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窦内窥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世伟

关键词:鼻窦内窥镜, 鼻窦炎, 鼻息肉,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鼻窦内窥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鼻窦内窥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愈19例(55.88%),好转6例(17.65%),总有效率为73.53%;观察组治愈19例(55.88%),好转6例(17.65%),总有效率为94.11%;比较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7.6276,<0.05)。结论鼻窦内窥镜用于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有显著疗效,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并研究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术进行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整体过程安全可靠。

    作者:刘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超声诊断卵巢畸胎瘤39例

    目的:探讨超声在卵巢畸胎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9例卵巢畸胎瘤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39例畸胎瘤中经超声正确诊断35例,符合率为89%,基本符合2例,误诊2例。结论超声检查对卵巢畸胎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信息。

    作者:何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研究羊膜移植用于严重眼表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严重眼表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羊膜移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收治疗的严重眼表疾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羊膜移植对30例患者实施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感染出现,没有排斥反应出现,患者眼表重建良好,经3~9个月的随访,1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3%,其余患者恢复较为良好,患者视力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结论应用羊膜移植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促进眼表病变组织的重建,使患者视力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陟;王达夫;吕维娜;梁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2005~2015年北京市顺义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北京市顺义区2005~2015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细菌性痢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顺义区2005~2015年细菌性痢疾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顺义区2005~2015年共报告细菌性痢疾8359例,年均发病率92.08/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5~9月为发病高峰期,报告病例数6124,占总报告数73.26%,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中0~4岁和20~29岁为报告发病比例高。职业以散居儿童、学生、农民和工人为主。结论顺义区2005~2015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维持一定的发病率水平,防治工作不容忽视,提示应在疫情高发季节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张文艳;王洪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及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预防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及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预防。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剖宫产产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及预防措施。结果86例产妇中,59例出血量在500~1500ml,27例出血量在1500~2000ml,主要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对比不同原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剖宫产产妇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术后出血应当加强护理干预,及时控制出血量量。此外,加强术前监测,认真辨别产妇存在的高危因素,产程中正确使用缩宫素是减少术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庄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胰岛素泵治疗溃疡型糖尿病足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治疗溃疡型糖尿病足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00例溃疡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治疗组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溃疡型糖尿病足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彭彦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与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正确护理措施。方法分析90例患儿在使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期间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处理措施。结果90例患儿中2例发生留置针脱管事件,1例发生穿刺点周围小面积皮肤感染,2例出现医用透明敷料覆盖处皮肤过敏现象,1例存在外导管压伤局部皮肤,静脉炎以及全身感染为0例。留置时间1~7d,平均3~5d。结论护士应规范化实施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及留置针护理。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谈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近年来,静脉穿刺留置针应用日益广泛,既可以减少血管穿刺,降低血管损伤,合理保护血管,又可降低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1]。长期输液患者、老年患者、小儿及无自主意识,躁动不合作的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输液或输血),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艾滋病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也可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2013年颁布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指出,外周静脉留置针应72~96h更换一次。实际上,在临床工作中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留置针的使用率并不能达到标准。方法针对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由护理对策的实践中留置时间从之前的1~2d提高到3~4d。结论合理选择静脉血管,根据药物性质预测可能出现的局部炎症反应,以减轻患者痛苦,并延长留置时间。

    作者:刘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观察及护理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1976年由芬兰的LuuKainen教授发明,目前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用于避孕,是有效的避孕措施之一。其主要组成是一个T型骨架,主干是释放药物的圆柱形储药筒,内含52mg左炔诺孕酮,每24h释放20μg左炔诺孕酮,随着曼月乐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非避孕作用越来越引起临床关注,曼月乐对一些妇科疾病的防治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如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等。本文主要介绍曼月乐在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作用。我院自2008年1月~2015年3月,对6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曼月乐宫内节育器后,痛经程度显著减轻(<0.01)、月经量显著减少(<0.01),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德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MSCTA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统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部位,分析斑块性质及相应管腔狭窄程度。结果对133例患者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部位299处进行统计,分别为:颈内动脉虹吸部132处,颈内动脉起始部80处,颈总动脉分叉部54处,颈总动脉主干33处;斑块性质:硬斑块136处,混合斑块91处,软斑块72处;相应管腔狭窄程度:正常占45.5%(136/299),轻度狭窄占38.5%(115/299),中度狭窄占8.7%(26/299),重度狭窄占4.0%(12/299),闭塞占3.3%(10/299)。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以虹吸部硬斑块为主,狭窄程度以颈内动脉起始部轻度狭窄为主,MSCTA能够准确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评估管腔狭窄程度,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因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更瑞;方华盛;梁萍;邓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毫火针+颈胸小关节微调治疗颈源性眩晕40例

    颈源性眩晕属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颈椎及相关软组织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该病以眩晕和颈椎疼痛为主要特征,尤其在扭转头部时头晕加重,可伴有恶心、呕吐、耳呜、眼球震颤等;笔者近年采用毫火针+颈胸小关节微调治疗颈源性眩晕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云秀;陈先芝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针对性护理在骨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骨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骨折的患者,部位为肋骨、盆骨、股骨、胫骨等,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加用针对性护理以减轻疼痛。对比①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于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结果①两组护理前疼痛评分无差异(>0.05);两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有差异(<0.05)。②两组护理前焦虑评分无差异(>0.05);两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有差异(<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减轻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减轻焦虑情绪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花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7例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护理组(n=48)和对照组(n=49)。护理组采用应急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组的治疗有效率为33例(68.75%),显效率为13例(27.08%),总有效率为46例(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29例(59.18%),显效率11例(22.45%)和总有效率40例(81.63%)(<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采取应急护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延髓梗死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效果。方法将64例延髓梗死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2例。两组均给予护理常规,实验组同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痊愈率6.3%、显效率25%,实验组分别为28.1%、37.5%,对照组住院30d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40.6%,实验组1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延髓梗死延髓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作者:刘洪云;张春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前庭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手术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前庭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前庭神经鞘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前庭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手术患者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月乔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重症肌无力与肉毒中毒临床诊治体会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肉毒中毒为临床常见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两者临床表现可相似,若肌无力患者具晨轻暮重等明显肌无力症状波动性特点,疲劳试验阳性,再加上新斯的明试验阳性,重复神经电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RNS)低频递减等典型MG表现者,MG诊断不难(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我院未开展,且其要在数天或数周后才能有结果,而且MG患者检测敏感性仅约88%[1,2]);若患者有明确自制臭豆腐、生冷、罐装、腌制等易致肉毒杆菌污染食品服用流行病学史,RNS高频递增等典型肉毒中毒表现,肉毒中毒诊断不难,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患者临床实际情况的复杂性,两者存在易混淆情况,两者临床诊治体会如下,供大家参考,以免延误诊断与治疗。

    作者:郭云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人性化服务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研究人性化服务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骨科病房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实施骨科护理常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评估两组专科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入院护理、住院期间护理以及出院护理得分更优,护理满意率明显更高,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理念融入骨科日常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

    作者:吴海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应用VSD技术的治疗探索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时利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对1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皮瓣坏死的患者先行清创后行VSD治疗。结果11例经1次VSD治疗,2例经2次VSD治疗后,去除VSD材料,创面清洁,肉芽新鲜,均行一次性植皮成功。结论 VSD技术是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杨裕志;陈一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疾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中心门诊接诊的2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n=12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用药依从性等。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控制不良生活行为、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治疗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防控的认识,改善其遵医行为,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提高高血压治疗效果。

    作者:雷霄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病例讨论在《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分析病历讨论在《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进行《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加入病例讨论。评价此种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一些体会。

    作者:陆恒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