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琪;黎源倩;邹晓莉
目的 分析2012年南宁市兴宁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规律及就诊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兴宁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南宁市兴宁区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3 698例,其中重症病例236例,占总病例的6.38%.乡镇的重症发生率较高,为12.01%,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4-7月,5月为高峰期,90.68%的重症病例为4岁以下的儿童,散居儿童占75.42%,男女性别比1.65:1.重症病例中以EV71阳性为主,占89.16%.重症患儿72 h内的就诊率高达85.55%,转诊次数≥2次占61.44%,初次就诊未作出手足口病诊断占30.93%,首次就诊在县级及以下的医疗机构单位占59.32%.结论 2012年南宁市兴宁区重症手足口病的乡镇发生率较高,夏季高发,3岁以下的儿童缺乏保护抗体,散居儿童为主要的发病人群,男性高于女性,主要由EV71引起,并存在诊治不及时等问题,因此做好高发季节重点人群的防控是关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单位的诊疗水平是重点环节,实现及时就诊,就近诊疗,从而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蒙增慧;俞蕾斌;黄秋兰;郭亮永;李玲;苏庆群;叶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了解体检客户对健康宣教的需求,来探讨体检过程中实施健康宣教的必要性,达到为体检者提供优质服务,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目的.方法 在体检过程中选取200名体检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健康宣教的需求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不同学历、年收入和参加体检频率的体检客户对健康宣教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是否患病的体检者对健康宣教需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学历、年收入和体检频率是影响体检客户健康宣教需求程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体检客户对健康宣教存在迫切需求,在健康体检中针对不同特征的客户进行适当的健康宣教很有必要.
作者:刘莎;蒲建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精神病住院患者血液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精神病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常规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2152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196株病原菌,检出率为9.1%.其中革兰阳性菌为58.7%,表皮葡萄球菌占首位,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菌株;革兰阴性菌为41.3%,大肠埃希菌占首位,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较低.结论 精神病住院患者血液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耐药率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姜锋;姜凯;王志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HPV感染与口咽部鳞状细胞癌(OPSCC)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外文数据库,获得有关HPV感染与OPSCC预后关系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计算合并HR及其95%CI.结果 共15篇合格文献纳入本研究,累计OPSCC病例l 725例,其中HPV阳性表达746例,阳性率43.25%.HPV阳性的OPSCC患者有较低的死亡风险(合并HR=0.316,95%CI:0.236~ 0.395)和肿瘤复发风险(合并HR=0.316,95%CI:0.229~0.403).结论 HPV阳性可能是OPSCC预后较好的因素.
作者:何保昌;陈法;高小叶;蔡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肝片形吸虫是一种寄生在牛、羊和其他哺乳动物胆管内的常见寄生虫.人偶尔可受感染,引起肝片形吸虫病.2013年贵州省遵义市某医院外科手术发现一例感染者.经调查,患者有典型的症状、体征(右上腹疼痛、腹泻、乏力、黄疸),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伴肝功能损害.经手术胆管中取出虫体确诊,用三氯苯达唑驱虫治疗治愈.患者是由于长期饮食不洁,且喜食凉拌菜和喝生水而感染.
作者:朱爱娅;王锐峰;李安梅;耿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阴性淋巴结数目对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9月有完整随访资料的203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影响肿瘤复发及术后生存时间的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203例胃癌手术患者的总体复发率为34.98%,总体3年生存率为71.92%.单因素分析显示更少的阴性淋巴结数目(<10枚)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复发及生存时间的显著危险因素(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阳性淋巴结数目和阴性淋巴结数目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复发及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分层分析显示Ⅲ期胃癌患者中,更少的阴性淋巴结数目(<10枚)是术后总体生存时间的显著不利因素(P<0.01).结论 阴性淋巴结数目不足是影响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Ⅲ期胃癌中提高阴性淋巴结数目的淋巴结清扫有利于胃癌手术患者的预后.
