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严秀清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2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56例,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对照组产科常规性护理方法。观察两组2 h、2~12 h、12~24 h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结果实验组无论在2 h、2~12 h,还是12~24 h产后出血量及出血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阴道分娩取得满意性疗效,明显降低了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了产后出血量,缓解了产妇恐惧及紧张的心情,增加了患者满意度,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9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39例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护理前,<0.05;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行心理干预护理,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保证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郝庆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析手术室护士长在护理职业防护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长在护理职业防护中管理作用。方法根据手术室相关感染管理质量标准进行评估,监测本部门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措施的落实及对消毒隔离进行严格检查。结果加强本部门工作人员职业防护落实,可以有效降低和控制感染的发生。结论在医院里,手术室护士长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提供相应的职业防护工具,加强落实,能够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秋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学诊断评价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学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共收治了100例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患者,对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采集,使用细菌性阴道病试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细菌分离培养、直接涂片染色四种方法,对细菌性阴道病和阴道加德纳菌进行检测。细菌性阴道病诊断根据Amsel金标准分院细菌性阴道病组62例,非细菌性阴道病组38例。此外,选取30例健康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细菌性阴道病组62例患者使用细菌性阴道病试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细菌分离培养、直接涂片染色四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性阴道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细菌性阴道病诊断方法适用于细菌性阴道病的筛查,具有试验敏感、快速的优点。

    作者:赖君;叶丹;李兰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调查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分析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的疗效观察。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4月我院住院的140例肺结核患者采用自制的问卷和查阅资料方法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与存在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通过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心情愉快、豁达,能积极配合治疗,明显增强提高了患者治疗信心,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结论对肺结核患者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汪艳萍;陈新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联合噻托溴铵粉对32例矽肺并发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与噻托溴铵粉联合治疗矽肺并发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2年我院收治的32例矽肺合并哮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噻托溴铵粉吸入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对于砂肺并发哮喘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王绍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与否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毒性肝炎导致肝硬化同时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与无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中分别在镜检同时活检钳钳取胃窦部粘膜行尿素酶检测HP,从而得到的相关数据比较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其幽门螺杆菌阳性71%,而肝硬化无门脉高压性胃病幽门螺杆菌阳性20%。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无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结论由此证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更容易诱发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并长期定植于胃粘膜,增加胃粘膜出血风险,从而增加了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后上消化道的出血率。

    作者:陈劲频;张文辉;金波;马雪梅;刘博;李捍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终确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12例,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在术前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照组术前未行超声检测。对比分析两组的确诊率与误诊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85.7%高于对照组的69.6%,误诊率14.3%低于对照组的30.4%,均<0.05。本次行超声检查确诊48例,在42例术后确诊的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5例,甲状腺良性肿瘤5例,桥本甲状腺炎2例;6例术后确诊的恶性肿瘤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超声检测能够提高患者的确诊率、降低误诊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仔细检查、反复辨认分析超声图像特征,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并注意与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作者:唐钰姣;何惠丽;海力比努尔?艾则孜;曹晖;张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多胎瘢痕子宫妊娠对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孕产妇产时产后的风险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在高原少数民族地区不良妊娠结局的护理干预。方法收集2012年~2014我院剖宫产的产妇,其中对瘢痕子宫妊娠的少数民族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论高原地区少数民族保健意识滞后使得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人数增加,因此瘢痕子宫妊娠发生不良结局的病例增加,护理干预在瘢痕子宫妊娠孕产妇预防和处理高风险发生中起关键性作用。

    作者:才仁卓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病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病例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与实践性,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提高自身能力,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病例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适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为此,本文分析了病例教学法的内涵与特点,并说明了病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后阐述了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病例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作者:刘永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绿道上量化运动对肥胖症的减重效果及糖脂代谢影响

    目的观察绿道上量化运动对肥胖症的减重效果及糖脂代谢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肥胖症患者共92例,46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其余46例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干预外给予绿道上量化运动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减重效果和糖脂代谢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较之治疗前都有明显减重和糖脂代谢改善,观察组疗效更显著,比较有明显差异,<0.05。结论对肥胖症患者实施绿道上量化运动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体重,改善糖脂代谢水平。

    作者:薛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工作场所暴力对实习护生专业态度的影响调查及应对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专业态度遭受医务场所暴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某高校335名实习护生进行有关经历医务场所暴力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看到他人遭受情感虐待52人,占16.4%;看到他人遭受躯体攻击41人,占12.9%;看到他人遭受言语的性骚扰18人,占5.7%;看到他人遭受躯体的性骚扰5人,占1.6%;看到他人遭受威胁23人,占7.2%。实习期间遭受过医务场所暴力的情况:遭受情感虐待21人,占6.6%;遭受躯体攻击32人,占10.1%;遭受言语的性骚扰3人,占0.9%;遭受躯体的性骚扰0人;遭受威胁0人。结论目睹暴力和遭受暴力都会影响护生的专业态度,应采取措施减少医务场所暴力的发生,同时加强教育培训,增强护生暴力应对能力。

