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群
目的:探讨高校女生痛经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6例女大学生痛经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女大学生普及生理、心理卫生知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结合中西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重视对女大学生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是维护女大学生生殖系统健康的保障。
作者:邓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近年来,静脉穿刺留置针应用日益广泛,既可以减少血管穿刺,降低血管损伤,合理保护血管,又可降低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1]。长期输液患者、老年患者、小儿及无自主意识,躁动不合作的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输液或输血),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艾滋病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也可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2013年颁布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指出,外周静脉留置针应72~96h更换一次。实际上,在临床工作中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留置针的使用率并不能达到标准。方法针对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由护理对策的实践中留置时间从之前的1~2d提高到3~4d。结论合理选择静脉血管,根据药物性质预测可能出现的局部炎症反应,以减轻患者痛苦,并延长留置时间。
作者:刘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防范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试验组(n=34),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试验组充分分析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后,应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试验组风险事件、医疗纠纷发生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明显(<0.05),且其治疗与操作熟练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明显低于试验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实施针对性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尚拾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有利于专科医院建设和发展。方法根据护理部下发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标准》。发挥各质控小组作用,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对48名专科护士进行管理和培训,制定出护士工作手册,质量互评控制方法,建立专科护理交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讨论、跟踪管理。结果干预后护士的工作态度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干预前的工作状态,各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实施规范化管理,发挥各质控小组作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文芳;杨艳芳;张秀;邵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10例糖尿病(DM)患者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DM组(n=37例)、早期DN组(n=35例)、中晚期DN组(n=38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ys-C、RBP及尿素氮(BUN)、肌酐(Cr)表示水平。结果早期DN组和中晚期DN组血清Cys-C、RB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DM组(<0.05),且中晚期DN组血清Cys-C、RB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DN组(<0.05),早期DN组血清BUN、Cr表示水平与对照组和单纯DM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0.05),中晚期DN组血清BUN、Cr表示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0.05)。结论血清Cys-C、RBP是诊断早期DN的敏感性实验室指标。
作者:魏三舟;胡汉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规律的降糖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治疗4 w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血β2微球蛋白(β2-M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尿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结果左卡尼汀干预治4 w后,治疗组患者UAER、mALB、β2-MG、MDA、ROS、8-OHdG水平较对照组降低(<0.05),SOD(<0.05)升高,余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卡尼汀口服液具有调节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作用,并能改善患者肾功能。
作者:熊丹;胡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通过对酒精中毒患者急救转运经验的回顾分析,分析总结出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要点及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在急救及转运过程中做好对患者安全以及对自身安全的保护,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提供经验指导。
作者:李绕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研究人性化服务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骨科病房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实施骨科护理常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评估两组专科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入院护理、住院期间护理以及出院护理得分更优,护理满意率明显更高,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理念融入骨科日常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
作者:吴海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清Tau蛋白、P-tau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脑复康片治疗,治疗组在口服脑复康片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配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同时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au蛋白(Tau)、磷酸化Tau(P-tau)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MMSE评分较对照组患者高(<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au蛋白、P-tau水平均较治疗前低(<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且可降低患者血清Tau蛋白、P-tau水平,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诊治价值。
作者:余佳欣;李建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临床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与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38例。研究组给予奥扎格雷钠+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68.4%(<0.05),统计学有意义。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左椎动脉峰流速、右椎动脉峰流速、基地动脉峰流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与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吴艳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老年高血压及正常健康体检者各60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01)。结论定期地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老年患者病情的判断、疗效评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红超;王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随着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和安全性要求的逐渐提高,食品问题已成为社会的和重点问题。为了提升食品安全水平,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其检测,进而保证食品安全。文章对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内容和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升检验质量,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邵云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嵌合引物介导的恒温扩增(Isothermal and Chimeric primer-initiated Amplification of Nucleic acids,ICAN)反应需要三个特殊的组成:5'-DNA-RNA-3'的嵌合引物、耐热的RNaseH及具有链取代活性的DNA聚合酶,此法只需在55益左右恒温反应一个小时即可[1]。本文阐述了为建立快速检测沙门氏菌invA基因的ICAN法进行的研究,结果没有出现如报道中描述的清晰的三条带,但是与阴性和其他肠杆菌科细菌相比,沙门菌有明显的特异性条带。本文对出现此结果的原因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
作者:叶晓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护理措施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昏迷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并且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显著(<0.05)。观察组的死亡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17.8%,差异显著(<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差异显著(<0.05)。结论急诊护理措施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具有十分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预后。
作者:黄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儿童及青少年意外跌落伤害已成为我国儿童及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儿童青少年意外跌落伤害并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采取综合性措施可有效地减少其发生,其中,加强儿童及青少年意外低落伤害健康教育是减少发生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窦静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奥氮平治疗后出现的体质量增加及代谢改变的有效性。方法接受奥氮平单药治疗、并出现有临床意义体重显著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加用阿卡波糖300mg/d(阿卡波糖组,n=26)、二甲双胍750mg/d(对照组,n=26)辅助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末测定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阿卡波糖组8w时BMI较治疗前显著下降(=2.309,<0.05),对照组4w、8w时BMI均有下降(分别越2.378、2.508,均<0.05);8w时阿卡波糖组、对照组的BMI下降率无显著差异(>0.05)。②阿卡波糖组治疗后FPG无显著改变(均>0.05),对照组8w时FPG显著下降(=2.280,<0.05);阿卡波糖组及对照组4w(分别t=2.499、2.431,均<0.05)、8w时TG(分别=2.881、2.803,均<0.0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阿卡波糖组8w时TC显著下降(t=2.685,<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均>0.05);两组治疗4、8 w时的HOMA-I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越2.177-2.500,均<0.05)。③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0.433,>0.05)。结论阿卡波糖可降低奥氮平所致体质重增加,疗效与二甲双胍相近、但起效慢;对代谢紊乱也有改善作。
作者:高志文;童庆好;宋莉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确诊为黄褐斑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20例。A组:采用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B组:单纯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间隔为4周,共6次,光斑大小10皂皂,能量0.7~0.9J/cm2;A组于每次激光治疗后开始使用静脉点滴还原型谷胱甘肽600mg,连续给药2w,共治疗3个周期。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反应等情况,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有效率为80%;B组单纯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有效率为65%。 A组较B组对黄褐斑治疗效果有统计学差异(<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与单纯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相比,具有起效快、疗效高等优点。
作者:杨明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全科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监控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12月我科实施全科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监控前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12月我科实施全科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监控后作为研究组,调查分析实施前后我科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及服务满意度。结果在实施全科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监控后,我科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病区管理、急救物品、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及患者满意度有很大提高(<0.05)。结论全科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监控能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华英;吴治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结合项目实践,介绍医院在管理中引入微信企业号建立移动办公服务平台的开发背景,从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和项目运营等方面探讨医院建设基于微信企业号的移动办公服务平台的可行性及建设内容。
作者:刘浩景;黄少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接收治疗的隐裂牙牙髓病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48颗牙)作为本研究病例,所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两组,对照组24例(24颗),研究组24例(24颗),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研究组接受冠修复和根管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5.83%比对照组79.17%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0.05)。比较两组患者无痛发生率,研究组62.5%比对照组33.33%明显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治疗隐裂牙牙髓病可考虑将冠修复和根管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方式,此治疗方式疗效明显,具有一定安全性和可靠性,且疼痛程度低,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韩超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