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V感染与口咽部鳞状细胞癌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何保昌;陈法;高小叶;蔡琳

关键词:口咽部鳞状细胞癌, HPV, 预后, Meta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HPV感染与口咽部鳞状细胞癌(OPSCC)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外文数据库,获得有关HPV感染与OPSCC预后关系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计算合并HR及其95%CI.结果 共15篇合格文献纳入本研究,累计OPSCC病例l 725例,其中HPV阳性表达746例,阳性率43.25%.HPV阳性的OPSCC患者有较低的死亡风险(合并HR=0.316,95%CI:0.236~ 0.395)和肿瘤复发风险(合并HR=0.316,95%CI:0.229~0.403).结论 HPV阳性可能是OPSCC预后较好的因素.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天津市2004-2012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天津市猩红热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天津市2004-2012年报告的猩红热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天津市共报告猩红热6 461例,年均发病率为6.30/10万,2011年发病率比2010年上升119%.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春冬季节高发.发病人群以0~15岁为主,尤以3~9岁儿童为高发人群,6岁组发病率高.男女发病率比为1.65:1.城乡结合部发病率高于市区和农村.结论 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猩红热高发场所,应加强落实晨检等措施,避免暴发疫情.

    作者:阴杰莹;李琳;徐文体;董晓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衢州市耐多药肺结核防治项目患者发现和治疗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衢州市全球基金耐多药肺结核防治项目患者发现和治疗情况,为MDR-TB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3月-2013年7月衢州市结核病防治定点医院所登记的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基础资料、报表数据及病案信息等,进行分析总结.筛查新患者、初治失败、复发、复治失败共4类涂阳患者1 735例,其中经菌型鉴定Mtb感染1 527例.结果 1 527例Mtb感染者中新患者1 363例、初治失败12例、复发132例、复治失败20例,共确诊MDR-TB患者72例(4.7%,72/1 527),其中新患者、初治失败、复发及复治失败患者MDR-TB检出率分别为1.2%(16/1363)、41.7% (5/12)、29.5% (39/132)和60.0% (12/20).接受耐多药方案治疗42例(58.3%,42/72);治疗至6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80.0% (20/25),痰培养阴转率84.0% (21/25).6例MDR-TB患者完成疗程,治愈率66.7% (4/6).结论 复治失败、初治失败、复发是发现MDR-TB患者的重点人群;大部分患者能够接受二线抗结核药物组成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并获得理想的痰菌阴转率;高度重视预防和坚持规范治疗是控制MDR-TB疫情的关键.

    作者:连虹;王炜;郝晓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济南市农村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估

    目的 评估济南市农村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完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济南市地方性氟中毒的历史病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4个县的12个乡的36个村,对小学生与育龄妇女开展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并通过比较知识知晓率变化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小学生由57.22%上升为95.09%,家庭主妇由54.44%上升为95.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26.51,237.84,P<0.01).地区间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也有不同.结论 在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开展健康教育,可能将提高在校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地氟病知识水平.应继续做好地氟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地氟病综合防治效果.

    作者:韩笃菊;耿兴义;徐淑慧;王蔚茹;赵小冬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关于在健康体检中实施健康宣教的探讨

    目的 通过了解体检客户对健康宣教的需求,来探讨体检过程中实施健康宣教的必要性,达到为体检者提供优质服务,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目的.方法 在体检过程中选取200名体检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健康宣教的需求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不同学历、年收入和参加体检频率的体检客户对健康宣教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是否患病的体检者对健康宣教需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学历、年收入和体检频率是影响体检客户健康宣教需求程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体检客户对健康宣教存在迫切需求,在健康体检中针对不同特征的客户进行适当的健康宣教很有必要.

    作者:刘莎;蒲建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帕瑞昔布钠和胸腔镜手术对胸科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运用析因分析方法,探讨帕瑞昔布钠和手术方式两因素影响胸科术后炎性因子IL-6、TNF-α含量的单独及交互效应.方法 胸外科全麻手术患者24例,拟定帕瑞昔布钠为A因素,分为超前镇痛和非超前镇痛2水平;手术方式为B因素,分为传统开胸和VATS两水平.以IL-6、TNF-α为指标,按照2×2析因实验设计行不同处理,观察各组患者术后24 h血浆中IL-6、TNF-α含量.结果 帕瑞昔布钠和手术方式两因素对IL-6、TNF-α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对IL-6、TNF-α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联合应用帕瑞昔布钠能进一步减少机体炎性因子释放,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荆丽君;王永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精神病住院患者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精神病住院患者血液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精神病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常规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2152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196株病原菌,检出率为9.1%.其中革兰阳性菌为58.7%,表皮葡萄球菌占首位,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菌株;革兰阴性菌为41.3%,大肠埃希菌占首位,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较低.结论 精神病住院患者血液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耐药率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姜锋;姜凯;王志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成都市某三甲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院感高危因素.方法 2012年8月采用病例调查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在院患者进行调查,统计数据并分析研究.结果 本次实查1 309人,现患率为2.9%,感染例次率为3.3%.抗生素使用率为41.5%,治疗性用药病原微生物送检率为40.9%.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进行动静脉插管操作及手术是高危因素.结论 加强对高危因素、高风险科室、易感人群的监测及管理,提高病原菌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必要措施.

