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护理体会

刘丽爽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 颅内动脉瘤,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患者中,6例患者发生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其中有1例死亡,其他4例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之后获得痊愈;4例患者出现一侧肢体偏瘫,在经过积极的治疗之后病情好转。其他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行血管内栓塞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施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能够预防再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手术患者84例,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42例。参照组患者给予注意事项告知、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住院期间,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手术之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孙敏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妇产科126例患者术后切口的临床护理

    目的总结妇产科患者术后切口的临床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6例妇产科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63例,常规组患者仅实施常规的手术操作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对患者进行饮食调节,术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进行,做好切口保护工作,术后从全方面进行护理,并做好患者的康复指导,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干预组无1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及脂肪液化,常规组有6例发生切口感染,7例发生脂肪液化,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对于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的切口进行全过程的护理,有利于减少患者在术后出现瘀痕及切口脂肪化等不良反应。

    作者:曾维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12名护理人员信息,依据手术器械在实施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前后的状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士在手术室进行清洗、消毒、及包装,后由供应室进行灭菌;观察组采用在供应室进行手术器具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一体化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手术开始前的物体表面、手术器械结果情况;管理之后患者感染发生率、医生对手术器械性能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手术器械、物体表面的清洁效果较好;患者感染发生率低、医生对器械性能的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手术室器械的消毒灭菌的效果,将感染发生率控制到低,获得医生对器械性能较高的满意度,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项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对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意义,总结该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32例骨科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患者住院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4.55%,显著低于对照组12.1%。用SPSS16.0软件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得分总分,观察组满意度得分(均数±标准差)=66.82±6.96,对照组得分(均数±标准差)=58.36±15.28,=0.005,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开展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有效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满意度,深化工作内涵,值得推广。

    作者:吴俞萱;谌艳;杨文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酒精致横纹肌溶解并全身多发骨折1例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漏出,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

    作者:潘汝南;范建楠;徐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药物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作用机制与应用研究

    吸入疗法是对呼吸道疾病进行治疗的常用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干粉吸入、气雾吸入、雾化吸入和喷射雾化吸入等。本研究主要对药物雾化吸入疗法对呼吸道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秋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

    目的探讨临床上胫腓骨骨折后骨牵引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如何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120例骨牵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一下综合分析,讨论一下他们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如何进行预防以及比较好的预防措施。结果发生率高的是胫腓骨骨折,其次是股骨骨折,然后是跟骨骨折。结论在治疗过程中做好体位的护理,保持有效的牵引,同时有比较好的康复训练,同时对已经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做好基础护理,联合医生进行有效的治疗还有护理,尽可能的将患者痛苦降低。

    作者:阙佩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研究细节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将这120例神经外科患者分为实验组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实验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一系列的细节护理;而对对照组的患者只采取常规护理,并在护理一定时间之后,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的患者采取细节护理,其身体恢复时间及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中的患者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都要好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对医护人员及医院的满意度也很高。结论细节护理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患者,以佳的心态接受治疗。

    作者:阳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96例妊娠妇女超声骨密度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邢台地区不同妊娠期妇女骨密度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法国Medilink Osteospace全干式定量超声骨密度检测仪检测2013年12月~2015年8月来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体检的296例妊娠妇女跟骨骨密度。同期选取100例正常健康女性做对比。结果骨密度在孕早期无明显改变,随孕周的增加逐渐递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孕中晚期骨质异常患病率增高。结论骨密度监测可始于孕中期,定期进行超声骨密度的测定,可及时了解孕妇缺钙及骨量情况,指导合理补钙,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武亮;祁桠楠;李丽;孙艳浮;郭翠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病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病例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与实践性,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提高自身能力,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病例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适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为此,本文分析了病例教学法的内涵与特点,并说明了病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后阐述了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病例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作者:刘永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分析14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15例(开腹组)对比,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高平均体温、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需镇痛例数少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可行的,手术适应症可同开腹手术。

    作者:王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4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进行开腹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术后排气时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满意,且安全性高,是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哈力扎?哈提亚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化急诊流程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流程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6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8)与观察组(48),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观察组采取优化急诊流程,对比两组急诊停留时间以及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结果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流程,能缩短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确保患者成功救治。

    作者:于占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与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所接收的8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优质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优质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且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经护理后,优质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0.2%,常规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3.2%,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优质组患者在社会功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以及情感等方面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提升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熊海荣;甘亚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神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给予对照组予患者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进行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消风散加减疗法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6.23%,而对照组的为83.02%,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在治疗前后的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中没有明显的异常情况,患者自身也没有感觉到特殊的不适。结论在神经性皮炎的治疗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王建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谈感染科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体会

    我院感染性疾病科设有发热门诊、肠道门诊、滋病门诊,疾病种类多而复杂,就诊者多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同时具有传染性。由于病区内存在不良环境,存在大量感染因素,以及不可避免的接触,这些都威胁着感染科护士的健康的潜在因素,也随之日益增多[1]。使感染护士在工作中面临较其他科更多,更大的职业危害,获得职业感染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而作为与传染患者接触为密切的感染科护士,其职业危害尤为突出,如何提高对职业危害认识增强自我防护,防止被感染是感染科护理工作者心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重视和预防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具有现实的意义。现就感染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提出防护措施。

    作者:李洪华;宋芸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80例社区老年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社区老年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从社区中随机选取180例患有支气管哮喘并并发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进行常规抗喘治疗,观察组90例,在常规抗喘治疗基础上在应用痰热清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肺部感染克雷伯菌的几率高(47.2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社区中,老年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主要为克雷伯菌感染,常规抗喘治疗联合痰热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明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患儿5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儿童5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儿童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可探及到肠系膜淋巴结,观察组患儿表现为脐旁及右下腹可见大小不等的多个椭圆形、低回声团块,内部回声较均匀,边界清晰,血流信号自淋巴门进入。两组儿童脐周、右中下腹、左侧腹淋巴结分布数量存在明显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快速、准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可作为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的首选方法。

    作者:魏均任;刘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额窦再手术的处理探讨

    目的探讨在鼻内镜手术中额窦口处理时的手术技巧。方法211例(288侧)额窦病变患者,予以保留功能的额窦开放术。均在0o内窥镜下切除钩突,开放筛窦,并尽可能开放鼻丘气房,开放额隐窝。内窥镜寻找额窦开口,用额窦钳开放窦口,彻底清除窦口周围病变组织,同时保留窦口粘膜。术后生理盐水冲洗,额窦口封闭率50%。将该50%患者在门诊鼻内镜下予以额窦再开放换药,开放期间应用塞纳斯。塞纳斯注入窦口,后用明胶海绵封闭,14d后30o或70o内镜复查窦口。结果该50%患者100%14天后额窦口完全上皮化,额窦口开放良好,随访3个月,额窦口开放率100%。结论塞纳斯应用于鼻内镜下额窦再手术显著地促进了创面无瘢痕愈合。为我们在确保额窦手术疗效方面提供了精确化手段。

    作者:王杰;王桑;王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社区健康管理现状及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现状及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我国高血压病的流行状况、特点、危险因素,分析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的现状,重点根据社区健康管理现状,总结目前的研究进展。结果高血压病是目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并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而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医院的力量远远不够。结论目前社区合作开展的健康管理已显成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对社区居民实施群体和个体的社区干预,是高血压病管理的方向和途径。实施社区全人群管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是提高高血压病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关键。

    作者:高建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