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云
目的:分析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门诊的6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6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采取外用夫西地酸软膏进行治疗,实验组3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拔罐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总有效率(56.67%)显著低于实验组(86.67%),且实验组和对照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0.05。结论对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采取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拔罐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佳琪;邓君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在无痛胃镜和肠镜连续检查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120例患者都为2015年1月~12月间收治,以检查时间的区别作为标准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以及对照组分别为60例,分别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以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相关质量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同时其胃肠准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检查后自我感觉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数据经检验<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于进行无痛胃镜以及肠镜连续检查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并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江雪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MDS患者3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地西他滨组20例,联合化疗组18例。地西他滨组患者接受地西他滨治疗,联合化疗组患者接受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化疗组、地西他滨组的总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地西他滨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联合化疗组(<0.05)。结论地西他滨应用于高危MDS的治疗效果与传统联合化疗方法基本一致,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是高危的MDS患者更优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小强;吴雅莉;杨海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温经汤加减联合针灸来观察该方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将9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药物加针灸组、药物组、针灸组,每组各30例,药物加针灸组给予温经汤加减配合针刺穴位治疗,而药物组和针灸组分别只给予温经汤加减和针刺穴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疼痛持续时间。结果通过三组疗效的比较及2检验,药物加针灸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药物组和针灸组,前者的总有效率为93.3%,与药物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7.954>20.05=3.84,<0.05);与针灸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2=9.316>20.05=3.84,<0.05)。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温经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较单纯用药或针灸效果较好。
作者:陈洋洋;杨小颀;时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急性嵌顿性腹股沟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36例患者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嵌顿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所需时间短,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0例复发,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3.8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8%、19.44%,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的治疗中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熊育良;熊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及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预防。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剖宫产产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及预防措施。结果86例产妇中,59例出血量在500~1500ml,27例出血量在1500~2000ml,主要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对比不同原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剖宫产产妇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术后出血应当加强护理干预,及时控制出血量量。此外,加强术前监测,认真辨别产妇存在的高危因素,产程中正确使用缩宫素是减少术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庄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胃溃疡穿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胃溃疡穿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41),所有患者均予以胃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3%,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4.806,<0.05),对照组患者躯体化、焦虑、抑郁、食欲不振评分分别为(3.2±1.1)分、(3.0±0.8)分、(2.8±1.5)分、(2.9±1.3)分;观察组患者躯体化、焦虑、抑郁、食欲不振评分分别为(4.2±0.6)分、(4.1±0.4)分、(4.0±0.8)分、(3.7±1.1)分,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各项目评分均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2±1.1)d,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9±2.4)d,组间比较(=14.291,<0.05)。结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胃溃疡穿孔治疗中应用,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杨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颈源性眩晕属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颈椎及相关软组织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该病以眩晕和颈椎疼痛为主要特征,尤其在扭转头部时头晕加重,可伴有恶心、呕吐、耳呜、眼球震颤等;笔者近年采用毫火针+颈胸小关节微调治疗颈源性眩晕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云秀;陈先芝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规律的降糖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治疗4 w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血β2微球蛋白(β2-M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尿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结果左卡尼汀干预治4 w后,治疗组患者UAER、mALB、β2-MG、MDA、ROS、8-OHdG水平较对照组降低(<0.05),SOD(<0.05)升高,余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卡尼汀口服液具有调节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作用,并能改善患者肾功能。