    作者:杨娇;王慧玲;苏超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思密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思密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采用思密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n=52),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n=52).结果 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23%和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止泻时间为分别为(2.74±0.96)d和(4.19±0.5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症状治疗3d后,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静滴左氧氟沙星相比,联合用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粪便常规中自细胞、脓细胞、红细胞及血常规中白细胞的转阴率(P<0.05).结论 思密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疗效确切.

    作者:王炳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内蒙古自治区2010-2012年流感病原学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2010-2012年内蒙古地区流感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资料,为内蒙古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2010-2012年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监测数据.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并分析病原学监测资料.结果 2010-2012年全区哨点医院报告的ILI%分别为1.99%、1.32%和1.49%.内蒙古2010-2012年每年均有两个流感流行期,流行的流感病毒优势型分别为B型和A(H3N2)、甲型H1N1和B型以及B型和A (H3N2).结论 2010-2012年内蒙古流感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流感高发,而夏秋季少发.流感仍是内蒙古需长期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作者:郭卫东;雷霞;刘艳芳;跃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主动筛查方式下云南省6个偏远农村肺结核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主动筛查方式下云南省偏远农村地区肺结核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对6个村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问卷症状筛查、胸部X线摄片检查、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结果 6个村共筛查9 305人,检出活动性肺结核101例,其中新发现95例,已知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 085.44/10万,远高于同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发病率的全省平均水平(55.6/10万)和高县的水平(镇雄县180.34/10万).7例结核合并尘肺的患者均检自一个拥有煤矿区的村子,占该村发现患者数的32%.92.5%的筛查对象和60.40%的肺结核患者无咳嗽咳痰≥2周肺结核可疑症状.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有无肺结核可疑症状人群的肺结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个村肺结核疫情严峻,开展主动筛查能极大提高患者发现的力度.男性、少数民族、60岁及以上老年人是肺结核患病的高危人群.矿区应作为肺结核筛查的重点地区.仅靠症状筛查不能发现无肺结核可疑症状的隐匿患者.

    作者:王芸;许琳;邱玉冰;侯景龙;陈留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运用多样化指导方式提高儿童肺功能检查的依从性

    目的 探讨多样化指导方式在儿童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0例进行肺功能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儿童在肺功能检查前进行护理干预,我们自制示范短片,运用图文并茂的讲解、寓教于乐的游戏、及耐心细致的指导和鼓励等多样化指导方式,对照组检查前未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儿童掌握肺功能检查呼吸方法的程度、肺功能检查所用时间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掌握呼吸方法的熟练程度及检查所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行肺功能检查的儿童,在操作前实施多样化指导方式的干预可缩短检查时间,提高肺功能检查的准确性.提高了儿童对肺功能检查的依从性.

    作者:林静;岳飞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乌司他丁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白介素-18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白介素-18 (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乌司他丁组.Pringle法制备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ALT、AST、SOD、MDA含量;测定肝组织中SOD、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IL-18含量.结果 乌司他丁组血清中ALT、AST、MDA、IL-18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SOD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乌司他丁组肝组织中SOD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MDA含量和IL-18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干预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对白介素-18的过度表达.

    作者:崔龙海;偰光华;李浩;李哲浩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支气管哮喘药物依从性与干预对策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病,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控制病情.但哮喘病人的用药依从性较差,依从性不佳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是哮喘症状复发、病情控制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哮喘药物依从性不佳的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和医护人员等因素,采用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能有效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防治效果.

    作者:于红;陈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云南罗平县布依族居民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流行的社会经济差异分析

