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探究

李菊

关键词:外科护理, 护理风险, 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疗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外科护理方面潜在的风险问题也随之增多。本文通过临床实践分析外科护理潜在风险问题,并针对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特征及干预对策

    目的:总结口腔正畸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相应有效的医患沟通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77例错合畸形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开展相应的心理干预,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对比本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治疗效果。结果经相应心理干预后,本组患者的HRS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77例患者中采用生长改形治疗20例,正畸掩饰性治疗57例,外形与功能恢复理想,美容效果满意。结论针对口腔正畸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增加治疗信心与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关雪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联合应用对卵巢肿瘤良、恶性判定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经阴道结合经腹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特点及意义。方法对120例142个卵巢肿瘤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对比良、恶性肿瘤形态、包膜、内部回声、腹水、周边及内部血流值。结果良、恶性的形态、包膜及内部回声有明显差异。有50%的恶性肿瘤可测出腹水,而良性者不足2%。两者间周边血流无显著差异,而内部血流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良性肿瘤为18%,恶性肿瘤70%。结论超声形态学和彩色多普勒探测肿瘤动脉阻力指数是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丁明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浆胱抑素C水平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20例住院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两组,单纯糖尿病组(单纯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肾病组),同期6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入组时常规检测常规生化指标外,同时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CysC血浆水平。结果单纯组及早期肾病组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05),早期肾病组显著高于单纯组。早期肾病组的高CysC患者百分数较单纯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高CysC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也可能为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

    作者:王凌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肾炎康复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研究应用肾炎康复片联合前列地尔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该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组研究,两组均予以常规支持治疗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另行联合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超过对照组的81.43%(<0.05)。完成治疗后,研究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素氮以及24h尿蛋白等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应用肾炎康复片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治疗,可以产生显著的效果。

    作者:蒲忠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2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通过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优于对照组73%,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支气管哮喘通过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柏发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部CT平扫对症状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利用腹部CT平扫在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被确诊为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23例患者进行研究,使用CT扫面仪行腹部螺旋平扫,观察患者阑尾形态、大小、是否结石、管壁增厚情况以及周围组织有无脓肿、膈下游离气体、盆腔、腹腔积液等情况,结合手术结果对其检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22例患者被明确诊断为单纯性急性阑尾炎患者或急性阑尾炎伴其他炎症,1例患者因未观察到阑尾未作出明确诊断,手术显示23例患者均为急性阑尾炎,CT检查显示22例患者与手术结果相吻合,符合率达95.7%。结论 CT扫描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段常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及并发症护理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及并发症护理。方法将我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5例食管癌患者于术后第1d起进行饮食指导,持续10d,每日给予肠内营养的食谱排列,行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的40例,行空肠营养管的15例,术后第1d给予5%GS500ml+10%氯化钾10ml经鼻胃肠管50ml/h均匀滴入,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及返流现象,无不适者。第2d起选用输液泵以50~100ml/h的速度输入全流食,温度为38益~40益。并且逐步增加流食的种类,每增加一种新流食,先缓慢滴注2h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量、浓度、速度。同时针对消化道症状、返流、误吸、营养管的脱落和堵管,代谢性并发症等,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与结论食管癌术后早肠内营养支持是术后营养支持的有效途径,做好肠内营养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爱平;乔莉;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的指导意义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抗感染治疗具有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ICU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则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指导下,展开抗感染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及治疗效果展开统计与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WBC计数均发生显著降低(<0.05),但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跃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ICU脓毒症患者,通过以其血清降钙素水平为依据展开抗感染治疗,可确保抗生素的科学合理应用,大大减少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及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曹晓宇;豆周林;李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诊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急诊对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在治疗过程中选取胺碘酮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120例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基础方案进行治疗,如洋地黄制剂、控制血压、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扩张剂等,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方案上同时加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带来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期心率、射血分数、QT离散度无统计学意义(>0.05),经过治疗两组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0.05)。结论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并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志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传统教学联合PBL在消化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临床分析传统教学联合PBL在消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7月在我院消化科实习的64例实习生,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教学,研究组实施传统教学联合PBL教学,采取考试评价法,对比两组学生的综合成绩。结果经过考试分析,研究组综合知识、操作技能考核分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0.05)。结论针对消化科实习生,采取传统教学与PBL联合教学,可有效维持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拓展学生临床思维,使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作者:程开;迟男男;遇常虹;卓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精神病患者强制送诊及住院治疗的主体问题探讨

