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黄根;汪裕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及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呕吐及中枢性偏瘫为主(43.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16~30分为主(60.0%);出血位置以基底节为主(51.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荐。
作者:郭光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109个病灶)资料,包括化疗前的超声检查、经超声引导下活检病理结果以及术前超声再检查和术后病理资料。总结乳腺癌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等级)变化,同时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108例患者中的102个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大小及血流等级可进行对比分析,93个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声像图特征(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可进行对比分析。①大小变化:102个病灶大切面两径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4%病灶体积缩小,11.8%体积增大,8.8%病灶消失。②分组比较疗效:依据病灶大径线分为四组(≤2cm组、2~3组、3~4组、大于4cm组),有效率依次为57.1%、50%、55.6%、57.71%,四组病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声像图特征变化: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无明显变化。④血流等级变化:依据RECIST1.1标准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有效组病灶血流等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灶化疗后血流等级较化疗前下极,化疗前以2、3级为主,化疗后以0、1级。无效组病灶血流等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前后血流等级无差异,以2、3级为主。⑤病灶新辅助化疗后超声与术后大体病理比较(病灶是否具体、可测量比较):71.6%病灶化疗后超声和术后大体病理一致,28.4%病灶化疗后超声与术后病理不一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分析大小、血流等级变化,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
作者:王小东;薛改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预防此类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对食用天南星花籽的学生和周围学生、老师进行调查,对剩余的天南星花籽进行辩认。结果此次调查共调查了58人,其中42人中毒,中毒学生均食用过天南星花籽。结论本次食物中毒确认为误食天南星花籽中毒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学生食物安全教育,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作者:陈碧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骨质疏松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增加了骨折的风险。尽管目前已有先进的诊疗手段,但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仍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由于骨质量较差,传统的内固定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内固定的改进和设计结合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外科治疗做一阐述。
作者:李茂林(综述);胡侦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致心动过速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例应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后出现心动过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选择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后,憋喘症状加重,护理人员及时为患者停止了雾化吸入治疗,上报医生处理。结果硫酸沙丁胺醇属于选择性受体激动剂,药效快,发生心动过速情况较少,多发生于敏感人群,所以,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就要掌握患者病史与过敏史。结论过敏体质患者应用硫酸沙丁胺醇治疗时一定要注意,在首次用药时要减少药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发生过敏反应,要及时上报医生,停止用药,保证患者临床治疗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李忠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灌流对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综合性治疗,其中对一组患者实施血液灌流治疗,这组患者为观察组,而另一组未进行血液灌流的则为对照组。结果经过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观察组CHE水平有明显回升,而其他相关数据与对照组相比也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同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用药量。结论经过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金亮;罗建芬;余庆华;何小欢;谢文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对全身麻醉深度进行监测,有利于麻醉药物效果的有效发挥,对确保患者围术期安全与预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麻醉深度监测是临床麻醉科医生日常工作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论述了临床常用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原理、应用情况及其进展等。
作者:程永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和网织红细胞计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诊治的49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资料,通过对患者血液中网织红细胞计数,探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和网织红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以新生儿网织红3~6%为正常参考范围,其中网织红细胞计数小于3%有12例占24%,处于3~6%者有17例占35%,高于6%的20例占41%。结论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在新生儿溶血中占相当比例,而检测新生儿黄疸患儿静脉血的网织红计数偏高者占较高比例,因此,加强新生儿静脉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对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具有比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继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异位妊娠和宫内妊娠孕产妇各30例,均为我院产科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分别采用经腹、经阴道彩超诊断,对比不同妊娠类型特征及不同彩超检测方法准确率。结果两组血清β-HCG无差异(>0.05),异位妊娠组孕妇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宫内妊娠组,有统计学差异(<0.05)。异位妊娠组螺旋动脉检出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70%,有统计学差异(<0.05)。经腹彩超对异位妊娠检测准确率为70%,明显低于经阴道彩超96.7%,有统计学差异(<0.05)。各项典型影像学征象经阴道彩超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经腹(<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与经腹彩超比较,经阴道彩超检查准确率更高。
作者:谢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并发惊厥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烧伤并发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本组45例治愈,5例死亡。惊厥时间在1min内控制者42例,在2~4min控制者5例,3例惊厥反复发作6~11h,随烧伤病情好转症状消失,2例死于败血症所致中毒性脑炎。结论在正确处理烧伤创面的同时,及时抗休克、抗感染治疗,预防高热,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可有效防治小儿烧伤惊厥。
作者:张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我国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现状及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我国高血压病的流行状况、特点、危险因素,分析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的现状,重点根据社区健康管理现状,总结目前的研究进展。结果高血压病是目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并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而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医院的力量远远不够。结论目前社区合作开展的健康管理已显成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对社区居民实施群体和个体的社区干预,是高血压病管理的方向和途径。实施社区全人群管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是提高高血压病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关键。
作者:高建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ICU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ICU使用呼吸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在ICU呼吸机使用患者中能够有效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产生,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莲菊;彭树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膝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功能锻炼优良情况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38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度92.6%(50/54);对照组满意22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77.3%(34/44),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2.6%比对照组77.3%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曾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双语文献培训教学(BJC)在内分泌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在临床医学内分泌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实施双语教学。教师指导学生选取恰当的英文文献进行学习,具体按照以下五个步骤进行教学院①根据学生所选的文献,教师课前认真准备案例背景知识;②学生积极预习,准备双语文献讲解;③学生教师角色互换,学生讲解,老师提问;④学生课后总结,并应用所学进行实践学习;⑤教师课后总结,并指导课后实践作业。结果对内分泌科研究生成功实施了双语文献培训,效果显著。结论 BJC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内分泌科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解决了学生学习英文文献的难题。
作者:陆洁莉;毕宇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与噻托溴铵粉联合治疗矽肺并发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2年我院收治的32例矽肺合并哮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噻托溴铵粉吸入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对于砂肺并发哮喘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王绍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32例肺结核患者中的运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共32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16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常规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进行优质护理,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w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一定的比较分析,观察组16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护理之后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0.05。结论使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花费的费用,提升手术治疗的满意度,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降低手术的复发。
作者:万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总结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精细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外科护理质量评分和2013年1月~2015年1月外科护理质量评分。我院护理部于2012年1月以后调查护理管理不足,护理管理中引用精细管理,于2013年1月起实施。结果实施精细管理后,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提高,各个护理质量分项评分均显著提高,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具有临床指导意义(<0.05)。结论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精细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技能和水平,可以在临床护理管理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郝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膀胱癌(bladder cancer)是泌尿外科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高复发率及高进展率使其成为实体肿瘤中总体花费多的肿瘤之一。 microRNA是一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调控多种生物活动进程中到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microRNA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将对micro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任一(综述);肖明朝;何卫阳(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内窥镜设备和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鼻内镜作为内窥镜的分支,已成为呼吸内科和耳鼻喉科等领域的重要术式。本次研究报告了148例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本组148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痊愈出院。
作者:余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绿道上量化运动对肥胖症的减重效果及糖脂代谢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肥胖症患者共92例,46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其余46例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干预外给予绿道上量化运动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减重效果和糖脂代谢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较之治疗前都有明显减重和糖脂代谢改善,观察组疗效更显著,比较有明显差异,<0.05。结论对肥胖症患者实施绿道上量化运动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体重,改善糖脂代谢水平。
作者:薛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