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动疗法在西山矿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王晓爱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运动疗法,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关节功能操与太极拳相结合的运动疗法,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入院后3个月患者总体疗效。结果观察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与护理。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沙门氏菌invA基因ICAN快速检测法的研究

    嵌合引物介导的恒温扩增(Isothermal and Chimeric primer-initiated Amplification of Nucleic acids,ICAN)反应需要三个特殊的组成:5'-DNA-RNA-3'的嵌合引物、耐热的RNaseH及具有链取代活性的DNA聚合酶,此法只需在55益左右恒温反应一个小时即可[1]。本文阐述了为建立快速检测沙门氏菌invA基因的ICAN法进行的研究,结果没有出现如报道中描述的清晰的三条带,但是与阴性和其他肠杆菌科细菌相比,沙门菌有明显的特异性条带。本文对出现此结果的原因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

    作者:叶晓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生殖内分泌对癫痫的影响

    临床研究发现:①癫痫对生殖内分泌有影响。②抗癫痫药物对生殖内分泌系统也有影响。③生殖内分泌系统紊乱可导致癫痫的发作。如果在生殖内分泌对癫痫的影响有所突破将会减轻药物对癫痫患者的影响故本人将从雌激素、孕激素及其代谢产物、雄激素对癫痫的影响做如下综述。

    作者:韦章林(综述);卜平(审校);张桁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45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在该研究中,选取的是我院自2013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4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中采用的是一样的治疗方法,然后根据不同的分组对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的是针对性护理的方法,而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的则是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观察组的患者在采用了针对性护理之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而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则较低,大<为77.3%。结论针对性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恢复和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患者在采用了针对性护理之后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另外,针对性护理还能使患者减少自身的疼痛,这对患者的治疗来说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钟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MSCT在急性胰腺炎肝损害治疗前后疗效的应用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观察胰腺炎肝损害治疗前后的多层螺旋CT表现,来评估及观察临床工作中胰腺炎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追踪观察、筛选及分析本院两年胰腺炎患者中MSCT肝脏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减低的患者,测量所有胰腺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脏的CT值,终初步诊断110例胰腺炎肝损害,其中重症胰腺炎患者87例,轻型胰腺炎患者23例。结果在胰腺炎治疗后基础上进行护肝、降黄疸治疗,大部分腺炎肝损害基本完全治愈或明显好转,有3例患者入院后3~5d内,随着胰腺炎病情的进展,肝脏CT值较入院进一步降低。轻型胰腺炎CT值减低程度低于重型胰腺炎,其恢复时间也较后者短。结论MSCT中肝脏CT值是判断胰腺炎肝损害治疗效果的一项简便及重要诊断指标,且能动态观察肝损害治疗效果。

    作者:周伏强;刘亮;姚岚;黎晶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重症肌无力与肉毒中毒临床诊治体会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肉毒中毒为临床常见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两者临床表现可相似,若肌无力患者具晨轻暮重等明显肌无力症状波动性特点,疲劳试验阳性,再加上新斯的明试验阳性,重复神经电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RNS)低频递减等典型MG表现者,MG诊断不难(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我院未开展,且其要在数天或数周后才能有结果,而且MG患者检测敏感性仅约88%[1,2]);若患者有明确自制臭豆腐、生冷、罐装、腌制等易致肉毒杆菌污染食品服用流行病学史,RNS高频递增等典型肉毒中毒表现,肉毒中毒诊断不难,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患者临床实际情况的复杂性,两者存在易混淆情况,两者临床诊治体会如下,供大家参考,以免延误诊断与治疗。

    作者:郭云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经皮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在ICU的优势

    目的:比较传统气管切开与经皮气管切开在ICU的应用优势。方法将需要气管切开的208例患者随机分组为传统气管切开组(ST)102例与经皮气管切开组(PDT)106例,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①手术的时间和难易度;②切口长度,术中出血,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上有无差异;③患者入住ICU的时间;④在ICU住院间日均费用及总体费用。结果 PDF组各项指标均优于ST组,<0.5。结论在重型脑伤及脑血管意外患者经皮气切较传统气管切开在手术时间及难易程度,手术并发症,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时间及总体医疗费用上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余锡斌;邓琳;龚鸿昌;黄华;俸小飞;米芷颉;胡娟;刘小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术前虹膜激光打孔与术中虹膜周切所产生高眼压的比较

    目的:比较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术前激光虹膜打孔与术中虹膜周切所产生的高眼压。方法选择32例64只眼患者,共分两组,第1组17例34只眼,采用术中虹膜周切,第2组织15例30只眼,采用术前虹膜激光打孔。结果第1组发生高眼压13只眼,第2组产生高眼压2只眼,2=8.85,<0.05,统计学有显著意义。结论术前激光虹膜打孔所发生的高眼压优于术中虹膜周切所发生的高眼压。