作者:易伟;钱洪军;陈帆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肥胖对骨关节炎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操作及术后短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我院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28例骨关节炎患者,按人院时人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67例,BMI≥25)与非肥胖组(161例,BMI<25),予以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脱位、感染、深静脉栓塞)、术后3月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骨关节炎患者中肥胖患者比例为29.39%.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8.57± 26.58) min和(87.65±25.33)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70.34±110.52) ml和(545.69±98.64)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93%和4.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术后3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增加量(35.71±14.69)和(34.12±13.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肥胖会增加骨关节炎患者人工全髋关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并不影响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赖笑雨;钟艳春;赖光松;何澄;高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HIV/AIDS患者随访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随访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南省HIV/AIDS患者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随访率为82.4%.是否接受过医务人员上门教育的P=0.000,OR值为4.750.是否愿意定期接受随访的P=0.000.OR值为3.161.是否接受过医务人员上门教育与是否愿意定期接受随访为HIV/AIDS患者随访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提高随访率需要加强对HIV/AIDS患者的宣传教育并注意随访方式的选择.
作者:封华;孙亮;高飞飞;郭金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云南省罗平县布依族居民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流行的社会经济差异.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罗平县布依族聚集乡抽取≥18岁的737名常住布依族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罗平县布依族居民的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8.55%和46.68%;其中,男性分别为9.19%和37.88%;女性分别为7.94%和55.02%.布依族女性的中心性肥胖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中心性肥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布依族村民患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可能性越小;家庭收入水平越高者的布依族村民患肥胖的可能性越大.结论 布依族村民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流行存在显著的社会经济差异,应加强对低文化水平和高收入家庭村民肥胖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作者:何蓉;蔡乐;崔文龙;董峻;舒占坤;叶亚怀;冯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对沈阳市某学校发生的一起群体性发热呼吸道疾病进行调查与处置,以明确诊断,控制疫情.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综合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等方法.结果 共发生24例发热病例,全部为学生,罹患率为2.64%.这24例患者中,发热21例,咽痛20例,头痛20例,咳嗽17例,流涕10例,全身酸痛10例,发病患者中无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出现疾病.10份咽拭子标本5份为腺病毒阳性.结论 这是疫情因学生发病后带病上课,引起的腺病毒14型发热伴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
作者:陆莹;邵庆峰;陈叶;齐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神经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方法 选取2010-2011年在神经科实习的60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以问题为中心PBL带教法教学;对照组采用“1对1”传统带教法教学,于出科时进行出科成绩和不同带教法认可程度比较.结果 出科时,两组护生出科成绩评比,实验组出科成绩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生对不同带教法认可程度评比,实验组对带教法认可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BL教学法对培养护生的主动学习性和对知识探究精神、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和临床护理质量及重组和更新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PBL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效果显著.
作者:冯杰;张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维、哈少数民族失能老年人居家主要照护者照护负担现状.方法 应用ADL量表对少数民族失能老年人进行筛查并应用ZBI照护负担量表对621例少数民族主要照护者进行照护负担的研究.结果 少数民族有照护负担者311人(50.1%);照护负担四个维度中经济负担重,其中哈萨克族的经济负担得分高,为(1.76±0.9660)分.结论 减轻维、哈少数民族居家照护者的照护负担应从经济方面着手.
作者:吴复琛;王玉环;王美艳;陈雪峰;刘素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了鳃医院感染现患率的现状、医院感染病原体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2年9月11日的所有住院患者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查率为97.7%,医院感染的现患率为2.97%,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3.0%,其中治疗用药136例,预防用药52例,治疗+预防用药12例,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75%.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时准确的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继续加强重点科室的目标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样本送检率,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张召菊;李玉森;周凡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2010-2012年内蒙古地区流感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资料,为内蒙古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2010-2012年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监测数据.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并分析病原学监测资料.结果 2010-2012年全区哨点医院报告的ILI%分别为1.99%、1.32%和1.49%.内蒙古2010-2012年每年均有两个流感流行期,流行的流感病毒优势型分别为B型和A(H3N2)、甲型H1N1和B型以及B型和A (H3N2).结论 2010-2012年内蒙古流感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流感高发,而夏秋季少发.流感仍是内蒙古需长期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作者:郭卫东;雷霞;刘艳芳;跃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不同装修程度居室空气中苯的污染现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及防控对策.方法 在贵阳市住宅小区选择新装修居室,按使用各类人造板材及聚氨酯清漆的用量、外购家具装填情况等装修水平的不同分为3个实验组(每组8户),低装修水平1组,高装修水平1组,家具装填1组;设未使用人造板材、聚氨酯清漆和家具装填的1组(对照组),对上述组别中苯共作5次监测(15d监测1次),测定方法按(GB 50325-2010)热解析-气相色谱法.结果 低水平组第1次监测苯浓度范围(0.009~ 0.240 mg/m3),显著低于高水平组(0.078 ~ 1.040 mg/m3)和家具装填组(0.077~0.140 mg/m3);3个实验组苯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至第5次监测,家具装填组的苯浓度水平(0.009~0.089 mg/m3)>高水平组(0.009~ 0.075 mg/m3).同时,随时间的延长,各实验组苯浓度呈下降趋势.结论 高装修水平组和家具装填组室内苯浓度明显高于低装修水平组,主要与人造板材、聚氨酯清漆的用量和质量、家具的装填和质量相关.
