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杰;张敏
目的 探讨研究血清胱抑素C与肝硬化的相关性,以及胱抑素C的变化与肝硬化不同阶段、程度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我院75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采用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同时选取其他患者人群血清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测定指标与肝硬化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研究不同肝硬化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胱抑素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JP<0.05);而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值具有关联性,肝硬化程度越严重胱抑素C值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胱抑素C与肝硬化具有相关性,并且能够反映患者肝硬化的严重程度,给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可作为评价患者肝功能的有效指标.
作者:余世敏;舒治娥;胡东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 2009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8人,男性26人,女性32人,平均年龄(77.4±6.9)岁;对照组49人,男性23人,女性26人,平均年龄(76.4±7.1)岁.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阻抗训练,分别于住院时和运动治疗6个月后进行骨密度检测.结果 (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骨密度(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L2-4、股骨颈和Wards三角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FBG、HbA1C、BMI明显降低,P均<0.05. (2)2组治疗前后差值之间的比较,实验组L2-4、股骨颈和Wards三角骨密度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FBG、HbA1C、BMI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 (3)治疗过程中,无肌肉扭伤、关节脱位、骨折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动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骨质疏松有一定的作用并且能够某种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包勤文;龚晨;申潇竹;王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aspirin)对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宫颈癌Siha细胞,加入不同浓度阿司匹林(1.0 mmol/L、5.0 mmol/L、10.0 mmol/L)干预培养,HE染色观察Transwell小室穿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观察迁移能力;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iha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RT-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转录水平的改变;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阿司匹林对宫颈癌Siha细胞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阿司匹林表现出明显地抑制人宫颈癌Siha细胞的迁移、增殖以及促进凋亡(P<0.05),且伴随浓度的递增和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 阿司匹林具有较强的抗入宫颈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阿司匹林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有关.
作者:王蓓;范书萍;李建立;李哲;秦英;闫萍;邢邯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2008-2012年六盘水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六盘水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全市4个县(区、特区)共报告手足口病例9316例,发病率为63.37/10万,死亡10例,病死率为0.11%.其中钟山区发病数和发病率高.4-7月为发病高峰.92.71%的病例是5岁以下婴幼儿,1岁组儿童发病率高,并随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渐降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008-2012年全市共检测手足口病例标本853份,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61.90%,其中EV71检出阳性率34.23%; CA16检出阳性率16.65%;其他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9.38%;检出EV71和CA16混合阳性率为1.64%.结论 六盘水市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季节、年龄、性别差异,流行毒株以肠道病毒EV71和CA16为主,因此,要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预防该病的发生和降低流行强度.
作者:田兴国;褚彪;朱仁珍;任艳;林江丽;王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主动筛查方式下云南省偏远农村地区肺结核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对6个村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问卷症状筛查、胸部X线摄片检查、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结果 6个村共筛查9 305人,检出活动性肺结核101例,其中新发现95例,已知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 085.44/10万,远高于同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发病率的全省平均水平(55.6/10万)和高县的水平(镇雄县180.34/10万).7例结核合并尘肺的患者均检自一个拥有煤矿区的村子,占该村发现患者数的32%.92.5%的筛查对象和60.40%的肺结核患者无咳嗽咳痰≥2周肺结核可疑症状.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有无肺结核可疑症状人群的肺结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个村肺结核疫情严峻,开展主动筛查能极大提高患者发现的力度.男性、少数民族、60岁及以上老年人是肺结核患病的高危人群.矿区应作为肺结核筛查的重点地区.仅靠症状筛查不能发现无肺结核可疑症状的隐匿患者.
作者:王芸;许琳;邱玉冰;侯景龙;陈留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自拟慢盆消炎汤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3月-2010年7月就诊我院妇科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患者8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慢盆消炎汤(自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3个月)后,随诊两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26例,有效7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分别为12例、19例、12例、7例,总有效率82.5%.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两年,观察组复发7例,占17.5%;对照组复发27例,占67.5%,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受孕19例,占47.5%;对照组受孕9例,占22.5%,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自拟慢盆消炎汤治疗盆腔炎疾病后遗症,临床效果显著,远期疗效好,有效增加育龄期女性的受孕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翠芬;林丽仪;黄道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及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表达及与化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法对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Primary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POEC) 56例石蜡标本中P-gp和Bcl-2的表达进行测定,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 POEC组织中p-gp的表达与术前化疗有关;Bcl-2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有无腹水、术前化疗有关; (2)化疗对P-gp阴性的有效率69.2% (18/26)高于P-gp阳性者20.0% (10/30);化疗对Bcl-2阴性有效率69.4% (16/23)高于阳性者的4.2%(8/33); (3) P-gp阳性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2月,与P-gp阴性表达组患者(44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7).Bcl-2表达阳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7月,阴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2月,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可增加POEC组织中P-gp及Bcl-2表达的阳性率;P-gp及Bcl-2表达阳性者近期化疗疗效差.
