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梅;陈晓艳;陈燕
目的 了解浙江省台州市2005-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乙脑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和分析2005-2012年台州市乙脑疫情监测资料.结果 台州市2005-2012年共报告乙脑120例,死亡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6/10万,病死率为2.50%,其中2007年发病率高为0.49/10万,2011年发病率低为0.119/10万;椒江区高(0.57/10万),黄岩区低(0.08/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7月,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90%;病例中<15岁的儿童占86.67%,其中小的为5月龄.结论 台州市乙脑疫情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加强乙脑病例监测和媒介蚊虫监测,落实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加强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是降低乙脑发病的关键.
作者:董振献;何贤松;靳妍;徐一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2012年南宁市兴宁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规律及就诊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兴宁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南宁市兴宁区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3 698例,其中重症病例236例,占总病例的6.38%.乡镇的重症发生率较高,为12.01%,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4-7月,5月为高峰期,90.68%的重症病例为4岁以下的儿童,散居儿童占75.42%,男女性别比1.65:1.重症病例中以EV71阳性为主,占89.16%.重症患儿72 h内的就诊率高达85.55%,转诊次数≥2次占61.44%,初次就诊未作出手足口病诊断占30.93%,首次就诊在县级及以下的医疗机构单位占59.32%.结论 2012年南宁市兴宁区重症手足口病的乡镇发生率较高,夏季高发,3岁以下的儿童缺乏保护抗体,散居儿童为主要的发病人群,男性高于女性,主要由EV71引起,并存在诊治不及时等问题,因此做好高发季节重点人群的防控是关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单位的诊疗水平是重点环节,实现及时就诊,就近诊疗,从而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蒙增慧;俞蕾斌;黄秋兰;郭亮永;李玲;苏庆群;叶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aspirin)对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宫颈癌Siha细胞,加入不同浓度阿司匹林(1.0 mmol/L、5.0 mmol/L、10.0 mmol/L)干预培养,HE染色观察Transwell小室穿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观察迁移能力;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iha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RT-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转录水平的改变;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阿司匹林对宫颈癌Siha细胞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阿司匹林表现出明显地抑制人宫颈癌Siha细胞的迁移、增殖以及促进凋亡(P<0.05),且伴随浓度的递增和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 阿司匹林具有较强的抗入宫颈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阿司匹林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有关.
作者:王蓓;范书萍;李建立;李哲;秦英;闫萍;邢邯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某院普外科病房一起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探讨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以减少类似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 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应急预案,对该院普外科病房2012年9月7日-30日期间发生的6例手术切口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结果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三间分布综合分析,考虑为聚集性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排除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暴发,6例患者相继治愈出院.结论 此次医院感染暴发虽被排除,但通过规范医护人员操作行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医生的手术技术水平,加强手术间管理以及充分的术前准备等措施来切断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途径,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殷群芳;杨旭芒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分析2012年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部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本院住院部2012年收治的348名患者中所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431株.痰液分离率高(30.4%).革兰阴性菌239株(55.5%),革兰阳性菌188株(43.6%),0.9%为真菌.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及厄他培南等较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分别为57.14%和31.03%,未发现耐利奈唑烷的革兰阳性球菌.结论 加强耐药菌的监测,对临床用药有重大意义.
作者:黄苏姗;贾进明;陈听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丽水市近年来戊型肝炎的发病趋势及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调取丽水市2006-2012年戊肝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结果 2006-2012年丽水市报告戊肝病例748例,年均发病率为4.16/10万,戊肝发病集中于2-5月份;莲都区戊肝发病率高,庆元县低,各乡镇间发病率存在差异(P<0.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戊肝年均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rs=0.883,P=0.002);职业构成以农民居多(71.39%).结论 丽水市近年来戊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5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发病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市民尤其是农民的宣传教育,加强食品和饮水的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付仁仙;郑甜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研究血清胱抑素C与肝硬化的相关性,以及胱抑素C的变化与肝硬化不同阶段、程度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我院75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采用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同时选取其他患者人群血清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测定指标与肝硬化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研究不同肝硬化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胱抑素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JP<0.05);而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值具有关联性,肝硬化程度越严重胱抑素C值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胱抑素C与肝硬化具有相关性,并且能够反映患者肝硬化的严重程度,给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可作为评价患者肝功能的有效指标.