作者:熊丹;胡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erueiatliga-ment,ACL)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是四肢骨折中较为少见的关节内骨折,是ACL损伤类型中的一种,如果处理不当可导致关节不稳、疼痛、肢体功能障碍。随着关节镜技术的迅猛发展,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ACL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不但为解剖复位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而且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为了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ACL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笔者于2007年4月~2011年4月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ACL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诊手术中的麻醉方法,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10年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患者手术麻醉情况,对目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麻醉现状进行概括和总结。结果近年来有大量文献对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手术进行了报道,但应用的麻醉技术有固定模式。结论随着人口老龄化,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目前术前麻醉手段模式单一,研究具有扎堆现象,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诊手术麻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王有春;崔玉美;刘庆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骨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骨折的患者,部位为肋骨、盆骨、股骨、胫骨等,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加用针对性护理以减轻疼痛。对比①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于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结果①两组护理前疼痛评分无差异(>0.05);两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有差异(<0.05)。②两组护理前焦虑评分无差异(>0.05);两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有差异(<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减轻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减轻焦虑情绪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花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鼻窦内窥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鼻窦内窥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愈19例(55.88%),好转6例(17.65%),总有效率为73.53%;观察组治愈19例(55.88%),好转6例(17.65%),总有效率为94.11%;比较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7.6276,<0.05)。结论鼻窦内窥镜用于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有显著疗效,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李世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时利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对1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皮瓣坏死的患者先行清创后行VSD治疗。结果11例经1次VSD治疗,2例经2次VSD治疗后,去除VSD材料,创面清洁,肉芽新鲜,均行一次性植皮成功。结论 VSD技术是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杨裕志;陈一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为预防疾病,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摸清该纺织厂生产场所健康有害因素状况,为企业进行健康有害因素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我们对该纺织厂工作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现状进行了调查、监测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作者:徐长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7例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护理组(n=48)和对照组(n=49)。护理组采用应急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组的治疗有效率为33例(68.75%),显效率为13例(27.08%),总有效率为46例(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29例(59.18%),显效率11例(22.45%)和总有效率40例(81.63%)(<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采取应急护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超前镇痛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拟行硬膜外麻醉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超前镇痛组(试验组)和术后镇痛组(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于术前2d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术后使用帕瑞昔布钠40mg静脉推注 bid;对照组术前给予与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相似的空白贴剂,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及帕瑞昔布钠40mg静脉推注bid。记录每例患者术后12 h、24 h、48 h、7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追加盐酸曲马多及盐酸哌替啶用量和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术后48h患者满意度、术后72h患者的KS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KSS评分、术后追加盐酸曲马多及盐酸哌替啶用量无统计学差异(>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同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相比,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超前镇痛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周丽华;李宗莉;刘黎莎;孙祥恩;谢宜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观察胰腺炎肝损害治疗前后的多层螺旋CT表现,来评估及观察临床工作中胰腺炎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追踪观察、筛选及分析本院两年胰腺炎患者中MSCT肝脏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减低的患者,测量所有胰腺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脏的CT值,终初步诊断110例胰腺炎肝损害,其中重症胰腺炎患者87例,轻型胰腺炎患者23例。结果在胰腺炎治疗后基础上进行护肝、降黄疸治疗,大部分腺炎肝损害基本完全治愈或明显好转,有3例患者入院后3~5d内,随着胰腺炎病情的进展,肝脏CT值较入院进一步降低。轻型胰腺炎CT值减低程度低于重型胰腺炎,其恢复时间也较后者短。结论MSCT中肝脏CT值是判断胰腺炎肝损害治疗效果的一项简便及重要诊断指标,且能动态观察肝损害治疗效果。
作者:周伏强;刘亮;姚岚;黎晶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肉毒中毒为临床常见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两者临床表现可相似,若肌无力患者具晨轻暮重等明显肌无力症状波动性特点,疲劳试验阳性,再加上新斯的明试验阳性,重复神经电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RNS)低频递减等典型MG表现者,MG诊断不难(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我院未开展,且其要在数天或数周后才能有结果,而且MG患者检测敏感性仅约88%[1,2]);若患者有明确自制臭豆腐、生冷、罐装、腌制等易致肉毒杆菌污染食品服用流行病学史,RNS高频递增等典型肉毒中毒表现,肉毒中毒诊断不难,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患者临床实际情况的复杂性,两者存在易混淆情况,两者临床诊治体会如下,供大家参考,以免延误诊断与治疗。
作者:郭云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