作者:张人华;方志清;王娅;彭西英;周贻兵;李磊;林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技术在产科危重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3年8月我院ICU收治的产科危重症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在对患者常规、对症救治的基础上,根据急性肺损伤的抢救原则对患者开展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h、4h、12h、24 h、48 h对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指标、PaO2/FiO2、临床症状进行监测和记录.观察患者各项指标随治疗时间进展的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在接受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心率逐渐降低,由治疗前较高水平(139.1±11.2次/分)恢复到较为正常的水平(85.1±10.4次/分),各时点间的心率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465,P<0.05);呼吸频率也从治疗前44.1±4.1次/分逐渐降低至18.2±2.2次/分,各时点间呼吸频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194,P<0.05):PaO2/FiO2由治疗前210.4±22.4 mm Hg的水平逐渐升高至408.7±48.3 mmHg,各时点间PaO2/FiO2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687,P<0.05).在86例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中,83例(96.5%)经过治疗后治愈,并成功脱机;3例在治疗48 h候效果不显著转为其他有创通气方式,并经治疗成功脱机,中转率为3.5%,经治疗患者及中转其他治疗的患者随访无病例发生死亡也无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 对产科危重症并发急性肺损患者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及时开展无创性正压通气救治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方法.
作者:李树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常山县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2005-2012年疫情状况,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每年对常山县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病情、螺情监测,并进行相关流行因素调查.结果 在2005-2012年期间,监测点仅在2006年发现1例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病人,未发现本地急性感染和新感染病人(畜).8年累计发现有螺面积14 520 m2,活螺2 559只,未查到感染性钉螺.结论 监测点疫情稳定,有少量残存钉螺,仍存在引起血吸虫病重新传播流行的潜在危险,应重点加强本地螺情和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继续探索推进查灭螺运行机制,全面提升查螺队伍整体素质,巩固血防三无成果.
作者:韩小芳;徐青华;姜友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院感高危因素.方法 2012年8月采用病例调查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在院患者进行调查,统计数据并分析研究.结果 本次实查1 309人,现患率为2.9%,感染例次率为3.3%.抗生素使用率为41.5%,治疗性用药病原微生物送检率为40.9%.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进行动静脉插管操作及手术是高危因素.结论 加强对高危因素、高风险科室、易感人群的监测及管理,提高病原菌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必要措施.
作者:杨娇;王慧玲;苏超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西门子MicroScan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2010-2012年分离得到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应用WHONET5.4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626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ICU、呼吸内科、神经外科;标本来源以呼吸道痰标本为主(82.28%);多数常用抗生素平均耐药率超过75%,平均耐药率低于75%的抗生素有替卡西林/克拉维酸(72.5%)、亚胺培南(56.1%)、左氧氟沙星(70.8%)及复方新诺明(73.3%).结论 2010-2012年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逐年提高,多重耐药性严重,应加强标本送检,根据药敏合理用药.加强院感工作,预防鲍曼不动杆菌在病区暴发流行.
作者:孙恒彪;刘鹏飞;张婧;陈佑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某综合性医院2008-2012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梅毒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2年医院网络直报202例梅毒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2012年连续5年梅毒发病数量呈现逐年上升(分别为18、20、25、64和75例),发病年龄1~87岁,20~40岁是高发年龄段,60岁以上老年人占18.32%.2008-2012年梅毒性别构成比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梅毒性别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梅毒分型以隐性梅毒和Ⅰ期梅毒为主,分别占39.11%和32.67%.职业分布位居前三位的依次是农民(农民工)占34.16%,家务及待业占19.80%,不详占17.33%.结论 近5年梅毒发病数量逐年上升,应加强对城市农民(农民工)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降低梅毒的发病率.
作者:高晓凤;张万壮;伊红丽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