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洋洋;杨小颀;时丹丹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肉毒中毒为临床常见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两者临床表现可相似,若肌无力患者具晨轻暮重等明显肌无力症状波动性特点,疲劳试验阳性,再加上新斯的明试验阳性,重复神经电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RNS)低频递减等典型MG表现者,MG诊断不难(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我院未开展,且其要在数天或数周后才能有结果,而且MG患者检测敏感性仅约88%[1,2]);若患者有明确自制臭豆腐、生冷、罐装、腌制等易致肉毒杆菌污染食品服用流行病学史,RNS高频递增等典型肉毒中毒表现,肉毒中毒诊断不难,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患者临床实际情况的复杂性,两者存在易混淆情况,两者临床诊治体会如下,供大家参考,以免延误诊断与治疗。
作者:郭云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研究样本,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样本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样本。观察组样本均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样本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研究组样本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样本的护理效果。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作者:严冬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作用于危重症患者护理中效果。方法在科室中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根据科室及患者的情况建立风险管理预案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结果经资料整合,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患者意外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0.05)。结论针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大程度的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茂琼;陈玉琴;张红英;罗艳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护理情感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护士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加其对职业的认同感。本文重在介绍情感与情感教育,态度以及职业态度相关的额内涵,以及态度与情感之间的关系重点在于探讨护理情感教育对护士职业态度形成的重要意义,并探讨开展护理人员情感教育工作的有效对策。
作者:沈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龙血竭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82例具有典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表现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服西咪替丁;治疗组42例服龙血竭胶囊,并都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均为15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豫,对照组总有效率62.5豫,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5)。结论龙血竭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作用。
作者:金广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如何培养提高手外科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方法通过对132例手外伤显微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需求及需求方式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护士进行多方面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结果手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意识,履行健康教育职责,缩短了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磨合期,成为临床一线的骨干力量。结论加强手外科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杨美华;宋伟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为预防疾病,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摸清该纺织厂生产场所健康有害因素状况,为企业进行健康有害因素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我们对该纺织厂工作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现状进行了调查、监测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作者:徐长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深静脉置管穿刺局部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深静脉穿刺点局部感染率为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基本步骤,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感染发生率。结果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使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感染发生率由8.4%降至3.6%。结论通过品管圈,圈员们在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同时还降低了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感染发生率。品管圈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能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管理,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戴芳;张洁;王雪梅;徐花芹;卢小英;纪鹏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后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1年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50例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后恢复的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产妇患者在产后身体各方面的素质恢复较快,产后肛门的平均排气时间、平均下床时间、平均尿管拔出的时间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效果对比差异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以加大的提升产妇产后身体素质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稳定患者的情绪,深受患者的满意。
作者:夏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MDS患者3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地西他滨组20例,联合化疗组18例。地西他滨组患者接受地西他滨治疗,联合化疗组患者接受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化疗组、地西他滨组的总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地西他滨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联合化疗组(<0.05)。结论地西他滨应用于高危MDS的治疗效果与传统联合化疗方法基本一致,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是高危的MDS患者更优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小强;吴雅莉;杨海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全科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监控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12月我科实施全科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监控前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12月我科实施全科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监控后作为研究组,调查分析实施前后我科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及服务满意度。结果在实施全科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监控后,我科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病区管理、急救物品、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及患者满意度有很大提高(<0.05)。结论全科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监控能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华英;吴治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颞颌关节脱位是目前临床常见的脱位之一,目前治疗的方法很多,但还没有一种公认的安全性,简单方便可操作的,效果较佳治疗方法。
作者:王小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胃癌临床X线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1月院收治的76例疑似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目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38例患者给予术后活检,实验组38例患者给予胃精细钡气造影X线检查,对两组胃癌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38例疑似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81.6%,参照组38例疑似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86.8%,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不显著(>0.05)。结论胃癌诊断中使用X线诊断,可显著提高检出率,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胃癌提供重要的参考结果。
作者:张宏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建立复方鱼腥草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鱼腥草、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在TLC中均能检出鱼腥草,黄芩,且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在0.10255~2.04491μg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4%(n=6),RSD=1.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以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邬秋萍;宁火华;吴燕红;许妍;钟瑞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产科阴道分娩后42d的初产妇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以及健康教育,实施了100d后,进行盆底肌综合肌测定,尿失禁程序及子宫缩变情况的评定,并对结果进行66较。结果观察组在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后,盆底肌综合肌力情况、尿失禁发生率以及子宫缩变情况均比对照组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能明显促进产后盆底组织器官功能的恢复,预防或降低因产伤引起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作者:赖丽珍;班莉婵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隐匿性肾炎起病隐匿,病程迁延,呈间期性或时轻时重,临床多表现为蛋白尿或(和)血尿,也有出现肢体浮肿,腰膝酸痛等不适[1]。在临床治疗本病时,采取分期辨证论治,观察隐匿性肾炎的发展规律,判断预后,同时在改善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延缓肾损害方面,有很好效果。
作者:安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肠道实热型慢传输型便秘(STC)与部分神经递质的关系。方法纳入肠道实热证STC患者30例,另随机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VIP、SP水平。结果肠道实热证STC患者血清VI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肠道实热证STC患者血清S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本研究为肠道实热型STC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资料,同时也证实VIP、SP与STC中医证型存在关联性。
作者:查德华;王建民;汪伟;王乐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及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预防。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剖宫产产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及预防措施。结果86例产妇中,59例出血量在500~1500ml,27例出血量在1500~2000ml,主要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对比不同原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剖宫产产妇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术后出血应当加强护理干预,及时控制出血量量。此外,加强术前监测,认真辨别产妇存在的高危因素,产程中正确使用缩宫素是减少术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庄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慢阻肺(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经CT与传统X线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80例慢慢阻肺合并肺间质性纤维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通过CT、传统X线诊断。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11%(82/90)、86.67%(78/90),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差异,>0.05。结论 COPD合并肺间质性纤维化经CT、X线诊断,均可达到诊断效果,但应结合患者病情、恢复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诊断方式,以防止滥用CT检查诊断,导致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并对身体健康构成不良的影响。
作者:缪体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在该研究中,选取的是我院自2013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4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中采用的是一样的治疗方法,然后根据不同的分组对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的是针对性护理的方法,而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的则是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观察组的患者在采用了针对性护理之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而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则较低,大<为77.3%。结论针对性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恢复和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患者在采用了针对性护理之后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另外,针对性护理还能使患者减少自身的疼痛,这对患者的治疗来说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钟媛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