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目的探究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对其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非全身麻醉患者112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56例结合护理干预,探究两组间生命体征、心理状态、满意程度、舒适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生命体征水平相比对照组有所改善,<0.05。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水平相比对照组有所好转,<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88%相比于对照组55%有所提升,<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舒适程度相比于对照组有所提高,<0.05。结论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命体征水平、心理状态、满意程度、舒适度。
作者:谢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行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运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42例房间隔缺损的患者缺损大小,术中利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封堵效果,并了解缺损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的之间的关系,术后对其有无残余分流、封堵器的位置、形态进行跟踪分析。结果42例中有40例成功封堵,成功的40例中有6例存在较长的软缘,剩下的34例中术前超声心动图测得房间隔缺损大小为(18.4±6.4)mm,术中成功释放的封堵器大小为(25.9±7.3)mm,房间隔缺损大小与封堵器大小之间显著相关,=0.92,<0.01。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较准确的评估缺损大小,缺损是否适合封堵治疗,可以有效、安全的指导房间隔缺损的患者进行封堵术。
作者:陈娟萍;朱向明;李劲;鲁柯兵;李国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性猛性龋患者口腔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46例鼻咽癌初次放射治疗的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口腔健康教育知识调查问卷进行干预前后的调查,对调查的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鼻咽癌初次放射治疗的患者口腔卫生知晓率相对较低,不能满足自我保健需求,经口腔综合防治及口腔卫生宣教后,口腔健康知晓率有较大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口腔卫生宣教前后健康知晓率比较约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综合防治及卫生宣教可以提高患者对口腔健康知晓率,增强患者口腔自我维护能力,积极防范放射性猛性龋的发生,对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唐继伟;陈燕;蒋榕林;李民冬;韦艺;卢其芳;钟秀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课程重视的程度还不够。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可以通过采取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巩固预防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并加强对预防医学师资力量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兴趣,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升。
作者:王秋芳;纪颖;王俊亚;张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将机械刺激应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近年研究发现:低强度高频率振动(LMHFV)在促进成骨等方面有较理想的效果,特别是针对骨质疏松、骨折后的处理等较常规的药物治疗有明显优势。大量的体内、外实验及临床调查逐渐揭示了LMHFV影响成骨的部分机制,但因各类研究方法不尽相同。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关于LMHFV的研究,重点总结了其刺激成骨的几个主流学说,并指出了现有研究及其结果的盲点和发展空间,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做铺垫并提供新思路。
作者:龙虎成;葛建华;鲁晓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在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胫骨开放性骨折(Ⅱo以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I组与Ⅱ组。分别通过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法、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及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I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Ⅱ组,差异显著,<0.05;I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0%,高于Ⅱ组(84.0%),<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16%。结论在胫骨开放性骨折(Ⅱo以下)的治疗中采用MIPPO技术联合LCP钢板内固定破坏骨膜会比髓内固定大一些,骨折愈合会慢一些,功能恢复要差一点;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风险低,可缩短住院时间,更符合生物力学,促进骨痂生长,功能恢复好。
作者:赵金红;于华;苏杰;贾安铭;杨静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安宫降压丸联合常规高血压治疗应用于初发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难治性高血压初发患者共80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高血压临床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高血压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安宫降压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样本治疗满意率为85.0%,对照组样本治疗满意率为67.5%。研究组样本经治疗,效果显著16例,有效19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样本经治疗,效果显著14例,有效15例,本组样本治疗有效率为72.5%。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即研究组样本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样本临床疗效。结论安宫降压丸在初发难治性高血压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曾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术中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的治疗经验。方法从2013年10月~2015年2月运用腹腔镜术中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的手术方式,即腹腔镜术中十二指肠镜下鼻胆管引流术(LENBD),对125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LENBD 125例中,112例胆管引流获得成功(89.6%)。鼻胆管插管失败5例(4.0%),其中中转为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2例,T管引流1例,放弃胆管引流2例。鼻胆管打折导致无任何液体流出2例(1.6%)。鼻胆管早期滑脱3例(2.4%),并导致术后梗阻性黄疸1例,再次置鼻胆管治愈。术后胆漏1例(0.8%),经腹腔引流管引流自愈。乳头切开术后发生轻症胰腺炎2例(1.6%)。胆管无残石。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术中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胡铤;陈安平;王佳牧;索运生;易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1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管理组和常规组,管理组采取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常规组给予常规用药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管理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管理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了解,使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金凤;娄晓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4例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方案,观察组接受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并发症人数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第5 d,观察组患者的CD4/CD8、CRP、白细胞、IL-6指标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可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应激作用,且不增加并发症几率。
