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锁髓内钉与经皮微创钢板治疗胫骨干多段骨折的临床比较

刘斌伟;王旭东;王俊鸿

关键词:胫骨髓内钉, 经皮微创钢板, 胫骨干多段骨折
摘要: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和经皮微创钢板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干多段骨折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胫骨干多段骨折患者59例,分为带锁髓内钉组和经皮微创钢板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带锁髓内钉与经皮微创钢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各有1例患者术后失访,其余患者均随访19~27w(平均22.4w),骨折均愈合。带锁髓内钉组与经皮微创钢板组相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较经皮微创钢板治疗胫骨干多段骨折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透视次数较多、但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别。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在外科,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起病急、病情恶化迅速,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极易引起腹膜炎、阑尾炎穿孔,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点为主要特征,治疗以手术为主。护理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应做好急症手术准备,术后鼓励早期活动,应严密观察,防止腹腔内出血、切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等术后并发症。

    作者:麻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32例肺结核患者中的运用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32例肺结核患者中的运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共32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16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常规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进行优质护理,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w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一定的比较分析,观察组16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护理之后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0.05。结论使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花费的费用,提升手术治疗的满意度,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降低手术的复发。

    作者:万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影响自然分娩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自然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自然规律,传承了数万年,是符合人类发展、为理想的分娩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产妇到底是顺产还是剖宫产?这是所有产妇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作者:周翠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例CT增强检查时造影剂致哮喘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护理

    对1例CT增强检查时造影剂致哮喘患者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检查前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充分准备;检查中严密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果断启动碘对比剂不良反应抢救应急预案;检查后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支持。成功的抢救了患者的生命,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顺碧;吴若男;梅现红;李保兰;黄显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颌面部外伤56例的口腔护理

    目的对口腔颔面外伤患者护理进行相关总结与分析。方法围绕疼痛护理、心理照顾、饮食规划、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等方面,对56例口腔颔面外伤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分析患者对经过整体对应后的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探究患者护理前后情况。以此,探寻口腔颔面外伤具体护理方式。结果经过整体对应护理后的56例口腔颔面患者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结论要想有利于颌面部外伤患者的预后,我们一定要强化颔面外伤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

    作者:李少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糖尿病酮症3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糖尿病酮症的效果。方法所选对象均来自于2013年2月~2015年6月到院治疗的70例糖尿病酮症患者,采取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以小剂量的形式采用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实验组利用胰岛素泵以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的方式治疗。结果实验组低血糖反应次数和每日胰岛素用量均比对照组少,同时达目标血糖时间和尿酮体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均<0.05)。结论采取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糖尿病酮症,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减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改善酮体症。

    作者:陈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模式化的腹腔镜操作虚拟培训系统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运行模式探索

    医学临床技能培养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搞好医学操作实验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形势所趋,是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和高素质医学生培养的需要,腹腔镜微创技术在各级医院得到了广泛推广,理应纳入新世纪医学生的培养模式中,本文阐述了以模式化的腹腔镜操作虚拟培训系统的教学过程。实践发现,该系统为临床医生和医学生提供了一个反复实践的平台,在微创外科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程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对宫颈癌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宫颈癌化疗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88例宫颈癌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6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一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37.2±13.6)、焦虑评分(38.5±12.3)、不良反应发生率(8.69%)明显低于对照组(47.1±14.5)、(45.7±14.6)、(21.4%),且<0.05。结论对宫颈癌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小儿肺炎患者共106例,根据患儿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2例对照组和54例观察组,所有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针对性护理,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均<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针对性护理能够进一步保证治疗的效果,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昝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单纯减压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索单纯减压和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方式对伴I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治疗疗效。方法选取伴I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8例,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单纯减压方法,实验组39例患者采用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不良症状出现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实验组及对照组腿痛、腰痛VAS评分和滑脱率比较其差异不显著,术后1年对照组腰腿痛评分和滑脱率比实验组明显要差。结论对伴I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疗法近期效果不如单纯减压方法,但远期疗效明显比单纯减压治疗方法好。

