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庭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手术的护理观察

吴月乔

关键词:前庭神经鞘瘤, 显微外科手术,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前庭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前庭神经鞘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前庭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手术患者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矽肺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18例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矽肺患者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SDS评分及SAS评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矽肺患者的改善率为94.92%(112/118),护理满意率为100.00%(118/118)。结论矽肺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缓解或消除了其不良心理,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胡青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120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的分析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院内感染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入院后行全身检查,分析感染情况、部位、病原菌及住院时间与院内感染的关联。结果院120例院内感染患者中56.6%为男性,43.3%为女性,对比无明显差异(>0.05);年龄<50岁院内感染率为41.7%,低于≥50岁58.3%,对差异明显(<0.05),提示年老为院内感染危险因素;120例患者中79.2%为呼吸道感染,其中48.3%为下呼吸道,30.8%为上呼吸道;16.7%为胃部感染,3.3%为泌尿系感染;分离出42株病原菌,其中33.3%为铜绿假单胞菌,16.7%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杆菌与大肠埃希菌均为14.3%,9.5%为产气杆菌,7.1%为鲍氏不动杆菌;60.0%平均住院时间为(16.8±5.7)d,40.0%为(13.1±2.4)d,对比差异明显(<0.05),提示住院时间越长院内感染率越高。结论消化内科院内感染直接关联与年老与住院时间,为此需重点关注,以减少院内感染现象。

    作者:徐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舒适护理用于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方法及效果评价

    目的:对舒适护理应用于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方法与效果给出评价。方法抽选我院于2015~2016年收治的160例胃癌患者,1:1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经观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拔管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都较优,<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较对照组高,<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运用舒适护理,有利于术后恢复,增加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杨守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鼾症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鼾症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54例鼾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除常规生活护理之外不采取其他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则根据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鼾症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总结护理要点。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同时,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鼾症中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作者:刘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西帕依固龈液防治牙龈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西帕依固龈液防治牙龈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牙龈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泰含漱液治疗,两组在使用药物30min内均不再使用清水漱口、饮水及进食,10d后复查并记录龈沟出血(SBI)、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龈沟出血、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的效果比对照组效果显著(<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有效率为82.00%,两组比较差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中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西帕依固龈液防治龈沟出血现象效果显著,降低龈沟出血指数,预防牙龈炎及促进牙龈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姜彤;王凯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2016年医学信息杂志社编辑委员会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生殖内分泌对癫痫的影响

    临床研究发现:①癫痫对生殖内分泌有影响。②抗癫痫药物对生殖内分泌系统也有影响。③生殖内分泌系统紊乱可导致癫痫的发作。如果在生殖内分泌对癫痫的影响有所突破将会减轻药物对癫痫患者的影响故本人将从雌激素、孕激素及其代谢产物、雄激素对癫痫的影响做如下综述。

    作者:韦章林(综述);卜平(审校);张桁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临床分期治疗隐匿性肾炎

    隐匿性肾炎起病隐匿,病程迁延,呈间期性或时轻时重,临床多表现为蛋白尿或(和)血尿,也有出现肢体浮肿,腰膝酸痛等不适[1]。在临床治疗本病时,采取分期辨证论治,观察隐匿性肾炎的发展规律,判断预后,同时在改善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延缓肾损害方面,有很好效果。

    作者:安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超前镇痛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

    目的:观察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超前镇痛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拟行硬膜外麻醉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超前镇痛组(试验组)和术后镇痛组(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于术前2d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术后使用帕瑞昔布钠40mg静脉推注 bid;对照组术前给予与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相似的空白贴剂,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及帕瑞昔布钠40mg静脉推注bid。记录每例患者术后12 h、24 h、48 h、7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追加盐酸曲马多及盐酸哌替啶用量和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术后48h患者满意度、术后72h患者的KS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KSS评分、术后追加盐酸曲马多及盐酸哌替啶用量无统计学差异(>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同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相比,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超前镇痛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周丽华;李宗莉;刘黎莎;孙祥恩;谢宜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探析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探讨

