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研究进展

李茂林(综述);胡侦明(审校)

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内固定
摘要:骨质疏松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增加了骨折的风险。尽管目前已有先进的诊疗手段,但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仍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由于骨质量较差,传统的内固定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内固定的改进和设计结合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外科治疗做一阐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酒精致横纹肌溶解并全身多发骨折1例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漏出,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

    作者:潘汝南;范建楠;徐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外用五味消毒饮治疗巴氏腺囊肿68例临床报告

    巴氏腺囊肿是由于导管堵塞,引起的一种良性妇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巴氏腺切除及切开引流术等,会丧失腺体功能。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味外洗方治疗68例巴氏腺囊肿患者,效果满意,与手术方法比较,该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患者痛苦小、损伤小,术后能保留腺体功能。

    作者:程俊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化急诊流程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流程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6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8)与观察组(48),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观察组采取优化急诊流程,对比两组急诊停留时间以及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结果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流程,能缩短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确保患者成功救治。

    作者:于占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前镇痛护理干预对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护理干预对痔疮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痔环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超前镇痛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出现晚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48h疼痛评分及术后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超前镇痛护理干预能提高痔疮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刘伟伟;薛春梅;马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以鼻尖与枕骨下缘连线为基线头颅CT扫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鼻尖与枕骨下缘连线为基线头颅CT扫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头颅CT扫描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440例头颅CT扫描患者作为对照组,以眶耳线为基线对患者作头颅CT平扫,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440例头颅CT扫描患者作为观察组,以鼻尖与枕骨下缘连线为基线对患者作头颅CT平扫,对比两种扫描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以鼻尖与枕骨下缘连线为基线头颅CT扫描在基层医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林顺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对肾上腺肿瘤诊断价值的比较

    目的研究和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CT检查在肾上腺肿瘤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患者共69例,在他们手术前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CT检查,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CT检查的结果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4.2%,明显高于对照组73.9%的定性诊断符合率,<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定位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2%和97.1%,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肾上腺肿瘤患者的诊断过程中,CT检查具有较高的肿瘤定位诊断符合率和定性诊断符合率,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定位诊断率较高,因此临床上可以将两种检查方式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郭佐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对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意义,总结该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32例骨科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患者住院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4.55%,显著低于对照组12.1%。用SPSS16.0软件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得分总分,观察组满意度得分(均数±标准差)=66.82±6.96,对照组得分(均数±标准差)=58.36±15.28,=0.005,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开展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有效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满意度,深化工作内涵,值得推广。

    作者:吴俞萱;谌艳;杨文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44例脑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脑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8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介入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介入组则采取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介入组治疗后4w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常规组治疗后4w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介入组治疗后4w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降低神经功缺损评分,安全可靠。

    作者:何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及其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及其干预对策。方法从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重症监护中心的早产儿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组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给予环境干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儿的摄奶量、体重及首次排便情况,显示观察组早产儿的每日摄奶量及体重增长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的首次排便情况也不如观察组(<0.05)。结论重症监护中心的早产儿体质极弱,难以抵抗环境的影响,对重症监护中心的患儿采取环境干预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张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内外双引流在开放性肾结石手术后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内外双引流在开放性肾结石手术后的疗效。方法本次临床治疗研究主要选取了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所收治的47例开放性肾结石手术患者作为临床治疗研究的对象,将4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内或外单引流,观察组采用内外双引流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状,对照组的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状,1例发生尿瘘,2例发生尿路感染,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几率为13.04%,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内外双引流在开放性肾结石手术后的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患者术后并发症状的发生几率较低,治疗效果较好,为患者术后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舒代斌;严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自主探究式病例教学方法在西医外科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主探究式病例教学方法在西医外科实习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采取自主探究式病例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比①研究组和对照组笔试及技能成绩。②研究组和对照组对老师的带教满意度。结果①研究组和对照组笔试及技能成绩结果比较有差异(<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对老师的带教满意度结果比较有差异(<0.05)。结论研究认为自主探究式病例教学,可以扩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潘刚;陈腾;于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文献研究近年来中医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及临床治疗。明确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证候分型,了解现代医家临床治疗思路、应用方药等,突显出中医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上的独特优势。

    作者:肖靖;周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109个病灶)资料,包括化疗前的超声检查、经超声引导下活检病理结果以及术前超声再检查和术后病理资料。总结乳腺癌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等级)变化,同时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108例患者中的102个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大小及血流等级可进行对比分析,93个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声像图特征(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可进行对比分析。①大小变化:102个病灶大切面两径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4%病灶体积缩小,11.8%体积增大,8.8%病灶消失。②分组比较疗效:依据病灶大径线分为四组(≤2cm组、2~3组、3~4组、大于4cm组),有效率依次为57.1%、50%、55.6%、57.71%,四组病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声像图特征变化: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无明显变化。④血流等级变化:依据RECIST1.1标准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有效组病灶血流等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灶化疗后血流等级较化疗前下极,化疗前以2、3级为主,化疗后以0、1级。无效组病灶血流等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前后血流等级无差异,以2、3级为主。⑤病灶新辅助化疗后超声与术后大体病理比较(病灶是否具体、可测量比较):71.6%病灶化疗后超声和术后大体病理一致,28.4%病灶化疗后超声与术后病理不一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分析大小、血流等级变化,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

    作者:王小东;薛改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5月~2015年7月共收治50例卵巢囊肿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常规护理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8%);实验组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纳入卵巢囊肿临床治疗中,有效改善了患者疾病症状,显效提高了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降低了患者对于手术的心理压力。

    作者:李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并静滴长春西汀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氯吡格雷75mg口服,1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好转,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28/32),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2.50%(20/32)(<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脑梗塞后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优质护理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21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26%较对照组的73.58%高,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显著(<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郭红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加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4例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方案,观察组接受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并发症人数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第5 d,观察组患者的CD4/CD8、CRP、白细胞、IL-6指标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可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应激作用,且不增加并发症几率。

    作者:周怀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院出生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在医院出生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首针(HepB1)及时接种情况和未及时接种的原因,探索提高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有效策略。方法采用现场查阅收集2013、2014年医院出生新生儿的HepB1及时接种情况。结果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HepB1及时率为92.36%。在医院出生未及时接种HepB1的原因以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足月低体重儿为主。结论加强对预防接种人员的培训,正确把握接种禁忌症,是提高在医院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关键。

    作者:胡全斌;吕鑫华;廖水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配合护理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配合经验。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准备、手术室间准备、设备仪器及物品药品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医生,掌握手术步骤,熟悉设备仪器的使用,及时准确向医生提供物品及药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详细交待注意事项。结果1963例(1970眼)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眼内感染及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认真做好术前术中护理,严格把好消毒灭菌关,严防感染的发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何锦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治疗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治疗的对比。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碧兰麻麻醉;给予对照组利多卡因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观察组麻醉有效率为96.08%(49/51);对照组麻醉有效率为84.31%(43/51),同时观察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2/51);对照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6/51)。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碧兰麻进行有效麻醉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时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较少,效果优于利多卡因麻醉,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葛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