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联合噻托溴铵粉对32例矽肺并发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王绍君

关键词: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 噻托溴铵粉, 砂肺并发哮喘,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与噻托溴铵粉联合治疗矽肺并发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2年我院收治的32例矽肺合并哮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噻托溴铵粉吸入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对于砂肺并发哮喘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5A级古镇景区家庭旅馆卫生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

    目的了解5A级古镇景区家庭旅馆的卫生现状,探讨有效的监管对策。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周庄古镇景区50家家庭旅馆,现场调查卫生许可情况、布草间、清洗消毒间配置情况和卫生制度建立情况。结果家庭旅馆卫生许可证持有率为10%,健康合格证明持有率为56.67%,50家家庭旅馆中,12家设置了布草间和清洗消毒间,少数家庭旅馆建立了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等卫生制度。结论家庭旅馆卫生许可证和健康合格证明持有率较低,布草间和清洗消毒间配置不全,卫生制度建立不完善。建议通过联合执法和品牌效应提高家庭旅馆卫生管理水平。

    作者:顾永生;张庆;周思远;王丽刚;冯晓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阑尾炎临床发病特点及研究进展

    阑尾炎(Appendicitis)属于较为常见的外科疾病,针对于阑尾炎只要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并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一旦错过了佳的治疗时期,阑尾炎则会造成患者的严重伤害,甚至引起患者的死亡。本文就阑尾炎的发病特点与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期促进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新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乳腺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同时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少于观察组(<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保乳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且并发症相对较少,可推广使用。

    作者:董杰;顾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乳头溢液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方法与外科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乳头溢液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乳头溢液的诊断方法与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80例乳头溢液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诊断准确率有87.3%。同时80例乳头溢液患者均手术成功,在术后为期3年的随访中发现,80例乳头溢液患者均无复发。结论乳头溢液的临床诊断方法较多,应用乳管镜联合乳腺彩超的诊断方法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同时外科手术治疗乳头溢液临床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海燕;权毅;董虹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间歇性预激综合征1例

    回顾性分析1例门诊患者妊娠合并间歇性预激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单纯性间歇性预激综合征患者一般多无临床症状,对妊娠影响不大。但若一旦伴发心律失常,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其后果非常凶险,应立即采取干预措施纠正心律失常。发现及深入了解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发作特点及形成机制,对分析疑难心律失常,及时正确诊断及治疗是有益的。

    作者:冯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2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56例,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对照组产科常规性护理方法。观察两组2 h、2~12 h、12~24 h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结果实验组无论在2 h、2~12 h,还是12~24 h产后出血量及出血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阴道分娩取得满意性疗效,明显降低了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了产后出血量,缓解了产妇恐惧及紧张的心情,增加了患者满意度,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严秀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检测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2例血糖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观察组hs-CRP、TG、TC、LDL-C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水平均呈异常表达,定期测定hs-CRP和血脂浓度,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2型糖尿病。

    作者:郑素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应用结肠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a-酮酸片+金水宝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结肠透析治疗,总疗程8w。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8w BUN、Scr、Ccr较治疗前明显改善(<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有较好疗效,可以有效的延缓CKD的进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窦春梅;陈海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脂的临床观察

    目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脂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脂患者,对其全部采用藏医放血疗法开展治疗工作,进一步对患者实施治疗工作前后的甘油三酯、胆固醇等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高血脂患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项生化指标结果分别是(1.79±0.23)mmol/l、(5.19±0.32)mmol/l、(1.44±0.36)mmol/l以及(2.80±0.76)mmol/l,和治疗前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脂患者采用藏医放血疗法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流通情况,提升医护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普布才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ICU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ICU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ICU使用呼吸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在ICU呼吸机使用患者中能够有效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产生,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莲菊;彭树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减轻特发性脊柱侧弯术后疼痛的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术后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抽取58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脊柱外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除脊柱外科常规护理外,采取优质护理,护士对患者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患者实施情绪干预、认知干预、健康教育等护理服务。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于术后10h、术后第1~4d连续评分5次。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感,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制作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术后10h后两组疼痛程度差别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24、48、72、96h,实验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88.0%)明显高于对照组(5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陈琳;陈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增加了骨折的风险。尽管目前已有先进的诊疗手段,但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仍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由于骨质量较差,传统的内固定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内固定的改进和设计结合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外科治疗做一阐述。