    生殖健康是人口、计划生育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新概念,主要包括生育调节、优生优育优教、妇幼保健和社会地位、性和性行为、与生殖活动有关的疾患等。其中生育调节是所有问题的中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和健康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对脑性瘫痪患儿进行综合康复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用于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促进脑修复的药物进行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症状给予综合康复疗法,疗程结束,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康复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改善脑瘫患儿肌张力有一定效果,能有效减轻其肢体运动障碍,降低残疾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蔡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单用或联用抗血小板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单用或联合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否会增加严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起病前是否服用抗血小板药分为:对照组(A组,无服药史),药物组(B组):包括阿司匹林(100~300 mg/d)、氯吡格雷(75 mg/d);按药物类别将药物组(B组)分为阿司匹林组(B1组,单纯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B2组,同时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结果 B组年龄高于A组(66.72±9.99岁VS 55.79±12.07岁,=-6.230,<0.05),B1组与B2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4±10.87岁VS 66.71±9.46岁,=0.015,>0.05)。 B组严重上消化道出血率高于A组(2=6.118,=0.013),B2组严重上消化道出血率高于B1组(2=4.498,=0.034);内镜下表现A组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B组以胃溃疡为主;B组中既往有溃疡史或上消化道出血史患者严重性上消化道出血率高于无溃疡史或上消化道出血史患者(2=10.53,=0.001)。 B组中联合使用PPI患者严重性上消化道出血率低于未使用PPI患者(2=8.339,=0.004)。结论单用或联合服用抗血小板可增加患者严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内镜下表现以胃溃疡为主,年龄、既往溃疡史或上消化道出血史、联合使用PPI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李中专;胡华华;许捷鸿;覃树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谈微信企业号在医院的应用

    结合项目实践,介绍医院在管理中引入微信企业号建立移动办公服务平台的开发背景,从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和项目运营等方面探讨医院建设基于微信企业号的移动办公服务平台的可行性及建设内容。

    作者:刘浩景;黄少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溃疡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研究

    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溃疡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消化性患者80例,依照Hp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分别为Hp阳性组72例和Hp阴性组8例,进行各项指标比较后将Hp阳性组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Hp阳性组的复合溃疡率和胃泌素水平与Hp阴性组差异不大,其他指标都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溃疡患者行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能够加快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谭礼兵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品管圈在入院护理评估单书写问题及对策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入院护理评估单书写问题及对策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入院护理评估单书写问题及对策的应用为活动主题,把握现状,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入院护理评估单书写缺陷由活动前的36.66%下降到10.00%,目标达标率96.59%,改善幅度72.6%。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护理书写水平及质量,避免因护理记录不当引起的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团对的整体素质,使护士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作者:龚霞玲;吴淑琴;朱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沙门氏菌invA基因ICAN快速检测法的研究

    嵌合引物介导的恒温扩增(Isothermal and Chimeric primer-initiated Amplification of Nucleic acids,ICAN)反应需要三个特殊的组成:5'-DNA-RNA-3'的嵌合引物、耐热的RNaseH及具有链取代活性的DNA聚合酶,此法只需在55益左右恒温反应一个小时即可[1]。本文阐述了为建立快速检测沙门氏菌invA基因的ICAN法进行的研究,结果没有出现如报道中描述的清晰的三条带,但是与阴性和其他肠杆菌科细菌相比,沙门菌有明显的特异性条带。本文对出现此结果的原因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

    作者:叶晓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人脑外伤后慢性硬膜下积液与CT随访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外伤后慢性硬膜下积液与CT随访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1235例老年颅脑外伤患者的头颅CT表现,对老年人脑外伤后慢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病情况与CT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果经1~2年随访,检出慢性硬膜下积液87例,发病率为7.04%。发生于单侧或双侧颞顶部45例,占51.7%,其他部位占48.3%。出现硬膜下积液的时间:3个月内48例,占55.2%;3~6个月21例,占24.1%;6~12个月13例,占14.9%;12个月以上5例,占5.7%。172例存在颅骨与颅内损伤患者中,发生慢性硬膜下积液48例,占27.9%。9例在后期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占10.3%。结论因其解剖与生理的特殊性,老年人脑外伤后容易发生慢性硬膜下积液,并有可能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后期CT随访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继新;张晓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CT和MRI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关节镜确诊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135例,其中膝半月板损伤134个,关节软骨损伤136个,全部患者均采用CT和MRI,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全部患者关节镜检查确诊膝半月板损伤134个,CT检查Ⅱ级膝半月板损伤检出率明显高于MRI检查与关节镜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CT检查Ⅲ级膝半月板损伤检出率明显低于MRI检查与关节镜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全部患者关节镜检查确诊关节软骨损伤136个,CT检查Ⅳ期关节软骨损伤检出率明显低于MRI检查与关节镜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CT在诊断Ⅱ级膝半月板损伤检出率高于MRI诊断,而Ⅲ级膝半月板损伤与Ⅳ期关节软骨损伤检出率低于MRI诊断。

    作者:韩家发;王琼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而试验组56例采用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优良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75.0%,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1%明显低于对照组23.2%,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临床优良率,并发症也较少,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陈新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肝硬化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肝硬化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8例肝硬化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模式分别为全程优质护理以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其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经计算后分别为91.84%和75.51%;其护理满意度经计算后为100%和83.67%,组间数据经过统计学软件对比后,差异性显著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肝硬化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应选择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万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