    作者:苏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应用研究

    发育支持护理模式是鼓励帮助护理人员、早产儿家长在住院期间、出院后为早产儿提供有效照护的照护的一种模式,旨在通过评估、改善早产儿物理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正确实施发育护理行为促进早产儿发育,改善患儿预后,提高人口素质。本文就其相关概念、实施方法、作用等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世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手术患者84例,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42例。参照组患者给予注意事项告知、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住院期间,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手术之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孙敏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创新性实验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结合所做的创新型实验,针对在实验中的各环节对创新能力培养进行阐述,探讨如何在创新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性意识和能力、团队精神及自我管理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刘玉红;陈涛;王光昶;周继芳;张婷;张建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手机智能终端的信息化应用,助力医院管理层决策

    依托集团化医院各信息系统平台搭建数据仓库,借助VPDN(虚拟专用拨号)组网技术,实现医院主要经济运行分析、医疗质量管理等重要业务数据在手机终端上高速、高效和多维度、多层次的展现。管理层能够随时、随地、随身了解医院动态,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及时调整医院经营策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增强医院竞争力。

    作者:胡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12名护理人员信息,依据手术器械在实施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前后的状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士在手术室进行清洗、消毒、及包装,后由供应室进行灭菌;观察组采用在供应室进行手术器具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一体化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手术开始前的物体表面、手术器械结果情况;管理之后患者感染发生率、医生对手术器械性能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手术器械、物体表面的清洁效果较好;患者感染发生率低、医生对器械性能的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手术室器械的消毒灭菌的效果,将感染发生率控制到低,获得医生对器械性能较高的满意度,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项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109个病灶)资料,包括化疗前的超声检查、经超声引导下活检病理结果以及术前超声再检查和术后病理资料。总结乳腺癌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等级)变化,同时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108例患者中的102个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大小及血流等级可进行对比分析,93个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声像图特征(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可进行对比分析。①大小变化:102个病灶大切面两径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4%病灶体积缩小,11.8%体积增大,8.8%病灶消失。②分组比较疗效:依据病灶大径线分为四组(≤2cm组、2~3组、3~4组、大于4cm组),有效率依次为57.1%、50%、55.6%、57.71%,四组病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声像图特征变化: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无明显变化。④血流等级变化:依据RECIST1.1标准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有效组病灶血流等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灶化疗后血流等级较化疗前下极,化疗前以2、3级为主,化疗后以0、1级。无效组病灶血流等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前后血流等级无差异,以2、3级为主。⑤病灶新辅助化疗后超声与术后大体病理比较(病灶是否具体、可测量比较):71.6%病灶化疗后超声和术后大体病理一致,28.4%病灶化疗后超声与术后病理不一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分析大小、血流等级变化,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

    作者:王小东;薛改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原则将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综合组(78例)和一般组(77例),综合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一般组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分数高则生活质量高)。结果综合组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分数显著高于一般组,两组之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综合护理,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将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围术期护理中,调节患者的身心状态,控制原发病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穆晓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术中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125例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术中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的治疗经验。方法从2013年10月~2015年2月运用腹腔镜术中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的手术方式,即腹腔镜术中十二指肠镜下鼻胆管引流术(LENBD),对125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LENBD 125例中,112例胆管引流获得成功(89.6%)。鼻胆管插管失败5例(4.0%),其中中转为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2例,T管引流1例,放弃胆管引流2例。鼻胆管打折导致无任何液体流出2例(1.6%)。鼻胆管早期滑脱3例(2.4%),并导致术后梗阻性黄疸1例,再次置鼻胆管治愈。术后胆漏1例(0.8%),经腹腔引流管引流自愈。乳头切开术后发生轻症胰腺炎2例(1.6%)。胆管无残石。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术中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胡铤;陈安平;王佳牧;索运生;易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工作的64例护理人员,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接受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医师和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率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增强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掌握,激发护理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高更优质的服务,促进护理学科健康发展。

    作者:周淑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情绪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引发焦虑情绪的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从我院进行恶性肿瘤放疗治疗的患者中选出110例,患者均出现了焦虑情绪,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引入心理干预措施,作为研究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前后焦虑评分进行调查,并采用问卷方式了解引发患者焦虑的具体原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焦虑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同时引发患者焦虑的原因中对放疗副作用和疼痛恐惧感比例大,其次为对放疗治疗的未知恐惧感。结论诱发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出现焦虑情绪的原因有很多种,因此必须在临床护理时引入强化心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