作者:张丽梅;陈晓艳;陈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肥胖对骨关节炎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操作及术后短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我院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28例骨关节炎患者,按人院时人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67例,BMI≥25)与非肥胖组(161例,BMI<25),予以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脱位、感染、深静脉栓塞)、术后3月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骨关节炎患者中肥胖患者比例为29.39%.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8.57± 26.58) min和(87.65±25.33)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70.34±110.52) ml和(545.69±98.64)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93%和4.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术后3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增加量(35.71±14.69)和(34.12±13.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肥胖会增加骨关节炎患者人工全髋关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并不影响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赖笑雨;钟艳春;赖光松;何澄;高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某院普外科病房一起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探讨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以减少类似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 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应急预案,对该院普外科病房2012年9月7日-30日期间发生的6例手术切口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结果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三间分布综合分析,考虑为聚集性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排除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暴发,6例患者相继治愈出院.结论 此次医院感染暴发虽被排除,但通过规范医护人员操作行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医生的手术技术水平,加强手术间管理以及充分的术前准备等措施来切断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途径,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殷群芳;杨旭芒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衢州市全球基金耐多药肺结核防治项目患者发现和治疗情况,为MDR-TB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3月-2013年7月衢州市结核病防治定点医院所登记的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基础资料、报表数据及病案信息等,进行分析总结.筛查新患者、初治失败、复发、复治失败共4类涂阳患者1 735例,其中经菌型鉴定Mtb感染1 527例.结果 1 527例Mtb感染者中新患者1 363例、初治失败12例、复发132例、复治失败20例,共确诊MDR-TB患者72例(4.7%,72/1 527),其中新患者、初治失败、复发及复治失败患者MDR-TB检出率分别为1.2%(16/1363)、41.7% (5/12)、29.5% (39/132)和60.0% (12/20).接受耐多药方案治疗42例(58.3%,42/72);治疗至6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80.0% (20/25),痰培养阴转率84.0% (21/25).6例MDR-TB患者完成疗程,治愈率66.7% (4/6).结论 复治失败、初治失败、复发是发现MDR-TB患者的重点人群;大部分患者能够接受二线抗结核药物组成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并获得理想的痰菌阴转率;高度重视预防和坚持规范治疗是控制MDR-TB疫情的关键.
作者:连虹;王炜;郝晓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某附属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全程持续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外科2 706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分为干预前组和2轮干预组,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2轮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选择逐渐规范;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2h者达52.91%,明显高于干预前组的12.22%;预防用药使用率由87.21%降致65.83%;第3代头孢菌素应用率由41.05%降致1.66%;合理用药率由15.06%上升致52.91%.结论 采取宣传教育、技术和行政干预等相结合的合理用药干预措施可行、有效,但仍需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及措施改进.
作者:江山;李飞;刘海湘;李恒;刘俊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胃肠转流术(GBP)对糖尿病大鼠的疗效及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出2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剩余60只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成模大鼠(n=47)将其随机分出14只为模型组(n=14),其他成模大鼠行胃肠转流手术,存活的19只作为GBP组,分别在术前、术后7d、14d、30 d测定三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及血浆GLP-1及IGF-1水平.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完成.结果 (1)与空白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典型消瘦症状,空腹血糖水平升高(P<0.05); (2)与模型组比较,GBP组大鼠术后体重增加(P<0.05),空腹血糖水平下降(P<0.05),GLP-1水平升高(P<0.05),IGF-1水平下降(P<0.05).结论 GBP可能是糖尿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并引起了血浆GLP-1、IGF-1水平的变化,GLP-1、IGF-1可能参与了其作用机制.
作者:张瑞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运用析因分析方法,探讨帕瑞昔布钠和手术方式两因素影响胸科术后炎性因子IL-6、TNF-α含量的单独及交互效应.方法 胸外科全麻手术患者24例,拟定帕瑞昔布钠为A因素,分为超前镇痛和非超前镇痛2水平;手术方式为B因素,分为传统开胸和VATS两水平.以IL-6、TNF-α为指标,按照2×2析因实验设计行不同处理,观察各组患者术后24 h血浆中IL-6、TNF-α含量.结果 帕瑞昔布钠和手术方式两因素对IL-6、TNF-α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对IL-6、TNF-α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联合应用帕瑞昔布钠能进一步减少机体炎性因子释放,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荆丽君;王永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技术在产科危重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3年8月我院ICU收治的产科危重症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在对患者常规、对症救治的基础上,根据急性肺损伤的抢救原则对患者开展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h、4h、12h、24 h、48 h对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指标、PaO2/FiO2、临床症状进行监测和记录.观察患者各项指标随治疗时间进展的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在接受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心率逐渐降低,由治疗前较高水平(139.1±11.2次/分)恢复到较为正常的水平(85.1±10.4次/分),各时点间的心率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465,P<0.05);呼吸频率也从治疗前44.1±4.1次/分逐渐降低至18.2±2.2次/分,各时点间呼吸频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194,P<0.05):PaO2/FiO2由治疗前210.4±22.4 mm Hg的水平逐渐升高至408.7±48.3 mmHg,各时点间PaO2/FiO2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687,P<0.05).在86例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中,83例(96.5%)经过治疗后治愈,并成功脱机;3例在治疗48 h候效果不显著转为其他有创通气方式,并经治疗成功脱机,中转率为3.5%,经治疗患者及中转其他治疗的患者随访无病例发生死亡也无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 对产科危重症并发急性肺损患者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及时开展无创性正压通气救治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方法.
