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省台州市2005-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董振献;何贤松;靳妍;徐一文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特征, 防控策略
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台州市2005-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乙脑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和分析2005-2012年台州市乙脑疫情监测资料.结果 台州市2005-2012年共报告乙脑120例,死亡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6/10万,病死率为2.50%,其中2007年发病率高为0.49/10万,2011年发病率低为0.119/10万;椒江区高(0.57/10万),黄岩区低(0.08/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7月,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90%;病例中<15岁的儿童占86.67%,其中小的为5月龄.结论 台州市乙脑疫情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加强乙脑病例监测和媒介蚊虫监测,落实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加强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是降低乙脑发病的关键.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主动筛查方式下云南省6个偏远农村肺结核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主动筛查方式下云南省偏远农村地区肺结核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对6个村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问卷症状筛查、胸部X线摄片检查、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结果 6个村共筛查9 305人,检出活动性肺结核101例,其中新发现95例,已知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 085.44/10万,远高于同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发病率的全省平均水平(55.6/10万)和高县的水平(镇雄县180.34/10万).7例结核合并尘肺的患者均检自一个拥有煤矿区的村子,占该村发现患者数的32%.92.5%的筛查对象和60.40%的肺结核患者无咳嗽咳痰≥2周肺结核可疑症状.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有无肺结核可疑症状人群的肺结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个村肺结核疫情严峻,开展主动筛查能极大提高患者发现的力度.男性、少数民族、60岁及以上老年人是肺结核患病的高危人群.矿区应作为肺结核筛查的重点地区.仅靠症状筛查不能发现无肺结核可疑症状的隐匿患者.

    作者:王芸;许琳;邱玉冰;侯景龙;陈留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河南省HIV/AIDS患者随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HIV/AIDS患者随访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随访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南省HIV/AIDS患者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随访率为82.4%.是否接受过医务人员上门教育的P=0.000,OR值为4.750.是否愿意定期接受随访的P=0.000.OR值为3.161.是否接受过医务人员上门教育与是否愿意定期接受随访为HIV/AIDS患者随访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提高随访率需要加强对HIV/AIDS患者的宣传教育并注意随访方式的选择.

    作者:封华;孙亮;高飞飞;郭金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HPV感染与口咽部鳞状细胞癌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HPV感染与口咽部鳞状细胞癌(OPSCC)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外文数据库,获得有关HPV感染与OPSCC预后关系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计算合并HR及其95%CI.结果 共15篇合格文献纳入本研究,累计OPSCC病例l 725例,其中HPV阳性表达746例,阳性率43.25%.HPV阳性的OPSCC患者有较低的死亡风险(合并HR=0.316,95%CI:0.236~ 0.395)和肿瘤复发风险(合并HR=0.316,95%CI:0.229~0.403).结论 HPV阳性可能是OPSCC预后较好的因素.

    作者:何保昌;陈法;高小叶;蔡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某医院全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2012年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部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本院住院部2012年收治的348名患者中所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431株.痰液分离率高(30.4%).革兰阴性菌239株(55.5%),革兰阳性菌188株(43.6%),0.9%为真菌.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及厄他培南等较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分别为57.14%和31.03%,未发现耐利奈唑烷的革兰阳性球菌.结论 加强耐药菌的监测,对临床用药有重大意义.

    作者:黄苏姗;贾进明;陈听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某综合性医院2008-2012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的 分析某综合性医院2008-2012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梅毒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2年医院网络直报202例梅毒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2012年连续5年梅毒发病数量呈现逐年上升(分别为18、20、25、64和75例),发病年龄1~87岁,20~40岁是高发年龄段,60岁以上老年人占18.32%.2008-2012年梅毒性别构成比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梅毒性别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梅毒分型以隐性梅毒和Ⅰ期梅毒为主,分别占39.11%和32.67%.职业分布位居前三位的依次是农民(农民工)占34.16%,家务及待业占19.80%,不详占17.33%.结论 近5年梅毒发病数量逐年上升,应加强对城市农民(农民工)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降低梅毒的发病率.

