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建修

关键词:神经性皮炎, 中西医结合, 消风散,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神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给予对照组予患者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进行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消风散加减疗法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6.23%,而对照组的为83.02%,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在治疗前后的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中没有明显的异常情况,患者自身也没有感觉到特殊的不适。结论在神经性皮炎的治疗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干眼症通过泪道栓塞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干眼症通过泪道栓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干眼症患者,采用泪道栓塞术治疗,分析其治疗前后的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I试验(STI),以及治疗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为100%,其中显效为82.5%,有效率为17.5%;治疗后BUT显著增长,STI指数显著提升,FL评分显著下降,<0.05;并发症发生率为7.5%。结论干眼症通过泪道栓塞术治疗可以保证治疗效果,快速改善相关指标,并发症少,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有保证。

    作者:易从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并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5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中,检查成功的患者共计113例;共计77例患者的冠状动脉各支存在病变,其中共计61例属于冠状动脉狭窄,共计80支,本组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中,共计2例患者的其他冠脉分支出现程度各异的再狭窄现象;本组行冠状动脉支架放置术的10例患者中,共计2例出现再狭窄情况;本组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3例患者中,共计2例出现闭塞现象;检出心肌桥的患者共计5例;检出斑块的患者共计50例,合80处。结论在冠心病的诊断中,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可以有效地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支架术等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可推广。

    作者:陈巍;杨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脑梗死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脑梗死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人群45例为对照组,对研究中所有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以及血尿酸进行检测,并且对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D-二聚体含量与血尿酸的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D-二聚体含量以及血尿酸均呈现出明显的增高趋势(<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D-二聚体含量以及血尿酸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能够及时判断患者的脑梗死严重程度,对临床诊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胸外科临床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目的研究分析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应用于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胸外科实习生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理论课考试成绩和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情况。结果观察组理论课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自我调节能力、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医疗文书书写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应用于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显著,能在不影响理论成绩的同时,提高各方面能力,开发自身潜能,增强学习兴趣。

    作者:刘瑜;谢德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例非霍金氏淋巴瘤和并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非霍金淋巴瘤合并大咯血的护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对该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该患者成功抢救,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增加护理的预测性,可提高抢救率。

    作者:温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两种桡动脉穿刺法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两种穿刺手法在老年患者桡动脉穿刺中的成功率。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0例需采集动脉血标本的老年患者分成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一种根据老年患者桡动脉的特点,采取的新的定位方法进行桡动脉穿刺,即三指并列法。对照组选择临床经典穿刺方法。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0.05),反复穿刺几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采血采用三指并列法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反复穿刺几率低于对照组并能减轻患者疼痛,是老年患者桡动脉采血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邢银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喹硫平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喹硫平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5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治疗组采用喹硫平联合氯氮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催乳素水平变化结果。结果治疗组的血清催乳素水平是(740.08±166.13)mIu/l,对照组的血清催乳素水平是(1140.64±800.33)mIu/l,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喹硫平联合氯氮平治疗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患者的血清催乳素影响较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冯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目的对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加以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例与对照组(n=41)。其中,对照组病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例则予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对两组病例临床护理效果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关节屈身活动度等主要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病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12.612,10.346,14.071,<0.05);观察组41例中,并发症发生率达7.3%(3/41),而对照组41例中,并发症发生率达29.3%(12/4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与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临床护理可有效缩短其恢复时间,帮助其术后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罗丽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29名HIV故亡者女性遗属HIV感染情况及生活现状调查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HIV故亡者女性遗属HIV感染现状及目前的生活状况,为下一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调查,滚雪球抽样方法,云南省芒市、陇川、蒙自3县HIV故亡者女性遗属为调查对象,问卷收集基本信息、高危行为、生活现状及血样检测结果,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229人,汉族、农民和待业或无业为主;HIV检测阳性率61.1%;41.05%的调查对象曾经注射毒品;HIV检测结果为阳性和阴性的女性遗属在丈夫去世后单身时间、月收入有统计学差异,经济来源、受歧视程度、情绪消极程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IV故亡者女性遗属吸毒人员较多,面临严峻的HIV感染风险,多无固定经济来源,社会歧视和自身消极情绪明显,需要社会各部门共同关注。

    作者:林赟;杨佳;罗志;刘汶骏;薛皓铭;杨丽华;朵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术中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125例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术中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的治疗经验。方法从2013年10月~2015年2月运用腹腔镜术中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的手术方式,即腹腔镜术中十二指肠镜下鼻胆管引流术(LENBD),对125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LENBD 125例中,112例胆管引流获得成功(89.6%)。鼻胆管插管失败5例(4.0%),其中中转为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2例,T管引流1例,放弃胆管引流2例。鼻胆管打折导致无任何液体流出2例(1.6%)。鼻胆管早期滑脱3例(2.4%),并导致术后梗阻性黄疸1例,再次置鼻胆管治愈。术后胆漏1例(0.8%),经腹腔引流管引流自愈。乳头切开术后发生轻症胰腺炎2例(1.6%)。胆管无残石。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术中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胡铤;陈安平;王佳牧;索运生;易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的皮肤状态分类指标研究

