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30例探析

郭佳琪;邓君进

关键词:枇杷清肺饮, 刺络拔罐, 肺经风热型痤疮
摘要:目的:分析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门诊的6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6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采取外用夫西地酸软膏进行治疗,实验组3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拔罐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总有效率(56.67%)显著低于实验组(86.67%),且实验组和对照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0.05。结论对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采取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拔罐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防范要点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防范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试验组(n=34),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试验组充分分析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后,应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试验组风险事件、医疗纠纷发生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明显(<0.05),且其治疗与操作熟练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明显低于试验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实施针对性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尚拾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全科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监控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全科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监控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12月我科实施全科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监控前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12月我科实施全科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监控后作为研究组,调查分析实施前后我科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及服务满意度。结果在实施全科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监控后,我科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病区管理、急救物品、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及患者满意度有很大提高(<0.05)。结论全科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监控能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华英;吴治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探讨经皮穿针内固定技术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探讨经皮穿针内固定技术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价值。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切开复位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穿针内固定技术,而后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显著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四肢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穿针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袁春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3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及整体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HADS平均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5.394,<0.05);两组整体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王文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颞颚关节脱位治疗方法的综述

    颞颌关节脱位是目前临床常见的脱位之一,目前治疗的方法很多,但还没有一种公认的安全性,简单方便可操作的,效果较佳治疗方法。

    作者:王小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荧光免疫法与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方法学比较及偏倚评估

    目的:通过mini-VIDAS荧光免疫分析仪和Roche cobas h 232心脏标志物检测仪测定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方法比对,探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偏差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以mini-VIDAS荧光免疫分析仪作为参考仪器,Roche cobas h 232心脏标志物检测仪作为实验仪器,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9-A2文件的要求设计比对方案,以采集自临床患者的空腹新鲜血清标本作为待测标本,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1988(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作为标准,对2台仪器检测结果间偏差进行评估。结果荧光免疫法与免疫层析法比较,r2>0.95,2台仪器的相关性好,在医学决定水平x=300,x=450,x=900时,免疫层析法的预期相对偏倚分别是29.75%,18.47%,7.18%,在x=300,两种方法存在统计学差异,偏倚不可被临床接受。结论临床实验室内同一检测项目同时在两套系统检测时,应进行比对实验和偏倚评估,以确保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卓;周言言;王雅琳;佟凤芝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谈手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目的:探讨如何培养提高手外科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方法通过对132例手外伤显微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需求及需求方式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护士进行多方面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结果手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意识,履行健康教育职责,缩短了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磨合期,成为临床一线的骨干力量。结论加强手外科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杨美华;宋伟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个性化护理模式运用在小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明显(<0.05)。结论临床上将个性化护理模式运用在小儿护理中,不仅可以使治疗效果提高,还能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析联合手术在青光眼白内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青光眼白内障患者46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3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联合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前房角、眼压视力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均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联合手术在青光眼白内障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向文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老年高血压及正常健康体检者各60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01)。结论定期地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老年患者病情的判断、疗效评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红超;王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舒适护理用于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方法及效果评价

    目的:对舒适护理应用于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方法与效果给出评价。方法抽选我院于2015~2016年收治的160例胃癌患者,1:1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经观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拔管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都较优,<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较对照组高,<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运用舒适护理,有利于术后恢复,增加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杨守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针灸治疗髂腰肌拉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髂腰肌拉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髂腰肌拉伤患者,抽签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斜刺髂腰肌及局部阿是穴)30例和对照组(斜刺局部阿是穴)30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d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组内、组间比较,VAS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0.05);两组患者患髋活动度亦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针灸斜刺髂腰肌结合斜刺阿是穴对髂腰肌拉伤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其疗效优于单纯斜刺阿是穴。

    作者:薛建凯;余忠诚;李建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胰岛功能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

    胰岛β细胞的功能是指β细胞在葡萄糖及葡萄糖以外的因素,如:在精氨酸、胰高血糖素、化学药物等刺激下分泌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水平稳定的能力,用于评价与药物治疗有关的胰岛素分泌功能,例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刺激胰岛素分泌,纠正高血糖的毒性等是否引起β细胞功能的变化及变化的机制。

    作者:黎贝贝;张惠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经皮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在ICU的优势

    目的:比较传统气管切开与经皮气管切开在ICU的应用优势。方法将需要气管切开的208例患者随机分组为传统气管切开组(ST)102例与经皮气管切开组(PDT)106例,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①手术的时间和难易度;②切口长度,术中出血,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上有无差异;③患者入住ICU的时间;④在ICU住院间日均费用及总体费用。结果 PDF组各项指标均优于ST组,<0.5。结论在重型脑伤及脑血管意外患者经皮气切较传统气管切开在手术时间及难易程度,手术并发症,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时间及总体医疗费用上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余锡斌;邓琳;龚鸿昌;黄华;俸小飞;米芷颉;胡娟;刘小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30例探析

    目的:分析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门诊的6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6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采取外用夫西地酸软膏进行治疗,实验组3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拔罐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总有效率(56.67%)显著低于实验组(86.67%),且实验组和对照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0.05。结论对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采取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拔罐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佳琪;邓君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社区医院就诊的老年原发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过程中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压测量,记录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07%,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全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液灌流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度中毒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灌流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度中毒的护理要点。方法以2014年6月~2015年12月到我院接受血液灌流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35例重度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重点。结果35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抢救成功,终治愈出院,另有1例患者因病情过重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在对重度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过程中,需严密监视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将抗凝血作为护理重点,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蓉;廖燕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工程中仅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行康复护理。采用生活质量评定表(SF-36)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我院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能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更能提高生活质量,帮助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刘莉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72例萎缩性阴道炎病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应用复方甲硝唑栓剂,观察组则予以雌激素与复方甲硝唑栓剂进行共同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0.05);治疗后观察组检测到的表层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阴道pH、阴道清洁度得到显著改善,其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更为明显(<0.05)。结论雌激素与甲硝唑对萎缩性阴道炎进行联合治疗具有良好效果,有效改善阴道环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颖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后路植骨融合单节段固定治疗腰椎滑脱4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后路单节段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9月~2014年9月,经后路单节段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腰椎滑脱4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标准判定疗效、临床优良率,手术并发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2月~24月,术前JOA评分11分,末次随访时25分,术后疗效优25例,良1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5.24%,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后路单节段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腰椎滑脱能较好地复位和固定,脊柱融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冯建军;邹浩;朱海燕;甘一波;王金堂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