    作者:高晓凤;张万壮;伊红丽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针刺配合自拟慢盆消炎汤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自拟慢盆消炎汤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3月-2010年7月就诊我院妇科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患者8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慢盆消炎汤(自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3个月)后,随诊两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26例,有效7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分别为12例、19例、12例、7例,总有效率82.5%.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两年,观察组复发7例,占17.5%;对照组复发27例,占67.5%,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受孕19例,占47.5%;对照组受孕9例,占22.5%,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自拟慢盆消炎汤治疗盆腔炎疾病后遗症,临床效果显著,远期疗效好,有效增加育龄期女性的受孕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翠芬;林丽仪;黄道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3种预测模型在北京市西城区痢疾发病数预测中的应用与比较

    目的 探讨ARIMA季节乘积模型、温特斯法模型及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在痢疾预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5年1月-2012年12月报告的现住址为西城区的痢疾发病数.选择2012年9月前月发病数据进行建模拟合,应用拟合模型对2012年10月-12月的发病情况进行预测验证.结果 应用训练样本构建的ARIMA(1,0,0)(0,l,1)12模型、温特斯法模型及多层感知器模型对原始数据拟合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分别为21.06%、18.70%及25.51%,对2012年10-12月预测的MAPE分别为15.43%、26.67%、47.17%,模型预测能力有强到弱依次为ARIMA(1,0,O)(0,1,1)12>温特斯法模型>MLP神经网络模型.结论 由于传染病的影响因素较复杂,应用历史数据构建模型进行预测是可行的.但应注意结合数据变动趋势选择合适的模型.本研究中,ARIMA乘积模型和温斯特法模型均适合痢疾的预测,可以为早期预警提供依据.

    作者:孙小宇;初艳慧;张震;刘潇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运用多样化指导方式提高儿童肺功能检查的依从性

    目的 探讨多样化指导方式在儿童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0例进行肺功能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儿童在肺功能检查前进行护理干预,我们自制示范短片,运用图文并茂的讲解、寓教于乐的游戏、及耐心细致的指导和鼓励等多样化指导方式,对照组检查前未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儿童掌握肺功能检查呼吸方法的程度、肺功能检查所用时间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掌握呼吸方法的熟练程度及检查所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行肺功能检查的儿童,在操作前实施多样化指导方式的干预可缩短检查时间,提高肺功能检查的准确性.提高了儿童对肺功能检查的依从性.

    作者:林静;岳飞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衢州市耐多药肺结核防治项目患者发现和治疗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衢州市全球基金耐多药肺结核防治项目患者发现和治疗情况,为MDR-TB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3月-2013年7月衢州市结核病防治定点医院所登记的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基础资料、报表数据及病案信息等,进行分析总结.筛查新患者、初治失败、复发、复治失败共4类涂阳患者1 735例,其中经菌型鉴定Mtb感染1 527例.结果 1 527例Mtb感染者中新患者1 363例、初治失败12例、复发132例、复治失败20例,共确诊MDR-TB患者72例(4.7%,72/1 527),其中新患者、初治失败、复发及复治失败患者MDR-TB检出率分别为1.2%(16/1363)、41.7% (5/12)、29.5% (39/132)和60.0% (12/20).接受耐多药方案治疗42例(58.3%,42/72);治疗至6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80.0% (20/25),痰培养阴转率84.0% (21/25).6例MDR-TB患者完成疗程,治愈率66.7% (4/6).结论 复治失败、初治失败、复发是发现MDR-TB患者的重点人群;大部分患者能够接受二线抗结核药物组成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并获得理想的痰菌阴转率;高度重视预防和坚持规范治疗是控制MDR-TB疫情的关键.

    作者:连虹;王炜;郝晓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乌司他丁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白介素-18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白介素-18 (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乌司他丁组.Pringle法制备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ALT、AST、SOD、MDA含量;测定肝组织中SOD、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IL-18含量.结果 乌司他丁组血清中ALT、AST、MDA、IL-18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SOD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乌司他丁组肝组织中SOD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MDA含量和IL-18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干预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对白介素-18的过度表达.

