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祥海
目的:研究中药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平肝益肾、活血化痰的中药汤剂,均连续治疗28d,并观察临床疗效及症状表现。结果经过规范的治疗,全部患者的血压均明显下降,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0.05),且中药治疗具有良好的调整血脂的作用。结论平肝益肾,活血化痰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稳定血压、改善症状、改善血脂代谢、减少降压药物毒副的作用。
作者:王淑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提高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2例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为期6个月社区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不采取其他出院后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出院后的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依从性等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控制、运动控制、服药等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同样显著(<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出院之后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张银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分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8例高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将其定义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个组别的成员均为64例,对照组的患者使用一般的形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护理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健康知指数、情感指数、情感得分以及生活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证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在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袁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因人流而产生焦虑的患者实施亲情护理干预,探究其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站2013年12月~2014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因实行人流后产生焦虑症患者共66例,应用计算机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33)和参照组(n=33),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结果实施亲情护理干预后的实验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0.05)。结论在焦虑症患者中实施亲情护理的效果良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对于焦虑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周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翼点开颅脑底池打通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3例进展型、有脑受压或临床症状的稳定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治疗组32例采用显微镜下翼点开颅脑底池打通术治疗,与31例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对比。结果治疗组20例积液消失,12例明显减少,其中1w内消失12例,1个月内消失8例,治愈有效率100%;对照组10例积液消失,14例明显减少,1个月内消失10例,治愈有效率77.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显微镜下翼点开颅脑底池打通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效果满意。
作者:刘维田;张国栋;郑建辉;黄春刚;常久魁;周晋;徐雅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积极开展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有助于高素质、高水平护理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医院部门输送大批人力资源。但就目前而言,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呈现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的局面,为此寻求解决策略便显得非常重要。本次重点对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制约因素及解决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凭据。
作者:孙丽丹;郭婧;王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由于患者多,工作量大,患者流动快,加之少数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易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患纠纷防范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吴敏;陈晓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5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震动感觉阈值(VPT)分为DPN组和非DPN组,比较两组在年龄、病程、BMI指数、甘油三酯、胆固醇、24h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DPN的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年龄、病程、BMI指数、甘油三酯、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均高于非DPN组(<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病程均为DPN的危险因素(<0.05)。结论 DPN发病率高,病因复杂,严格控制血糖、血脂可以把DPN对患者的伤害降到低。
作者:刘天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常见的护理问题,探讨其特点,提出并分析相应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对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在住院期间遇到的护理问题,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问题主要有:心理护理问题(88.6%)、用药安全问题(80.6%)、皮肤护理问题(58.7%)、饮食护理问题(42.6%)、日常护理问题(39.3%)。结论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以及处于治疗阶段这一特殊情况,老年患者会表现出更加严重的心理方面问题,并且随着现代人对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日常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以及用药安全都是老年患者较为重视的问题。实施全方位的连续护理,并积极分析和改善患者的心理、生理、精神以及环境状况,可有效防止护理问题的发生。
作者:杨文;夏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后的促排卵效果。方法以2013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5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达英-35进行治疗,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的促排卵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黄体生成素及睾酮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排卵率85.7%,对照组排卵率为57.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自然妊娠率为67.9%,对照组自然妊娠率为35.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促排卵效果,提升患者自然妊娠率。
作者:叶启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脑动脉瘤破裂的CT影像特点进行探析。方法收集临床资料是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治疗的21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患者均进行CT检查,5例患者进行DSA检查,少数患者进行MRI、MRA等检查。结果 CT检查中,19例确诊的脑动脉瘤患者均发现存在脑动脉瘤破裂,并经临床证实,诊断准确率为90.5%。结论脑动脉破裂使用CT进行检查,能够准确显示脑动脉瘤破裂的影像特点,有利于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诊断。
作者:卢先东;田云;黎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和判断其活动性的检测指标。方法从检验科医生的角度,疏理出一些检验指标,主要进行文献研究。结果单一检测某一项指标,存在敏感性或(和)特异性的不足。结论在RA的诊断中,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或C反应蛋白(CRP)3~4项联合检测,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海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对比评估其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5月诊治的2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行保乳手术,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统计随访10个月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与生存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乳房外观美容疗效优良率显著提高(<0.05)。两组术后10个月复发率与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保乳手术能有效治疗乳腺癌患者,减少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乳房外观美容疗效。
作者:杨志刚;陈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血液透析加综合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尿毒清颗粒、白令胶囊、金水宝胶囊加综合治疗,对比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生存率。结果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治疗组2年生存率率为92.8%。对照组为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0.05),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效果明显,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1)。结论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效果明显,生存率明显提高。
作者:姚茂菊;姚先娥;龙昭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防治腹腔镜宫外孕手术后寒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ASAI-II施行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及术中腹腔冲洗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麻醉后实验组寒战发生率及寒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0.05)。两组SPO2未见明显差异(>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的减少腹腔镜宫外孕手术后寒战的发生,减轻寒战程度。同时不影响术后苏醒,不延长气管拔管时间。
作者:田杰;何军民;周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导致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预防对策,并对干预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观察。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1月~12月于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47例,对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情况以及切口感染等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导致手术室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根据可能导致手术室切口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提出预防对策,并于2014年6月~2015年5月实施在278例于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前,手术室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07%。实施干预措施后,手术室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52%。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张德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血透室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结合血透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在整个病区血透工作开始后进行床旁护理查房。整理分析实施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前后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并将发生的护理缺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后,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了0.52%,患者满意度上升了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透室实施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后,降低了护理缺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更好的保障了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的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钟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中医分期辨证及外治法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小儿肺炎患儿,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应用中医分期辨证及外治法。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和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中,中医分期辨证及外治法的疗效显著。
作者:郭普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实施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实施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100例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并选择同一时间段内100例实施剖宫产手术过程中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所需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出血量比对照组多,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均未见并发症出现,术后第1d对体温进行测量,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均较好,平均住院时间为5.8d。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在实施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来说可行性高,安全性好。
作者:刘凤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缝合锚钉固定治疗内踝粉碎性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就诊于我院的23例内踝骨折且伴有不同程度的韧带损伤的患者,采用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13~58岁,平均37.4岁;2例开放性骨折,其余均为闭合骨折;其中车祸伤10例,高处跌落伤9例,砸压伤4例。其中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Tibiofibular syndesmotic injuries)2例,合并外踝骨折1例。23例患者均在伤后5d内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术后X线检查示23例患者骨折端均达解剖复位,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后12w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骨折端移位情况。术后AOFAS踝关节评分,优18例、良2例、可3例。结论采用带线缝合锚钉固定治疗内踝粉碎性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后期愈合满意,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磊;邢伟鹏;李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