    作者:李旭庭;王元贵;梁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5年7月在南海妇幼保健院妇科住院的瘢痕妊娠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对照组行药物流产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100豫,对照组患者治愈率53.3豫,两组出血量、术后血β-HCG定量恢复正常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全晓广;余琳;苏凌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放射科68例行CT检查的肾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设为试验组,将同期我院31例行CT检查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时相CT值及常规征象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皮质期、肾盂期时相C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0.05),而其平扫期、皮髓期时相CT值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0.05);试验组患者CT征象假包膜、快进快出强化检出率分别为33.8%、41.2%显著高于对照组6.5%、9.7%,而其均匀强化、延迟强化检出率分别为1.5%、5.9%显著低于对照组1.9%、71.0%,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平扫期、肾盂期高时相CT值及快进快出强化是诊断肾细胞癌的重要特征,而延迟强化是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具诊断价值的特征,临床上应加以鉴别诊断。

    作者:范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究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中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并针对影响因素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6例经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产生并发症的患者,对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内镜操作刺激等因素会造成并发症的产生,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对策,可使其并发症得以缓解或消失,本研究中未出现因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的患者。结论针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产生并发症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有效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作者:龚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内科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送检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心内科病房住院患者的大小便检验标本送检率的影响,提高医疗护理安全质量。方法我科设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影响大小便标本送检率的现状问题调查进行要素分析,建立并落实相应质量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留取大小便标本的及时率和送检率,从而降低医疗纠纷和差错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余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毫火针+颈胸小关节微调治疗颈源性眩晕40例

    颈源性眩晕属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颈椎及相关软组织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该病以眩晕和颈椎疼痛为主要特征,尤其在扭转头部时头晕加重,可伴有恶心、呕吐、耳呜、眼球震颤等;笔者近年采用毫火针+颈胸小关节微调治疗颈源性眩晕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云秀;陈先芝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转归的影响。方法对9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糖化血红蛋白<6.5豫组(A组),糖化血红蛋白6.5豫~7.5%组(B组),糖化血红蛋白>7.5%组(C组)。观察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病情及转归的关系。结果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病情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之间有相关关系(<0.05);急性脑梗死的预后与糖化血红蛋白平之间也有相关关系(<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高低与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的轻重及病情转归密切相关,而且是急性期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临床诊治糖尿病实践中,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是防治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重要任务,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蒙军;范天全;王红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创口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创口感染的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决策。方法选取我院73例胸腰椎病变术后创口感染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随后记录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创口愈合情况、抗生素应用时间、引流管阻塞情况及创口局部治疗时间均优于或非常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或显著性统计学意义(<0.05或0.01)。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比传统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创口感染患者,着实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儒林;王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西帕依固龈液防治牙龈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西帕依固龈液防治牙龈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牙龈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泰含漱液治疗,两组在使用药物30min内均不再使用清水漱口、饮水及进食,10d后复查并记录龈沟出血(SBI)、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龈沟出血、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的效果比对照组效果显著(<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有效率为82.00%,两组比较差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中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西帕依固龈液防治龈沟出血现象效果显著,降低龈沟出血指数,预防牙龈炎及促进牙龈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姜彤;王凯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护理工作中护患交流的技巧

    语言交流是护士和患者沟通基本的方式,是护士与患者思想感情联系的重要媒介,护患交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护士可以通过交流来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患者可以通过交流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护士应掌握护患交流的技巧,以使交流更顺利、更有效。

    作者:韩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探讨利凡诺尔与米非司酮在中期引产中的应用

    目的:对中期引产患者采用米非司酮与利凡诺尔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32例中期引产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利凡诺尔接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平均引产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0.05);观察组产后清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中期引产患者通过米非司酮与利凡诺尔联合进行治疗,可获得理想的引产效果,降低产后出血量与产后清宫率。

    作者:张小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ICU护士术前访视对患者心脏手术后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ICU护士术前访视对患者术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科在2015年1月~11月手术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常规的病房护士术前宣教,实验组增加了ICU护士的术前访视。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在ICU期间的遵嘱行为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ICU护士术前访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

    作者:金娟;蒋春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作用于危重症患者护理中效果。方法在科室中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根据科室及患者的情况建立风险管理预案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结果经资料整合,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患者意外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0.05)。结论针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大程度的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茂琼;陈玉琴;张红英;罗艳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病例讨论在《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分析病历讨论在《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进行《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加入病例讨论。评价此种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一些体会。

    作者:陆恒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