作者:余世敏;舒治娥;胡东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院感高危因素.方法 2012年8月采用病例调查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在院患者进行调查,统计数据并分析研究.结果 本次实查1 309人,现患率为2.9%,感染例次率为3.3%.抗生素使用率为41.5%,治疗性用药病原微生物送检率为40.9%.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进行动静脉插管操作及手术是高危因素.结论 加强对高危因素、高风险科室、易感人群的监测及管理,提高病原菌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必要措施.
作者:杨娇;王慧玲;苏超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HIV/AIDS患者随访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随访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南省HIV/AIDS患者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随访率为82.4%.是否接受过医务人员上门教育的P=0.000,OR值为4.750.是否愿意定期接受随访的P=0.000.OR值为3.161.是否接受过医务人员上门教育与是否愿意定期接受随访为HIV/AIDS患者随访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提高随访率需要加强对HIV/AIDS患者的宣传教育并注意随访方式的选择.
作者:封华;孙亮;高飞飞;郭金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对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增强流动人口的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莞深两市4区/镇9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利用EpiData2.0建立数据库,运用SAS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合格调查问卷643份.流动人口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设备满意度低,仅为55.2%;对服务态度的满意度高为93.9%.结论 针对医疗环境、就诊流程、医疗费用等方面满意度较低的状况,政府部门应增加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优化社区卫生服务就诊流程,降低社区居民的就诊费用.
作者:石永超;郑向东;冯志超;汤赵荣;陈健;马碧萍;邹宇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肝片形吸虫是一种寄生在牛、羊和其他哺乳动物胆管内的常见寄生虫.人偶尔可受感染,引起肝片形吸虫病.2013年贵州省遵义市某医院外科手术发现一例感染者.经调查,患者有典型的症状、体征(右上腹疼痛、腹泻、乏力、黄疸),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伴肝功能损害.经手术胆管中取出虫体确诊,用三氯苯达唑驱虫治疗治愈.患者是由于长期饮食不洁,且喜食凉拌菜和喝生水而感染.
作者:朱爱娅;王锐峰;李安梅;耿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及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表达及与化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法对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Primary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POEC) 56例石蜡标本中P-gp和Bcl-2的表达进行测定,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 POEC组织中p-gp的表达与术前化疗有关;Bcl-2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有无腹水、术前化疗有关; (2)化疗对P-gp阴性的有效率69.2% (18/26)高于P-gp阳性者20.0% (10/30);化疗对Bcl-2阴性有效率69.4% (16/23)高于阳性者的4.2%(8/33); (3) P-gp阳性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2月,与P-gp阴性表达组患者(44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7).Bcl-2表达阳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7月,阴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2月,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可增加POEC组织中P-gp及Bcl-2表达的阳性率;P-gp及Bcl-2表达阳性者近期化疗疗效差.
作者:张丽梅;陈晓艳;陈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衢州市全球基金耐多药肺结核防治项目患者发现和治疗情况,为MDR-TB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3月-2013年7月衢州市结核病防治定点医院所登记的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基础资料、报表数据及病案信息等,进行分析总结.筛查新患者、初治失败、复发、复治失败共4类涂阳患者1 735例,其中经菌型鉴定Mtb感染1 527例.结果 1 527例Mtb感染者中新患者1 363例、初治失败12例、复发132例、复治失败20例,共确诊MDR-TB患者72例(4.7%,72/1 527),其中新患者、初治失败、复发及复治失败患者MDR-TB检出率分别为1.2%(16/1363)、41.7% (5/12)、29.5% (39/132)和60.0% (12/20).接受耐多药方案治疗42例(58.3%,42/72);治疗至6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80.0% (20/25),痰培养阴转率84.0% (21/25).6例MDR-TB患者完成疗程,治愈率66.7% (4/6).结论 复治失败、初治失败、复发是发现MDR-TB患者的重点人群;大部分患者能够接受二线抗结核药物组成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并获得理想的痰菌阴转率;高度重视预防和坚持规范治疗是控制MDR-TB疫情的关键.
作者:连虹;王炜;郝晓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某附属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全程持续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外科2 706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分为干预前组和2轮干预组,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2轮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选择逐渐规范;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2h者达52.91%,明显高于干预前组的12.22%;预防用药使用率由87.21%降致65.83%;第3代头孢菌素应用率由41.05%降致1.66%;合理用药率由15.06%上升致52.91%.结论 采取宣传教育、技术和行政干预等相结合的合理用药干预措施可行、有效,但仍需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及措施改进.