    作者:杜姗姗;王艳萍;辛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ICU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ICU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ICU使用呼吸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在ICU呼吸机使用患者中能够有效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产生,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莲菊;彭树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灌流对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综合性治疗,其中对一组患者实施血液灌流治疗,这组患者为观察组,而另一组未进行血液灌流的则为对照组。结果经过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观察组CHE水平有明显回升,而其他相关数据与对照组相比也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同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用药量。结论经过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金亮;罗建芬;余庆华;何小欢;谢文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骨科植入术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探讨行骨科植入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接受骨科植入术治疗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统计加强预防控制措施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可导致骨科植入术术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室环境、物品、空气以及操作技术等,2014年6月我院加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措施后,骨科植入术后手术部位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只有充分做好手术室监控工作,并熟练掌握相应技术,严格遵循手术规章制度,才能有效防止骨科植入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作者:苏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生儿麻疹初免前后抗体水平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麻疹初免前后麻疹抗体浓度的变化,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4月~6月在醴陵市妇幼保健院生产的新生儿24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队列调查的方法,对新生儿追踪至8月龄,均于麻疹-风疹二联疫苗(MR)免前和免后1个月进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经检测,男性新生儿免疫前麻疹抗体阳性30例(≥200IU/ml),阴性90例,阳性率为25%;有保护性抗体18例(≥800IU/ml),保护率为15.0%,女性新生儿免疫前麻疹抗体阳性30例(≥200IU/ml),阴性90例,阳性率为25%;有保护性抗体12例(≥800IU/ml),保护率为10.0%,风疹抗体阳性102例,阴性138例,阳性率为42.5%。男性新生儿免疫后麻疹抗体阳性114例(≥200IU/ml),阴性6例,阳性率为95%;有保护性抗体108例(≥800IU/ml),保护率为90.0%,女性新生儿麻疹抗体阳性102例(≥200IU/ml),阴性18例,阳性率为85%;产生保护性抗体66例(≥800IU/ml),保护率为55.0%,风疹抗体阳性240例,阳性率为100%。结论我市育龄女性母传抗体保护效力不足,婴儿免疫前麻疹、风疹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强适龄儿童常规免疫和复种,确保高水平免疫接种率;另一方面,提倡开展育龄前妇女麻风疫苗接种,提升母传抗体保护效力。

    作者:傅洪;汪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患儿5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儿童5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儿童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可探及到肠系膜淋巴结,观察组患儿表现为脐旁及右下腹可见大小不等的多个椭圆形、低回声团块,内部回声较均匀,边界清晰,血流信号自淋巴门进入。两组儿童脐周、右中下腹、左侧腹淋巴结分布数量存在明显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快速、准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可作为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的首选方法。

    作者:魏均任;刘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0.05);护理后,观察组的QOL-C30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于志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骨冲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并发骨折的140例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课题合作医院单盲方法进一步探讨健骨冲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并发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老年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骨折复位后,治疗组口服健骨冲剂并伴服活性钙治疗3个月,而对照组仅口服活性钙进行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生化指标和患者尺、桡骨的骨密度值。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骨密度、骨钙素、超氧物歧化酶含量等指标均比对照组的指标提升明显,骨折病症得到更好的愈合。治疗组患者的尺、桡骨骨密度均比治疗前提高约0.03 g/cm2,对照组患者骨密度仅提高约0.004 g/cm2;治疗组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增加约1.4 ug/L,SOD水平增加约14nU/mL,对照组患者骨钙素水平仅增加约0.5 ug/L,SOD水平仅增加约3 nU/mL。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健骨冲剂对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并发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侯鸣夷;贺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性胰腺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护理方法及效果,为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杨晓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情绪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引发焦虑情绪的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从我院进行恶性肿瘤放疗治疗的患者中选出110例,患者均出现了焦虑情绪,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引入心理干预措施,作为研究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前后焦虑评分进行调查,并采用问卷方式了解引发患者焦虑的具体原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焦虑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同时引发患者焦虑的原因中对放疗副作用和疼痛恐惧感比例大,其次为对放疗治疗的未知恐惧感。结论诱发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出现焦虑情绪的原因有很多种,因此必须在临床护理时引入强化心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