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外伤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治疗

赵殿伟;杨国辉

关键词:高坠伤,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主动脉关闭不全
摘要:目的探究高坠伤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员例高处坠落伤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患者主动脉瓣左冠瓣毁损严重,右冠瓣穿孔,以关闭不全为主,予以切除自身主动脉瓣,置换17号Carbomedics主动脉瓣,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高坠伤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不常见,既需尽早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进行诊断,及时使用针对致病菌的敏感抗生素,如合并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需在病情稳定条件下,尽早行外科手术治疗,瓣膜置换或修补对于严重的瓣膜损害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下额窦再手术的处理探讨

    目的探讨在鼻内镜手术中额窦口处理时的手术技巧。方法211例(288侧)额窦病变患者,予以保留功能的额窦开放术。均在0o内窥镜下切除钩突,开放筛窦,并尽可能开放鼻丘气房,开放额隐窝。内窥镜寻找额窦开口,用额窦钳开放窦口,彻底清除窦口周围病变组织,同时保留窦口粘膜。术后生理盐水冲洗,额窦口封闭率50%。将该50%患者在门诊鼻内镜下予以额窦再开放换药,开放期间应用塞纳斯。塞纳斯注入窦口,后用明胶海绵封闭,14d后30o或70o内镜复查窦口。结果该50%患者100%14天后额窦口完全上皮化,额窦口开放良好,随访3个月,额窦口开放率100%。结论塞纳斯应用于鼻内镜下额窦再手术显著地促进了创面无瘢痕愈合。为我们在确保额窦手术疗效方面提供了精确化手段。

    作者:王杰;王桑;王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膝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功能锻炼优良情况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38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度92.6%(50/54);对照组满意22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77.3%(34/44),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2.6%比对照组77.3%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曾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2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56例,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对照组产科常规性护理方法。观察两组2 h、2~12 h、12~24 h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结果实验组无论在2 h、2~12 h,还是12~24 h产后出血量及出血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阴道分娩取得满意性疗效,明显降低了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了产后出血量,缓解了产妇恐惧及紧张的心情,增加了患者满意度,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严秀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进行子宫全切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回顾了我院分别采取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的患者共94例;其中,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48例,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46例,对两种术式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剖腹治疗组,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不但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手术创伤小,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较少,完成手术之后的恢复较快,住院时间比较短,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不失为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外用五味消毒饮治疗巴氏腺囊肿68例临床报告

    巴氏腺囊肿是由于导管堵塞,引起的一种良性妇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巴氏腺切除及切开引流术等,会丧失腺体功能。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味外洗方治疗68例巴氏腺囊肿患者,效果满意,与手术方法比较,该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患者痛苦小、损伤小,术后能保留腺体功能。

    作者:程俊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内外双引流在开放性肾结石手术后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内外双引流在开放性肾结石手术后的疗效。方法本次临床治疗研究主要选取了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所收治的47例开放性肾结石手术患者作为临床治疗研究的对象,将4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内或外单引流,观察组采用内外双引流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状,对照组的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状,1例发生尿瘘,2例发生尿路感染,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几率为13.04%,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内外双引流在开放性肾结石手术后的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患者术后并发症状的发生几率较低,治疗效果较好,为患者术后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舒代斌;严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本院收治的肺癌153例患者资料,按护理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患者予常规护理,观察组84例患者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干预后优良率90.47%高于对照组71.01%,具体表现为优41例(48.80%),良35例(41.66%),差8例(9.52%),高于对照组21例(30.43%)、28例(40.57%)、20例(28.9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0.05)。结论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起积极影响。

    作者:余小兰;朱玉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关于带状疱疹疼痛的中医护理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于带状疱疹疼痛的影响,为以后带状疱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8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给予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状疱疹患者给予中医护理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柏龙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对宫颈癌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宫颈癌化疗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88例宫颈癌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6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一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37.2±13.6)、焦虑评分(38.5±12.3)、不良反应发生率(8.69%)明显低于对照组(47.1±14.5)、(45.7±14.6)、(21.4%),且<0.05。结论对宫颈癌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宜昌市1例布氏杆菌

    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入院前半月左右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乏力,精神差,进食无吞咽梗阻,症状进行性加重,入院前4d开始出现多汗,一直未行特殊检查和治疗,患者在当地医院就诊建议住院治疗患者拒绝,后患者来我院急诊就诊测量血压偏低,遂收入我科。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差,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力明显下降,体重无明显下降。入院后体检:体温:36.3℃,脉搏:7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50 mmHg。神志清楚,颈软,全身大汗淋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入院前于当地医院行胸部正位片示: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行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左室高电压。入院考虑诊断为:纳差乏力原因待查。入院予以抑酸及补充能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处理。患者于入院当天17:00左右出现寒颤,高热,体温39.4℃,用退热药后体温恢复至36.0℃,其后体温又上升至38.8℃,追问患者自入院前1 w左右开始出现类似症状,有养羊史,无蜱叮咬等病史。

    作者:田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尿常规检验干化学法和手工法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尿常规检验采用干化学法和手工法的结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尿液标本200份,所有样本分别干化学法检验(观察组)和手工法检验(对照组),将两组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检测出的白细胞呈阳性的概率为20%、尿蛋白呈阳性的概率为18%、红细胞呈阳性的概率为22.5%;观察组检测出的白细胞呈阳性的概率为18%、尿蛋白呈阳性的概率为15%、红细胞呈阳性的概率为24%。两组方法检测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尿常规检验采用干化学法和手工法二者检测效果均较为显著,都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将二者同时应用于尿常规检验中,有效的保证了尿常规的真实性。

    作者:张有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并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为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和联合用药、原发疾病、输液速度、药物质量、药物剂量、年龄、饮食、饮酒以及个体差异有关。结论在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过程中,应积极规避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熟练掌握药理知识,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证,进一步促进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巩固治疗效果。

    作者:颜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这个时间段内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将这些患者列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相关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为93.3%,对照组为7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1]。结论研究表明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的负担,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恢复。

    作者:晏毅杰;余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化门诊注射室工作流程的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医院门诊注射室工作流程优化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注射室工作人员和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和2014年1月~2015年1月两个时间段。我院于2013年6月起实施门诊注射室工作流程优化措施。比较两段时间内患者满意度。结果2012年1月~2013年1月患者满意度95.80%,2014年1月~2015年1月患者满意度99.00%满意度统计差异具有临床指导意义(<0.05)。结论优化门诊注射室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改善医患和医护关系。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提高,超声造影助显剂的开发和使用,并且已有很多针对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和临床应用的报道,使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方面有了相对统一与规范化的标准。本文就超声对于胃十二指肠各种主要疾病的诊断予以概述,并简要介绍其在腹部其它疾病诊断中的进展。

    作者:孟春红;江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在阑尾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阑尾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在我院实施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特殊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在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阑尾切除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且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赵根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门诊64例2型糖尿病确诊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变化情况,同时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64例患者经治后,FPG、2 hPG以及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血糖控制效果满意,且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是有效的、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谷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脾导滞法治疗便秘2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辨证治疗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门诊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便秘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3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显著优于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便秘标本兼治,效果可靠,疗效持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声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70),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采用简式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LOTCA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FMA和LOTCA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合理的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其运动和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赵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内分泌甲状腺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内分泌甲状腺患者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内分泌甲状腺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不同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常规护理的4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的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心理状态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两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降低基础上,其降低幅度等显著(<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0.05)。结论内分泌甲状腺患者行优质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胡翠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