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种植体龈下菌群构成情况分析

熊萍;唐运涛;陈宏刚;王湘涛;钟科;孙勇

关键词:种植体周围炎, 菌群
摘要:目的 了解种植体龈下菌群的构成情况,分析不同种植体龈下菌群构成的差异,从而探讨种植体周围炎发生与菌群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口腔科进行义齿种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牙龈出血指数(Gingival Blood Index,GBI)及种植体周围袋深度(Peri-implant Probing pokect Depth,PPD)等指标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健康种植体(一组)及炎症种植体(二组)两组,分析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菌群的检出及构成情况.结果 本次共检查的66颗种植体中,有益菌血链球菌一组检出率高于二组、小韦荣菌在两组间无差异;而致病菌具核梭杆菌、中间型普氏菌和变黑普雷沃菌检出率二组高于一组,牙龈卟啉菌在两组间的检查率无差异.一组和二组各类菌群菌落形成单位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菌群分布不同,一组患者革兰阳性兼性厌氧菌如血链球菌及其与链球菌的比例较高,而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如具核梭杆菌、变黑普雷沃菌所占比例较低,而二组则呈相反的分布状况.结论 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与种植体周围菌群平衡破坏有一定的关系,龈下菌群革兰阳性兼性厌氧链球菌比例的降低及革兰阴性厌氧杆菌比例的升高是导致菌群平衡破坏的主要原因.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沈阳市一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的调查

    目的 对沈阳市某学校发生的一起群体性发热呼吸道疾病进行调查与处置,以明确诊断,控制疫情.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综合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等方法.结果 共发生24例发热病例,全部为学生,罹患率为2.64%.这24例患者中,发热21例,咽痛20例,头痛20例,咳嗽17例,流涕10例,全身酸痛10例,发病患者中无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出现疾病.10份咽拭子标本5份为腺病毒阳性.结论 这是疫情因学生发病后带病上课,引起的腺病毒14型发热伴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

    作者:陆莹;邵庆峰;陈叶;齐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2005-2012年常山县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常山县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2005-2012年疫情状况,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每年对常山县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病情、螺情监测,并进行相关流行因素调查.结果 在2005-2012年期间,监测点仅在2006年发现1例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病人,未发现本地急性感染和新感染病人(畜).8年累计发现有螺面积14 520 m2,活螺2 559只,未查到感染性钉螺.结论 监测点疫情稳定,有少量残存钉螺,仍存在引起血吸虫病重新传播流行的潜在危险,应重点加强本地螺情和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继续探索推进查灭螺运行机制,全面提升查螺队伍整体素质,巩固血防三无成果.

    作者:韩小芳;徐青华;姜友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钙剂对老年肺炎并低血钙患者疗效及IL-2、IL-17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钙剂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并低血钙患者临床疗效及对IL-2、IL-17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并低血钙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钙剂治疗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测定血清中IL-2、IL-17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变化及临床好转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2、IL-17水平无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L-17水平降低,其中钙剂治疗组改变更为明显;钙剂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天数缩短,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钙剂可以改善患者气道炎症反应,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患者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王立民;戈艳蕾;王红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对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多,相继出现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本文就我国精神疾病在调查中应用的诊断标准、调查工具、患病率、人口学因素、共病现象、致残等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李向青;卢颖;任利华;杜敏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3种预测模型在北京市西城区痢疾发病数预测中的应用与比较

    目的 探讨ARIMA季节乘积模型、温特斯法模型及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在痢疾预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5年1月-2012年12月报告的现住址为西城区的痢疾发病数.选择2012年9月前月发病数据进行建模拟合,应用拟合模型对2012年10月-12月的发病情况进行预测验证.结果 应用训练样本构建的ARIMA(1,0,0)(0,l,1)12模型、温特斯法模型及多层感知器模型对原始数据拟合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分别为21.06%、18.70%及25.51%,对2012年10-12月预测的MAPE分别为15.43%、26.67%、47.17%,模型预测能力有强到弱依次为ARIMA(1,0,O)(0,1,1)12>温特斯法模型>MLP神经网络模型.结论 由于传染病的影响因素较复杂,应用历史数据构建模型进行预测是可行的.但应注意结合数据变动趋势选择合适的模型.本研究中,ARIMA乘积模型和温斯特法模型均适合痢疾的预测,可以为早期预警提供依据.

