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陪护室新生儿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何青春

关键词:新生儿, 肺炎, 无陪护室, 观察,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无陪护室新生儿肺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无陪护新生儿室收治的216例肺炎患儿的治疗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观察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儿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及系统护理干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加强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抢救,采取全面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是提高痊愈率的关键。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降低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品管圈的手法及步骤进行持续改进,比较活动前后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活动前的37.78%降低至活动后的1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并且改善了患者对留置针的认知,使留置针的使用得到推广。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的降低了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提高留置针的使用率,减少了一次钢针的使用。

    作者:宋进欣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浓度水平,探讨血小板与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合并冠心病者为实验组,没有合并冠心病者为对照组,检测其血常规指标。结果实验组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红细胞(RBC)小于对照组(<0.05)。结论血小板与冠心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贝玫瑰;梁瑜祯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药物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就诊的68例老年痴呆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自34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口服西药吡拉西坦片实施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需要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配上中药补肾益智汤实施治疗,并对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显效、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74.1%;观察组老年痴呆患者中有效显效32例,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诱发老年痴呆症一系列主客观因素中,基因突变、胆碱能缺失是其核心因素。在治疗老年痴呆病方面,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方法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总结了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之后患者不但需要采取一般护理之外,还需要着重于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防治并发症以及疼痛护理等,给予患者早期正确的康复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程润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应用于宫颈病变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对宫颈病变临床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采用阴道镜及高危型HPV-DNA检测方式对208例患者进行检查,再对宫颈进行多点活检。结果 HPV-DNA检测灵敏度达90.2%,特异度85.3%,阳性预测值71.2%,阴性预测值94.8%;宫颈刮片检测灵敏度为67.2%,特异度34.7%,阳性预测值32.5%,阴性预测值59.1%;采用阴道镜进行检测的灵敏度为74.1%,特异度80.7%,阳性预测值59.7%,阴性预测值89.0%。三种检测方式相关数据分析发现,<0.05。对HPV不同组别感染率的分析发现,<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危型HPV-DNA检测手段对宫颈刮片检测进行补充,可有效减少假阴性发生率,增加有效筛查率。

    作者:常正江;张筱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卫生类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及路径

    卫生类高职院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对与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发展以及培养合格的医药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卫生类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指出了卫生类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的原则,并详细地探讨了卫生类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作者:张武晓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胎盘早剥15例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胎盘早剥的病因、危害性、并发症、母婴死亡率及早期诊断、防治措施。方法分析研究15例胎盘早剥病症。结果胎盘早剥发病率为1.76%,初产妇占52%,有妊娠高血压病的占近29%,胎儿死亡率近68%,1例产妇死亡。结论胎盘早剥发病突然,很难预测,病情凶险,产妇发病率和胎儿死亡率都很高,预防措施需要深入研究和加强。

    作者:吕兆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品管圈活动在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系统学习品管圈知识的基础上,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高化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活动主题,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包括化疗基本知识、饮食、骨髓抑制、感染、出血、静脉炎、居家护理7个方面知识,随机选取化疗患者200例,其中100例为对照组,100例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对问卷内容掌握程度,从而对活动前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化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化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有利于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医疗活动,提高了护士工作主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刘睿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准确掌握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ICU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249株铜绿假单胞菌,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ICU分离出的249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中,以痰液的构成比高占73.9豫,其次是分泌物占15.3豫。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敏感,其次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等敏感性亦较高。结论 ICU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较高,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医生应根据细菌学及药敏实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有效控制和减少医院内感染。

    作者:尚秋美;薛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的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的现状。方法采用护生职业成熟度调查问卷对我校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处于中等水平,职业自信得分低。结论应针对本科护生特点,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高职业成熟度。

    作者:杨青建;田建丽;辛小林;张雷;任忠敏;王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应用新型护理措施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新型护理措施在腹膜透析导管出口部位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腹膜透析导管出口部位感染患者按照感染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新型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5 d内,观察组的感染控制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0.05);干预第2、3、5 d,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0.05)。结论新型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膜透析导管出口部位感染能够促进感染症状及局部疼痛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水平的影响,为社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加入我院“糖友俱乐部”并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参加俱乐部常规活动,2次/月,60 min/次,共6次讲座。研究组在参加俱乐部常规活动的基础上由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小组利用“微信平台”对其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行为互动教育。教育时间为3个月。教育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和血糖值来评定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影响效果。结果教育前两组患者ESCA、HPLP、血糖等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教育后,研究组ESCA、HPLP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稳定病情,对糖尿病的防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臧海峡;李红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非语言沟通在ICU机械辅助呼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意义

    非语言沟通是人性化护理的体现,如何恰当地运用非语言技巧对ICU机械辅助呼吸的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从而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闫雪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当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一共有12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相关指标给予对比。结果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当中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其产后恢复,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使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余琼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我院康复科医院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我院康复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科制订院内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康复科住院患儿从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部位,感染发生时间,感染发生月份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602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46例,感染率7.64%;住院第5d发生院内感染者多,占17.4%;2月份及10月份院感发生率高,分别为18.9%和20%;感染部位主要为上呼吸道29例(63.0%)。结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为患者、医院和国家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进行规范化管理,积极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春明;刘芸;王艳华;张杨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及术后恢复情况影响剖析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及术后恢复情况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研究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及术中均给予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在围手术期各时间点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停药至睁眼时间、拔出喉罩时间以及拔管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HR在麻醉诱导前(T1)~拔出喉罩后1min(T6)时刻与给药前(T0)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患者HR在T1时刻较T0时刻明显升高,且在T1~T6时刻均明显高于研究组(<0.05)。研究组患者MAP在置入喉罩前(T2)、置入喉罩后1min(T3)时刻较T0时刻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在手术开始时(T4)时刻后对照组MAP突然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研究组(<0.05)。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停药至睁眼时间及拔出喉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0.05);研究组患者拔管时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37.5%,(<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DEX)辅助麻醉,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苏醒时间。

    作者:倪立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患者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其手术治疗情况。结果随访2~3个月,本组60例患者中优39例(65.00%),良14例(23.33%),合格7例(11.67%),差0例(0.00%),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33%;骨折均于术后6~8w愈合;60例患者均无肱骨头坏死,其中2例(3.33%)出现皮肤感染,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复位解剖,促进骨折愈合,且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夏树斌;黄文兵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在异位妊娠诊断中应用阴道B超与腹部B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收集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4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进行阴道B超检查与腹部B超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及声像图。结果阴道B超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7.50%,显著高于腹部B超组的75.00%,有统计学意义(<0.05);阴道B超组的附件包块、盆腔积液、假孕囊、心血管搏动、胚芽的检出率分别为97.50%、87.50%、20.00%、20.00%、22.50%,均显著高于腹部B超的77.50%、62.50%、2.50%、5.00%、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相对于腹部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应用阴道B超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及声像图效果,且具有操作简单、无需充盈膀胱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刘成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1例上尿路结石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一期经皮肾穿刺造痿,二期经皮肾镜取石术,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及白细胞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郑士涛;叶永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的临床内科治疗观察及分析

    目的:讨论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采用临床内科综合治疗法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100例患者采用口服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果胶铋胶囊以及甲硝唑进行综合治疗,2~3次/d。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适当的增减药物。结果经治疗后治愈的为61例,有效的患者为30例,无效的为9例,有效率为91%。结论综合性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科学、合理、等特点,能够有效的控制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溃疡复发,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康毅;李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