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大觉;肖亚;许峰标;王钿钧
目的探究胺碘酮在冠心病合并心律不齐治疗中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由2013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冠心病合并心率失常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药物用量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轻微药物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缓解,未出现严重并发症。93例患者病情好转,治疗总有效率为93%。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不齐效果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学娟;詹天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老年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术后腹胀程度和伤口疼痛程度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0.05;在术后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22.5%,<0.05。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手术不良反应,减少腹胀和腹痛等不适感,提升患者治疗舒适度。
作者:贾丽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在术中运用冰冻切片以及术后运用石蜡切片的形态特征。结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确诊例数为61例,其中发现浸润行为有30例,占确诊例数的49.18%,间质硬化有31例,占确诊例数的50.82%,患者均见核内包涵体、核异型以及核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示确诊例数有7例,其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漏诊、可疑、误诊4例,取材阴性3例,以包裹亚型、滤泡亚型为主,差异显著(2=17.6276,<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运用冰冻病理进行诊断,具有较快的确诊速度,熟知包裹型和滤泡型的形态学特征、规范且细致的冰冻取材方式能有效减少冰冻病理诊断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误诊以及漏诊情况,从而提高冰冻病理诊断的准确度。
作者:李成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考察不同术后护理方式对微创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制定相应方案进行术后管理。对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考察。结果观察组对护理非常满意的患者对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下肢静脉血栓和肢体麻木患者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更有利于微创手术的腰椎间盘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孙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估提肛运动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0例):对照组(A组)和干预组(B组)。入:2w,记录患者便秘发生率,排便困难、排便不净、肛门直肠阻塞感等便秘症状,和焦虑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结果干预组便秘、排便困难、排便不净、肛门和直肠阻塞感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0.05),干预组的焦虑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提肛运动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淑琴;张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的护理。方法2009年1月~2015年5月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83例,对患儿及家属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中注意冲洗液和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导管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健康指导。结果83例术后无死亡,一次性取净结石78例二次取净结石5例,所有患儿无输血,患儿及家属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治疗。结论良好的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和术后护理对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十分重要。
作者:周海慧;严晓丽;超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脂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脂患者,对其全部采用藏医放血疗法开展治疗工作,进一步对患者实施治疗工作前后的甘油三酯、胆固醇等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高血脂患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项生化指标结果分别是(1.79±0.23)mmol/l、(5.19±0.32)mmol/l、(1.44±0.36)mmol/l以及(2.80±0.76)mmol/l,和治疗前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脂患者采用藏医放血疗法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流通情况,提升医护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普布才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牙髓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到我院进行牙髓病治疗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30例,研究组为30例,给予对照组根管治疗术多次法治疗,给予研究组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期(1w)以及远期(3个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患者治疗1 w后的治疗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86.7%),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明与对照组无差异(>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髓病患者采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方法,效果显著。
作者:卓祥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巴氏腺囊肿是由于导管堵塞,引起的一种良性妇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巴氏腺切除及切开引流术等,会丧失腺体功能。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味外洗方治疗68例巴氏腺囊肿患者,效果满意,与手术方法比较,该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患者痛苦小、损伤小,术后能保留腺体功能。
作者:程俊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2例血糖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观察组hs-CRP、TG、TC、LDL-C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水平均呈异常表达,定期测定hs-CRP和血脂浓度,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2型糖尿病。
作者:郑素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白砂糖用于肛肠疾病术后慢性难愈合性伤口换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9月60例肛肠疾病术后切口久未愈合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30例给予白砂糖换药,并与30例采用紫草油纱条换药的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也明显缩短。结论白砂糖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收敛效果,能明显改善创面肉芽生长程度,加快创面愈合。
作者:邹彪;杨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本研究综述了急性脑梗死治疗现状、高压氧治疗的作用机制、时机选择、治疗剂量以及临床疗效分析,以期为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樊金莲;冼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入院前半月左右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乏力,精神差,进食无吞咽梗阻,症状进行性加重,入院前4d开始出现多汗,一直未行特殊检查和治疗,患者在当地医院就诊建议住院治疗患者拒绝,后患者来我院急诊就诊测量血压偏低,遂收入我科。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差,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力明显下降,体重无明显下降。入院后体检:体温:36.3℃,脉搏:7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50 mmHg。神志清楚,颈软,全身大汗淋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入院前于当地医院行胸部正位片示: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行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左室高电压。入院考虑诊断为:纳差乏力原因待查。入院予以抑酸及补充能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处理。患者于入院当天17:00左右出现寒颤,高热,体温39.4℃,用退热药后体温恢复至36.0℃,其后体温又上升至38.8℃,追问患者自入院前1 w左右开始出现类似症状,有养羊史,无蜱叮咬等病史。
作者:田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两组均实施相同的基础治疗,在护理方面,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规律用药、合理运动、监测血压、监测血糖、定期复查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PG、2h-PG、HbA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何久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四肢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142例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71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乙组患肢正常所占比与肿胀I度所占比均显著高于甲组(<0.05);且乙组VAS评分、肿胀消失时间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甲组(<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采取,对改善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缓解其疼痛,效果显著。
作者:谢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钬激光在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探讨手术操作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分别对12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56例肾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结果116例输尿管结石一期碎石成功,结石较小者,碎石后不留置双J管;结石较大者,碎石后留置双J管,4~6w后拔除。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40min,无输尿管穿孔发生。51例肾结石一期碎石成功,术后留置硅胶肾造瘘管,5~7d拔除,留置双J管于1~2月内拔除,手术时间60~170min,平均102min,术中估计出血量约40~140ml,平均65ml。结论钬激光具有安全、微创、疗效确切等优点,为泌尿系结石治疗提供了新的可靠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作者:卿东华;张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并静滴长春西汀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氯吡格雷75mg口服,1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好转,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28/32),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2.50%(20/32)(<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脑梗塞后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口腔颔面外伤患者护理进行相关总结与分析。方法围绕疼痛护理、心理照顾、饮食规划、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等方面,对56例口腔颔面外伤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分析患者对经过整体对应后的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探究患者护理前后情况。以此,探寻口腔颔面外伤具体护理方式。结果经过整体对应护理后的56例口腔颔面患者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结论要想有利于颌面部外伤患者的预后,我们一定要强化颔面外伤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
作者:李少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支出费用、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明显较短,结果有统计学差异(<0.05);治疗组手术出血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0.05);治疗组的治疗支出费用较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症状复发率较对照明显降低(<0.05)。结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手术时间短、费用支出少、症状复发率低、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应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4例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方案,观察组接受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并发症人数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第5 d,观察组患者的CD4/CD8、CRP、白细胞、IL-6指标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可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应激作用,且不增加并发症几率。
作者:周怀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