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娟;詹天才
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融入细节管理模式的路径及效果。方法自2013年6月~2015年5月于我院消毒供应室融入细节管理模式,随机选取我院6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依次于细节管理前后展开问卷调查,对比60例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满意度及工作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医院消毒供应室融入细节管理模式后,临床满意度达94.65%,相比细节管模式实施前81.77%的临床满意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且细节管理模式实施后,科室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安全意识、错误意识评分相比细节管理实施前存在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时期于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开展中,着力推行细节管理工作,可有效强化科室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及科室消毒工作质量同时,进一步强化临床医护人员对科室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顾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胺碘酮在冠心病合并心律不齐治疗中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由2013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冠心病合并心率失常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药物用量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轻微药物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缓解,未出现严重并发症。93例患者病情好转,治疗总有效率为93%。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不齐效果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学娟;詹天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通过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运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时长、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2.5%,对照组为45%,<0.05;在术后复发率上,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22.5%,<0.05;在术后疼痛评分上,观察组为(3.8±0.9)分,对照组为(6.7±0.7)分,<0.05。结论腹股沟疝通过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可以加快治疗和恢复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
作者:袁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2例血糖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观察组hs-CRP、TG、TC、LDL-C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水平均呈异常表达,定期测定hs-CRP和血脂浓度,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2型糖尿病。
作者:郑素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对进展性脑血栓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4年4月~2014年4月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06例进展性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临床治疗,而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6.23%,而对照组的为83.02%,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 d神经功能的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治疗后的第7 d和第14 d神经功能的评分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好;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是(15.73±2.16)s,对照组患者为(13.64±0.72)s,研究组明显长于对照组(<0.05);不良反应研究明显少于对照组(<0.05)。结论在治疗进展性脑血栓上,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脑部的微循环,减少脑细胞的坏死情况,不良反应也相应更少,具有很明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邓秀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鼻内镜手术中额窦口处理时的手术技巧。方法211例(288侧)额窦病变患者,予以保留功能的额窦开放术。均在0o内窥镜下切除钩突,开放筛窦,并尽可能开放鼻丘气房,开放额隐窝。内窥镜寻找额窦开口,用额窦钳开放窦口,彻底清除窦口周围病变组织,同时保留窦口粘膜。术后生理盐水冲洗,额窦口封闭率50%。将该50%患者在门诊鼻内镜下予以额窦再开放换药,开放期间应用塞纳斯。塞纳斯注入窦口,后用明胶海绵封闭,14d后30o或70o内镜复查窦口。结果该50%患者100%14天后额窦口完全上皮化,额窦口开放良好,随访3个月,额窦口开放率100%。结论塞纳斯应用于鼻内镜下额窦再手术显著地促进了创面无瘢痕愈合。为我们在确保额窦手术疗效方面提供了精确化手段。
作者:王杰;王桑;王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109个病灶)资料,包括化疗前的超声检查、经超声引导下活检病理结果以及术前超声再检查和术后病理资料。总结乳腺癌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等级)变化,同时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108例患者中的102个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大小及血流等级可进行对比分析,93个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声像图特征(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可进行对比分析。①大小变化:102个病灶大切面两径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4%病灶体积缩小,11.8%体积增大,8.8%病灶消失。②分组比较疗效:依据病灶大径线分为四组(≤2cm组、2~3组、3~4组、大于4cm组),有效率依次为57.1%、50%、55.6%、57.71%,四组病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声像图特征变化: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无明显变化。④血流等级变化:依据RECIST1.1标准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有效组病灶血流等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灶化疗后血流等级较化疗前下极,化疗前以2、3级为主,化疗后以0、1级。无效组病灶血流等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前后血流等级无差异,以2、3级为主。⑤病灶新辅助化疗后超声与术后大体病理比较(病灶是否具体、可测量比较):71.6%病灶化疗后超声和术后大体病理一致,28.4%病灶化疗后超声与术后病理不一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分析大小、血流等级变化,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