    目的 分析云南省罗平县布依族居民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流行的社会经济差异.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罗平县布依族聚集乡抽取≥18岁的737名常住布依族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罗平县布依族居民的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8.55%和46.68%;其中,男性分别为9.19%和37.88%;女性分别为7.94%和55.02%.布依族女性的中心性肥胖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中心性肥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布依族村民患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可能性越小;家庭收入水平越高者的布依族村民患肥胖的可能性越大.结论 布依族村民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流行存在显著的社会经济差异,应加强对低文化水平和高收入家庭村民肥胖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作者:何蓉;蔡乐;崔文龙;董峻;舒占坤;叶亚怀;冯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581例女性性工作者社会支持网络与艾滋病知信行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女性性工作者社会支持与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的阜阳市、蚌埠市、马鞍山市和芜湖市市区的女性性工作者进行调查,主要通过面对面访谈和敏感问题自填两种方式.结果 共调查581例,年龄大多集中在15~ 34岁占91.6%,从事现在的工作时间不足一年的占67.8%,她们大部分会有三个及以上交往密切的亲人、朋友,也经常与朋友/邻居/同事聊天,近一次与客人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的占60.8%,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了安全套的占46.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中“部分人很关心您或大多数人很关心您”是近一次与客人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OR值(95%C1)为0.577 (0.404~0.824);“有1~2个交往密切的家属或亲戚”、“1~2个交往密切可提供帮助的朋友”、“经常和朋友/邻居/同事聊天”以及“部分人很关心您或大多数人很关心您”是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是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OR值(95%CI)分别为1.791 (1.011~3.176)、2.025(1.077~3.809)、0.582 (0.379~ 0.894)和0.494 (0.333~0.731).结论 社会支持是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高危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对艾滋病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陶凤;马颖;陈任;秦侠;钟礼琴;胡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针刺配合自拟慢盆消炎汤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自拟慢盆消炎汤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3月-2010年7月就诊我院妇科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患者8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慢盆消炎汤(自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3个月)后,随诊两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26例,有效7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分别为12例、19例、12例、7例,总有效率82.5%.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两年,观察组复发7例,占17.5%;对照组复发27例,占67.5%,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受孕19例,占47.5%;对照组受孕9例,占22.5%,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自拟慢盆消炎汤治疗盆腔炎疾病后遗症,临床效果显著,远期疗效好,有效增加育龄期女性的受孕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翠芬;林丽仪;黄道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无创性正压通气在产科危重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技术在产科危重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3年8月我院ICU收治的产科危重症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在对患者常规、对症救治的基础上,根据急性肺损伤的抢救原则对患者开展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h、4h、12h、24 h、48 h对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指标、PaO2/FiO2、临床症状进行监测和记录.观察患者各项指标随治疗时间进展的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在接受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心率逐渐降低,由治疗前较高水平(139.1±11.2次/分)恢复到较为正常的水平(85.1±10.4次/分),各时点间的心率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465,P<0.05);呼吸频率也从治疗前44.1±4.1次/分逐渐降低至18.2±2.2次/分,各时点间呼吸频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194,P<0.05):PaO2/FiO2由治疗前210.4±22.4 mm Hg的水平逐渐升高至408.7±48.3 mmHg,各时点间PaO2/FiO2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687,P<0.05).在86例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中,83例(96.5%)经过治疗后治愈,并成功脱机;3例在治疗48 h候效果不显著转为其他有创通气方式,并经治疗成功脱机,中转率为3.5%,经治疗患者及中转其他治疗的患者随访无病例发生死亡也无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 对产科危重症并发急性肺损患者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及时开展无创性正压通气救治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方法.

    作者:李树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阿司匹林对宫颈癌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aspirin)对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宫颈癌Siha细胞,加入不同浓度阿司匹林(1.0 mmol/L、5.0 mmol/L、10.0 mmol/L)干预培养,HE染色观察Transwell小室穿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观察迁移能力;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iha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RT-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转录水平的改变;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阿司匹林对宫颈癌Siha细胞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阿司匹林表现出明显地抑制人宫颈癌Siha细胞的迁移、增殖以及促进凋亡(P<0.05),且伴随浓度的递增和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 阿司匹林具有较强的抗入宫颈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阿司匹林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有关.

    作者:王蓓;范书萍;李建立;李哲;秦英;闫萍;邢邯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贵州省肝片形吸虫病1例报告

    肝片形吸虫是一种寄生在牛、羊和其他哺乳动物胆管内的常见寄生虫.人偶尔可受感染,引起肝片形吸虫病.2013年贵州省遵义市某医院外科手术发现一例感染者.经调查,患者有典型的症状、体征(右上腹疼痛、腹泻、乏力、黄疸),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伴肝功能损害.经手术胆管中取出虫体确诊,用三氯苯达唑驱虫治疗治愈.患者是由于长期饮食不洁,且喜食凉拌菜和喝生水而感染.

    作者:朱爱娅;王锐峰;李安梅;耿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山东省公立医院劳动关系和谐化调查分析

    随着山东省卫生事业的繁荣,公立医院劳资关系和谐化不再仅仅是一个理论性问题,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公立医院的劳动关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了大量数据,并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指出山东省公立医院实现劳动关系和谐化的四项建议:推动劳动合同制度全覆盖、强化公立医院工会职能发挥、推进公立医院和谐文化建设、增加职工保险保障投入.

    作者:朱宏晋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