    作者:孙小宇;初艳慧;张震;刘潇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2006-2012年丽水市戊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丽水市近年来戊型肝炎的发病趋势及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调取丽水市2006-2012年戊肝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结果 2006-2012年丽水市报告戊肝病例748例,年均发病率为4.16/10万,戊肝发病集中于2-5月份;莲都区戊肝发病率高,庆元县低,各乡镇间发病率存在差异(P<0.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戊肝年均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rs=0.883,P=0.002);职业构成以农民居多(71.39%).结论 丽水市近年来戊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5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发病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市民尤其是农民的宣传教育,加强食品和饮水的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付仁仙;郑甜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亚麻油对子代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亚麻油对子代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交配成功后的ICR雌鼠随机分成亚麻油低、中、高剂量组、DHA及花生油组,灌胃至子代小鼠断乳;对子代小鼠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其脑组织中NO、NOS含量及AchE活性,气相色谱法测定其脑组织中脂肪酸含量.结果 水迷宫结果提示亚麻油低、高剂量组及DHA组潜伏期显著低于花生油组(P<0.05),且亚麻油高剂量组潜伏期短(P<0.05);生化结果显示亚麻油低、中、高剂量组及DHA组NO、NOS含量及AchE活性均显著低于花生油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脂肪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亚麻油高剂量组及DHA组子代小鼠脑组织中α-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花生油组(P<0.05),且高剂量组含量高(P<0.05);亚麻油中、高剂量组DHA含量高于DHA组(P<0.05).结论 亚麻油能提高子代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降低小鼠脑组织中NO、NOS含量、抑制AchE活性及增加脑组织中α-亚麻酸含量及DHA含量有关.

    作者:黄芳;朱萍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酸奶中9种有机酸

    目的 建立酸奶中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抗坏血酸、乳酸、乙酸、柠檬酸、丁二酸、丙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酸奶稀释后,沉淀蛋白,离心、过滤后分析.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0.01 mol/L磷酸氢二铵(3∶97)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15 nm处检测.结果 对9种有机酸的反相液相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 ~ 1.00 mg/ml,相关系数0.9980 ~ 0.9999;方法的检出限草酸和酒石酸:0.01 μg/ml;苹果酸和柠檬酸:0.04 μg/ml,抗坏血酸:0.02 μg/ml;乳酸、乙酸、丁二酸和丙酸为0.1μg/ml.在酸奶饮料中加标平均回收率在80.0% ~ 110.0%范围内,相对标准差为0.62%~ 6.69%.结论 本法快速、简便,具有实用价值,可用于检测酸奶饮料中有机酸的含量.

    作者:杨小琪;黎源倩;邹晓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思密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思密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采用思密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n=52),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n=52).结果 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23%和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止泻时间为分别为(2.74±0.96)d和(4.19±0.5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症状治疗3d后,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静滴左氧氟沙星相比,联合用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粪便常规中自细胞、脓细胞、红细胞及血常规中白细胞的转阴率(P<0.05).结论 思密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疗效确切.

    作者:王炳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2012年南宁市兴宁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就诊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2012年南宁市兴宁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规律及就诊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兴宁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南宁市兴宁区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3 698例,其中重症病例236例,占总病例的6.38%.乡镇的重症发生率较高,为12.01%,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4-7月,5月为高峰期,90.68%的重症病例为4岁以下的儿童,散居儿童占75.42%,男女性别比1.65:1.重症病例中以EV71阳性为主,占89.16%.重症患儿72 h内的就诊率高达85.55%,转诊次数≥2次占61.44%,初次就诊未作出手足口病诊断占30.93%,首次就诊在县级及以下的医疗机构单位占59.32%.结论 2012年南宁市兴宁区重症手足口病的乡镇发生率较高,夏季高发,3岁以下的儿童缺乏保护抗体,散居儿童为主要的发病人群,男性高于女性,主要由EV71引起,并存在诊治不及时等问题,因此做好高发季节重点人群的防控是关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单位的诊疗水平是重点环节,实现及时就诊,就近诊疗,从而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蒙增慧;俞蕾斌;黄秋兰;郭亮永;李玲;苏庆群;叶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贵州省肝片形吸虫病1例报告

    肝片形吸虫是一种寄生在牛、羊和其他哺乳动物胆管内的常见寄生虫.人偶尔可受感染,引起肝片形吸虫病.2013年贵州省遵义市某医院外科手术发现一例感染者.经调查,患者有典型的症状、体征(右上腹疼痛、腹泻、乏力、黄疸),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伴肝功能损害.经手术胆管中取出虫体确诊,用三氯苯达唑驱虫治疗治愈.患者是由于长期饮食不洁,且喜食凉拌菜和喝生水而感染.

    作者:朱爱娅;王锐峰;李安梅;耿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肥胖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肥胖对骨关节炎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操作及术后短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我院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28例骨关节炎患者,按人院时人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67例,BMI≥25)与非肥胖组(161例,BMI<25),予以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脱位、感染、深静脉栓塞)、术后3月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骨关节炎患者中肥胖患者比例为29.39%.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8.57± 26.58) min和(87.65±25.33)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70.34±110.52) ml和(545.69±98.64)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93%和4.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术后3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增加量(35.71±14.69)和(34.12±13.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肥胖会增加骨关节炎患者人工全髋关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并不影响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赖笑雨;钟艳春;赖光松;何澄;高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帕瑞昔布钠和胸腔镜手术对胸科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运用析因分析方法,探讨帕瑞昔布钠和手术方式两因素影响胸科术后炎性因子IL-6、TNF-α含量的单独及交互效应.方法 胸外科全麻手术患者24例,拟定帕瑞昔布钠为A因素,分为超前镇痛和非超前镇痛2水平;手术方式为B因素,分为传统开胸和VATS两水平.以IL-6、TNF-α为指标,按照2×2析因实验设计行不同处理,观察各组患者术后24 h血浆中IL-6、TNF-α含量.结果 帕瑞昔布钠和手术方式两因素对IL-6、TNF-α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对IL-6、TNF-α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联合应用帕瑞昔布钠能进一步减少机体炎性因子释放,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荆丽君;王永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的构建