    作者:崔龙海;偰光华;李浩;李哲浩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内蒙古自治区2010-2012年流感病原学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2010-2012年内蒙古地区流感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资料,为内蒙古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2010-2012年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监测数据.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并分析病原学监测资料.结果 2010-2012年全区哨点医院报告的ILI%分别为1.99%、1.32%和1.49%.内蒙古2010-2012年每年均有两个流感流行期,流行的流感病毒优势型分别为B型和A(H3N2)、甲型H1N1和B型以及B型和A (H3N2).结论 2010-2012年内蒙古流感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流感高发,而夏秋季少发.流感仍是内蒙古需长期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作者:郭卫东;雷霞;刘艳芳;跃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肥胖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肥胖对骨关节炎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操作及术后短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我院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28例骨关节炎患者,按人院时人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67例,BMI≥25)与非肥胖组(161例,BMI<25),予以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脱位、感染、深静脉栓塞)、术后3月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骨关节炎患者中肥胖患者比例为29.39%.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8.57± 26.58) min和(87.65±25.33)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70.34±110.52) ml和(545.69±98.64)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93%和4.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术后3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增加量(35.71±14.69)和(34.12±13.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肥胖会增加骨关节炎患者人工全髋关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并不影响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赖笑雨;钟艳春;赖光松;何澄;高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606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鳃医院感染现患率的现状、医院感染病原体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2年9月11日的所有住院患者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查率为97.7%,医院感染的现患率为2.97%,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3.0%,其中治疗用药136例,预防用药52例,治疗+预防用药12例,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75%.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时准确的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继续加强重点科室的目标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样本送检率,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张召菊;李玉森;周凡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种植体龈下菌群构成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种植体龈下菌群的构成情况,分析不同种植体龈下菌群构成的差异,从而探讨种植体周围炎发生与菌群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口腔科进行义齿种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牙龈出血指数(Gingival Blood Index,GBI)及种植体周围袋深度(Peri-implant Probing pokect Depth,PPD)等指标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健康种植体(一组)及炎症种植体(二组)两组,分析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菌群的检出及构成情况.结果 本次共检查的66颗种植体中,有益菌血链球菌一组检出率高于二组、小韦荣菌在两组间无差异;而致病菌具核梭杆菌、中间型普氏菌和变黑普雷沃菌检出率二组高于一组,牙龈卟啉菌在两组间的检查率无差异.一组和二组各类菌群菌落形成单位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菌群分布不同,一组患者革兰阳性兼性厌氧菌如血链球菌及其与链球菌的比例较高,而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如具核梭杆菌、变黑普雷沃菌所占比例较低,而二组则呈相反的分布状况.结论 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与种植体周围菌群平衡破坏有一定的关系,龈下菌群革兰阳性兼性厌氧链球菌比例的降低及革兰阴性厌氧杆菌比例的升高是导致菌群平衡破坏的主要原因.

    作者:熊萍;唐运涛;陈宏刚;王湘涛;钟科;孙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运用多重PCR对淋球菌临床菌株进行检测和分型

    目的 建立一种可以对奈瑟淋球菌临床菌株进行快速检测和分型的PCR方法.方法 根据Genbank已报道的porin Ⅰ基因序列,设计合适的扩增引物和porinⅠ基因类型检测引物,运用多重PCR技术对确诊的浙江地区的奈瑟淋球菌临床菌株进行检测和类型分析.结果 在分析的43株确诊的奈瑟淋球菌临床菌株中,建立的多重PCR法对porinⅠ基因检出率为100%,对porinⅠ基因分型正确率为95.35%.结论 所建立的多重PCR法对于porinⅠ基因的检出率和分型正确率高,能用于奈瑟淋球菌临床株porinⅠ基因的的快速检测和分型.