作者:周怀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支出费用、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明显较短,结果有统计学差异(<0.05);治疗组手术出血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0.05);治疗组的治疗支出费用较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症状复发率较对照明显降低(<0.05)。结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手术时间短、费用支出少、症状复发率低、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应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孕期控制体重与妊娠糖尿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来我院建档、常规产检与分娩的200例孕妇,依据数字法分为两组,一组孕妇实施孕期体重控制,另一组孕妇未实施体重控制,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糖尿病发生率与妊娠结局等。结果干预组的妊娠糖尿病发生率、产后大出血率、巨大儿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分别是3%、4%、7%、3%,非干预组分别是29%、16%、26%、12%,差异性显著(<0.05)。干预组孕妇分娩时的体重是(77.7±8.5)kg,非干预组是(67.1±8.3)kg,差异性显著(<0.05)。结论孕期体重控制极为重要,能够有效避免妊娠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余芳;刁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联合FOLFIRI方案化疗与单纯FOLFIRI方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45例患者作为联合组和化疗组,给予鸦胆子油乳联合FOLFIRI方案化疗与单纯FOLFIRI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疗效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化疗组,化疗组患者的白细胞降低率、血红蛋白降低率和血小板降低率显著高于联合组,<0.05,而肝、肾损害率和胃肠道反应率则无显著差别,>0.05。结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可以采用鸦胆子油乳联合FOLFIRI方案化疗,相比较于单纯化疗,其疗效更好并且能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董正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通过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运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时长、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2.5%,对照组为45%,<0.05;在术后复发率上,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22.5%,<0.05;在术后疼痛评分上,观察组为(3.8±0.9)分,对照组为(6.7±0.7)分,<0.05。结论腹股沟疝通过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可以加快治疗和恢复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
作者:袁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乳腺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同时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少于观察组(<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保乳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且并发症相对较少,可推广使用。
作者:董杰;顾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肱骨头前脱位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曾在我院诊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肱骨头前脱位患者46例,对其临床资料给与回顾性分析。系统总结手术当中各种应用程序,对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批患者相应评定结果为院患者优为40例,良为5例,差为1例,其总优良率为97.83%。结论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肱骨头前脱位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给与治疗,不仅疗效明显而且还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在临床当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冯海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发育支持护理模式是鼓励帮助护理人员、早产儿家长在住院期间、出院后为早产儿提供有效照护的照护的一种模式,旨在通过评估、改善早产儿物理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正确实施发育护理行为促进早产儿发育,改善患儿预后,提高人口素质。本文就其相关概念、实施方法、作用等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世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我院感染性疾病科设有发热门诊、肠道门诊、滋病门诊,疾病种类多而复杂,就诊者多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同时具有传染性。由于病区内存在不良环境,存在大量感染因素,以及不可避免的接触,这些都威胁着感染科护士的健康的潜在因素,也随之日益增多[1]。使感染护士在工作中面临较其他科更多,更大的职业危害,获得职业感染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而作为与传染患者接触为密切的感染科护士,其职业危害尤为突出,如何提高对职业危害认识增强自我防护,防止被感染是感染科护理工作者心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重视和预防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具有现实的意义。现就感染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提出防护措施。
作者:李洪华;宋芸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患者中,6例患者发生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其中有1例死亡,其他4例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之后获得痊愈;4例患者出现一侧肢体偏瘫,在经过积极的治疗之后病情好转。其他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行血管内栓塞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施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能够预防再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丽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时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共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0.05。结论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