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余小兰;朱玉洁

关键词:心理护理, 肺癌, 负性情绪, 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本院收治的肺癌153例患者资料,按护理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患者予常规护理,观察组84例患者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干预后优良率90.47%高于对照组71.01%,具体表现为优41例(48.80%),良35例(41.66%),差8例(9.52%),高于对照组21例(30.43%)、28例(40.57%)、20例(28.9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0.05)。结论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起积极影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5月~2015年7月共收治50例卵巢囊肿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常规护理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8%);实验组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纳入卵巢囊肿临床治疗中,有效改善了患者疾病症状,显效提高了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降低了患者对于手术的心理压力。

    作者:李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理人员就业压力的分析与应对

    随着护理工作逐渐走向独立化、社会化、心理化及我国《护士管理条例》的颁布,临床护士每天面临着任务重、课题多、变化快等工作压力及应激,在工作中承受的心理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的危险。我国护士在工作中有高度疲惫感的人有59.1%[1]。各种压力的存在造成临床护士普遍身心疲惫,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及临床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因此,护士的心理减压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许培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研究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在术中运用冰冻切片以及术后运用石蜡切片的形态特征。结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确诊例数为61例,其中发现浸润行为有30例,占确诊例数的49.18%,间质硬化有31例,占确诊例数的50.82%,患者均见核内包涵体、核异型以及核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示确诊例数有7例,其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漏诊、可疑、误诊4例,取材阴性3例,以包裹亚型、滤泡亚型为主,差异显著(2=17.6276,<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运用冰冻病理进行诊断,具有较快的确诊速度,熟知包裹型和滤泡型的形态学特征、规范且细致的冰冻取材方式能有效减少冰冻病理诊断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误诊以及漏诊情况,从而提高冰冻病理诊断的准确度。

    作者:李成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以膏药外敷及理疗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配合静滴丁咯地尔,治疗组予以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后2w回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2w回访,治疗组痊愈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存在显著差异(<0.01),治疗组无效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17.5%,存在显著差异(<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大觉;肖亚;许峰标;王钿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尿电导率对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程度的价值

    目的评价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简称UF-1000i)检测尿电导率对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新生儿科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合并心肌损害住院病例75例,用UF-1000i分析尿液中电导率。结果轻、中、重度HIE并心肌损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电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中、重度HIE并心肌损害与轻度HIE并心肌损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重度HIE并心肌损害与中度HIE并心肌损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的尿电导率偏低,病情程度越重,尿电导率越低,根据UF-1000 i检测的尿电导率,对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合并心肌损害轻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万改红;贺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视屏教育在新疆少数民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提高少数民族患者健康教育的落实程度和效果,对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改进和探索。方法运用少数民族语言视屏健康教育并与常规教育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视屏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论在新疆少数民族患者多,护患沟通存在障碍的情况下,由实施视屏健康教育有利于健康教育的贯彻落实。

    作者:玛依拉;巴哈尔古丽;玛依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外用五味消毒饮治疗巴氏腺囊肿68例临床报告

    巴氏腺囊肿是由于导管堵塞,引起的一种良性妇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巴氏腺切除及切开引流术等,会丧失腺体功能。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味外洗方治疗68例巴氏腺囊肿患者,效果满意,与手术方法比较,该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患者痛苦小、损伤小,术后能保留腺体功能。

    作者:程俊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内科2013年6月~2014年9月就诊的62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6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常规护理、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的应用、心脏介入手术的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体会,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62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悉心护理病情均得到控制后好转或临床痊愈出院。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有利于控制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治疗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治疗的对比。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碧兰麻麻醉;给予对照组利多卡因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观察组麻醉有效率为96.08%(49/51);对照组麻醉有效率为84.31%(43/51),同时观察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2/51);对照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6/51)。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碧兰麻进行有效麻醉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时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较少,效果优于利多卡因麻醉,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葛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例非霍金氏淋巴瘤和并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非霍金淋巴瘤合并大咯血的护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对该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该患者成功抢救,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增加护理的预测性,可提高抢救率。

    作者:温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精细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

    目的研究并总结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精细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外科护理质量评分和2013年1月~2015年1月外科护理质量评分。我院护理部于2012年1月以后调查护理管理不足,护理管理中引用精细管理,于2013年1月起实施。结果实施精细管理后,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提高,各个护理质量分项评分均显著提高,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具有临床指导意义(<0.05)。结论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精细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技能和水平,可以在临床护理管理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郝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肠梗阻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肠梗阻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王金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并分析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儿科门诊2015年1月~11月每月第一个完整星期的处方共计1100张,对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抗茵药物使用率43.18%。其中静脉给药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58.43%,口服给药仅占41.57%。共使用抗菌药物4类13种。其中排名前5位的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青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大部分是单一用药。结论本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能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则,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钟明;王倩倩;闫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胸段食管异物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异物临床治疗方法,总结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胸段食管异物患者19例。保守治疗1例,18例手术患者中2例术中借助内镜定位,经胸部切口行食管异物探查,经口异物取出术。16例患者行经胸食管异物取出术+纵隔、胸腔引流术。结果1例胸段食管异物保守患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2例手术患者因术后纵隔感染、胸腔感染,致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结论胸段食物异物临床治疗应综合患者病情考虑制定治疗方案,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指证的掌握、围手术期的治疗等综合因素均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何开明;戴天阳;宋琦;胡智;张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患儿5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儿童5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儿童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可探及到肠系膜淋巴结,观察组患儿表现为脐旁及右下腹可见大小不等的多个椭圆形、低回声团块,内部回声较均匀,边界清晰,血流信号自淋巴门进入。两组儿童脐周、右中下腹、左侧腹淋巴结分布数量存在明显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快速、准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可作为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的首选方法。

    作者:魏均任;刘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的临床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76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术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经临床不同术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整体优良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较高,<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对比,除治疗术时外,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显著(<0.05)。结论针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定向应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少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预后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黄泽如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跟骨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跟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我院自2012年8月~2014年10月接收并诊治的跟骨痛患者135例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6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中药外敷进行治疗。治疗15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71.6%,中西药结合治疗跟骨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0.3%(7/68)、22.4%(15/67),且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在此基础上对跟骨痛患者加用自拟中药处方外敷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足跟疼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且复发率较低,该思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索拉菲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索拉菲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54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索拉菲尼垣TACE)和对照组27例(单纯TACE),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RR)为55.6%,对照组为3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DCR)为85.2%,对照组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皮肤毒性反应、腹泻、高血压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索拉菲尼联合TACE治疗能明显改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疾病控制率、有效率,且不良反应易控制,耐受性好。

    作者:殷梦杰;付守忠;王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糖尿病酮症3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糖尿病酮症的效果。方法所选对象均来自于2013年2月~2015年6月到院治疗的70例糖尿病酮症患者,采取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以小剂量的形式采用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实验组利用胰岛素泵以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的方式治疗。结果实验组低血糖反应次数和每日胰岛素用量均比对照组少,同时达目标血糖时间和尿酮体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均<0.05)。结论采取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糖尿病酮症,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减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改善酮体症。

    作者:陈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社区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冠心病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进行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抽取我市某社区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3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6%、6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为(2.82±0.81),血浆比粘度为(1.48±0.11),相对比对照组来说,观察组具有明显降低,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参麦注射液用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获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吉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