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联合手法复位交锁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38例

游叶平

关键词:小切口, 手法复位交锁内骨定, 胫骨多段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联合手法复位交锁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38例胫骨多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小切口联合手法复位交锁内固定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于4~11个月内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22±2.36)个月,无1例发生骨不愈合情况,所有患者于11个月后拆除交锁髓内钉。结论小切口联合手法复位交锁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手术医师须严格手术操作,了解并掌握手术适应证,从而提高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和痊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病社区健康管理现状及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现状及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我国高血压病的流行状况、特点、危险因素,分析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的现状,重点根据社区健康管理现状,总结目前的研究进展。结果高血压病是目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并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而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医院的力量远远不够。结论目前社区合作开展的健康管理已显成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对社区居民实施群体和个体的社区干预,是高血压病管理的方向和途径。实施社区全人群管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是提高高血压病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关键。

    作者:高建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臭氧加玻璃酸钠注射液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臭氧加玻璃酸钠注射液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120例分为A,B两组各60例。 A组用臭氧加玻璃酸钠注射,使用医疗臭氧关节内注射,1w后对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1w后再用医用臭氧膝关节注射,这两种药物可以交替使用;B组是封闭组。2%利多卡因5ml+维生素B6注入0.1g和1mg维生素B12注射+地塞米松注射5毫克关节内注射治疗。结果医用臭氧加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内注射组:治愈35例,显效15例,好转10例。1年复发率分别为12%、封闭组:治愈15例,好转20例,无15例,1年复发率分别为50%。结论医用臭氧加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关节显然比封闭组复发率低、臭氧加玻璃酸钠注射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治疗老年性退行性膝关节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珉;何雅楠;仝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股沟疝通过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通过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运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时长、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2.5%,对照组为45%,<0.05;在术后复发率上,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22.5%,<0.05;在术后疼痛评分上,观察组为(3.8±0.9)分,对照组为(6.7±0.7)分,<0.05。结论腹股沟疝通过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可以加快治疗和恢复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

    作者:袁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CRRT治疗在围产期合并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应用

    目的探讨CRRT治疗对围产期合并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围产期重症胰腺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CRRT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各20例,分别对两组的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CRRT治疗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CRRT治疗组患者Balthazar CT分级>C所占比例,患者28d死亡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CRRT治疗组患者中显效、有效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围产期重症胰腺炎患者CRRT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78例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结果78例死亡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27例,脑血管疾病17例,感染12例,高钾血症10例,尿毒症脑病4例,恶性肿瘤3例,消化道出血2例,其他病因3例(外伤1例、自杀2例)。结论 MHD患者并发症多、生存期短、死亡率高,心脑血管疾病是MHD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

    作者:徐黄根;汪裕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化门诊注射室工作流程的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医院门诊注射室工作流程优化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注射室工作人员和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和2014年1月~2015年1月两个时间段。我院于2013年6月起实施门诊注射室工作流程优化措施。比较两段时间内患者满意度。结果2012年1月~2013年1月患者满意度95.80%,2014年1月~2015年1月患者满意度99.00%满意度统计差异具有临床指导意义(<0.05)。结论优化门诊注射室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改善医患和医护关系。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并分析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儿科门诊2015年1月~11月每月第一个完整星期的处方共计1100张,对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抗茵药物使用率43.18%。其中静脉给药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58.43%,口服给药仅占41.57%。共使用抗菌药物4类13种。其中排名前5位的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青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大部分是单一用药。结论本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能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则,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钟明;王倩倩;闫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血透室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血透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应用治疗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前SDS及SAS评分间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经不同护理服务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透室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内窥镜设备和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鼻内镜作为内窥镜的分支,已成为呼吸内科和耳鼻喉科等领域的重要术式。本次研究报告了148例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本组148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痊愈出院。

    作者:余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并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5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中,检查成功的患者共计113例;共计77例患者的冠状动脉各支存在病变,其中共计61例属于冠状动脉狭窄,共计80支,本组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中,共计2例患者的其他冠脉分支出现程度各异的再狭窄现象;本组行冠状动脉支架放置术的10例患者中,共计2例出现再狭窄情况;本组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3例患者中,共计2例出现闭塞现象;检出心肌桥的患者共计5例;检出斑块的患者共计50例,合80处。结论在冠心病的诊断中,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可以有效地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支架术等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可推广。

    作者:陈巍;杨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黄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黄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黄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取埃索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0.05,且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阴转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通过黄芩联合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佳。

    作者:程雪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评价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观察并分析艾普拉唑肠溶片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观察组使用艾普拉唑肠溶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艾普拉唑肠溶片安全有效,可推广。

    作者:洪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间歇性预激综合征1例

    回顾性分析1例门诊患者妊娠合并间歇性预激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单纯性间歇性预激综合征患者一般多无临床症状,对妊娠影响不大。但若一旦伴发心律失常,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其后果非常凶险,应立即采取干预措施纠正心律失常。发现及深入了解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发作特点及形成机制,对分析疑难心律失常,及时正确诊断及治疗是有益的。

    作者:冯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对肾上腺肿瘤诊断价值的比较

    目的研究和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CT检查在肾上腺肿瘤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患者共69例,在他们手术前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CT检查,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CT检查的结果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4.2%,明显高于对照组73.9%的定性诊断符合率,<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定位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2%和97.1%,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肾上腺肿瘤患者的诊断过程中,CT检查具有较高的肿瘤定位诊断符合率和定性诊断符合率,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定位诊断率较高,因此临床上可以将两种检查方式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郭佐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灌流对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综合性治疗,其中对一组患者实施血液灌流治疗,这组患者为观察组,而另一组未进行血液灌流的则为对照组。结果经过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观察组CHE水平有明显回升,而其他相关数据与对照组相比也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同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用药量。结论经过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金亮;罗建芬;余庆华;何小欢;谢文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应用结肠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a-酮酸片+金水宝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结肠透析治疗,总疗程8w。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8w BUN、Scr、Ccr较治疗前明显改善(<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有较好疗效,可以有效的延缓CKD的进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窦春梅;陈海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我院的76例患者进行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5。结论人性化护理极大的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应在食管癌放疗患者中大力推广。

    作者:王玉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降低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及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降低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及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骨折卧床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我院普通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有2例患者发生便秘,对照组有24例患者发生便秘;实验组便秘发生率(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2%);实验组患者对舒适护理满意度为89.5%;对照组患者对普通护理满意度为68.4%,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降低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病程。

    作者:尹真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的皮肤状态分类指标研究

    目的在中医体质辨识中探讨通过量化的皮肤指标分析不同体质营卫防御功能。方法对1350例受试者按体质分为九型,按年龄分为五组,采用非创伤性检测采集了皮肤酸碱度、表皮含水量和经表皮失水率。结果各型体质间酸碱度均无明显差异(>0.05);阴虚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之间及与其和平质之间皮肤水分和经表皮失水率(TEWL)未出现明显差异(>0.05);气虚质、阳虚质、特禀质之间皮肤水分和经表皮失水率(TEWL)虽未出现明显差异(>0.05),但均明显高于和平质(<0.05);痰湿质皮肤水分和经表皮失水率(TEWL)则明显高于和平质和所有其它体质(<0.05)。结论皮肤酸碱度、表皮含水量和经表皮失水率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用于分析各型体质邪正虚实变化。

    作者:王海俊;王宇红;李惠仙;施春香;谈益妹;周萍;王学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1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管理组和常规组,管理组采取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常规组给予常规用药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管理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管理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了解,使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金凤;娄晓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