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策略分析

徐媛媛

关键词:子宫切口, 瘢痕妊娠, 治疗策略,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的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诊治的22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完善相关的检查,确定病变发展情况,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药物及手术治疗措施。结果通过药物治疗,4例痊愈;8例实施清宫术,8例患者恢复较好;4例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将瘢痕妊娠病灶切除,终康复。另外6例患者自愿实施开腹手术切除病灶,得到痊愈。在进行药物治疗期间,未见有1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术后未见患者出现子宫破裂或者大出血等明显不良症状,预后效果良好。结论实施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需要及早实施相应的检查,明确病变的大小、部位等性质,之后运用药物、清宫术、腹腔镜手术以及开腹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保证病灶彻底清除,确保患者的健康。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在变应性鼻炎中的疗效

    目的:探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7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其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单用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晓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阿克苏农一师1616例孕妇产前早中期唐氏综合筛查临床意义

    目的:在新疆阿克苏农一师首次开展早中期唐氏筛查、无创DNA产前检查(NIPT)及羊水细胞染色体联合检查,发现阳性率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测定PAPP-A、freeβ-HCG、AFP、β-HCG对孕妇早、中期唐氏筛查,对唐筛阳性和临界高风险标本进行NIPT测定分析。结果1616例标本中,孕早期标本201例,21-三体阳性标本9例,临界高风险6例,18-三体阳性1例,临界高风险3例。孕中期标本1415例;21-三体阳性标本105例,临界高风险112例,18-三体阳性17例;在中孕1415例标本中,其中神经管缺陷28例占1.97%,后经B超证实1例为神经管缺陷。在1616例唐筛标本中,阳性共160例占9.9%。利用4个血清标志物测定的结果筛查出阳性及临界高风险孕妇,对阳性及临界高风险孕妇再进行NIPT测定以排除假阳性,对NIPT测定阳性者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大大提高了唐氏筛查的检出率和准确率。结论在兵团农一师开展孕中期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是减少先天性缺陷患儿出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伟;孙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硫酸镁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硫酸镁应用于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实施常规治疗后腹痛无明显改善的急性肠胃炎患者共44例,按照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品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硫酸镁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2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有0例(占0.00%),对照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有9例(占40.91%),组间不良反应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常规治疗失效急性肠胃炎患者时,采用硫酸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腹痛症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无缝护理模式对小儿外科手术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无缝护理模式对小儿外科手术的护理效果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90例小儿外科手术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采用无缝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麻醉情况等指标结果。结果护理组中局部麻醉患儿29例,发生率为64.44%,同时沟通意愿较强的患儿有40例,发生率达到了88.89%;对照组中局部麻醉患儿20例,发生率为44.44%,同时沟通意愿较强的患儿只有30例,发生率只有33.33%;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外科手术患儿采用无缝护理模式后,可以明显促进患儿和护理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曾春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D34+细胞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目的:检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AECOPD)外周血中CD34+细胞的数量变化。方法收集2015年1月~10月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病例50例,同时收集45例性别、年龄无差别的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密度梯度离心法,取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方法,分离出CD34+细胞,一并计数,比较两组试验者外周血CD34+数量的变化。结果 AECOPD患者组外周血CD34+数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0.05。结论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数量较健康人减少,CD34+细胞数量可作为评价COPD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杨浩;孙丽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对比不同麻醉方式在痔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比不同麻醉方式在痔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肛肠科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思路。方法以我院肛肠科收治的10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阴部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骶管麻醉,两组均行相同的手术方法,对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痔疮手术中应用骶管麻醉,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中的疼痛,麻醉效果理想,耐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杜怀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关于三维CT技术在口腔医学应用情况的研究

    影像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CT技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影像学技术。传统的CT检测结果是二维图像,无法提供该结构的全貌。三维CT弥补了传统CT的不足,可以为医生提供某一结构的立体图像。本文以三维CT技术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三维CT技术在口腔医学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作者:李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放疗联合双膦酸盐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双磷酸盐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双磷酸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0.05。结论放疗联合双磷酸盐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可缓解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卓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放阑尾切除术的效果对比探析

    目的:观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放阑尾切除术的效果对比。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8月50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采取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放组采取的手术方式为开放阑尾切除术。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跟开放组接近,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经对比后无统计学意义(>0.05);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中失血量均优于开放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经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0.05)。微创组术后1例切口感染,发生率4.00%,开放组3例切口感染、3例肠粘连,发生率24.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经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疗效确切,创伤小,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感染、肠粘连发生率,加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轻其痛苦。