    我国精神病卫生立法工作将精神病患者强制送诊的主体分为监护人、近亲属及公安机关三部分,而强制住院治疗的决定权则赋予了精神病执业医师。这一规定既有相当的合理性,也存在一些不甚完善之处。本文通过分析精神病患者强制送诊以及强制住院治疗的负责主体,探讨了精神病患者主体问题的合理性及正当性,致力于在兼顾患者个人权益及公众社会利益的同时,实现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合理送诊与治疗。

    作者:贺捷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阴道彩超检查子宫肌腺病和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针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肌腺病检查中采用阴道彩超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1月~1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与子宫肌腺症患者80例,分别采用阴道彩超检查和腹部彩超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就两种检查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阴道彩超检查,能够有效检测出子宫肌瘤与子宫肌腺症,检出率分别为94.29%、90.35%。结论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相比,前者能够准确、快速的检测出子宫肌瘤与子宫肌腺症,有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

    作者:李娅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方法择取我院起于2013年7月,止于2015年7月,接收入院的结肠癌患者,共计84例。以随机分组原理为主要依据,将84例患者等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于围手术期中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的效果,并做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对照组17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9.52%,明显低于对照组40.48%(<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结肠癌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术后并发症少,利于护患友好关系的建立。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输尿管结石治疗的方法和研究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中常见疾病,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等,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准则,本文将对主要的几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作者:刘文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80例思路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思路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慢性咽喉炎患者作为对治疗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治疗的80例慢性咽喉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均采用中医脾胃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奇霉素,雾化吸入8万U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生理盐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采用中医脾胃论治慢性咽喉炎,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德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士长授权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护士长授权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急诊病区作为研究对象,参照“质量控制,人人有责”的原则,决定授权的对象并设立授权的岗位,同时,明确授权内容,建立健全急诊科反馈系统后对授权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护士长授权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护士长工作压力,而且还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士长授权,能够有效提升急诊科护理的质量,是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

    作者:石鑫;郭蓉;郑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3例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22例患者的复合植皮存活,存活率95.65%;3例患者出现部分组织感染现象,严重导致植皮坏死;其中16例患者植后供皮区域无瘢痕,7例患者植皮与正常皮肤接触部位产生轻微的轮廓瘢痕。12例患者植皮部位存活完好,且弹性正常,肤色光泽,无瘢痕;1例患者出现植皮失败的现象。结论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能够提高植皮存活率,降低瘢痕程度。

    作者:丁思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局部用药治疗干眼症的观察及评估

    目的:探索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局部用药治疗干眼症的观察及评估。方法选取180例术后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80例随机分为术后干眼症观察组和术后干眼症对照组两组,每组90例,术后干眼症对照组单方面采用普南扑灵治疗,术后干眼症观察组实施玻璃酸钠治疗。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使用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疗效确切。

    作者:任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67例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经鼻内镜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切除儿童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7例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对患儿全面身心评估、解除心理顾虑、完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重点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术部伤口渗血情况的观察、重视患儿主诉、预防感染、加强饮食营养指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67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鼻塞、打鼾症状消失,无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帮助患儿顺利完成手术及术后治疗,避免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雪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甘露醇辅助抗生素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甘露醇辅助抗生素治疗颅内感染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颅内损伤后引发颅内感染的患者,将这50例患者随机地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对照组的25例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对观察组25例患者在进行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体温、意识水平以及产生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0.05)。结论对颅内感染的患者进行甘露醇辅助抗生素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体温以及意识水平,减少患者产生不良反应,说明甘露醇辅助抗生素治疗对颅内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极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朝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