    目的在中医体质辨识中探讨通过量化的皮肤指标分析不同体质营卫防御功能。方法对1350例受试者按体质分为九型,按年龄分为五组,采用非创伤性检测采集了皮肤酸碱度、表皮含水量和经表皮失水率。结果各型体质间酸碱度均无明显差异(>0.05);阴虚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之间及与其和平质之间皮肤水分和经表皮失水率(TEWL)未出现明显差异(>0.05);气虚质、阳虚质、特禀质之间皮肤水分和经表皮失水率(TEWL)虽未出现明显差异(>0.05),但均明显高于和平质(<0.05);痰湿质皮肤水分和经表皮失水率(TEWL)则明显高于和平质和所有其它体质(<0.05)。结论皮肤酸碱度、表皮含水量和经表皮失水率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用于分析各型体质邪正虚实变化。

    作者:王海俊;王宇红;李惠仙;施春香;谈益妹;周萍;王学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管正压通气(nCPAP)治疗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5月我科收治的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4例,根据是否使用nCPAP分成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8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及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nCPAP)治疗,分析两组患儿呼吸频率、喘息、三凹征、饮食量及肺部体征等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35/38),高于对照组的72.22%(26/36)(<0.05)。结论 nCPAP治疗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广丽;石庆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神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给予对照组予患者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进行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消风散加减疗法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6.23%,而对照组的为83.02%,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在治疗前后的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中没有明显的异常情况,患者自身也没有感觉到特殊的不适。结论在神经性皮炎的治疗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王建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电针联合敏使朗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敏使朗治疗中老年患者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的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40例运用电针联合口服敏使朗,单用电针和单独口服敏使朗两个对照组各4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50%,电针对照组有效率65.00%,口服敏使朗对照组有效率62.5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电针联合敏使朗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望;黄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时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共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0.05。结论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宜昌市1例布氏杆菌

    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入院前半月左右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乏力,精神差,进食无吞咽梗阻,症状进行性加重,入院前4d开始出现多汗,一直未行特殊检查和治疗,患者在当地医院就诊建议住院治疗患者拒绝,后患者来我院急诊就诊测量血压偏低,遂收入我科。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差,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力明显下降,体重无明显下降。入院后体检:体温:36.3℃,脉搏:7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50 mmHg。神志清楚,颈软,全身大汗淋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入院前于当地医院行胸部正位片示: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行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左室高电压。入院考虑诊断为:纳差乏力原因待查。入院予以抑酸及补充能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处理。患者于入院当天17:00左右出现寒颤,高热,体温39.4℃,用退热药后体温恢复至36.0℃,其后体温又上升至38.8℃,追问患者自入院前1 w左右开始出现类似症状,有养羊史,无蜱叮咬等病史。

    作者:田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9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39例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护理前,<0.05;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行心理干预护理,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保证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郝庆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骨冲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并发骨折的140例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课题合作医院单盲方法进一步探讨健骨冲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并发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老年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骨折复位后,治疗组口服健骨冲剂并伴服活性钙治疗3个月,而对照组仅口服活性钙进行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生化指标和患者尺、桡骨的骨密度值。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骨密度、骨钙素、超氧物歧化酶含量等指标均比对照组的指标提升明显,骨折病症得到更好的愈合。治疗组患者的尺、桡骨骨密度均比治疗前提高约0.03 g/cm2,对照组患者骨密度仅提高约0.004 g/cm2;治疗组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增加约1.4 ug/L,SOD水平增加约14nU/mL,对照组患者骨钙素水平仅增加约0.5 ug/L,SOD水平仅增加约3 nU/mL。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健骨冲剂对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并发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侯鸣夷;贺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生儿输血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输血获得性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的发生率,提出预防措施。方法第一阶段收集我院NICU 114例其母为CMV-抗体阴性的接受输血的新生儿。第二阶段,另外检测了28例其母为CMV抗体阳性或阴性的、出生体重<1250g的接受新生儿。所有的142例新生儿均在后一次输血后的第6~12w每周1次和每月1次做病毒培养。结果142例研究对象中126例(126/142,88.7%)新生儿血清CMV抗体阴性,16例(16/142,11.3%)新生儿血清CMV抗体阳性发生了CMV感染。结论新生儿输血获得性CMV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高。建议新生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给予血清CMV-特异性抗体阴性、少白细胞的成分输血(红细胞、血小板及血浆),不能输注白细胞。

    作者:刘红玲;劳富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析手术室护士长在护理职业防护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长在护理职业防护中管理作用。方法根据手术室相关感染管理质量标准进行评估,监测本部门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措施的落实及对消毒隔离进行严格检查。结果加强本部门工作人员职业防护落实,可以有效降低和控制感染的发生。结论在医院里,手术室护士长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提供相应的职业防护工具,加强落实,能够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秋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