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山
目的:探讨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术后疼痛程度、血压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明君;邵在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预防与控制方法,降低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方法针对我区小儿手足口病严峻形势,制定小儿手足口病疾病预防工作方案,加强全区各级医疗单位工作人员、学校、托幼机构保健教师的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培训,扩大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宣传力度,协调各部位共同预防与控制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结果通过及时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2013年全区累计报告小儿手足口病1248例,较2012年(4435例)同期下降71.86%;2013年发生聚集性小儿手足口病疫情1起,较2012年同期(28起)下降96.43%;未发生因小儿手足口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重症死亡病例发生。结论通过制定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加强工作人员技能培训,普及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协调多部门联合预防与控制可有效预防与控制小儿手足口病的发展,避免发生小儿手足口病大面积流行。
作者:王学军;张春莲;钟智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复合利巴韦林和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72例我院收治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复合利巴韦林疗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苦参素胶囊,经1疗程治疗后,对比记录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毒阴转率与肝功能复常率。结果试验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访1年内,病毒转阴率与肝功能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复合利巴韦林和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明显,不易复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尚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附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附睾炎患者20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101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益肾十七味丸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治疗3个周期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患者痛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9%明显高于对照组70.29%(<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疼痛及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0.05),有可比性。治疗三个周期后,两组的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痛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附睾炎效果显著,应大力推广。
作者:李其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42例)与研究组(58例),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予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及疼痛缓解率。结果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0.05);研究组疼痛程度方面比对照组低(<0.05)。结论骨折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负面情绪,并减轻其术后疼痛。
作者:喻胜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统计分析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经益气补肾方与替米沙坦片联合治疗后各项身体指标,总结联合疗法的优点。方法定向抽选本市2015年4月~8月间的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300例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益气补肾方与替米沙坦片联合疗法,参照组采用替米沙坦片疗法,对比两组患者三个月后的各项指标、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等恢复更快,临床疗效优于参照组。结论益气补肾方与替米沙坦片联合疗法比单药疗法效果更好,可将该种疗法在临床诊疗中推广。
作者:刘情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局部用药治疗干眼症的观察及评估。方法选取180例术后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80例随机分为术后干眼症观察组和术后干眼症对照组两组,每组90例,术后干眼症对照组单方面采用普南扑灵治疗,术后干眼症观察组实施玻璃酸钠治疗。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使用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疗效确切。
作者:任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采用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部慢性伤口,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6例骶部慢性伤口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设计皮瓣并采取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部伤口,术后供区直接缝合,放置引流管,给予抗感染治疗。结果本组36例骶部慢性伤口患者均一期愈合,皮瓣供区直接缝合,皮瓣色泽、外观及血运良好,随访期间未见复发及异常病例。结论臀上动脉穿支皮瓣血运丰富,应用范围大,切取方便,皮瓣供区可直接缝合,术后局部循环及外观良好,对骶部慢性伤口进行修复,其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徐兵;任晓芳;尹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服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自2014年3月~2015年6月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服用药物的不同,将单纯采用氨氯地平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共40例;将联合采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共4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空腹血糖与血肌酐、尿蛋白排泄率(UAER)等均有明显好转,且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跃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降压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罗颖;何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增殖能力强、分化范围广及低免疫原性等生物学特性,被广泛用于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T淋巴细胞具有重要作用,并证实MSCs可通过直接接触、细胞因子作用等途径影响T淋巴细胞的激活、增殖及亚群比例,继而达到免疫调控、缓解病情的目的。
作者:王慧歌;高建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联合手术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需行保守手术治疗的38例EM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0例),术后分别采取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1年内受孕率分别为95.0%和5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和0.0%(<0.05);而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保守手术可有效提高EMs的临床疗效,改善受孕率,降低复发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姜红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控制硬式内镜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过程,提高工作质量。方法运用精细化管理,不断改进硬式内镜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精细化管理对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结论精细化管理是确保硬式内镜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预防医院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病案质量,对手术病案进行终末质量检查。方法2015年1月~6月,每个外科临床科室按出院人数比例抽检,并作统计分析。结果2466份病案中缺陷病案814份,占33%。结论医院管理部门可通过加强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教育、加强临床医师病案书写能力的培训等方法提高病案质量,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王鲁卿;张巍;杨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常规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对非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BNP的影响。方法83例非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20mg/d,分别在治疗前和8w时测定BNP。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8w后B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非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在常规应用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降低BNP。
作者:刘利宏;彭凌云;李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药物终止妊娠在计划生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单位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终止妊娠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人工流产,观察组给予药物流产,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4%,对照组为8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18%;观察组治疗依从度为94%,对照组为76%;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没有明显差异;两组选择药物流产方式的患者明显多于选择人工流产方式的患者。结论药物终止妊娠用于计划生育中,有利于提高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
作者:阮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实施社区护理,提高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福度指数。方法对300例患者进行知、信、行三方面的社区宣教,对患者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调查,问卷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服务满意度及幸福度得分都有所增加。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社区护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胡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采集的尿液样本220例进行分析,分别进行尿常规和尿沉渣检验。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检测尿蛋白、白细胞以及红细胞的阴性和阳性率结果比较,发现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组间对比不具有显著差异,跃0.05,无统计学意义,并且两种检测结果综合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结论尿沉渣和尿常规在临床的尿液检验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通过将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有机结合的来检验尿液,具有更加良好的准确率。
作者:张竹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针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肌腺病检查中采用阴道彩超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1月~1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与子宫肌腺症患者80例,分别采用阴道彩超检查和腹部彩超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就两种检查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阴道彩超检查,能够有效检测出子宫肌瘤与子宫肌腺症,检出率分别为94.29%、90.35%。结论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相比,前者能够准确、快速的检测出子宫肌瘤与子宫肌腺症,有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
作者:李娅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利用腹部CT平扫在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被确诊为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23例患者进行研究,使用CT扫面仪行腹部螺旋平扫,观察患者阑尾形态、大小、是否结石、管壁增厚情况以及周围组织有无脓肿、膈下游离气体、盆腔、腹腔积液等情况,结合手术结果对其检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22例患者被明确诊断为单纯性急性阑尾炎患者或急性阑尾炎伴其他炎症,1例患者因未观察到阑尾未作出明确诊断,手术显示23例患者均为急性阑尾炎,CT检查显示22例患者与手术结果相吻合,符合率达95.7%。结论 CT扫描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段常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9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颈动脉、椎动脉、肱动脉、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及无名动脉。结果69例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63例,大动脉炎5例,完全性盗血12例,部分性盗血39例,隐匿性盗血18例,患者的颈动脉、椎动脉、肱动脉、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的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脉冲多普勒均有典型特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经济、简便、无创、可靠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王依宁;张敏;王永洪;许益;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