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增
目的:探讨手术与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共48例,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24例,对照组予以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非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0.05。结论临床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理想效果。
作者:何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结肠镜下大肠广基息肉患者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术后迟发出血的风险因素(操作外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2月31日~2014年12月31日82例因大肠广基息肉在规范操作下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患者术后迟发出血的风险因素。结果纳入病例共82例,对应病变95处,术后迟发出血4例(出血率4.88%)。结论分析结果显示EMR术后迟发出血的危险因素院高血压(P<0.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病变大小、病变数量、病变部位、病理类型无关。
作者:程鲲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病门诊在管理糖尿病高危足中的效果。方法开展糖尿病足部护理门诊,对32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进行足部处理,个体化宣教,预防保健的指导,并且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采用“糖尿病足相关知识、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同时在内分泌普通门诊选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32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中有2例脱访,1例发生足溃疡,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自护能力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足病门诊的患者12个月后各评分都高于内分泌科普通门诊。结论糖尿病足病门诊能有效管理糖尿病高危足患者,预防足溃疡的发生。
作者:陈芳芳;郑建娣;徐亚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并使用静脉留置针5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2例穿刺失败,1例例脱管,1例静脉炎,1例液体渗漏,2例导管堵塞。结论通过使用留置针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研究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使用留置针可有效保证液体以及急救的药物能够及时输入,并达到了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吴美儿;沈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地开展,在治疗肾结石特别是复杂结石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不少医务工作者对并发症的重视程度不足,对并发症的处理较为欠缺。随着技术及研究的进步,并发症较以往明显减少,但严重的并发症仍然不容忽视,因此,对于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对发生原因、影响因素的分析,讨论如何预防及处理PCNL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通过对文献的总结,认为大部分的PCNL术中、术后并发症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预防来减轻或避免,因此建立完善并发症的评价及预测在临床上很有价值。
作者:陆嘉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采用一次性切开根治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接受一次性切开手术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中抽取38例纳入研究组,另选同期38例接受单纯切开引流手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两组的感染控制时间、实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感染控制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研究组(94.7%)的治疗成功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77.7%),6个月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其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一次性切开根治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成功率高且术后少有复发情况出现。
作者:廖若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20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行康复治疗,研究组110例在其基础上行化痰祛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与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NIHSS及Barthe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97.27%显著高于对照组65.56%(<0.05)。结论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显著。
作者:林道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和10例子宫颈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治疗结果。结果全部患者均在宫腔镜下实施电切手术,手术均一次性获得成功,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平均出血量较小,获得良好的手术成效。结论应用宫腔镜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安全可靠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现代护理模式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围手术期听力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8例拟行鼓膜置管术治疗的SOM患者随机分组院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给予现代化护理。结果听力重建有效率评价显示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7.05% vs 82.35%),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满意率均以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2.85±5.42分vs 86.12±6.85,94.12%vs 79.4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SOM患者的围手术期开展现代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听力重建效果。
作者:宋雨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某中学结核病疫情发生的原因,提出对学校结核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及防治对策。方法针对出现病例班级确定范围,对学生及其教师进行X线胸片检查,X线胸片检查可疑者给予痰涂片检查做出诊断。结果此次在某校某班确诊3例肺结核患者,其中1例患者痰涂片阳性,3例患者均已采取规范治疗。结论本次疫情发生在首例肺结核患者出现症状5个月后,学校才对该患者予以干预,传染病监控不到位是发生疫情的主要原因。
作者:谢恬;刘成刚;师茂林;叶永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接受了介入手术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使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共198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98例对照组和100例观察组,所有患者接受介入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PDCA循环,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加入PDCA循环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使患者更加满意。
作者:刘昕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56例低血糖脑损伤的新生儿,根据血糖值高低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32例(血糖值=<1.5mmol/L);B组24例(血糖值>1.5mmol/L且小于2.6mmol/L),观察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及在胎龄44w,48w NBNA评分,治疗1年后患儿神经评分异常情况。结果 B组在44w与48w的NBNA评分差值高于A组(<0.01);A组患儿出现神经行为评分异常比例高于B组(<0.05)。结论新生儿血糖越低,NBNA评分值越低,神经行为异常比例越高,脑损伤越重,预后越差。
作者:刘亚莉;马金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临床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阶段。血液科具有较强专业性,我们针对血液科的特点,着重探讨如何培养实习生扎实的基本理论,熟练的临床专科操作技能,临床思维以及医患沟通能力,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吕学文;陈焕伟;王博;张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2014年江西省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整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4年手足口病病例监测及病原学检测数据,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江西省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0460例,报告发病率133.70/10万,重症病例275例,死亡病例5例。全年每月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4~6月为发病主高峰,9~10月为次高峰。病例主要分布在5岁以下年龄组儿童(占病例总数的95.51%),男性报告发病率(164.51/10万)高于女性(101.05/10万)。实验室确诊病例3021例,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病原构成分别为40.22%、22.38%和37.41%。结论2014年江西省手足口病发病水平达到历年高,秋冬季流行强度增大。因此在防控策略上应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以及重点时间点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作者:潘欢弘;聂绍发;刘晓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医院药事管理中PDCA的应用。方法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我院将292例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为146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全部采用传统医院药事管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PDCA方式管理。结果经过不同的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26%(142/146),药学差错事件发生率为1.37%(2/146);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87.67%(128/146),药学差错事件发生率为5.48%(8/146)。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而药学差错事件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常规组(<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PDCA模式管理能够提升医院药事管理的整体质量,降低药学差错发生事件,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利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联合手术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需行保守手术治疗的38例EM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0例),术后分别采取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1年内受孕率分别为95.0%和5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和0.0%(<0.05);而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保守手术可有效提高EMs的临床疗效,改善受孕率,降低复发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姜红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创伤日渐增多,创伤原因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特别是严重创伤,它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由于它病情重、伤情复杂,变化快、易误诊、漏诊,是现代创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有效、准确的采取救护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起着至关生重要的作用。
作者:夏海兰;刘英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实验室检查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的意义,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和同期健康儿童各55例,分别作为感染组和对照组,两组儿童出生时均为足月儿,且抽血研究时性别、年龄组成以及营养状况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0.05)。对两组儿童进行血常规分析其结果。结果与同期健康儿童相比,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WBC、RBC、Hb及Pt计数变化不明显(>0.0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均增高(<0.05);单核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均增高(<0.05);淋巴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均降低(<0.05)。结论通过对小儿血常规检查,可以从其变化初步判断小儿是否有MP感染。
作者:王宇超;于海东;刘大伟;李洪滨;杨慧;关雪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308nm准分子激光在儿童白癜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12月我院门诊接受308nm准分子激光3个疗程(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的120例儿童白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351处治疗后皮损的色素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和评价不同部位、治疗次数、病程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351处皮损治疗后,显效率60.11%,总有效率72.36%。3个疗程内,疗效与治疗次数呈正相关;面颈部疗效跃躯干部跃四肢、肢端;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反之则越差。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儿童白癜风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但不同部位皮损、治疗次数及病程对疗效有一定影响。
作者:方重阳;刘保国;赵莲英;李小静;王荣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专人专护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1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专人专护负责护理全程,对其进行伤口护理、心理护理、家庭护理等综合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侧肢体坏死、自杀倾向、抑郁症等意外发生。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避免心理障碍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刘庆;魏琳棣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