均综合成绩明显提高。
作者:邓意志;刘东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