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丽珍;班莉婵
临床研究发现:①癫痫对生殖内分泌有影响。②抗癫痫药物对生殖内分泌系统也有影响。③生殖内分泌系统紊乱可导致癫痫的发作。如果在生殖内分泌对癫痫的影响有所突破将会减轻药物对癫痫患者的影响故本人将从雌激素、孕激素及其代谢产物、雄激素对癫痫的影响做如下综述。
作者:韦章林(综述);卜平(审校);张桁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8例肝硬化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模式分别为全程优质护理以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其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经计算后分别为91.84%和75.51%;其护理满意度经计算后为100%和83.67%,组间数据经过统计学软件对比后,差异性显著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肝硬化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应选择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万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单用或联合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否会增加严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起病前是否服用抗血小板药分为:对照组(A组,无服药史),药物组(B组):包括阿司匹林(100~300 mg/d)、氯吡格雷(75 mg/d);按药物类别将药物组(B组)分为阿司匹林组(B1组,单纯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B2组,同时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结果 B组年龄高于A组(66.72±9.99岁VS 55.79±12.07岁,=-6.230,<0.05),B1组与B2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4±10.87岁VS 66.71±9.46岁,=0.015,>0.05)。 B组严重上消化道出血率高于A组(2=6.118,=0.013),B2组严重上消化道出血率高于B1组(2=4.498,=0.034);内镜下表现A组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B组以胃溃疡为主;B组中既往有溃疡史或上消化道出血史患者严重性上消化道出血率高于无溃疡史或上消化道出血史患者(2=10.53,=0.001)。 B组中联合使用PPI患者严重性上消化道出血率低于未使用PPI患者(2=8.339,=0.004)。结论单用或联合服用抗血小板可增加患者严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内镜下表现以胃溃疡为主,年龄、既往溃疡史或上消化道出血史、联合使用PPI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李中专;胡华华;许捷鸿;覃树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严重眼表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羊膜移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收治疗的严重眼表疾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羊膜移植对30例患者实施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感染出现,没有排斥反应出现,患者眼表重建良好,经3~9个月的随访,1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3%,其余患者恢复较为良好,患者视力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结论应用羊膜移植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促进眼表病变组织的重建,使患者视力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陟;王达夫;吕维娜;梁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低渗口服补液盐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4月~5岁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在腹泻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A组给予ORSⅡ,B组给予ORSⅢ,C组给予ORSⅢ联合锌制剂,治疗后观察各组脱水纠正的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腹泻症状改善的时间、腹泻的总病程以及各组改用静脉补液治疗的比例以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89.1%、95.0%,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低渗口服补液盐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疗效肯定。
作者:刘毅坚;周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临床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与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38例。研究组给予奥扎格雷钠+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68.4%(<0.05),统计学有意义。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左椎动脉峰流速、右椎动脉峰流速、基地动脉峰流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与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吴艳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胰岛β细胞的功能是指β细胞在葡萄糖及葡萄糖以外的因素,如:在精氨酸、胰高血糖素、化学药物等刺激下分泌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水平稳定的能力,用于评价与药物治疗有关的胰岛素分泌功能,例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刺激胰岛素分泌,纠正高血糖的毒性等是否引起β细胞功能的变化及变化的机制。
作者:黎贝贝;张惠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温经汤加减联合针灸来观察该方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将9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药物加针灸组、药物组、针灸组,每组各30例,药物加针灸组给予温经汤加减配合针刺穴位治疗,而药物组和针灸组分别只给予温经汤加减和针刺穴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疼痛持续时间。结果通过三组疗效的比较及2检验,药物加针灸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药物组和针灸组,前者的总有效率为93.3%,与药物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7.954>20.05=3.84,<0.05);与针灸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2=9.316>20.05=3.84,<0.05)。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温经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较单纯用药或针灸效果较好。
作者:陈洋洋;杨小颀;时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北京市顺义区2005~2015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细菌性痢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顺义区2005~2015年细菌性痢疾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顺义区2005~2015年共报告细菌性痢疾8359例,年均发病率92.08/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5~9月为发病高峰期,报告病例数6124,占总报告数73.26%,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中0~4岁和20~29岁为报告发病比例高。职业以散居儿童、学生、农民和工人为主。