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效果评价

周岩

关键词:鼻咽癌, 放疗, 口腔黏膜反应,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粘膜反应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放疗及护理7 w后,比较两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接受放疗治疗期间,通过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减少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减轻患者痛苦。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内科2013年6月~2014年9月就诊的62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6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常规护理、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的应用、心脏介入手术的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体会,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62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悉心护理病情均得到控制后好转或临床痊愈出院。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有利于控制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远程监护系统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

    远程监护系统指的是通过GSM网络短消息业务进行远程数据传送,在医疗队、传染病房、社区医疗服务以及重症病房的应用过程中,通过GSM网络短消息呈现远程监控的一类有效并且实用的技术方式,属于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数字城市,结合信息、通讯技术建立远程监护系统,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改革现有医疗模式。

    作者:袁红;向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组(观察组)和不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组(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心功能及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术后LVEDD、LVESD以及LVE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心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术中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蒙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策略

    目的探讨高职护理专业中,病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方法以学校2014级高护1~8班的48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教学评估、问卷调查、期末考试成绩等方法客观评价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效果。结果所有学生期末成绩均有所大幅提升,所有学生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予以肯定。此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值得肯定。结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病理学学习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促进学校建设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需求。

    作者:张腾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部外科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分析

    目的对于腹部外科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展开总结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5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75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提供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综合性护理。经相同护理周期,以统计学软件对于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主要包括肺部感染几率、护理有效性两方面)展开显著性检验。结果经过为期4w的临床护理,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病情基本得到有效恢复,肺部感染几率分别为16.00%(12/75)、9.33%(7/75),差异存在显著性(<0.05);临床护理有效性分别为72.00%(54/75)、85.33%(64/75),差异存在显著性(<0.05);另外,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82.67%(62/75)、93.33%(70/75)],(<0.05)。结论全面、对症的临床护理对于有效预防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肺部感染,降低死亡率,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马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干眼症通过泪道栓塞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干眼症通过泪道栓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干眼症患者,采用泪道栓塞术治疗,分析其治疗前后的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I试验(STI),以及治疗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为100%,其中显效为82.5%,有效率为17.5%;治疗后BUT显著增长,STI指数显著提升,FL评分显著下降,<0.05;并发症发生率为7.5%。结论干眼症通过泪道栓塞术治疗可以保证治疗效果,快速改善相关指标,并发症少,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有保证。

    作者:易从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谱技术在临床常见呼吸道病原菌检测和鉴定中的应用进展

    质谱(mass spectrometry)技术是一种测量离子荷质比(电荷-质量比)的分析方法,可用来分析同位素、元素成分及有机物构造等。质谱仪早的临床应用主要在于检测一些生物标记物以帮助诊断癌症和遗传疾病等。20世纪80年代,日本岛津公司的田中耕一发明了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MALDI)技术,使得质谱能够检测生物大分子[1,2],该发明在2002年荣获诺贝尔奖。质谱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用蛋白质指纹图谱鉴定微生物的基础,通过检测未知微生物的蛋白质指纹图谱并与质谱图数据库中特征性谱图进行比对,从而对待测微生物进行快速鉴定。由于测定的图谱中主要的分子离子峰为菌体内高丰度,且表达稳定、进化保守的核糖体蛋白,因而此法不但鉴定结果精确度高,且能借助聚类剖析获取微生物间的进化与亲缘关系。

    作者:倪丽丽;陈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儿童哮喘致严重全身不良反应与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儿童哮喘致严重全身不良反应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儿童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特异性免疫法,观察全身不良反应及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出现全身不良反应的次数为228例次,多的患者发生11次,3级以下为212例次(92.98%),3级为16例次(7.02%),4级过敏性休克等致命性全身不良反应为0例次。全身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年龄在4~10岁,主要集中在5~8月,发生严重全身不良反应的21例患者在注射后均出现了PEF值下降的现象,并低于20%。结论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儿童哮喘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作者:聂海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成因与治疗