    作者:任斌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丹酚酸B抗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丹酚酸B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丹酚酸B抗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随机将未感染和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昆明小鼠分成A~F6组.即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溶剂组(C)、丹酚酸B治疗低剂量[5 mg/ (kg·d)]组(D)、中剂量[10 mg/ (kg·d)]组(E)、高剂量[15 mg/ (kg·d)]组(F),每组10只.实验结束处死小鼠,留取肝脏组织和血清,HE和VG胶原纤维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变性、虫卵肉芽肿与胶原沉积等病理改变.同时测定血清和肝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还原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 peroxiase,GSH-px)及肝脏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的含量.结果 与A组相比,B、C、D、E、F组小鼠肝脏有明显虫卵肉芽肿形成、胶原沉积与肝纤维化,伴有不同程度肝细胞炎性损伤坏死.血清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GSH-px的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中MDA、SOD、GSH-px的含量变化与血清中相适应,肝组织内Hyp的含量也明显增加.给予丹酚酸B治疗后,D、E、F组均可以使小鼠肝组织坏死与胶原沉积明显减轻,虫卵肉芽肿面积减小,同时降低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增加GSH-px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肝脏Hyp的含量也降低,肝脏纤维化的程度减轻.结论 丹酚酸B具有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增加SOD,GSH-px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有关.

    作者:郭鄂平;杨树国;张珍;朱明磊;王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成都市某三甲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院感高危因素.方法 2012年8月采用病例调查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在院患者进行调查,统计数据并分析研究.结果 本次实查1 309人,现患率为2.9%,感染例次率为3.3%.抗生素使用率为41.5%,治疗性用药病原微生物送检率为40.9%.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进行动静脉插管操作及手术是高危因素.结论 加强对高危因素、高风险科室、易感人群的监测及管理,提高病原菌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必要措施.

    作者:杨娇;王慧玲;苏超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稀释用水硬度对多酶清洗剂清洗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稀释用水硬度对多酶清洗液清洗效果的影响,对正确使用多酶清洗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恒温30℃时,对同样规格的胶片,用不同品牌的0.1%多酶清洗液浸泡,记录胶片上凝胶全部脱落的时间计为T;另外,分别用不同硬度的水(硬度为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400 mg/L、500 mg/L、600 mg/L)稀释不同品牌的多酶清洗剂,配制成不同品牌的0.1%的多酶清洗液,观察1/2T时间时,不同品牌的多酶清洗液对胶片上凝胶的洗脱效果,通过计算洗脱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上的Duncan's multiple range test方法进行差异性分析,比较稀释用水的不同硬度对多酶清洗液清洗效果的影响.结果 不同品牌的多酶清洗液,将胶片上凝胶全部洗脱的时间T不同;稀释用水的硬度对多酶清洗液的洗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稀释用水中的硬度接近0时,洗脱率能够达到佳值,而当稀释用水的硬度越大,则去污率越差.结论 稀释用水的硬度对多酶清洗液的清洗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建议在配置多酶清洗液时,使用低硬度或硬度接近0的水进行稀释.

    作者:陈维;邓金花;阙绍辉;李志云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帕瑞昔布钠和胸腔镜手术对胸科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运用析因分析方法,探讨帕瑞昔布钠和手术方式两因素影响胸科术后炎性因子IL-6、TNF-α含量的单独及交互效应.方法 胸外科全麻手术患者24例,拟定帕瑞昔布钠为A因素,分为超前镇痛和非超前镇痛2水平;手术方式为B因素,分为传统开胸和VATS两水平.以IL-6、TNF-α为指标,按照2×2析因实验设计行不同处理,观察各组患者术后24 h血浆中IL-6、TNF-α含量.结果 帕瑞昔布钠和手术方式两因素对IL-6、TNF-α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对IL-6、TNF-α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联合应用帕瑞昔布钠能进一步减少机体炎性因子释放,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荆丽君;王永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对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多,相继出现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本文就我国精神疾病在调查中应用的诊断标准、调查工具、患病率、人口学因素、共病现象、致残等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李向青;卢颖;任利华;杜敏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