结论顺义区2005~2015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维持一定的发病率水平,防治工作不容忽视,提示应在疫情高发季节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张文艳;王洪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α-L-岩藻糖苷酶(AFU)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4例肝脏疾病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原发性肝癌(PHC组,n=54例)和肝硬化(LC组,n=50例),同期选择48例门诊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AFP、AFU和GP73表达水平,比较血清AFP、AFU和GP73联合诊断和单一诊断PH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PHC组患者血清AFP、AFU和GP7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LC组和对照组(<0.05),LC组患者血清AFP、AFU和GP7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血清AFP、AFU和GP73联合诊断PH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单一指标检测(<0.05)。结论血清AFP、AFU和GP73联合诊断PH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明显优于单一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汉国;魏三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心房颤动(房颤)在临床上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是缺血性脑卒中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新型抗凝药物预防房颤卒中的疗效越来越显著,有突破性的进展。临床试验已经证实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在房颤卒中预防的作用不劣于华法林。
作者:袁志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估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哮喘的联系。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50例哮喘儿童(3~12岁)和50例健康同龄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维生素D、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等。分析25(OH)维生素D均值与哮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哮喘儿童血清25(OH)维生素D浓度显著降低(20.34±2.8vs25.39±4.1ng/mL,95%CI:1.46-3.86,=0.01)。哮喘儿童中,20%患者维生素D水平较合适,24%患者维生素D水平不足,56%患者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哮喘儿童总IgE显著增加(132.4±20.1IU/ml,95%CI:1.38-3.75,=0.03)。结论结果表明,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可能与儿童哮喘发病率呈正相关。
作者:郭广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索品管圈(持续质量改善小组)在提高化疗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中作用。方法2014年7月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化疗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组织专题讨论,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改进措施。结果改善后记录胸外科2014年9月11日~11月10日化疗患者静脉穿刺情况,其中静脉穿刺次数155次,一次性成功次数147次,成功率95%。静脉穿刺成功率由活动前的83%上升到95%。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素质得分比较,QCC手法应用、团队精神、脑力开放等项目的得分均有提高,为正向成长。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化疗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高阿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为预防疾病,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摸清该纺织厂生产场所健康有害因素状况,为企业进行健康有害因素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我们对该纺织厂工作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现状进行了调查、监测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作者:徐长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MDS患者3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地西他滨组20例,联合化疗组18例。地西他滨组患者接受地西他滨治疗,联合化疗组患者接受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化疗组、地西他滨组的总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地西他滨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联合化疗组(<0.05)。结论地西他滨应用于高危MDS的治疗效果与传统联合化疗方法基本一致,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是高危的MDS患者更优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小强;吴雅莉;杨海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前治疗心脏严重瓣膜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仍是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但由于人工机械瓣膜不是人体本身的组织,血液容易在机械瓣膜及其周围发生凝固,造成血栓栓塞,因此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生抗凝[1],而术后抗凝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将精细化护理运用于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增进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满足了患者及家属对术后抗凝知识的渴求,更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巫晓莉;赵孝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术进行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整体过程安全可靠。
作者:刘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有利于专科医院建设和发展。方法根据护理部下发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标准》。发挥各质控小组作用,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对48名专科护士进行管理和培训,制定出护士工作手册,质量互评控制方法,建立专科护理交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讨论、跟踪管理。结果干预后护士的工作态度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干预前的工作状态,各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实施规范化管理,发挥各质控小组作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文芳;杨艳芳;张秀;邵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疾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中心门诊接诊的2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n=12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用药依从性等。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控制不良生活行为、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治疗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防控的认识,改善其遵医行为,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提高高血压治疗效果。
作者:雷霄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我国互联网医疗经历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10年漫长的探索期,从2011年起步入了市场启动期,在国家政策利好、技术进步、用户需求强劲等因素的刺激下,我国互联网医疗在2016年迎来高速增长期,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空间巨大、增长迅速,但同时竞争也十分激烈。
作者:邢成亮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