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乐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疾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中心门诊接诊的2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n=12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用药依从性等。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控制不良生活行为、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治疗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防控的认识,改善其遵医行为,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提高高血压治疗效果。
作者:雷霄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B超监护对宫腔镜下分离宫腔粘连的重要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宫腔粘连患者50例,为这些患者提供B超检查,并观察患者子宫内膜与宫腔内的声像改变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在B超的监护下实施宫腔镜分离术,对分离粘连部位实施指导。结果宫腔粘连的B超影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宫腔积液型,表现为轻重不一的宫腔分离,内部有夜行暗区,周围强回声光带,共11例;另一种为宫腔非积液型,表现为回声不光滑、不连续;或表现为内膜回声不规则,呈混合型回声、低回声,共39例。结论 B超监护对宫腔镜下分离宫腔粘连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比较甲哨唑和硫酸镁溶液对自然分娩产后会阴撕裂伤、会阴侧切损伤肿胀的治疗效果与周围组织感染发生率,对合理应用产后会阴损伤的治疗药物进行评价。方法自然分娩有会阴损伤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会阴伤口缝合完毕后即常规消毒,用0.5%甲哨唑湿敷的171例为选择组。会阴伤口缝合后用常规消毒,24h后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为对照组。产后24h、48h、72h三个时间段连续观察,有肿胀者继续进行2次/d湿敷。统计会阴肿胀情况与会阴伤口感染率。结果两组经统计比较≤24h,≥24h<48h两个时间段,Ⅰ度肿胀评定(<0.05)有统计学意义,>48h与72h内肿胀(>0.05)无统计学意义。会阴伤口感染率(<0.05)。结论甲哨唑液产后会阴创口湿敷较硫酸镁溶液湿敷,用于治疗会阴损伤肿胀,转归时间具有明显差异而且可以降低会阴伤口感染率。
作者:田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高校女生痛经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6例女大学生痛经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女大学生普及生理、心理卫生知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结合中西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重视对女大学生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是维护女大学生生殖系统健康的保障。
作者:邓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本次分析中医护理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或就诊高血压患者共2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40例,实验组给予中医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护理后不良情绪情况好转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临床上首选中医护理的方法,此方法便捷、效果明显、价廉,且患者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刘晓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5年7月在南海妇幼保健院妇科住院的瘢痕妊娠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对照组行药物流产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100豫,对照组患者治愈率53.3豫,两组出血量、术后血β-HCG定量恢复正常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全晓广;余琳;苏凌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研究样本,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样本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样本。观察组样本均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样本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研究组样本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样本的护理效果。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作者:严冬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鼻窦内窥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鼻窦内窥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愈19例(55.88%),好转6例(17.65%),总有效率为73.53%;观察组治愈19例(55.88%),好转6例(17.65%),总有效率为94.11%;比较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7.6276,<0.05)。结论鼻窦内窥镜用于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有显著疗效,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李世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WB-DWI)对盆腔正常与异常淋巴结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分别采用MR常规平扫和WB-DWI对盆腔淋巴结进行观测,比较检出情况。结果转移淋巴结上,MR常规平扫检出71个(63.39%),DWI检出87个(77.68%);b值=1000×10原3mm2/s时,可获得佳的融合图像。结论 WB-DWI能迅速检出异常淋巴结,对临床诊断盆腔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皮金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关节功能操与太极拳相结合的运动疗法,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入院后3个月患者总体疗效。结果观察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与护理。
作者:王晓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获益后采用黄芪口服液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8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仅接受定期随访观察,实验组采用参一胶囊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免疫功能检测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KPS评分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晚期NSCLC患者在放化疗后采用黄芪口服液维持治疗,可显著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一诚;戴彭辰;何成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比较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术前激光虹膜打孔与术中虹膜周切所产生的高眼压。方法选择32例64只眼患者,共分两组,第1组17例34只眼,采用术中虹膜周切,第2组织15例30只眼,采用术前虹膜激光打孔。结果第1组发生高眼压13只眼,第2组产生高眼压2只眼,2=8.85,<0.05,统计学有显著意义。结论术前激光虹膜打孔所发生的高眼压优于术中虹膜周切所发生的高眼压。
作者:李旭庭;王元贵;梁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分析病历讨论在《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进行《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加入病例讨论。评价此种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一些体会。
作者:陆恒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温经汤加减联合针灸来观察该方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将9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药物加针灸组、药物组、针灸组,每组各30例,药物加针灸组给予温经汤加减配合针刺穴位治疗,而药物组和针灸组分别只给予温经汤加减和针刺穴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疼痛持续时间。结果通过三组疗效的比较及2检验,药物加针灸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药物组和针灸组,前者的总有效率为93.3%,与药物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7.954>20.05=3.84,<0.05);与针灸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2=9.316>20.05=3.84,<0.05)。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温经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较单纯用药或针灸效果较好。
作者:陈洋洋;杨小颀;时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索PDCA循环原理在推动医院文书档案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文书档案管理,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我院应用PDCA循环原理进行文书档案管理,从硬件到软件,还是办理率、归档率均明显提高,医院文书档案管理总体质量提高。结论 PDCA循环原理在推动医院文书档案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文书档案管理水平。
作者:余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及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预防。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剖宫产产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及预防措施。结果86例产妇中,59例出血量在500~1500ml,27例出血量在1500~2000ml,主要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对比不同原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剖宫产产妇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术后出血应当加强护理干预,及时控制出血量量。此外,加强术前监测,认真辨别产妇存在的高危因素,产程中正确使用缩宫素是减少术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庄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前庭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前庭神经鞘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前庭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手术患者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月乔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胃镜检查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探讨相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中,择取于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诊治的150例高龄胃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75例患者,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检查,实验组在对患者实施全面分析之后,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前者相较于后者具有突出优势,满足<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高龄患者实施胃镜检查时必须对其进行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
作者:甘伟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10例糖尿病(DM)患者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DM组(n=37例)、早期DN组(n=35例)、中晚期DN组(n=38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ys-C、RBP及尿素氮(BUN)、肌酐(Cr)表示水平。结果早期DN组和中晚期DN组血清Cys-C、RB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DM组(<0.05),且中晚期DN组血清Cys-C、RB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DN组(<0.05),早期DN组血清BUN、Cr表示水平与对照组和单纯DM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0.05),中晚期DN组血清BUN、Cr表示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0.05)。结论血清Cys-C、RBP是诊断早期DN的敏感性实验室指标。
作者:魏三舟;胡汉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生化指标与甲状腺功能标的变化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3.11~2015.11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选出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4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5例及甲状腺癌患者39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人4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4组生化指标与内分泌指标,探讨上述指标变化意义。结果甲状腺疾病组内分泌指标、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0.05),内分泌指标甲亢组异常。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导致患者新陈代谢受到影响,这一现象密切关联于甲状腺内分泌异常。
作者:齐铁莉;王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