作者:李树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西门子MicroScan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2010-2012年分离得到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应用WHONET5.4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626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ICU、呼吸内科、神经外科;标本来源以呼吸道痰标本为主(82.28%);多数常用抗生素平均耐药率超过75%,平均耐药率低于75%的抗生素有替卡西林/克拉维酸(72.5%)、亚胺培南(56.1%)、左氧氟沙星(70.8%)及复方新诺明(73.3%).结论 2010-2012年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逐年提高,多重耐药性严重,应加强标本送检,根据药敏合理用药.加强院感工作,预防鲍曼不动杆菌在病区暴发流行.
作者:孙恒彪;刘鹏飞;张婧;陈佑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精神病住院患者血液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精神病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常规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2152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196株病原菌,检出率为9.1%.其中革兰阳性菌为58.7%,表皮葡萄球菌占首位,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菌株;革兰阴性菌为41.3%,大肠埃希菌占首位,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较低.结论 精神病住院患者血液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耐药率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姜锋;姜凯;王志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台州市2005-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乙脑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和分析2005-2012年台州市乙脑疫情监测资料.结果 台州市2005-2012年共报告乙脑120例,死亡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6/10万,病死率为2.50%,其中2007年发病率高为0.49/10万,2011年发病率低为0.119/10万;椒江区高(0.57/10万),黄岩区低(0.08/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7月,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90%;病例中<15岁的儿童占86.67%,其中小的为5月龄.结论 台州市乙脑疫情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加强乙脑病例监测和媒介蚊虫监测,落实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加强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是降低乙脑发病的关键.
作者:董振献;何贤松;靳妍;徐一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无锡市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情况.方法 利用免疫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抽样统计功能,抽取儿童作为信息系统调查对象;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以县区为单位,抽取36个幼儿园、36个行政村、18个农贸市场的儿童作为现场调查对象,调查疫苗基础、加强和及时免疫接种率.结果 基础免疫接种率中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PV)、百白破疫苗(DPT)、麻疹风疹疫苗(Mv)、乙肝疫苗(HepB)、乙脑疫苗(JE)、A群流脑疫苗(MenA)、A+C群流脑疫苗(MenAC)和甲肝疫苗(HepA)均为95%以上,白破疫苗(DT)低于90%;加强免疫接种率中PV达90%以上,DPT和JE达95%以上,MenAC低于90%;及时免疫接种率中,HepB1达90%以上,PV、MV、和麻腮风疫苗(MMR)低于90%.结论 全市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流动人口接种率存在薄弱环节,部分疫苗的加强免疫接种率和及时免疫接种率还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修仕信;王旭雯;蒋静凤;徐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常山县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2005-2012年疫情状况,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每年对常山县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病情、螺情监测,并进行相关流行因素调查.结果 在2005-2012年期间,监测点仅在2006年发现1例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病人,未发现本地急性感染和新感染病人(畜).8年累计发现有螺面积14 520 m2,活螺2 559只,未查到感染性钉螺.结论 监测点疫情稳定,有少量残存钉螺,仍存在引起血吸虫病重新传播流行的潜在危险,应重点加强本地螺情和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继续探索推进查灭螺运行机制,全面提升查螺队伍整体素质,巩固血防三无成果.
作者:韩小芳;徐青华;姜友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亚麻油对子代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交配成功后的ICR雌鼠随机分成亚麻油低、中、高剂量组、DHA及花生油组,灌胃至子代小鼠断乳;对子代小鼠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其脑组织中NO、NOS含量及AchE活性,气相色谱法测定其脑组织中脂肪酸含量.结果 水迷宫结果提示亚麻油低、高剂量组及DHA组潜伏期显著低于花生油组(P<0.05),且亚麻油高剂量组潜伏期短(P<0.05);生化结果显示亚麻油低、中、高剂量组及DHA组NO、NOS含量及AchE活性均显著低于花生油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脂肪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亚麻油高剂量组及DHA组子代小鼠脑组织中α-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花生油组(P<0.05),且高剂量组含量高(P<0.05);亚麻油中、高剂量组DHA含量高于DHA组(P<0.05).结论 亚麻油能提高子代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降低小鼠脑组织中NO、NOS含量、抑制AchE活性及增加脑组织中α-亚麻酸含量及DHA含量有关.
作者:黄芳;朱萍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