    作者:刘建红;杨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后促排卵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后的促排卵效果。方法以2013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5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达英-35进行治疗,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的促排卵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黄体生成素及睾酮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排卵率85.7%,对照组排卵率为57.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自然妊娠率为67.9%,对照组自然妊娠率为35.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促排卵效果,提升患者自然妊娠率。

    作者:叶启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血生化检验过程中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目的:研究在血生化检验过程中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的主要原因,并总结其针对性预防及处理对策。方法筛选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血生化检验的患者4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进行常规血生化检验,观察其血生化检验指标中血清胆固醇水平是否发生异常,并分析导致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的主要原因,研究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的相关处理措施。结果本组研究中公检出胆固醇水平异常99例,检出率为23.13%,其中12例患者为胆固醇水平偏低,87例患者为胆固醇水平升高,胆固醇偏高检出率明显高于胆固醇偏低检出率,<0.05;同时组内原因分析显示,胆固醇偏低组内、胆固醇偏高组内原发性因素与继发性因素构成比比较存在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生化检验中胆固醇水平异常率较高,而胆固醇水平异常则表示患者存在肝脏疾病、糖尿病、肾功能障碍等疾病发生风险,因此临床赢重视患者胆固醇水平异常情况,积极明确导致其异常的原因,并进行相关治疗、处理。

    作者:李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在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分析

    目的: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满意放心"的医务服务。方法选择我院儿科住院患儿124例分为对照组6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住院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护理质量考核成绩为93.1分。结论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达到患儿及家属满意。

    作者:何书情;范秀华;邱质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延时5~10 min对定向药透仪阳性结果的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定向药透仪皮试结果更精确细致的判断方法,指导临床合理、经济用药。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接受定向药透仪做药物过敏试验的4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试5 min后观察测试结果,对于快速过敏皮试结果为阴性,但患者有自觉不适症状的患者延时观察5~10 min,并做好相应记录。结果180例患者中共检出阳性患者73例,阳性检出量率为17.4%,其中49例为青霉素类,24例为头孢菌素类。5 min以内阳性检出52例,其中34例为青霉素,18例为头孢菌素类,占总阳性检出病例的71.2%。延时5~10 min内检出21例,其中15例为青霉素类,6例为头孢菌素类,占总阳性检出病例的28.7%。10 min后再无阳性检出。结论定向药透仪做药物过敏试验临床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但在试验结束后对于皮试结果为阴性但有自觉不适症状的患者延时观察5~10 min可降低假阴性率,避免出现阳性漏检风险,从而提高临床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黄玉凤;黄玉美;刘义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在肾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在肾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我院肾脏内科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8人。采用实习结束后出科考试成绩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 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较传统方法明显优越,<0.05。结论肾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肾脏内科实习医师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形成,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013年通化地区学校卫生工作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通化地区学校卫生工作开展情况,寻求今后如何加强通化地区学校卫生工作的方法。方法对所属县疾控中心发放疾控系统学校卫生工作调查问卷,并对上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化市所属县(市)疾控中心均有学校卫生科,经费不足,科室人员没有外出学习、更新知识的机会,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制约了通化市学校卫生工作的长足发展。结论通化市学校卫生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谷源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重症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7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普通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则对可能出现的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通气时间、干预前后PO2、PCO2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儿通气治疗时间,改善患儿PO2、PCO2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愈率得到提高。

    作者:张小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0例慢性乙肝患者,从中选取4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4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对照组治疗依从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何晓霞;庆笑春;王小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妇女干部压力现状的调查分析及管理思路

    目的:通过对现代妇女干部压力调查分析,探索缓解妇女干部压力的管理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县200例妇女干部进行调查,了解她们的压力状况并制定应对措施。结果75%的妇女干部承受较高的压力。结论妇女干部承受的压力较大,影响着她们的身心健康,应当从社会、组织、家庭、个人层面对她们进行疏导与管理。

    作者:柳英;程明礼;王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1例胆管支气管瘘的护理

    胆管支气管瘘是肝胆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射频消融术后出现胆管-支气管瘘,临床上极为少见,做好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刘煜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1例闭合性肾损伤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治疗组151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疗组采用保守治疗;治照组采用肾裂伤修补术治疗。两组均以2w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6%(<0.05),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肾脏修补术对于Ⅲ级肾损伤效果显著,但保守治疗的效果也是肯定的。因此,在临床上我们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医师的临床经验,给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把患者的损失降到低。

    作者:李其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