    作者:李茂林(综述);胡侦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妇科肿瘤医源性扩散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21世纪以来,妇科肿瘤疾病的发病率增高,按照有关数据显示呈现年轻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妇科肿瘤医源性传播因素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的预防措施[1-3]。

    作者:努尔古丽玉苏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绿道上量化运动对肥胖症的减重效果及糖脂代谢影响

    目的观察绿道上量化运动对肥胖症的减重效果及糖脂代谢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肥胖症患者共92例,46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其余46例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干预外给予绿道上量化运动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减重效果和糖脂代谢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较之治疗前都有明显减重和糖脂代谢改善,观察组疗效更显著,比较有明显差异,<0.05。结论对肥胖症患者实施绿道上量化运动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体重,改善糖脂代谢水平。

    作者:薛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例外伤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治疗

    目的探究高坠伤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员例高处坠落伤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患者主动脉瓣左冠瓣毁损严重,右冠瓣穿孔,以关闭不全为主,予以切除自身主动脉瓣,置换17号Carbomedics主动脉瓣,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高坠伤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不常见,既需尽早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进行诊断,及时使用针对致病菌的敏感抗生素,如合并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需在病情稳定条件下,尽早行外科手术治疗,瓣膜置换或修补对于严重的瓣膜损害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作者:赵殿伟;杨国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内固定方法在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Ⅱ°以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在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胫骨开放性骨折(Ⅱo以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I组与Ⅱ组。分别通过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法、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及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I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Ⅱ组,差异显著,<0.05;I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0%,高于Ⅱ组(84.0%),<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16%。结论在胫骨开放性骨折(Ⅱo以下)的治疗中采用MIPPO技术联合LCP钢板内固定破坏骨膜会比髓内固定大一些,骨折愈合会慢一些,功能恢复要差一点;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风险低,可缩短住院时间,更符合生物力学,促进骨痂生长,功能恢复好。

    作者:赵金红;于华;苏杰;贾安铭;杨静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降低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及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降低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及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骨折卧床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我院普通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有2例患者发生便秘,对照组有24例患者发生便秘;实验组便秘发生率(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2%);实验组患者对舒适护理满意度为89.5%;对照组患者对普通护理满意度为68.4%,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降低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病程。

    作者:尹真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儿童哮喘致严重全身不良反应与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儿童哮喘致严重全身不良反应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儿童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特异性免疫法,观察全身不良反应及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出现全身不良反应的次数为228例次,多的患者发生11次,3级以下为212例次(92.98%),3级为16例次(7.02%),4级过敏性休克等致命性全身不良反应为0例次。全身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年龄在4~10岁,主要集中在5~8月,发生严重全身不良反应的21例患者在注射后均出现了PEF值下降的现象,并低于20%。结论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儿童哮喘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作者:聂海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CT在评价食管癌术前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我国众多的食管癌研究人员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在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食管癌的防治工作总体上仍未达到能够令人满意的程度。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2008年度全世界的67亿人口中新发食管癌患者48.2万例,发病率是7.0/10万,是全部恶性肿瘤的第9位;死亡病例40.7万,死亡率为5.8/10万,居第8位。中国13亿人新发食管癌患者25.9万例,发病率是16.7/10万,居我国各类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病例21.1万,死亡率13.4/10万,居我国第4位。按性别统计,我国男性的发病率居各类恶性肿瘤的第4位,女性居我国的第7位,而死亡率男女均居第4位[2]。我国的食管癌主要分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两种类型,其中以鳞癌居多。食管癌的治疗主要是以外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尽管多年来食管癌的治疗己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约为5%~31.6%,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准确的术前分期,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缺乏可靠的依据,有研究显示约60%的病例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存在一定的差距[3]。因此精确评估食管癌临床分期有助于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目前用于评估食管癌临床分期的检查方法较少,CT作为一种评价食管癌临床分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常用,因此本文主要就CT在评价食管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作者:王志宏;杨洋;张春敭;吴恺;吴彬;赵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护理概要

    目的探讨对经皮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分析85例腰推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及功能恢复锻炼的指导等情况。结果95%以上(81/85)的患者恢复效果良好,无明显的后遗症和并发症。结论采取合理的综合护理方式对经皮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的身心全面康复有利。

    作者:杨林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