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守凯
目的观察和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收治的2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确诊19例,1例B超可疑葡萄胎清宫后确诊瘢痕妊娠。4例单纯行清宫术;13例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后行清宫术;1例清宫+米非司酮;2例阴道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止血。结论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因停经就诊时,要常规行超声检查,结合院MRI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子宫动脉栓塞可以迅速止血,药物加清宫可作为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主要方法,必要时行子宫瘢痕病灶切除加子宫修补等治疗措施。
作者:赵金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工作的64例护理人员,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接受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医师和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率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增强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掌握,激发护理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高更优质的服务,促进护理学科健康发展。
作者:周淑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患儿5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儿童5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儿童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可探及到肠系膜淋巴结,观察组患儿表现为脐旁及右下腹可见大小不等的多个椭圆形、低回声团块,内部回声较均匀,边界清晰,血流信号自淋巴门进入。两组儿童脐周、右中下腹、左侧腹淋巴结分布数量存在明显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快速、准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可作为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的首选方法。
作者:魏均任;刘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RRT治疗对围产期合并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围产期重症胰腺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CRRT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各20例,分别对两组的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CRRT治疗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CRRT治疗组患者Balthazar CT分级>C所占比例,患者28d死亡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CRRT治疗组患者中显效、有效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围产期重症胰腺炎患者CRRT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提高,超声造影助显剂的开发和使用,并且已有很多针对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和临床应用的报道,使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方面有了相对统一与规范化的标准。本文就超声对于胃十二指肠各种主要疾病的诊断予以概述,并简要介绍其在腹部其它疾病诊断中的进展。
作者:孟春红;江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骨质疏松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增加了骨折的风险。尽管目前已有先进的诊疗手段,但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仍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由于骨质量较差,传统的内固定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内固定的改进和设计结合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外科治疗做一阐述。
作者:李茂林(综述);胡侦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在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胫骨开放性骨折(Ⅱo以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I组与Ⅱ组。分别通过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法、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及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I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Ⅱ组,差异显著,<0.05;I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0%,高于Ⅱ组(84.0%),<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16%。结论在胫骨开放性骨折(Ⅱo以下)的治疗中采用MIPPO技术联合LCP钢板内固定破坏骨膜会比髓内固定大一些,骨折愈合会慢一些,功能恢复要差一点;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风险低,可缩短住院时间,更符合生物力学,促进骨痂生长,功能恢复好。
作者:赵金红;于华;苏杰;贾安铭;杨静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脑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8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介入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介入组则采取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介入组治疗后4w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常规组治疗后4w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介入组治疗后4w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降低神经功缺损评分,安全可靠。
作者:何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开展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电切术32例。结果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出血量(89±20)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0±1)d,住院时间(19±2)日,引流管拔除时间7~14 d;出现并发症6例,1~3个月恢复自主控尿,膀胱功能趋于稳定;3个月后,4例4~8 w随访仍见少量白细胞,1例膀胱黏膜轻度充血、水肿。结论护理需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膀胱与尿道管理工作,控制感染等并发症危险因素,同时做好灌洗间隔期护理干预。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5月~2015年7月共收治50例卵巢囊肿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常规护理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8%);实验组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纳入卵巢囊肿临床治疗中,有效改善了患者疾病症状,显效提高了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降低了患者对于手术的心理压力。
作者:李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为提高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以下简称亚心)医疗护理质量,严格防止治疗过程中差错事故发生,提高书写日常病历和护理记录速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特此提出本研究课题。通过开发医院临床移动信息系统,实现亚心医疗和护理文档电子化,并将目前快速发展的移动信息科技技术运用于医院现代化管理和医疗护理工作实践中。
作者:肖刘杰;徐东萍;罗传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的临床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76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术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经临床不同术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整体优良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较高,<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对比,除治疗术时外,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显著(<0.05)。结论针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定向应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少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预后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黄泽如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行骨科植入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接受骨科植入术治疗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统计加强预防控制措施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可导致骨科植入术术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室环境、物品、空气以及操作技术等,2014年6月我院加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措施后,骨科植入术后手术部位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只有充分做好手术室监控工作,并熟练掌握相应技术,严格遵循手术规章制度,才能有效防止骨科植入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作者:苏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60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60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相关的抢救与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在经过及时的抢救与后期优质护理,痊愈患者40例、好转18例、无效死亡2例,本次抢救成功率为96.7%。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而言,提高医务人员抢救与护理的水平,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方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喘息型支气管炎主要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较高,病死率也较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表现为呼气性呼气性,夜间加重,可伴有高热、刺激性干咳等症状。其中主要诱发因素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大多数患者均有过敏史或呼吸道感染史。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发病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急性感染症状,霉菌、花粉、螨尘、毛屑等变应原可诱发喘息型支气管炎的发生。除此之外,冷空气、冷水、运动等因素也可诱发本病。本文主要对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进展作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蔡松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口腔颔面外伤患者护理进行相关总结与分析。方法围绕疼痛护理、心理照顾、饮食规划、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等方面,对56例口腔颔面外伤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分析患者对经过整体对应后的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探究患者护理前后情况。以此,探寻口腔颔面外伤具体护理方式。结果经过整体对应护理后的56例口腔颔面患者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结论要想有利于颌面部外伤患者的预后,我们一定要强化颔面外伤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
作者:李少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两组均实施相同的基础治疗,在护理方面,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规律用药、合理运动、监测血压、监测血糖、定期复查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PG、2h-PG、HbA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何久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中的基础核心学科,也是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康复、药学等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本文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的重要教学意义下,分析不同的医学专业实施组织学和胚胎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工作。
作者:刘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自然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自然规律,传承了数万年,是符合人类发展、为理想的分娩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产妇到底是顺产还是剖宫产?这是所有产妇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作者:周翠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现阶段随着对糖尿病发生机制及病理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但至今仍无特效治疗方案,血糖控制依旧是控制糖尿病的主要手段。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有关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资料进行综述,为临床合理应用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治疗糖尿病提供参考。
作者:王悦 刊期: 2016年第06期