    目的 编制从医院整体层面测量、符合我国文化特色和医院实际情况的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确保量表科学可行.方法 通过文献法和专家咨询法形成量表初稿.使用量表初稿对四川省4家的412名医护人员、管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相关分析、信度分析、因子分析统计方法对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安全文化测评正式量表包括共31个条目,分为6个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62.19%.6个因子分别为医院氛围及沟通、直接领导重视与支持、医院政策支持、负性事件的认识与处理、科室成员相互帮助、负性事件报告.整个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9,各因子的α系数均大于0.79.量表折半信度系数为0.952,除因子四(折半系数为0.783)外,其他各因子的折半系数均大于0.8.结论 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医院中广泛使用.

    作者:黄宵;杨超;李爱玲;刘朝杰;贾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606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鳃医院感染现患率的现状、医院感染病原体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2年9月11日的所有住院患者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查率为97.7%,医院感染的现患率为2.97%,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3.0%,其中治疗用药136例,预防用药52例,治疗+预防用药12例,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75%.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时准确的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继续加强重点科室的目标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样本送检率,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张召菊;李玉森;周凡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运用多重PCR对淋球菌临床菌株进行检测和分型

    目的 建立一种可以对奈瑟淋球菌临床菌株进行快速检测和分型的PCR方法.方法 根据Genbank已报道的porin Ⅰ基因序列,设计合适的扩增引物和porinⅠ基因类型检测引物,运用多重PCR技术对确诊的浙江地区的奈瑟淋球菌临床菌株进行检测和类型分析.结果 在分析的43株确诊的奈瑟淋球菌临床菌株中,建立的多重PCR法对porinⅠ基因检出率为100%,对porinⅠ基因分型正确率为95.35%.结论 所建立的多重PCR法对于porinⅠ基因的检出率和分型正确率高,能用于奈瑟淋球菌临床株porinⅠ基因的的快速检测和分型.

    作者:任斌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普外科病房疑似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某院普外科病房一起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探讨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以减少类似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 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应急预案,对该院普外科病房2012年9月7日-30日期间发生的6例手术切口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结果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三间分布综合分析,考虑为聚集性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排除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暴发,6例患者相继治愈出院.结论 此次医院感染暴发虽被排除,但通过规范医护人员操作行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医生的手术技术水平,加强手术间管理以及充分的术前准备等措施来切断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途径,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殷群芳;杨旭芒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胱抑素C与肝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研究血清胱抑素C与肝硬化的相关性,以及胱抑素C的变化与肝硬化不同阶段、程度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我院75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采用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同时选取其他患者人群血清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测定指标与肝硬化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研究不同肝硬化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胱抑素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JP<0.05);而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值具有关联性,肝硬化程度越严重胱抑素C值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胱抑素C与肝硬化具有相关性,并且能够反映患者肝硬化的严重程度,给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可作为评价患者肝功能的有效指标.

    作者:余世敏;舒治娥;胡东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2010-2012年626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西门子MicroScan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2010-2012年分离得到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应用WHONET5.4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626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ICU、呼吸内科、神经外科;标本来源以呼吸道痰标本为主(82.28%);多数常用抗生素平均耐药率超过75%,平均耐药率低于75%的抗生素有替卡西林/克拉维酸(72.5%)、亚胺培南(56.1%)、左氧氟沙星(70.8%)及复方新诺明(73.3%).结论 2010-2012年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逐年提高,多重耐药性严重,应加强标本送检,根据药敏合理用药.加强院感工作,预防鲍曼不动杆菌在病区暴发流行.

    作者:孙恒彪;刘鹏飞;张婧;陈佑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衢州市耐多药肺结核防治项目患者发现和治疗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衢州市全球基金耐多药肺结核防治项目患者发现和治疗情况,为MDR-TB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3月-2013年7月衢州市结核病防治定点医院所登记的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基础资料、报表数据及病案信息等,进行分析总结.筛查新患者、初治失败、复发、复治失败共4类涂阳患者1 735例,其中经菌型鉴定Mtb感染1 527例.结果 1 527例Mtb感染者中新患者1 363例、初治失败12例、复发132例、复治失败20例,共确诊MDR-TB患者72例(4.7%,72/1 527),其中新患者、初治失败、复发及复治失败患者MDR-TB检出率分别为1.2%(16/1363)、41.7% (5/12)、29.5% (39/132)和60.0% (12/20).接受耐多药方案治疗42例(58.3%,42/72);治疗至6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80.0% (20/25),痰培养阴转率84.0% (21/25).6例MDR-TB患者完成疗程,治愈率66.7% (4/6).结论 复治失败、初治失败、复发是发现MDR-TB患者的重点人群;大部分患者能够接受二线抗结核药物组成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并获得理想的痰菌阴转率;高度重视预防和坚持规范治疗是控制MDR-TB疫情的关键.

    作者:连虹;王炜;郝晓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