    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由于创伤、炎症、手术等原因而发生于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或脾静脉的血栓。门静脉血栓可造成门静脉阻塞,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肠管淤血,是导致肝前部门静脉高压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为其手术后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门静脉血栓性阻塞多继发于慢性肝病及肿瘤疾患,多为慢性病,早期无明显特异表现,很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从而延误治疗。

    作者:王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这个时间段内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将这些患者列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相关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为93.3%,对照组为7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1]。结论研究表明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的负担,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恢复。

    作者:晏毅杰;余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职医学院校《预防医学》课程的困惑及对策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课程重视的程度还不够。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可以通过采取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巩固预防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并加强对预防医学师资力量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兴趣,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升。

    作者:王秋芳;纪颖;王俊亚;张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日益加快,老年人群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的增长将会导致相关疾病发病率的随之提升,其中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该类患者的并发症出现几率高,致死率高等。本院根据近年来对所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对其临床的特点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苏雅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乳腺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同时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少于观察组(<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保乳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且并发症相对较少,可推广使用。

    作者:董杰;顾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诊治观察

    目的分析外伤性迟发型颅内血肿临床特点及早期诊疗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42例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临床资料,对42例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展开综合研究分析,根据GCS预后评分标准,实施患者预后评估。结果本研究所纳入42例患者,血肿发生时间多为伤后72h内,血肿部位分布广泛,针对患者不同血肿部位,实施临床定向治疗后,良好恢复20例,轻度伤残6例、中度伤残患者7例,重度伤残5例,植物状态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机制相对复杂,针对此类患者需充分结合临床诊断方法及头颅CT检查,予以早期确诊,进而根据患者实际实施科学的手术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作者:潘星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索拉菲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索拉菲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54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索拉菲尼垣TACE)和对照组27例(单纯TACE),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RR)为55.6%,对照组为3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DCR)为85.2%,对照组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皮肤毒性反应、腹泻、高血压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索拉菲尼联合TACE治疗能明显改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疾病控制率、有效率,且不良反应易控制,耐受性好。

    作者:殷梦杰;付守忠;王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融入细节管理模式的路径及效果。方法自2013年6月~2015年5月于我院消毒供应室融入细节管理模式,随机选取我院6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依次于细节管理前后展开问卷调查,对比60例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满意度及工作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医院消毒供应室融入细节管理模式后,临床满意度达94.65%,相比细节管模式实施前81.77%的临床满意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且细节管理模式实施后,科室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安全意识、错误意识评分相比细节管理实施前存在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时期于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开展中,着力推行细节管理工作,可有效强化科室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及科室消毒工作质量同时,进一步强化临床医护人员对科室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顾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胸段食管异物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异物临床治疗方法,总结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胸段食管异物患者19例。保守治疗1例,18例手术患者中2例术中借助内镜定位,经胸部切口行食管异物探查,经口异物取出术。16例患者行经胸食管异物取出术+纵隔、胸腔引流术。结果1例胸段食管异物保守患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2例手术患者因术后纵隔感染、胸腔感染,致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结论胸段食物异物临床治疗应综合患者病情考虑制定治疗方案,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指证的掌握、围手术期的治疗等综合因素均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何开明;戴天阳;宋琦;胡智;张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灸结合推拿手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针灸基础上,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康守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妇科千金软胶囊治疗58例盆腔炎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盆腔炎患者采用妇科千金软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3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58例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观察组常规应用头抱曲松钠+甲硝唑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妇科千金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2.41%)显著低于观察组(93.10%),组间差异<0.05。观察组盆腔炎彻底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0.69%)与对照组(24.14%)比较,组间差异不显著>0.05。结论妇科千金软胶囊应用于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可靠,有助于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可靠。

    作者:张慧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对胰腺炎患者心理的影响评价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胰腺炎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SAP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综合护理,比较采用症状自评-90量表两组心理健康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且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对缓解SAP患者焦虑、抑郁、恐惧情绪,改善患者应对方式,提高患者不良心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欧阳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