作者:江山;李飞;刘海湘;李恒;刘俊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无锡市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情况.方法 利用免疫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抽样统计功能,抽取儿童作为信息系统调查对象;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以县区为单位,抽取36个幼儿园、36个行政村、18个农贸市场的儿童作为现场调查对象,调查疫苗基础、加强和及时免疫接种率.结果 基础免疫接种率中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PV)、百白破疫苗(DPT)、麻疹风疹疫苗(Mv)、乙肝疫苗(HepB)、乙脑疫苗(JE)、A群流脑疫苗(MenA)、A+C群流脑疫苗(MenAC)和甲肝疫苗(HepA)均为95%以上,白破疫苗(DT)低于90%;加强免疫接种率中PV达90%以上,DPT和JE达95%以上,MenAC低于90%;及时免疫接种率中,HepB1达90%以上,PV、MV、和麻腮风疫苗(MMR)低于90%.结论 全市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流动人口接种率存在薄弱环节,部分疫苗的加强免疫接种率和及时免疫接种率还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修仕信;王旭雯;蒋静凤;徐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2008-2012年六盘水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六盘水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全市4个县(区、特区)共报告手足口病例9316例,发病率为63.37/10万,死亡10例,病死率为0.11%.其中钟山区发病数和发病率高.4-7月为发病高峰.92.71%的病例是5岁以下婴幼儿,1岁组儿童发病率高,并随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渐降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008-2012年全市共检测手足口病例标本853份,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61.90%,其中EV71检出阳性率34.23%; CA16检出阳性率16.65%;其他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9.38%;检出EV71和CA16混合阳性率为1.64%.结论 六盘水市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季节、年龄、性别差异,流行毒株以肠道病毒EV71和CA16为主,因此,要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预防该病的发生和降低流行强度.
作者:田兴国;褚彪;朱仁珍;任艳;林江丽;王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对一起发生在早读制小学内呼吸道感染疫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点进行探讨研究,分析其流行因素和传播途径,为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相应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描述流行特征;采集患者咽拭子,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确定致病原.结果 累计发现病例27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疫情波及范围较小.RT-PCR病毒核酸检测确认为腺病毒感染,病毒分型鉴定为腺病毒7型,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38℃以上),伴有乏力、头痛、咳嗽、咽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结论 该疫情是由腺病毒7型引起的学校内呼吸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传播途径可能以密切接触和空气传播为主.
作者:刘仰青;吴景文;李辉;王斌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神经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方法 选取2010-2011年在神经科实习的60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以问题为中心PBL带教法教学;对照组采用“1对1”传统带教法教学,于出科时进行出科成绩和不同带教法认可程度比较.结果 出科时,两组护生出科成绩评比,实验组出科成绩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生对不同带教法认可程度评比,实验组对带教法认可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BL教学法对培养护生的主动学习性和对知识探究精神、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和临床护理质量及重组和更新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PBL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效果显著.
作者:冯杰;张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丹酚酸B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丹酚酸B抗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随机将未感染和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昆明小鼠分成A~F6组.即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溶剂组(C)、丹酚酸B治疗低剂量[5 mg/ (kg·d)]组(D)、中剂量[10 mg/ (kg·d)]组(E)、高剂量[15 mg/ (kg·d)]组(F),每组10只.实验结束处死小鼠,留取肝脏组织和血清,HE和VG胶原纤维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变性、虫卵肉芽肿与胶原沉积等病理改变.同时测定血清和肝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还原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 peroxiase,GSH-px)及肝脏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的含量.结果 与A组相比,B、C、D、E、F组小鼠肝脏有明显虫卵肉芽肿形成、胶原沉积与肝纤维化,伴有不同程度肝细胞炎性损伤坏死.血清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GSH-px的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中MDA、SOD、GSH-px的含量变化与血清中相适应,肝组织内Hyp的含量也明显增加.给予丹酚酸B治疗后,D、E、F组均可以使小鼠肝组织坏死与胶原沉积明显减轻,虫卵肉芽肿面积减小,同时降低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增加GSH-px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肝脏Hyp的含量也降低,肝脏纤维化的程度减轻.结论 丹酚酸B具有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增加SOD,GSH-px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有关.
作者:郭鄂平;杨树国;张珍;朱明磊;王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当涂县肾出血热综合征的疫情形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肾出血热综合征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病例资料来源于法定的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报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并对1971-2012年数据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 1971-2012年全县共报告肾出血热综合征1 067例,其中,死亡26例.对2005年后发病的12例病例分析显示,发病时间集中在1-6月份;发病人群集中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以中青年男性农民为主.结论 应加强肾出血热综合征的监测与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灭鼠与疫苗接种工作,以控制感染的发生.
作者:汤海燕;郭艳;沈荣柴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