作者:王小东;薛改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取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的方式,记录相关治疗信息和数据,观察治疗结果并与传统治疗方式进行对比,发现本法治疗方式的优越性。方法本次研究在本院本科收集了4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资料,针对以上患者采取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法,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并且根据实际患者的治疗信息进行记录。结果治疗维持一个周期后发现,通过围刺手段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式进行干预治疗后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总有效治愈几率为97.83%。结论针对带状疱疹后移神经痛患者进行围刺手段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式干预,能够明显的减轻病患疼痛感觉,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带状疱疹后移神经痛患者节省治疗成本。因此,采取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王为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临床技能培养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搞好医学操作实验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形势所趋,是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和高素质医学生培养的需要,腹腔镜微创技术在各级医院得到了广泛推广,理应纳入新世纪医学生的培养模式中,本文阐述了以模式化的腹腔镜操作虚拟培训系统的教学过程。实践发现,该系统为临床医生和医学生提供了一个反复实践的平台,在微创外科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程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课程重视的程度还不够。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可以通过采取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巩固预防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并加强对预防医学师资力量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兴趣,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升。
作者:王秋芳;纪颖;王俊亚;张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荆州市1995年~2014年艾滋病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荆州市1995年~2014年艾滋病疫情数据进行统计,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95年~2014年荆州市共报告艾滋1044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高发年龄段为20~50岁的青壮年,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结论荆州市艾滋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同性性传播比例增加明显,应重点关注。
作者:孙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阑尾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在我院实施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特殊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在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阑尾切除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且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赵根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工作的64例护理人员,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接受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医师和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率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增强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掌握,激发护理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高更优质的服务,促进护理学科健康发展。
作者:周淑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的肠道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临床表现常见口腔黏膜出现溃疡和疱疹且伴有口痛,重症可出现重症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和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基层医院由于受条件因素限制,不能发挥更大的治疗作用,只能将患者运送到条件更好的医院接受治疗,对此,转运过程中的护理对病情变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蒋惠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结核病是由结核病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机体的免疫系统是复杂精细的动态平衡系统,结核病的感染、发生、发展、转归与机体免疫系统变换密切相关,其中细胞免疫在抗结核病中起重要的作用,决定细胞免疫的强弱主要是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及功能。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免疫治疗理论上和操作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及明显的优势,这些都与免疫系统有关。本文仅就结核病细胞免疫的新免疫基础研究进展做一简述。
作者:萨其拉;图门乌力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考察不同术后护理方式对微创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制定相应方案进行术后管理。对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考察。结果观察组对护理非常满意的患者对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下肢静脉血栓和肢体麻木患者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更有利于微创手术的腰椎间盘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孙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要使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它的龙头作用,成为团场健康事业的中流砥柱。那么就要与时俱进,就像习总书记说的:“受众在哪里,触角就伸向哪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忘传统的宣教方法,同时又有互联网+的思维,利用微信的朋友圈、QQ群开展健康教育,还利用社会的其他平台唱戏,使健康教育全方位无死角。真正做到了“近小实”,避免了“远大空”。使居民从“知”到“信”再到“行”。让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真正落到实处,真正提高全民素质,实现中国梦。
作者:李红霞;周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9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39例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护理前,<0.05;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行心理干预护理,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保证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郝庆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本文分析50例在我科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探讨健康教育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石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和经皮微创钢板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干多段骨折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胫骨干多段骨折患者59例,分为带锁髓内钉组和经皮微创钢板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带锁髓内钉与经皮微创钢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各有1例患者术后失访,其余患者均随访19~27w(平均22.4w),骨折均愈合。带锁髓内钉组与经皮微创钢板组相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较经皮微创钢板治疗胫骨干多段骨折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透视次数较多、但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别。
作者:刘斌伟;王旭东;王俊鸿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