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的临床分析

翟美玲

关键词:腹腔镜, 腹膜代阴道成形术,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先天性阴道缺如患者采用了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阴道情况,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随访评估患者性生活满意度。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9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0±13)mL,平均住院时间为(11.2±2.1)d,出院时平均阴道长度为7cm。4个月后的随访结果显示,患者阴道勃膜均呈粉红色,湿润,弹性好,柔软,顶端无明显肉芽组织,提肛肌收缩好,阴道走向符合解剖结构和生理要求,并且8例已婚患者的FSFI总评分为25.6~31.5分,平均FSFI总评分为(28.1±1.2)分。结论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微创、效果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4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进行开腹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术后排气时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满意,且安全性高,是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哈力扎?哈提亚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ICU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ICU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ICU使用呼吸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在ICU呼吸机使用患者中能够有效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产生,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莲菊;彭树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病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病例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与实践性,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提高自身能力,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病例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适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为此,本文分析了病例教学法的内涵与特点,并说明了病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后阐述了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病例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作者:刘永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

    本文分析50例在我科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探讨健康教育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石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5月~2015年7月共收治50例卵巢囊肿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常规护理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8%);实验组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纳入卵巢囊肿临床治疗中,有效改善了患者疾病症状,显效提高了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降低了患者对于手术的心理压力。

    作者:李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397例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肤科常见病,病程慢性,临床典型皮疹为皮肤红褐色扁平隆起皮损,界限清晰,大直径可达5mm。好发于面部、手背等处,亦可累及四肢。由于皮损累及面部,严重影响外观,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虽然某些皮损在患者免疫状态增强时可以自行缓解,但缓解时间至少需要1年甚至数年,且皮损易反复发作并加重。

    作者:李东;林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临床诊断价值的比较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应用于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13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多层螺旋CT(MSCT)、心电图(ECG)以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析比较其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结果 MSCT与CAG各项数据均无显著差异(>0.05),说明整体效果相近;ECG在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率方面均显著低于MSCT、CA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MSCT与CAG应用于冠心病诊断中,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性较高,但MSCT更加方便,无创伤,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刘浪;魏小权;李博;李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和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收治的2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确诊19例,1例B超可疑葡萄胎清宫后确诊瘢痕妊娠。4例单纯行清宫术;13例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后行清宫术;1例清宫+米非司酮;2例阴道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止血。结论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因停经就诊时,要常规行超声检查,结合院MRI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子宫动脉栓塞可以迅速止血,药物加清宫可作为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主要方法,必要时行子宫瘢痕病灶切除加子宫修补等治疗措施。

    作者:赵金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膝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功能锻炼优良情况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38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度92.6%(50/54);对照组满意22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77.3%(34/44),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2.6%比对照组77.3%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曾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并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为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和联合用药、原发疾病、输液速度、药物质量、药物剂量、年龄、饮食、饮酒以及个体差异有关。结论在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过程中,应积极规避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熟练掌握药理知识,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证,进一步促进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巩固治疗效果。

    作者:颜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加味三香汤治疗脾虚痰湿型功能性腹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加味三香汤治疗脾虚痰湿型功能性腹胀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为脾虚痰湿型功能性腹胀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三香汤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3w后的治疗疗效,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积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21w后的有效率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差异(<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积分明显高(<0.05)。结论加味三香汤治疗脾虚痰湿型功能性腹胀明显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疗效,明显提高临床有效率、缓解患者腹胀症状,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和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模式化的腹腔镜操作虚拟培训系统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运行模式探索

    医学临床技能培养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搞好医学操作实验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形势所趋,是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和高素质医学生培养的需要,腹腔镜微创技术在各级医院得到了广泛推广,理应纳入新世纪医学生的培养模式中,本文阐述了以模式化的腹腔镜操作虚拟培训系统的教学过程。实践发现,该系统为临床医生和医学生提供了一个反复实践的平台,在微创外科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程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在阑尾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阑尾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采用阑尾切除术治疗的90例阑尾炎患者进行观察,将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小,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可以准确探测阑尾病变部位,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邓志鑫;王光华;曾安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例

    目的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取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的方式,记录相关治疗信息和数据,观察治疗结果并与传统治疗方式进行对比,发现本法治疗方式的优越性。方法本次研究在本院本科收集了4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资料,针对以上患者采取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法,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并且根据实际患者的治疗信息进行记录。结果治疗维持一个周期后发现,通过围刺手段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式进行干预治疗后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总有效治愈几率为97.83%。结论针对带状疱疹后移神经痛患者进行围刺手段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式干预,能够明显的减轻病患疼痛感觉,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带状疱疹后移神经痛患者节省治疗成本。因此,采取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王为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药房合并在改善药学服务质量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中西药房合并对改善药学服务质量的意义。方法分析我院药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对比我院中西药房合并前、后的药学服务质量。结果中西药房合并后的药学服务质量明显较中西药房合并前高(<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药房合并通过资源整合,优化了患者取药流程,使患者取药流程更加便捷,提高了药剂科工作效率,促进了药学服务质量的改善,提升了医院的药学服务质量和药学服务水平。

    作者:刘玉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社区健康管理现状及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现状及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我国高血压病的流行状况、特点、危险因素,分析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的现状,重点根据社区健康管理现状,总结目前的研究进展。结果高血压病是目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并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而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医院的力量远远不够。结论目前社区合作开展的健康管理已显成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对社区居民实施群体和个体的社区干预,是高血压病管理的方向和途径。实施社区全人群管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是提高高血压病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关键。

    作者:高建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2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56例,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对照组产科常规性护理方法。观察两组2 h、2~12 h、12~24 h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结果实验组无论在2 h、2~12 h,还是12~24 h产后出血量及出血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阴道分娩取得满意性疗效,明显降低了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了产后出血量,缓解了产妇恐惧及紧张的心情,增加了患者满意度,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严秀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全身麻醉深度监测研究进展

    对全身麻醉深度进行监测,有利于麻醉药物效果的有效发挥,对确保患者围术期安全与预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麻醉深度监测是临床麻醉科医生日常工作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论述了临床常用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原理、应用情况及其进展等。

    作者:程永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进行子宫全切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回顾了我院分别采取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的患者共94例;其中,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48例,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46例,对两种术式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剖腹治疗组,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不但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手术创伤小,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较少,完成手术之后的恢复较快,住院时间比较短,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不失为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与常规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改善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9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组(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基础康复护理,实验组除以上还接受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的上下肢功能及AD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0.01,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分别为<0.05和<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可以认为实验组在改善脑卒中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